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桃历来是人们喜爱的干果,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果品。地处冀南地区的涉县、武安的岗坡旱地种植核桃的历史悠久,是核桃的重点产区,现有结果树70万株,年产量3000~4000t,年出口量1500t,其产量居河北之首,全国第四。由于历史上遗留的实生大树,依然沿袭着放任生长的粗放经营方式,使产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核桃综合丰产管理及换优技术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冯月生核桃在我省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是产区群众主要的经济支柱。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不善,结果株数少,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必须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综合管理,提高单株产量。主要技术措施有:1.综合丰产管理...  相似文献   

3.
核桃整形修剪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形修剪是云南核桃栽培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只有在充分认识核桃树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生长、发育、结果特性,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整形修剪技术,才能达到早实、丰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目前在云南省核桃栽培管理中普遍存在定植密度过大,果园过早郁闭,结果部位迅速外移,树体结构紊乱,修剪技术应用不当等问题,影响了核桃干果的产量和质量。籍此,提出降低定植密度,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调整树体结构,稳势修剪;落头开心,控制树冠高度;调节树体各部分、各器官之间的平衡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 ,在 2 0多个省、区都有大面积栽培 ,栽培总面积已达 10万hm2 ,约 2亿株以上。辽宁省现有核桃树约 10 0万株 ,大部分为实生树种 ,品质良莠不齐 ,核桃产量很低 ,一般 2 0年生树每株产量仅 2 .5kg左右 ,经济效益一直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品种单一老化 ,缺乏优良的更新换代新品种 ;二是缺乏优良的栽培管理技术。从上个世纪 80年代以后 ,核桃新品种研究得了发展 ,有效的丰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地推广应用。 90年代后期在省林业技术推广站牵头指导下 ,全省各级推广、生产部门相互协作 ,大力推广了核桃优良新品种及其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5.
本文初步研究了秦岭北坡水灾迹地岭南核桃种群数量特征、生长和存活动态。水灾造成很多生长在泥石流迹地中的核桃树损毁,改变了核桃种群的数量特征和存活动态。调查结果表明,水灾迹地核桃种群为增长型,地径0—15cm的个体占到79.3%。存活曲线为Ⅲ型。人为耕地开垦、水灾和人工栽培是促进核桃种群更新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干扰是塑造核桃种群发展型和存活动态的主要因素。结合种群自疏过程,强调了核桃个体发育对空间和资源的不断占据是种群存活动态的根源。最后,依照核桃生长的生物学特征,提出了核桃种群栽培和丰产的一曲瘴议.  相似文献   

6.
<正>建园是核桃栽培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核桃生产的成败和经济效益高低。核桃是长寿树种,定植一次多年受益,百年大树仍能大量结果,因此,选择适宜地点、进行高标准整地和采取科学措施保证栽植成活,实现核桃园早实丰产、稳产的基础。建园应选择适宜核桃生长结果的地块,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选择优良品种和优质苗木进行建园。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核桃栽培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河北省的核桃生产目前还大多沿用帝生繁殖和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所以产量低、品质差。现有大树中大致有丰产、潜在丰产和低产3种类型、要发展河北省的核桃生产,诮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核桃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加大发展优良品种的力度,建立良种核桃生产基地;三是注重发展本省的核桃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陕西韩城地处渭北旱塬东北部,是核桃适生区。近年来,韩城市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核桃干杂果经济林建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栽植核桃面积3.5万亩,产量125万公斤。由于起步晚,群众对核桃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掌握较少,大多数核桃树长期处于放任生长状态,每年产值损失1000万元左右。为巩固核桃产业建设成果,提高经济效益,现就核桃放任树的整形修剪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1987~1990年在北京和山西两点分别进行了配套栽培措施促进核桃大树丰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组装配套栽培措施不仅可以促进树体生长和大幅度提高产量,同时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在一定范围内,配套栽培措施的迭加数目同增产幅度呈正相关。研究找出了两个试点的最佳处理组合。讨论了组装配套栽培措施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云新系列品种核桃生长特性、气象条件、核桃种植要求和核桃中耕管理的薄弱环节,总结和积累的集约化栽培管理技术,推行"七个一"的栽植标准、核桃栽培管理技术和丰产树体培养技术,提高了核桃种植成活率,促进了核桃经济林树体发育和培育,提高核桃挂果量。探索核桃的规模化、集约化的林业产业发展,引领陆良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之路,示范引导作用突出,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三台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大姚核桃栽培历史悠久,被评为"中国核桃之乡",但相当一些林分由于立地条件差、密度过大等原因,产量低、质量差,因此,对这些低产进行改造尤为重要.详细总结了工程治理、加强管理、移栽大树、高枝嫁接等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可为大姚三台核桃的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改变旱地核桃传统的稀植大冠、结果迟、产量低的落后状况,我们于1994~2000年进行了山地核桃密植栽培早期丰产技术试验。引种品种为早实良种核桃辽核1号、中林5号,栽植密度为840株/hm2。栽后第3年有80%的树结果,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元谋金沙江干热河谷8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干热河谷坡地雨养型酸角丰产栽培技术,3龄树试花试果率达16.51%;5龄达98%,平均单株产量5.2kg;8龄树平均单株产量达9.8kg。  相似文献   

