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北高原AM真菌种群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藏藏北高原草地植物丛枝菌根(AM)真菌种群多样性的研究表明:藏北高原草地植物AM真菌分布极为广泛,共分离出4属AM真菌,Glomus属真菌分布最为广泛、优势属地位最为突出,其次为Acaulospora属真菌,Paraglomus属和Scutellospora属真菌则同为常见属;不同草地类型中,高寒草原AM真菌属的多样性高于高寒草甸,Scutellospora属真菌在高寒草甸草原中未见分布,Paraglomus属真菌则主要分布于高寒草甸草原中;AM真菌属的多样性与寄主植物在藏北草地所处的地位亦基本一致;海拔高度不仅与AM真菌孢子密度表现为负相关(r=-0.478),而且对AM真菌的生态分布亦具重要影响。不同土壤pH范围内,Glomus属真菌的种群频度有随土壤PH的提高而显著增加的趋势,Scutellospora属真菌的种群频度则呈中性>碱性的趋势,Paraglomus属真菌仅见于中性土壤环境中;低磷土壤AM真菌的多样性低于高磷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粮食作物根际AM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包括粮食作物根际AM真菌资源及种类,AM真菌对粮食作物的侵染及影响因素;以及AM真菌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矿质营养吸收、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等方面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粮食作物AM真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高等真菌具有多种农用生物活性。概述了高等真菌在杀虫、抑菌、抗病毒、杀线虫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高等真菌代谢产物作为杀菌剂的研究与应用,旨在为高等真菌在植物保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担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农业项目"高效绿色真菌杀螨剂创制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项目围绕高效、绿色防治柑橘螨害,以真菌杀灭为技术路线,创制成功2个真菌杀螨剂,这将是国内首个真菌杀螨剂产品。项目实施期间,建立生防真菌耐紫外线能力定量评价体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番红-固绿双染及番红-固绿-龙胆紫三染对受真菌侵染的仙客来的块茎内生真菌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真菌主要分布在仙客来块茎的皮层和维管束中,其中维管束中真菌分布最多;真菌侵染块茎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不定根的表皮进行侵染。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名称: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及森林害虫持续控制技术获奖级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农业大学李增智教授领衔研发的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及森林害虫持续控制技术成果,彻底改变了我国真菌杀虫  相似文献   

7.
臭氧处理对月柿柿饼真菌抑制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恭城月柿柿饼为试材,研究其致病菌种类以及不同臭氧处理方式对柿饼易污染真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月柿柿饼易污染真菌种类为酵母菌和青霉;随着臭氧处理时间的延长,对柿饼易污染真菌杀灭作用也增强;臭氧杀灭柿饼上青霉的作用强于酵母菌;臭氧对4℃环境中存放柿饼的真菌抑制效果好于(20±3)℃,(30±3)℃。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的真菌源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日前被国家发改委授予真菌源生物农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资格。江西天人生产的真菌源生物农药能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资源和国土资源的生态安全,广泛应用于林业、农业、果业、茶业、园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白芷根际AM真菌与土壤因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白芷根际AM真菌时空分布和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芷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AM真菌菌丝定殖率、丛枝定殖率与土壤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AM真菌菌丝定殖率、总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AM真菌总定殖率、菌丝定殖率、丛枝定殖率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白芷根际AM真菌时空分布和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芷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AM真菌菌丝定殖率、丛枝定殖率与土壤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AM真菌菌丝定殖率、总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AM真菌总定殖率、菌丝定殖率、丛枝定殖率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AM真菌在没有植物共生的情况下还无法像其他种类真菌一样在培养基上纯培养,这一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对AM真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了明确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培养的特点,最终实现AM真菌的纯培养目标,本文归纳并比较了AM真菌与完整植物体共生培养的方法,包括土壤盆栽法、营养液膜法、汽雾栽培法、培养基培养法;总结了AM真菌与植物根系双重培养的方式,包括原生根培养和转化根培养。同时提出了相关后续的研究重点,以期为AM真菌培养及共生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理解农业生产中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匮乏或比例不平衡问题,本文介绍了植物-有益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豆科植物与内生真菌和菌根真菌之间的联系。植物-有益真菌共生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宿主吸收水分及土壤微量元素,提高植物生长及产量。本文总结了共生真菌调节的植物从土壤环境吸收微量元素的促进机制,并把机制总结为三个方面:(1)共生体系分泌的酸性化合物可以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质,使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提高;(2)共生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提高宿主根部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转运速率;(3)共生真菌定殖可以诱导宿主微量元素吸收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最后,文章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展望了共生真菌在农业上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苹果采摘后几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是河北省重要果品,栽培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引起苹果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有真菌和细菌两大类。苹果贮运期间的传染性病害几乎全由真菌引起,并且真菌侵染广,危害大,是造成苹果贮运期间损失的重要原因,为有  相似文献   

