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四(2)、五(3)代为害造成的白叶损失较为常见,且研究报道较多。近几年随着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和中、后期肥水水平的不断提高,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有向单季晚粳稻中后期发展的趋势。2002年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常熟地区大发生,一般田块自然白叶率5%左右,严重田块白叶率高达40%以上。为明确六(4)代稻纵卷叶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测报和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稻纵卷叶螟白叶为害损失测定研究。1调查方法1.1取样方法试验分别在本市的唐市、练塘、虞山镇同时进行。品种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武育…  相似文献   

2.
2018年,在江西泰和开展了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交配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昆虫性信息素交配干扰法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迷向效果;对2、3、4代二化螟防治效果分别为72.52%、55.62%、45.13%,对四(3)、五(4)、六(5)代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分别为75.90%、100%、53.33%;昆虫性信息素交配干扰处理区较常规化学防治区减少化学农药制剂用量390 g(mL)/667m2,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沿江稻区第4代稻纵卷叶螟的成灾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稻纵卷叶螟是沿江稻区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自本世纪以来,第4代稻纵卷叶螟对水稻穗期的危害日趋严重.通过室内试验和大田系统调查,对沿江稻区第4代稻纵卷叶螟暴发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目前该稻区粳稻面积已占水稻播种面积的70%左右,粳稻生育期较籼稻迟15天左右,饲养在武育粳3号(粳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其蛹重、羽化率、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分别较协优(籼稻)高40.6%、54.5%、24.5%、82.3%.可见,食料丰富和营养条件改善是导致第4代滞留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秋季持续高温和化学防治的负面效应,对第4代虫量的增加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近年来我县稻纵卷叶螟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县水稻高产稳产的制约因素。为了探索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我们对第2代稻纵卷叶螟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稻纵卷叶螟食诱监测效果,于2020年在江苏张家港开展了水稻田稻纵卷叶螟不同监测方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食诱剂诱捕器对五(3)代稻纵卷叶螟成虫具较好的监测效果,诱蛾高峰与灯诱和人工赶蛾结果基本一致,与田间幼虫发生情况相符,其诱蛾量高于性诱剂诱捕器处理。不同监测方法下,六(4)代稻纵卷叶螟成虫诱蛾量均较低,食诱处理未监测到明显的成虫高峰。  相似文献   

6.
1 水稻病虫 1.1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预计第2代稻飞虱4级发生(中等偏重),鄂东局部5级(大发生);第3代、第4代、第5代稻飞虱全省5级.预计第2代稻纵卷叶螟4级发生,局部5级,第3代、第4代稻纵全省5级.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湖南省中部地区五(4)代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本文利用娄底市2007-2014年期间稻纵卷叶螟的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五(4)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的气象特征,并建立了五(4)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温湿系数、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以及降水日数是影响五(4)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的主导决定因子,其中温湿系数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表明五(4)代稻纵卷叶螟对温度和湿度有较高的要求;五(4)代稻纵卷叶螟蛾高峰期出现的适宜气象条件为:温湿系数大于2.4,气温26~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且蛾高峰期出现的前两天和当天有降水的概率为88.9%。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湖南省中部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准确测报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2020年浙江桐乡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早、发生重,褐飞虱发生期早、零星冒穿的发生特点,分析认为水稻播种过早,对三(1)代稻纵卷叶螟未及时防治,水稻封行后用植保无人机防治褐飞虱是其重发原因。提出了推行适时播种,以切断三(1)代稻纵卷叶螟的食料来源,减少下一代稻纵卷叶螟基数;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特别要注重早期水稻"两迁"害虫迁入监测;以药剂的选择与防治适期的确定为重点,对种植大户、农资店开展科学用药培训;在水稻封行以后,禁止植保无人机用于防治稻飞虱。大面积水稻田可以采用担架上喷雾器防治稻飞虱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2012年以来宜兴市水稻上五(3)代稻纵卷叶螟连年偏重发生。通过对宜兴市近15年以来稻纵卷叶发生资料的分析,认为水稻播栽期提前、种植品种改变、病虫防治次数减少、农户防治技术执行力不足等是造成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加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适时防治、选用适合药剂和科学用药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稻纵卷叶螟是东台市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 ,常年发生 2代 ,四 ( 2 )代为迁入代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迁入 ,五 ( 3)代为主害代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迁出 ,一般不发生六 ( 4)代。 1 998~ 1 999年 ,六 ( 4)代稻纵卷叶螟在本市连续 2a大发生 ,每年受害面积 2 .3万hm2 以上 ,未治田块水稻平均产量损失率分别为 1 1 .71 %和1 2 .4 3% ,严重的达 30 %以上。为弄清其原因 ,近两年来 ,笔者进行了调查分析 ,提出了相应测报技术的改进对策。1 材料与方法1 .1 整理害虫测报观测资料 搜集和整理本站 1 990~ 1 999年稻纵卷叶螟系统测报和大面积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通城县植保站在晚稻上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 000 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进行防治试验,以验证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 000 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防治对象为第四代稻纵卷叶螟。供试作物为晚稻,品种为荆楚优148。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乐斯本 48% E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下简称乐斯本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 2000年 6月上旬和 9月中旬,我们进行了乐斯本防治早、晚稻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试验设 667 m2用乐斯本 70、 50 ml, 18%杀虫双 AS(水剂,下同。中山市石岐农药厂生产 )200 ml及空白对照 (CK)共 4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 400 m2,其中 CK面积 67 m2。早稻在 5月 31日 (即第三代稻纵卷叶螟盛孵期 )、晚稻在 9月 12日 (即第六代稻纵卷叶螟盛孵期 )施药。各小区按每 667 m2对水 40 kg喷施;于药后 3、 7、 14 d各调查 1次,…  相似文献   

