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性能,进行了可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延迟铺膜时间,推迟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时间,有利于充分发挥可降解地膜的保温保墒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长春地区农业生产中使用普通塑料地膜导致农田土壤污染现状,进行了普通地膜、不同种类可降解地膜和露地对照玉米田间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产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的土壤水分含量比普通地膜高1.08%~3.9%,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时期,可降解地膜处理、普通地膜处理比露地对照0~15cm土壤温度要高。可降解地膜在播种后10d的出苗率比普通地膜的出苗率高37.3%~47.6%;在播种后20d的出苗率比普通地膜的出苗率高18.1%~33.6%。可降解地膜处理比普通地膜处理玉米产量高3.1%。研究认为,长春地区以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环境的可持续性应用,分类介绍了不可降解地膜和可降解地膜。重点阐述了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液体降解地膜和其他环保型地膜等可降解地膜的类型、机理和应用,以及现阶段地膜在桑园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可降解地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不同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和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不同种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探讨其对土壤温度和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后70 d内,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有显著增温效果,且与普通地膜增温效果无显著差异,覆膜70 d后,各可降解膜处理土壤温度与裸地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各可降解地膜处理玉米前期生育进程与普通地膜相比差异不大,随着可降解地膜不同程度的裂解,后期对生育进程产生一定影响;各可降解地膜试验小区玉米产量与常规地膜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减产,与裸地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我国可降解地膜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介绍了我国可降解地膜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现状,阐述了可降解地膜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可降解地膜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对烤烟抗旱和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对烤烟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常规地膜处理比其他处理对烟株的早生快发要早,而各处理又好于不盖膜处理,可降解地膜又好于液体地膜.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率大于常规地膜.单叶重以覆禾美特液体地膜处理最重而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轻,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以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高,而常规移栽、不覆膜的处理最差,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等烟比例以常规移栽、不覆膜的处理最高而覆盖常规地膜的处理最低;产量以覆金旺液体地膜的处理最低而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高.[结论]从环境、经济等情况来看,可挑选合适的可降解地膜进行推广,降低劳动强度,改进烤烟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可降解地膜对花生生长发育影响及残留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作为治理白色污染主要手段之一的可降解地膜虽然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但是各种类型可降解地膜性能参差不齐,针对可降解地膜对作物生长发育及残留情况的系统研究更可谓是凤毛麟角。笔者采用对比试验和全生育期跟踪监测的方法,在花生上开展了不同类型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初步掌握了不同可降解地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地膜残留情况。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在保墒性能上表现更优异,可降解地膜在诱导期内的保温效果略优于普通地膜,产量有不同程度提升,残留率明显偏低,但降解特性差别较大,诱导期长短不一,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不稳定、速度不一致,个别全降解地膜诱导期较短作用不明显,四种降解地膜统一呈现出诱导期越长花生产量越高和畦面部分降解较快、覆土部分降解很慢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地膜自引进国内市场以来,因为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增加作物产量,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但是地膜使用的曰渐增多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给我们的土壤环境带来了负担,而可降解地膜的出现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的普通地膜的不降解的缺点,减轻了一部分的土壤污染。为了研究可降解地膜的农用特性以及对不同种可降解地膜进行择优,试验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一般大田条件下普通地膜,不同可降解地膜以及露地栽培条件下土壤的温度、水分以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玉米产量和地膜的降解情况综合进行考虑分析,可以分别得出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运用于实践的最优型号,可降解地膜代替普通地膜运用于生产实践具有很大的操作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种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结构、机械性能、降解性能等综合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方法]通过对生物可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内环境因子数据的采集,分析对比了可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内的气温、地温与光照强度等环境指标,并对所覆盖的蚕豆和大蒜2种作物的发芽率进行了测试。[结果]淀粉基可降解地膜的综合性能好于普通地膜。[结论]生物可降解地膜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地膜及残留量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以绿洲灰漠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土柱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种类地膜及其残留量添加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不添加地膜(T0)、添加0.1g/kg可降解地膜(T1)、添加0.9g/kg可降解地膜(T2)、添加0.1g/kg聚乙烯地膜(T3)、添加0.9g/kg聚乙烯地膜(T4),采用Li-8100监测土壤呼吸速率,并实时测定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无地膜残留处理相比,聚乙烯地膜处理抑制土壤CO_2排放,而可降解地膜处理对土壤CO_2排放无显著影响(P0.05)。聚乙烯地膜处理土壤呼吸速率随残留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可降解地膜残留量的增加对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影响;可降解地膜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高于聚乙烯地膜处理。随可降解地膜残留量的增加,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_(10))升高;而随着聚乙烯地膜残留量的增加,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_(10))降低。聚乙烯地膜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CO_2累积排放量均低于可降解地膜处理。  相似文献   

11.