14.
施肥是核桃栽培中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的最有效途径,探讨不同施肥配方对初果期和盛果期产量、果实形状和植株生长的影响,可为配置适宜的施肥配方,以及提高核桃产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初果期和盛果期的核桃样树,施加3个不同的复合施肥配方,然后对其果实产量、果实性状和植株生长指标等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初果期和盛果期,3个施肥配方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实产量、果实性状和植株生长都起到增益作用,尤其以配方1增益效应最为显著。在研究区域内,对初果期和盛果期的核桃树均可采用配方1进行施肥管理,以达到持续、稳定获得核桃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甘肃陇东地区现有成龄核桃林面积达3.42万hm2以上。这些树多为实生树种,表现为:产量低、品质差、良莠不齐、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严重影响了核桃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根据该区的气候、生态等特点,经过几年的试验,总结出适合本地区的核桃大树高接技术规范,株接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第2年可结果,使树冠提前2~3年恢复,第5年可丰产,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1高接树的选择1.1 幼树树龄10年生以下的树应全部高接,重点应用凹芽接法以提高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干旱瘠薄的山地条件下,核桃高产优质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①土肥水管理技术;②对多年生的产生种群进行高接换头,获得60%-85%的嫁接成活率;③在幼树的整形修剪和大树的改造修剪方面提出了“丰产结构”模式和三种树形结构 以及相应的整形修剪技术;④利用核桃去雄技术,使核桃增产达40%-60%;⑤加强病虫害防治,获得95%的好果率。  相似文献   

17.
核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分布广,资源丰富。是食品加工滋补强身,降压健脑的高级营养干果;是林产品外贸出口的重要物资;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经济树种。但是由于多年来长期放任生长、枝多密挤、树不断死亡、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改变这种生产状况,尽快开发放任大树的增产潜力,现将综合管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核桃繁育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树种,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核桃产品耐储藏、运输,国内外市场畅销不衰,作为核桃产量、质量之首的云南,90%的地方为山区,94%的人民生活在山区,适宜栽培核桃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核桃已成为山区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对云南省核桃良种的繁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近20年来云南省核桃繁育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对美洲黑杨大树调查中新发现一种丛生型生长方式,表明丛生具有极高生长量,每公顷材积可达1055.85 m3。文章对丛生古,树的应用价值(经济性、抗逆性)和学术价值进行了评价,认为如果解决种苗问题丛生造林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丰产栽培方式;此外,还探讨了丛生成因和另一丰产类型--"三出头"。  相似文献   

20.
林军 《陕西林业》2005,(4):41-41
核桃,在商州栽培历史悠久。是一项传统的生产项目,良种丰产园结果早、产量高,营养消耗多,只有园址选择适宜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才能早实、丰产、优质。现将该项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