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栗空苞,又称空壳。板栗空苞率一般为15%左右,高的达60%~80%。减少板栗空苞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永仁板栗产生空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规划布局、合理配置授粉树、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硼、适当疏雄、集中修剪方面提出了防治板粟空苞的措施,以指导栗农生产,提高板栗经济效益,促进山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板栗空苞形成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就当前我国板栗生产中出现的低产、低出籽率、高空苞率的突出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理论探讨。从影响板栗产量的因素入手 ,就板栗空苞的形成机理从组织胚胎、营养物质、激素水平等多角度分析讨论、归纳。结果表明 ,空苞形成的机理主要是 :组织胚胎发育不健全 ,空苞发生时间主要在合子阶段和初生胚乳核 ;授粉受精不良 ,导致胚早期败育 ;硼素、磷素及激素平衡学说 ,说明了营养元素中的硼、磷对板栗空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且 ,具有调节控制多种物质代谢和生理机能的激素及其平衡关系 ,对板栗空苞及性别分化有较大影响。文中还就克服和降低空苞形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加强营养和树体管理、调整雌雄花比例、选配授粉树和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板栗空苞就是栗棚中没有栗子,群众叫"哑巴栗子"、"哑栗树"。这种空苞或叫空棚现象,严重影响板栗的产量。据调查,板栗正常生长的地区平均有15%的空苞率。不少地区的空苞率占50%,北京、河北、山东及南方各省都有严重发生。板栗空苞发生有一定的地区性,发生严重的地区年年都很严重,特别是嫁接树有时成片形成空包,已成为板栗  相似文献   

5.
板栗空苞形成原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空苞,俗称空蓬、“哑苞”,即球苞中的坚果不发育或仅留种皮。经过对河南桐柏县板栗产区的调查发现,板栗的空苞现象非常普遍,平均达到25%左右,有些高达40%以上,是影响板栗产量的重要因素,给栗农造成了极大损失。根据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笔者总结出了板栗空苞形成的原因及其一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板栗产生空苞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如何降低空苞率是很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缺硼是引起板栗空苞的主要原因入手,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以不同的施硼量对降低空苞率,增加产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施硼的必要性,确定最佳施硼量,以指导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施硼对降低板栗空苞率,增加产量有明显效果,且肥效能持续3-5年,板栗施硼时以每平方米树冠投影施入15克为最佳施硼量,增产幅度达45.7%,空苞率降低29.1%。  相似文献   

7.
板栗所谓“空苞”,是指总苞中没有栗子,亦称之为“空篷”。板栗雌花数量一般较多,且落花落果现象也不太严重,但总苞如在发育和受精过程中生长停滞,胚胎早期败育,即导致形成“空苞”。其防治措施如下。一、科学合理栽植园地应选择 pH值4.6-7.5的微酸性土壤。土层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含有机质的砂质或沙岩、花岗岩风化的砂质壤土,对栗树生长发育最有利。板栗为异花授粉植物,自花结实率低,雌雄花期不一致,所以,建园时应科学配置适宜的授粉树, 或少数品种混栽,以利相互授粉,提高结实率,减少“空苞”。  相似文献   

8.
1产生原因 1.1 授粉与空棚 板栗为典型的异花授粉结实率高的树种,同一品种的板栗相互授粉,其空棚率可达80-90%以上。根据华中农业大学的夏仁学研究板栗去雄不受粉的全为空棚。  相似文献   

