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乌鲁木齐近郊某养鸡场养殖拜城油鸡、良凤花鸡、油麻鸡各200只,饲养环境和条件相同,定期测量其体重,记录产蛋性能指标,120日龄时测量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肌肉品质,比较3个品种的生长性能、产蛋性能、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试验结果显示:120日龄时良凤花鸡公母鸡体重最重,但成活率较低,油麻鸡成活率和体重介于良凤花鸡和拜城油鸡之间;油麻鸡开产日龄、50%产蛋率周龄、高峰产蛋率、单产等产蛋性能均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油麻鸡公、母鸡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和胫围均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油麻鸡屠宰性能比拜城油鸡高,比良凤花鸡略低。油麻鸡保留了拜城油鸡成活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的特点,其屠宰性能、外貌特性、生长速度等又表现出优良的特性,兼顾了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2个品种的优势,适合在新疆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对瑶鸡体尺与体重进行通径分析并建立其最优回归模型,为通过体尺性状提高瑶鸡的选育理论提供依据。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瑶鸡雏鸡200只,公母各半,饲养至18周龄,每隔两周称重一次,同时测量鸡只的体斜长(X_1)、龙骨长(X_2)、胫长(X_3)、胫围(X_4)、胸宽(X_5)、胸深(X_6)等体尺指标。运用SPSS 20.0软件分别对公、母鸡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鸡的体重显著高于母鸡的体重(P0.05),除12周龄公鸡、母鸡的胫长、胫围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各周龄两性的各项体尺差异显著(P0.05)。瑶鸡公鸡体重与体尺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胫围(r=0.687),其次是胫长(r=0.555);母鸡体重仅与体斜长、胫围、胸深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胫围(r=0.425),其次是体斜长(r=0.422)。胫围、体斜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瑶鸡体重,胫长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公、母鸡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1 206.414+45.646X_4+6.058X_1和Y=-651.861+27.347X_4+7.046X_1。综上所述,瑶鸡在选育时,公鸡应注重胫围、胫长、体斜长的选择力度,母鸡应注重胫围和体斜长的选择力度,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体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太平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品种选育效果,采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Gompertz三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其体重进行拟合,并对13周龄的体重与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太平鸡0~15周龄体重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所得的太平公、母鸡的拐点周龄分别为7.08周、6.84周,拐点体重分别为572.24 g、482.74 g,成熟体重分别为1 555.34 g、1 312.09 g;13周龄太平鸡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公鸡的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骨盆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鸡的体重与龙骨长、胫长、胫围、胸围、骨盆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由优质鸡和快大型鸡杂交而来的"半优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构建反映体尺性状对屠宰性能的回归方程,试验对600只由母系杏花鸡与父系白洛克鸡繁育出的F_2代半同胞种质资源群的初生重、1~12周龄体重、10周龄体尺性状、90日龄屠宰性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Gompertz模型为0~12周龄F_2代半同胞群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模型;F_2代群体胫直径、胸宽、胫长、2周龄体重、体斜长等性状与屠宰性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研究提示:Gompertz模型对F_2代杂交鸡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可行;利用10周龄胫直径、体斜长及2周龄体重等可加强选育屠宰性能优异的种鸡,为肉鸡的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对其进一步进行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试验测定了4、8、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对体重与体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时,公鸡的大多数体重、体尺性状均极显著或显著大于母鸡(P0.01或P0.05);体重与体斜长、胸深、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体斜长与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胸宽与胸深、髋宽之间,胸深与髋宽、胫围之间,龙骨长与胫长、胫围之间,胫长与胫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胸宽之间,胸宽与胫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
隐性白羽鸡的早期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隐性白羽鸡0~12周龄体重、体尺发育规律,结果显示:①公、母鸡间体重、体尺差别明显,尤其在生长高峰以后;②体重的遗传力较高(0.36~0.57),且在生长高峰前逐渐升高、生长高峰后逐渐降低;③除个别周龄外,体尺性状的遗传力以中等为主;④12周龄性别间胫色差异不显著;⑤龙骨长、公鸡胫长在8周龄前几乎是直线生长,胸宽、母鸡胫长在6周龄前直线生长,胫围、胸角度在4周龄前生长较快,此后生长发育趋缓。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峨眉黑鸡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及其与青脚麻鸡的差异,试验选择36周龄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进行了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同周龄青脚麻鸡相比,峨眉黑鸡拥有更大的体斜长、龙骨长、胸深和胫长,体型更大。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的屠宰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全净膛率分别为(63.40±2.67)%和(61.20±7.83)%,产肉性能良好。除了水分,峨眉黑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青脚麻鸡(P0.01),胸肌、腿肌中其他营养指标在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峨眉黑鸡与青脚麻鸡相比,多个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相当,某些指标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8.