14.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分布及定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东北春大豆和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在组织内分布、定植及种属特征差异,选用栽培大豆黑农48及野生大豆Y1为材料,对栽培和野生大豆根、茎和叶中内生真菌分布特征、分离纯化菌株数量及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和野生大豆根、叶和茎组织中都有内生真菌分布,叶中主要定植在主叶脉和次叶脉中,根系中定植在表皮细胞间隙及维管束中,茎中定植在细胞壁及细胞间隙中,而在野生大豆茎、根和叶片细胞膜内也发现内生真菌的入侵;野生大豆不同器官中共分离48株内生真菌,而栽培大豆共分离18株,二者之间内生真菌数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野生大豆Y1分离出的内生真菌以定植于茎和叶为主,栽培大豆黑农48分离出的内生真菌以定植于根和叶为主;ITS序列分析将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分属10个菌属,将栽培大豆内生真菌分属4个菌属。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农业大学已建成了我国最大、位居世界前五名的虫生真菌菌种保藏库。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安徽农大就开始进行野外虫生真菌菌种的收集分离研究,目前已保藏了1296种虫生真菌菌种,其中针对重要农林目标害虫,可供工业化  相似文献   

16.
 真菌诱导子是一类诱导植物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化学物质,包括有真菌菌体、菌液浓缩物、菌丝和菌液提取物、菌丝体高温处理后的可溶性成分、细胞壁降解成分、肽类和蛋白质等。该文对真菌诱导子对植物培养物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真菌诱导子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正>引起病毒因寄主的不同,而分为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4个种类,而真菌也是传播病害的"病毒"罪魁元凶之一,也是"植物病毒"发生的一大来源!"真菌"的由来凡是能被传毒到植物体上的真菌叫"介体真菌",地球上自然存在的真菌多达120余万种,经过生物科学家研究记述的约有12万余种。尽管它们大部分是腐生的,可却是植物致病危害最多,几乎达到30%左右,"病毒"就是其  相似文献   

18.
真菌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真菌除草剂具有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目前具有生物潜能的真菌主要集中在盘苞菌属等9个属中,国内外已筛选出对多种杂草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真菌菌株,部分菌株防治效果可与化学除草剂相媲美;但其寄主专一性高、发酵与制剂加工困难等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不同真菌间的混用、真菌与低剂量化学药剂间的混用及可克服其限制因素,提高病菌致病力;此外,制剂加工方法的改进,病原微生物与昆虫制品的综合利用,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和DNA重组技术在菌株改良上的应用成为真菌除草剂的热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连作大豆苗期根际土壤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作障碍是限制黑龙江地区大豆产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连作大豆根腐病发病期病原真菌菌群结构,为生物防治大豆根腐病奠定基础。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不同连作年限苗期大豆土壤中的3个大豆品种根系以及根际土壤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3个大豆品种苗期根系以及根际土壤根腐病病原真菌丰度值以及多样性指数随之增加;并且不同大豆品种间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也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验证了连作年限、大豆品种均对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真菌代谢物和真菌自身成分方面对粮食真菌生长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粮堆水分增高会促进CO2大量产生,同时导致粮堆极易霉变,揭示了CO2对储粮真菌危害预警的机理所在。另外,麦角甾醇能敏感指示储粮真菌的生长,乙醇的浓度变化与真菌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它特征性挥发物主要是3-甲基-1-丁醇、异丁醇、2-甲基-1-丁醇、3-羟基-1-辛烯和辛醇;霉菌总数检测太慢,不宜做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