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我国饲养的孔雀有蓝孔雀、绿孔雀和变种的白孔雀,其中蓝孔雀数量最多,白孔雀次之,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养殖数量最少,国家禁止捕杀。中国人工饲养的蓝孔雀,肉可供食用,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因此,饲养蓝孔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我国饲养的孔雀有蓝孔雀、绿孔雀和变种的白孔雀,其中蓝孔雀数量最多,白孔雀次之。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养殖数量最少,国家禁止捕杀。中国人工饲养的蓝孔雀,除了供人们观赏外,其肉可供食用,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食品,营养成分远高于一般禽类,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而且人工饲养蓝孔雀是一项投入少、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养禽业。  相似文献   

3.
正蓝孔雀是极具观赏性的珍禽,因其羽毛颜色丰富、美丽多彩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蓝孔雀肉风味独特、胆固醇含量低,是有名的美味佳品;蓝孔雀产肉量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左右,肉质细嫩,蛋白质、氨基酸和钙含量高于一般禽类,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蓝孔雀的食谱广、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较快,出壳后的雏雀养殖7~8个月即可成年,成年母孔雀体重一般3~4千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了测定蓝孔雀蛋的蛋白质、脂肪、水分、胆固醇、氨基酸、矿物元素、脂肪酸和风味物质等。结果表明,蓝孔雀蛋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亚油酸、EPA、DHA的含量较高,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5.
1肉用孔雀的开发孔雀分三种,白孔雀是杂交变异种;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人工饲养的蓝孔雀及其杂交改良种属非保护动物,可以饲养食用。近年来,江苏省沛县风恰达珍禽场用绿孔雀和蓝孔雀杂交育成的一种肉用孔雀,其体重要比普通蓝孔雀多1~1.skg。孔雀饲养成本低、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孔雀集观赏、美食、保健于一体,通身是宝,其肉是低胆固醇的野味珍品,俗有“水中老鳖。禽中孔雀”之说,深受中外宾客青睐。孔雀也是很好的医药原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作过如此评价:“孔雀辟邪恶,能解大毒…  相似文献   

6.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是世界上价值极高的特禽品种.我国饲养的孔雀有蓝孔雀(印度孔雀)、绿孔雀(爪哇孔雀)和变种的白孔雀.蓝孔雀数量最多,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白孔雀次之,绿孔雀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养殖数量最少. 孔雀肉可供食用,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食品,是高档珍贵佳肴.此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解毒,其解毒功效在穿山甲之上.饲养孔雀设备简单、饲养容易、投资少、产出多,集观赏、食用、保健为一体,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7.
绿孔雀和蓝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绿孔雀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人工饲养的蓝孔雀,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做为高档珍馐佳肴,得到食客们的赞赏和好评。目前,中国孔雀在广州、珠海等地的规模养殖实践证明:人工饲养孔雀是一项设备简  相似文献   

8.
1蓝孔雀的经济价值蓝孔雀是很好的医药原料,集观赏、美食、保健于一身,通身是宝。蛋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都有治疗作用;肉有滋阴清热、平肝息风、软坚散结之功效。蓝孔雀是珍贵的观赏鸟。孔雀的美丽外表世人皆知,它的羽翎除供装饰外还可以制作羽毛画、羽毛花等。蓝孔雀的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8%,18种氨基酸总量为22%,远高于一般禽类,饱和脂肪含量0.4%,胆固醇49毫克/100克,热量仅为101千卡/100克,其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远低于鸡和鸡蛋,而且比甲鱼、田鸡、蛇和石斑鱼还低,而钙、铁、锌、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鱼、蛇等类动物。其肝中维生素A、E、…  相似文献   

9.
如何养孔雀     
孔雀古称孔爵、孔鸟,俗称凤凰、越鸟、南客等。孔雀分为绿孔雀、蓝孔雀和白孔雀(杂交孔雀)三种。绿孔雀是中国的孔雀又称爪哇孔雀,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因自然环境的影响,野生绿孔雀越来越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蓝孔雀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十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人工饲养的蓝孔雀和白孔雀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孔雀是集观赏、美食、保健于一体的珍稀特禽,具有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期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蓝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孔雀属。蓝孔雀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其肉可食用,全净膛屠宰率达80%,肉蛋白质含量为23.2%、脂肪为0.8%、含有10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珍品。其羽毛华丽,可以制作工艺品、装饰品,孔雀开屏可供游人观赏。因蓝孔雀的利用价值、经济价值颇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蓝孔雀具有适应性、抗病性强、耐粗饲、耗料少等特点,极易人工饲养。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蓝孔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蓝孔雀(Pavo cristatus)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孔雀属。孔雀属下共有两个种,分别是分布于缅甸和爪哇的绿孔雀和分布于印度与斯里兰卡的蓝孔雀。蓝孔雀还有白孔雀和黑孔雀两个变种。孔雀作为"百鸟之王"向来被人们所欣赏和推崇,又因为其华丽的羽毛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在许多动物园和人工养殖场均有饲养、展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蓝孔雀。目前,蓝孔雀的人工饲养、繁殖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随着养殖范围的扩大和饲养量的增多,各  相似文献   