儋州鸡体重和体尺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儋州鸡早期选育日龄以及体尺性状和体重间的内在联系,试验分别对70日龄和90日龄儋州鸡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并采用SAS 9.0软件对体重、体尺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儋州鸡公鸡体重、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公母鸡体重的变异系数较大,选育潜力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儋州鸡8个体重、体尺指标综合成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01%;早期选育综合评价,90日龄优于70日龄。90日龄儋州鸡体尺与体重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体斜长和胫围是影响公鸡体重的主要体尺性状,胫长和胫围是影响母鸡体重的主要体尺性状。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鸡冠面积大小与体重、体尺等性状间的关系,试验以南丹瑶鸡为研究对象,分别于6,10,13,17,20周龄测量鸡冠高、鸡冠长、鸡冠厚、体重、体尺等性状值,并采用常规测量及Photoshop 2020软件处理两种方法求得鸡冠面积,同时对两种方法求得的不同周龄鸡冠面积及其与体重、体尺等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17,20周龄公鸡的鸡冠长及母鸡的鸡冠厚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指标在不同周龄中均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法求得的鸡冠面积的相关性较高且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6周龄的母鸡鸡冠面积与鸡冠厚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周龄的鸡冠面积与鸡冠高、鸡冠长、鸡冠厚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6周龄母鸡鸡冠面积与胫围、体斜长、体重,10,13周龄母鸡鸡冠面积与体重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6周龄公鸡鸡冠面积与胫围、胫长、体重,17周龄公鸡鸡冠面积与胫围、胫长、体斜长、体重,以及20周龄公鸡鸡冠面积与胫围、体斜长、龙骨长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生产中测量鸡冠长和鸡冠高可有效估测实际鸡冠面积,鸡冠可为体重、体尺性...  相似文献   

10.
对重庆城口山地鸡与新疆拜城油鸡2个地方品种的外貌特征及150日龄胫长、胸宽、胸骨长、体斜长、体重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城口山地鸡羽毛通体为黑色,多红色单冠,喙青色,皮肤多为白色;拜城油鸡羽毛多为杂色,公鸡多大单冠,母鸡多毛冠,喙灰色或黑色,皮肤多为白色或灰白色。150日龄城口山地鸡胫长和鸡胸骨长大于150日龄拜城油鸡,150日龄拜城油鸡胸宽和鸡体斜长大于150日龄城口山地鸡,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150日龄城口山地鸡体重为(1 926.6±95.3)g,150日龄拜城油鸡为(1 679.7±56.6)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优质肉鸡S3系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地方优质肉鸡S3系体重和体尺性状之间的内在相关性,12周龄时选取同一饲养条件下的150只鸡(公母各半)进行体重和体尺性状等7个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S3系公鸡的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胸角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母鸡体重、体斜长、胸宽、胫围这4项指标变异系数较大,有较大选育空间;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角、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52、0.51、0.49和0.47,与胸深、胫长呈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39;其他各体尺指标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正负相关性(P0.05或P0.01);体重和7个体尺性能指标综合成5个复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2.6355%,其中第l、2、3、4、5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36.5353%、22.8642%、13.3115%、10.4535%和8.4710%;各主成分的特征根分布较广,经统计计算入选的5个主成分所包含信息的侧重点各有相同,分别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S3鸡的体型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为今后选育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屠宰加工优质型肉鸡指明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优质鸡生长性状与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以13周龄雪山鸡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大小分别将公、母鸡分为大、中、小3个组,公鸡:大体重(≥1 300 g),中体重(1 100~1 300 g),小体重(≤1 100 g)。母鸡:大体重(≥1 200 g),中体重(1 000~1 200 g),小体重(≤1 000 g))。测定每组鸡的体重、体尺性状(胫围、胫长)和部分免疫指标(血清IL-1β浓度、IgM和IgG含量以及α-干扰素),并对体重、体尺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周龄雪山鸡体重与胫长、胫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除13周龄母鸡小体重和中体重组IgM水平差异不显著外,不同体重组之间免疫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且公鸡和母鸡趋势一致。大体重组鸡血清中α-干扰素、IgM、IgG的浓度显著低于中体重和小体重组(P0.05);而IL-1β浓度显著高于中体重和小体重组(P0.05)。公鸡中除炎性因子IL-1β外,体重与免疫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介于-0.271~-0.248;母鸡体重与IgM和α-干扰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是体尺与免疫指标的关联性不显著。在体重和体尺之间,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在免疫指标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尤其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雪山鸡生长性状对免疫性能有显著影响,体重与免疫指标存在颉颃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结果测定的8个品种中,白羽鸡生长速度最快,体型大,197日龄平均体重达到2 454.5g;零号麻鸡的胫长和胫围最大;黄矮脚鸡体重最轻,219日龄平均体重为1 333.3g,胫长和胫围也是最小的。白羽鸡、零号麻鸡、7号麻鸡和1号麻鸡属于生长速度快的品种,体型也较大,平均体重均超过2kg;伊莎鸡、黄鸡、黄麻鸡和黄矮脚鸡体型较小,平均体重小于2kg。各个品种体重、胫长和胫围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正数,说明体重、胫长和胫围的增减方向相同;但各个品种体重、胫长和胫围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不高,在0.23~0.71的范围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体重体尺的相关性,选取350只30周龄坝上长尾鸡(公母鸡各175只)对体重体尺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了体尺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公鸡体重(y)、体斜长(x1)、龙骨长(x2)、胫围(x3)、胸宽(x4)、胸深(x5)、胫长(x6)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耻骨间距(x8)和胸角(x9)极显著小于母鸡(P0.01),公鸡与母鸡骨盆宽(x7)差异不显著(P0.05),体重和体尺间有不同程度相关性,且相关密切程度有性别差异,公母鸡体重与体尺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0.077x1+0.206x3-0.057x6,y=0.054x1-0.048x2+0.071x4+0.132x7-0.005x9。  相似文献   

15.