可降解地膜覆盖对渭北旱塬土壤水热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可降解地膜对渭北旱塬土壤环境及作物生产的影响,设置厚0.008mm可降解地膜、厚0.006mm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露地对照4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对玉米田土壤温度、水分及产量和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播种后0~80d,3种覆膜处理5、10cm土壤温度和0~30cm土壤水分显著高于露地对照,且厚0.006mm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两处理产量分别达到10 020.00kg/hm~2和10 245.60kg/hm~2,两者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均明显高于厚0.008mm可降解地膜处理和露地对照。说明,厚0.006mm可降解地膜增温保墒及增产效果与普通地膜相当,可在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生物降解地膜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从土壤保温性、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田间降解等方面对5种可降解地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可降解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土壤不同深度的温度,其中M2和M52种地膜的整体保温效果最为突出,达到了接近普通地膜的水平;地膜覆盖可显著加快玉米生育进程和增加玉米产量,且部分可降解地膜的促进效果优于普通地膜.在地膜降解方面,5种可降解地膜破裂启动期较为一致,发生于覆膜后约20 d,可基本满足玉米苗期对温度、水分的需要;覆膜90~100 d后可降解地膜从土壤表面基本消失.以上结果显示,供试的5种可降解地膜不仅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和经济学效果,其降解特性也基本符合玉米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完全可以替代传统地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效果,采用不同的农用可降解地膜对温室连栋大棚内栽培的樱桃番茄进行替代常规地膜试验,测定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判断可降解地膜的降解进程。结果表明:2种可降解地膜使用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基本要求;在作物灭茬前达到大裂或无膜状态,不需要回收残膜;天壮牌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处理能明显使植株矮壮,增产4.28%,替代应用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四种可降解地膜降解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四种可降解地膜降解特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条件下,B-1#的地膜失重率明显大于其他几种地膜的失重率;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可得到:几种可降解地膜的表面和内部结构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说明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程度还受其诱导期的影响;在不同土壤的生物降解过程中,X-1#的地膜放出的CO2的累积量远远高于其他几种地膜;说明了X-1#的生物降解速率要高于其他几种可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15.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花生栽培上的应用及其降解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普通PE地膜在花生覆膜栽培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2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与普通PE地膜的对比试验研究,重点监测土壤温度、水分及花生产量的差异,通过作物覆膜栽培试验、暴晒试验和填埋试验的立体化研究,评价地膜的应用效果和降解程度。结果表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与普通PE地膜的保温保水作用基本一致,不同降解地膜间无明显差异;地膜覆盖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比普通PE地膜产量有所增加,同时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可有效减缓对土壤的污染残留。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可降解膜的增温保墒和增产效果,为可降解膜在甘薯覆膜栽培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淀粉型甘薯‘漯薯1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了可降解地膜、普通PE膜和不覆膜(CK) 3个处理,每隔40 d,调查其对甘薯田0~10 cm、10~20 cm、20~30 cm 3个不同土层温、湿度,以及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在收获后期已降解;土壤温度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栽后40 d,不同土层的温度均表现为可降解地膜<不覆膜<普通地膜;栽后80、120、160 d,3个不同土层普通地膜温度最高,可降解地膜温度略高于不覆膜处理;覆膜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前3个调查时期普通膜处理含水量最高,收获期可降解地膜土壤含水量最高;覆盖可降解地膜与普通膜相比,显著降低了收获时期的甘薯蔓长、地上部茎秆鲜质量,其根冠比在120 d时分别是普通地膜和不覆膜处理的1.66倍和2.55倍;在160 d时,根冠比是普通地膜和不覆膜处理的1.45倍,对甘薯生长无其他不良影响;可降解地膜的产量比不覆膜处理高33.8%,与普通地膜差异不显著。因此,可降解地膜可以代替普通地膜在本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定西市使用的新型可降解地膜,在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三十铺村开展了新型可降解地膜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铺覆可降解地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光合效率,从而增加穗长、单穗粒数、单穗粒重和百粒重等经济性状,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在玉米生长后期,可降解地膜自然降解,最终会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轻农田白色污染,加快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我们采用模拟实验,比较了新开发的淀粉基可降解地膜对辣椒水分利用效率、品质及植株中氮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都能显著增加辣椒的产量和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对品质而言,覆盖地膜处理辣椒果实p H、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CK,且其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和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CK。降解膜和普通地膜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差别不大,可降解地膜可作为普通膜的替代产品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纬地区可降解地膜降解效果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农业白色污染,引进了几种降解地膜,进行了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和露地栽培玉米的对比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地膜有较好的增温保墒作用,利于玉米生长,可缩短生育期,有助增产,其中9号地膜比普通地膜增产7.1%,比露地对照增产28.4%。可降解地膜在功能上可替代普通地膜,其中12号地膜和10号地膜的降解效果最好,到翌年整地前地膜降解率分别达到13.07%和39.38%。  相似文献   

20.
可降解农用地膜应用效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残膜对土地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残膜对农田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我们试验研究了国内主要可降解地膜生产厂家生产的可降解地膜,在田间的保水、保温和降解性能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情况,分析评价了各产品的应用效能。结果表明,生物可降解地膜可在土壤中降解,但降解的速率有很大的差距。在试验中也有表现相对较好的可降解地膜,但是在生产使用中也还存在一定难度,比如韧性差容易断裂等。建议各厂家在生产可降解地膜时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种植作物的种类、覆膜方式、机械化程度等,生产不同等级的可降解地膜,以适应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