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杂4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酿造高粱新品种,2020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0)140063。该品种生育期短、株高较低、抗倒伏、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是早熟酿造专用高粱品种,适宜在山西省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等高粱春播早熟区机械化种植。  相似文献   

2.
晋杂 54 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 SX44A 为母本、 15626 为父本选育得到的高产、矮秆、中早熟酿造高粱新品种。 2022 年 3 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 GPD 高粱( 2022 ) 140052 。该品种的选育为解决山西省高粱早熟区主导品种较少,现有品种株高较高、易倒伏、产量水平有限等问题,为推动高粱中早熟区酿造高粱新品种的更新换代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粱子粒的主要用途包括食用、饲用和酿造用。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粱子粒在食用上的需求量日益减少;由于我国配方饲料中高粱的比例极小,使高粱子粒在饲料用的需求上长期停滞不前,一直未能形成规模:我国以高粱子粒为原料的产业中只有酿酒业形成了较大的规模。酿酒业在我国具有传统优势,是不少省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来源。我国的名酒享誉国内外,  相似文献   

4.
酿造专用高粱晋杂102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杂102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抗病、抗旱不育系A2SX28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XR-30为父本组配而成.2009年通过全国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杂交种产量表现好,淀粉含量高,可作为酿酒的优质原料,高抗高粱丝黑穗病,抗旱、抗倒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吉林和山西西北部等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高粱新品种吉杂359号是吉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选高粱不育系3148A 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09YN34R 为父本,于2008年组配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酿造高粱杂交种。熟期早,产量高,抗性好,商品品质好,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晋杂51号是由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选育的高粱杂交品种,母本为348A、父本为161368。生育期119d,株高105cm,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籽粒总淀粉含量73.61%,支链淀粉含量75.70%,粗脂肪含量3.87%,单宁含量0.98%,是中早熟机械化酿造高粱新品种。适宜在山西省朔州市、晋中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吉林省通榆县和内蒙古赤峰市等高粱中早熟区春播种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2)140027。  相似文献   

7.
晋杂1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1992年以外引不育系黑龙11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七抗七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早熟高粱杂交种。1998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晋杂15株高170cm,幼苗叶片绿色,穗长25cm,穗粒重65.3g,千粒重22.5g,红壳红粒,粉质,穗呈纺锤形。在春播早熟区生育期127天左右,属早熟品种。1996~1997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综合抗性鉴定,高抗高粱2号丝黑穗病,抗旱,耐瘠水平达2级,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田间自然鉴定,抗青霉颖枯病…  相似文献   

8.
梁笃 《中国种业》2017,(3):56-56
晋杂42号(11494A2×1383-2·157粉)是以自选不育系11494A2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1383-2·157粉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叶病、抗蚜虫、抗丝黑穗病,抗旱、抗倒伏,耐涝,适应性广。适宜山西中部、南部及有效积温在2550℃以上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程庆军 《中国种业》2015,(11):56-56
<正>晋杂2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高淀粉不育系209A为母本、自选抗病恢复系J76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早熟品种,具有抗旱、抗病、丰产等特点,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高粱早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9669.0kg/hm2,比对照种晋杂15号增产13.5%。201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一次会议认定通过,审定编号:晋审粱  相似文献   

10.
晋糯1号是山西高粱研究所和四川水稻高粱研究所合作,以自选糯质不育系4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0853R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该杂交种支链淀粉含量高,糯性遗传完全,农艺性状好,高产、高抗,是优异的特用酿酒高粱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
高淀粉高粱杂交种晋杂2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杂2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不育系45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SXR-3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杂交种.该品种属晚熟品种,具有品质优、丰产性好、抗倒伏等特点.2008年通过山西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2.
晋粱 112 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河北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原河北承德地区农科所)引进的不育系承 16A为母本,以通过组培育种技术选育的优良恢复系 R111 为父本,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东白试验基地选育而成,2023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 GPD 高粱(2023)140102。2021-2022 年晋粱 112 号 2 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达 9583.6kg/hm2,比对照晋杂 34 号平均增产 11.7% ;生育期 128.8d,幼苗绿色,芽鞘绿色,株高 169.7cm,穗长 30.9cm,穗纺锤形,中紧穗型,红壳褐粒,穗粒重 85.5g,千粒重 27.8g。该品种具有淀粉含量高、抗旱、抗丝黑穗病、丰产性好等优点,适宜在无霜期 130d 以上中晚熟地区(山西太原、晋中、长治,山东及新疆昌吉等)种植。  相似文献   

13.
克杂 16 号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育成的早熟、矮秆、适宜机械化栽培的酿造高粱新品种。从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品质与抗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糯高粱杂交种晋糯3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10480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L17R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该品种具有农艺性状好、糯质、产量高、丰产性好、高抗丝黑穗病、持绿性好等优点,适合在我国北方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5.
晋杂35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SX4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47031早/TCJW·J703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机械化高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淀粉含量高、矮杆、耐密、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于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山西省太原、晋中、临汾、运城高粱中晚熟地区种植。 对其特征特性、栽培制种技术和推广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龙杂17号为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早熟、矮秆、机械化栽培酿造高粱新品种.分别对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品质性状、产量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晋白糯 1 号是以不育系 1507A 为母本、恢复系 3598R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食用高粱新品种,2023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高粱(2023)140063,适宜在山西忻州、太原、晋中、长治、临汾等春播中晚熟区种植。该品种具有抗倒伏、米质好、糯性强、籽粒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其田间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吉杂304号是2007年吉林省中熟组高粱唯一通过审定品种.其主要适应区是吉林省中西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东三盟。突出特点是高产高淀粉酿造类型,后熟快,对温光反应不敏感,杂交双亲均为自选系。  相似文献   

19.
牛皓 《中国种业》2017,(5):63-64
晋杂3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利用自选不育系SX60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X193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机械化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585.9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6.7%,2年8个试验点6个点增产.其中2013年每667m2平均产566.7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7.8%;2014年平均产605.1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5.8%.201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晋审杂(认)2015005).晋杂39号抗旱、抗倒性好,高抗丝黑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植株较低,适宜机械化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20.
适宜机械化种植的高粱品种晋杂3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杂3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利用自选不育系SX60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X193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机械化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585.9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6.7%,2年8个试验点6个点增产。其中2013年每667m~2平均产566.7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7.8%;2014年平均产605.1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5.8%。201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晋审杂(认)2015005)。晋杂39号抗旱、抗倒性好,高抗丝黑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植株较低,适宜机械化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