9.
板栗空苞现象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板栗空苞有显著的相关性,正常板栗GA1+3值花后一直上升至25d出现明显峰值,且在花后10d至25d增加非常明显,空苞板栗GA1+3值没有明显增长,花后GA1+3含量快速上升并达到一定的值有利于板栗胚胎的正常生长。正常板栗花后iPAs值持续增长至25d出现峰值,空苞板栗其值在花后15d内缓慢下降,后持续明显地下降。可见花后iPAs含量上升有利于板栗胚胎的正常生长,花后ABA含量降低有利于板栗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0.
对板栗空苞原因的调查分析,并开展硼肥的试验推广,经过1995年以来的4年实践,表明硼的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板栗空苞率,且能改善栗实品质,提高产量,同时又表明硼的不同使用方法,在不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最佳授粉时期,解决板栗空苞率高的问题,对‘早板栗’和‘早大栗’2个板栗品种进行套袋隔离和人工辅助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早板栗,早大栗2个品种从花粉萌发至花粉管生长到达胚珠均需要1个月左右;早大栗胚珠5月初开始发育,经过1个月的发育在5月底可形成成熟的八核胚囊,早板栗整个雌配子体发育过程比早大栗晚4~7 d;早大栗5月4日~5月14日之间柱头接受花粉的能力均较强,早板栗5月9日~5月14日前后有接受花粉的能力。结合花粉管生长速度、有效授粉时期和雌配子体发育情况确定品种早大栗的最佳授粉时期应在5月4日~5月14日,品种早板栗的最佳授粉时期应在5月9日~5月14日。  相似文献   

12.
板栗空棚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板栗空棚发生的防治试验与实践,板栗空棚发生是由于栗林长期实生繁殖,品种低劣,树体营养不良,栗树缺硼授粉不良等原因造成的。采取选用优良品种,合理配置授粉树,人工辅助授粉,控制过量生长,加强土肥管理,合理修剪,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从授粉受精作用、胚胎发育过程、树体营养供应和子房发育生理等方面评述了中国板栗空苞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提高板栗单产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实生板栗幼树从定值后第3年开始地径和树高生长超过嫁接苗。平均地径、树高和冠幅以永仁实生板栗最大。实生板栗早实性仅表现在形成雄花序和雌花簇,定值后第4年所有实生板栗幼树所结的球苞均为空苞,并以永仁实生板栗平均单株球苞数量多。达到104.6个。  相似文献   

15.
板栗所谓"空苞",是指总苞中没有栗子,亦称之为"空篷".  相似文献   

16.
镇安大板栗是陕西省有名的地方良种,粒大,味美,品质优良,分布广,栽培面积达7533ha。年产量居全省首位,年出口量达400多t,在外贸市场已成为“拳头”产品。但,历年来经营粗放,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空苞是主要问题之一。据抽样调查空苞率一般在24~31%之间,造成每年板栗减产20多万公斤,直接影响到产区  相似文献   

17.
板栗系壳斗科栗属,是原产我国的经济林树种。适应性广,抗干旱、耐瘠薄、寿命长,被群众称为“铁杆庄稼”。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一部分果树形成有蓬不实的现象,群众叫“哑巴栗子”、“哑巴树”。空蓬现象严重影响产量,根据造成空蓬的原因,分类介绍防治措施。1 改接换优由于板栗长期沿用实生繁殖,植株个体性状表现多种多样,有些果树天生空蓬现象严重。对于这类果树,建园时应选择当地主栽品种中的优良品种作主栽品种。对实生栗园中空蓬率高的植株进行高接,改劣换优。同时配置与主栽品种花粉亲和力好,花期一致,花粉量大的品种作授粉树。对配置授粉…  相似文献   

18.
板栗空蒲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空蒲是指刺苞内无果实,即群众所说的“庇子”。据调查,我省板栗的空蒲现象较普遍,有的栗林空蒲率高达40%左右,是我省板栗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板栗空蒲的主要原因有: 1.品种单纯。板栗为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果树,因雄花开放先于雌花,往往由于品种单一,造成授粉不足而降低着果率。如长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证实板栗空苞现象是由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硼所致。其临界值为0 .55×10-6。通过人工施硼能够明显抑制空苞 ,以每棵成年树0 .2kg 为宜 ,超过1kg 则表现为硼中毒。  相似文献   

20.
板栗空棚率高低与品种、自然授粉条件、树体的营养状况有关,多数空棚是由于受精不良所致。因此,为了减少空棚,提高产量,有必要进行人工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