12.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自然界分布的孔雀有2种,即产于印度及斯里兰卡的蓝孔雀(印度孔雀)和产于我国云南、缅甸、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绿孔雀(爪哇孔雀)。另外,还有全身羽色纯白的白孔雀,是蓝孔雀的人工变种。我国饲养的孔雀主要有蓝孔雀、绿孔雀和变种的白孔雀,其中蓝孔雀数量最多,白孔雀次之,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养殖数量最少,国家禁止捕杀。我国人工饲养的蓝孔雀,除了供人们观赏外,其肉可供食用,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胆囤醇、低脂肪食品,营养成分远高于一般禽类,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产业风云     
特禽养殖新品种———蓝孔雀孔雀俗称凤凰,是百鸟之王,是宝贵和吉祥的象征。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及杂交变异种白孔雀。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主要分布在中缅边界热带雨林地区。蓝孔雀属于珍稀半草食性,非保护动物,可以饲养食用,分布在中南亚沿海地区。蓝孔雀极易人工饲养。因其是近年来从野生驯化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具有杂食性、适应性、抗病性等特点。蓝孔雀不但适宜大规模集约化饲养,也适于家庭小规模饲养。蓝孔雀全身是宝,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肉可食用,产肉多,全净膛屠宰达80%,孔雀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3.2%,脂肪为0.…  相似文献   

14.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孔雀属,孔雀属的两个种分别是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蓝孔雀和分布于缅甸到爪畦的绿孔雀,蓝孔雀有两个突变形态,即白孔雀和黑孔雀。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是蓝孔雀,也是许多动物园的主要展出品种。  相似文献   

15.
蓝孔雀痛风病是蛋白质代谢障碍引起的高尿酸盐血症,对蓝孔雀危害较大。本试验选取仔蓝孔雀(30日龄)、育成蓝孔雀(1~2岁)和产蛋蓝孔雀每个年龄阶段各60羽,分别随机分为5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使用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定时定量饲喂不同组的蓝孔雀,每15d检测每羽试验蓝孔雀血清中尿酸含量,直到饲喂180d。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屠宰试验,统计每组蓝孔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试验结果表明仔蓝孔雀饲料蛋白质含量在19%~20%,育成蓝孔雀饲料蛋白质含量在17%时,可以有效减少蓝孔雀通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蓝孔雀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蓝孔雀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具有易饲养、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因此大力发展蓝孔雀的人工养殖,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们的营养需求,同时还可以带动当地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养殖户增收.在生产实践中蓝孔雀就巢性较差,所以养殖过程中主要靠人工孵化来进行繁殖.目前蓝孔雀的人工繁殖还存在许多的空缺与不足,本文针对蓝孔雀蛋人工孵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温度、湿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自然界分布的孔雀有2种,即产于印度及斯里兰卡的蓝孔雀(印度孔雀)和产于我国云南、缅甸、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绿孔雀(爪哇孔雀)。另外,还有全身羽色纯白的白孔雀,是蓝孔雀的人工变种。我国饲养的孔雀主要有蓝孔雀、绿孔雀和变种的白孔雀,其中蓝孔雀数量最  相似文献   

18.
蓝孔雀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羽色艳丽夺目,全身发出宝蓝色光芒,体形硕大,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据《本草纲目》及《食物本草》记载,其肉、血、粪均可入药。由于人工驯化孔雀的成功,养殖的蓝孔雀已逐步被消费市场接受。孔雀是野生动物,其繁殖率较低,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提高蓝孔雀的繁殖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我们近年引进蓝孔雀获得养殖成功,现总结如下:1 饲养环境孔雀胆小易受惊吓,任何噪音和突发高频声均会引起雀群惊叫、骚动、乱串、产蛋率和受精率下降,因此孔雀场应建址在远离闹市区、公路、工厂、工地区的…  相似文献   

19.
缩短集约化养殖蓝孔雀的生长周期、提高蓝孔雀的日增重、节约生产成本是蓝孔雀养殖业的需求。本实验选取仔蓝孔雀(30日龄)和育成蓝孔雀(1~2岁龄)阶段各60羽,分别随机分为5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使用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定时定量饲喂不同组的蓝孔雀,每15 d称体重1次,直到饲喂180 d。试验结果表明仔蓝孔雀饲料蛋白质含量在19%~20%,育成蓝孔雀饲料蛋白质含量在17%,可以促进仔、育成蓝孔雀增重且可有效控制痛风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成年蓝孔雀繁殖期性行为的观测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野生孔雀有两种、即绿孔雀和蓝孔雀。绿孔雀资源日趋减少,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而蓝孔雀属非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一带。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象征美丽,吉祥善良和华贵,是最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鸟。它不仅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而且是一种肉味鲜美,有发展前途的肉食特禽。有性繁殖动物达到性成熟以后,在繁殖期内表现的两性之间的特殊行为都是性行为。蓝孔雀性行为方面报导较少.受精率较低,仅为50%~60%为此观测和研究蓝孔雀性行为,对提高蓝孔雀繁殖率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实用价值。1观测地点及自然概况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