肉用品系鹅生长发育与性状间相关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吉林农大肉用品系鹅体重、体长、颈长、胸深、胸宽、胫长、胫粗和龙骨长7项体尺指标进行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吉林农大肉用品系鹅早期生长快,其中1~3周龄生长强度较大;4~10周龄体重增加迅速;10周龄体重可达4.6kg;10周龄后相对生长速度减小。10周龄体重和其它7项体尺指标的数据经SAS软件分析,体重与体长、颈长、胸宽、胸深、龙骨长、胫粗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康县太平鸡的体尺性状、屠宰性状及两者间的相关性,以40周龄的健康太平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并对所有测定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0周龄太平鸡体斜长为21.87 cm、龙骨长为10.70 cm、胫长为9.01 cm、胫围为4.32 cm、胸围为28.05 cm、胸深为10.65 cm、胸宽为6.82 cm、骨盆宽为7.65 cm;宰前活重为1 920.7 g、屠体重为1 712.5 g、半净膛重为1 533.4 g、全净膛重为1 314.3 g、胸肌重为277.6 g、腿肌重为395.5 g、屠宰率为89.1%、半净膛率为79.3%、全净膛率为67.8%、胸肌率为20.8%、腿肌率为27.1%、心重率12.2%、腹脂率3.0%。太平鸡体斜长、胸围、胫长、胫围与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腿肌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太平鸡产肉性能好、低脂,体斜长、胸围、胫长、胫围可以作为太平鸡屠宰性能选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宁都黄鸡冠齿数是否能辅助鸡育种,试验以485只宁都黄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16周龄不同鸡冠齿数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16周龄时,冠齿数多的鸡体重与冠齿数少的鸡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4,6,8,10,12,14,16周龄时,冠齿数多的鸡冠高、冠长、冠厚和胫长与冠齿数少的鸡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4,6,8,16周龄时,冠齿数多的鸡胫围与冠齿数少的鸡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10,12,14,16周龄时,冠齿数多的鸡肉垂长和肉垂厚与冠齿数少的鸡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16周龄时,冠齿数多的鸡胸深、龙骨长、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均与冠齿数少的鸡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宁都黄鸡冠齿数与4,6,8,10,12,14,16周龄的冠高、冠长、冠厚和胫长以及0~16周龄的体重关联紧密,说明宁都黄鸡冠齿数能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了解广东地区重要鹅种“清远黑鬃鹅”的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测定“清远黑鬃鹅”0~9周龄的生长性能,并用Gompertz、Logistics和Von bertalanffy 3种模型对其体重及体尺性状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同时对9周龄体重与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为“清远黑鬃鹅”体重最佳拟合模型(R^2=0.998),拐点体重为1 642.68 g,拐点周龄为3.93周龄;半潜水长、胸宽和骨盆宽的最佳拟合模型为Gompertz模型,体斜长的最佳拟合模型为Von bertalanffy模型,胫长、胫围、龙骨长、胸深和胫长的最佳拟合模型为Logistic模型;体重与体尺性状各指标间均呈正相关,与体斜长、胸宽、骨盆宽、龙骨长、胫围、半潜水长、颈长均达极显著相关,与胫长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京海黄鸡体重、体尺及屠宰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京海黄鸡体重、体尺和屠宰3组性状的23个变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和体尺性状间,体重与屠宰性状间以及体尺与屠宰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其典型相关系数依次为0.915321、0.996883和0.961838,分别占总相关的98.46%、98.96%和92.82%。在这些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16周龄重、胫长、胴体重及脚重。本研究结果对京海黄鸡的遗传育种和杂交优势利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京海黄鸡的保护、开发提供参考数据,对不同性别京海黄鸡体尺及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对各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海黄鸡公鸡16周龄平均体斜长、胸骨长、胸宽、胫长、胫围分别为22.13,11.98,11.06,11.23,4.16cm;母鸡上述指标分别为19.78,10.72,9.06,9.01,3.82cm。公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为88.08%、81.36%、68.86%、7.66%和11.63%,母鸡分别为88.12%、80.69%、68.12%、8.00%和10.53%;公母鸡各项屠宰性能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且体斜长、胫长与各屠宰性能指标呈极显著相关,其余各体尺指标之间、体尺与屠宰性能指标相关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