13.
稻纵卷叶螟在忻城县的早、中、晚稻上均可普遍发生,是忻城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忻城县发生为害渐趋严重,发生面积、为害程度逐年增大,特别是2008年早稻主害代第3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4333.4ha,占种植面积76.9%,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安全。为提高今后对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防控能力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水稻病虫1·1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预计第3代稻飞虱在鄂东南、鄂西南发生程度为5级(大发生,下同),鄂东沿江、江汉平原南部发生程度4级(中等偏重,下同),其它地区3级(中等发生,下同);第4代、第5代稻飞虱全省4~5级。预计第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3级,第3代稻纵卷叶螟全省发生程度4级,局部5级,第4代稻纵卷叶螟4~5级。1·2二化螟预计第2代二化螟全省大部发生程度为5级,鄂西南2级。卵孵盛期南部稻区7月4日至7月25日;北部稻区7月18日至8月5日;第3代二化螟在江汉平原、鄂东南、鄂东沿江稻区发生程度4级,局部5级。1·3三化螟预计第2代三化螟在全省大部…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秀山县水稻中后期迁飞性害虫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每667m2用锐劲特30mL 艾美乐2g,在主害代稻纵卷叶螟产卵高峰期及稻飞虱若虫高峰期施药一次,药后28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达95%以上,对稻飞虱的防效达94.2%,可有效地控制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危害,达到省工省时、节本增效、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凯里市水稻病虫害发生较重,尤其是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在全市范围内大发生的情况下,由于病虫测报及时、准确,防治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水稻的安全生产,水稻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的组织实施也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近年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稻纵卷叶螟是江苏省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本省常年发生3代,即四(2)代、五(3)代和六(4)代.其中五(3)代及苏南沿江局部地区的六(4)代为主害代.近10年来,稻纵卷叶螟在本省持续偏重以上发生.常年发生面积超过400万hm2次,自然卷叶率50%以上,受害田块减产超过20%.特别是2003、2005、2007、2008年四(2)代至六(4)代连续大发生,发生程度历史罕见,年均发生面积超过430万hm2次,失治田块损失超过30%.分析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持续重发的原因,提出综合防治对策,对控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8.
陈锡院 《广西植保》2007,20(Z1):121-123
2007年上半年,水稻"两迁"害虫在宁明县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为害,第2代、第3代水稻"两迁"害虫发生面积达0.682万ha次,占早稻种植面积的124.24%;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的特点是: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同时发生为害,世代重叠,发生为害时间长,第2代稻飞虱比第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重,第3代稻纵卷叶螟比第3代稻飞虱发生重.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在盘县大发生,虫量大,范围广,为害严重,发生程度是盘县近20年来最为严重的年份。由于各级业务部门和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农户积极防治,对第四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好,大面积水稻为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损失较小。现就2008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0.
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复合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田间对比试验结果,嘉兴地区单季稻田二代二化螟和五(3)代稻纵卷叶螟混合发生时,其复合为害的产量损失率y=0.0159X1+0.2456X2-0.2227(式中X1为二化螟枯鞘团密度,X2为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按照当前水稻生产水平,计算得经济允许损失L=2.3464。由满足0.0159X1+0.2456X2-0.2227=2.3464,测得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混合为害的1组动态的复合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