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幼敏 《科学养鱼》2005,(11):16-17
5.仔鱼前期暂养 暂养是为了确保带卵黄囊鱼苗由内源性营养安全过渡到外源性营养(主动摄食):如把刚破膜的鱼苗直接放入鱼苗池中培育就会造成大量死亡,暂养在专用暂养池、育苗框或网箱中均可。  相似文献   

2.
正1.培育方式罗非鱼鱼苗的培育方式有两种,即原池培育和分池培育。原池培育是指在亲鱼池和亲鱼一起培育,一般不建议用这种方式,因为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有大鱼吞食鱼苗的现象。通常采用分池培育,分池培育是指将鱼苗和亲鱼分开培育,当发现池内有成群的鱼苗在沿岸游动时,用抄网将鱼苗捞出,移入鱼苗培育池培养。2.池塘的准备罗非鱼的鱼苗培育应在小水体中  相似文献   

3.
长吻鮠养殖技术讲座(三)第三讲鱼苗培育习惯上,把从水花鱼苗培养到寸片(3~3.5cm)鱼种的饲养阶段称为鱼苗培育。由寸片规格进一步培养到5cm(尾重约1.5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这个饲养阶段才叫鱼种培育。鱼苗培育的关键技术是:1.培育池比较理想的鱼苗培...  相似文献   

4.
书讯     
《内陆水产》1993,(3):19-19
要将鱼苗快速培育成夏花,并提高鱼苗的存活率,须做好鱼苗下塘和鱼苗池的日常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杂交鲟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杂交鲟的苗种培育1.1 苗种池 水泥池,椭圆形,四面无死角,抹光。鱼苗池用塑料薄膜贴面底,鱼种池用瓷砖贴面底,以免擦伤鱼体,且塑料薄膜要平整。有的生产单位就曾出现过由于塑料薄膜不平整造成鱼苗钻进缝隙而死亡的现象。鱼苗池一口,面积6平方米;鱼种池5口,每口面积9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鲢、鳙、草鱼在淮北地区通过人工培育能够二次产卵,是家鱼人工繁殖生产的一大突破,是对夏季发生旱、涝地区造成自然灾害补充秋季鱼苗不足的有力措施,是节约成本、提高鱼苗产量的好方法。一、亲鱼培育池基本条件及放养密度亲鱼池的位置要接近水源,排灌水方便,有利于调节水质。水质肥沃,保水力强的池塘,宜作为鲢、鳙鱼的培育塘;水质瘠瘦,微流失水的池塘,宜作为草鱼塘。面积3亩~4亩为宜,水深1.5m左右,长方形为好。鲢、鳙鱼培育池应有20cm深的池塘淤泥,易培育肥沃水质。草鱼培育池应少含或不含淤泥。亲鱼培育池应以主养一…  相似文献   

7.
淡水鲳的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鲳的苗种培育技术,本文分为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部分,作如下介绍: 一、鱼苗培育孵化器中的仔鱼肠管形成、口开启后就要下池培育,此时仔鱼全长一般为5.6毫米。首先是鱼苗池的彻底清理和消毒,待池水毒性消失后,在清水状态下,将淡水鲳鱼苗适时下池。鱼苗下池头7天内,先采用传统的豆浆喂养法喂养(100克/万尾),辅助投喂全蛋煮成  相似文献   

8.
5.仔鱼前期暂养暂养是为了确保带卵黄囊鱼苗由内源性营养安全过渡到外源性营养(主动摄食);如把刚破膜的鱼苗直接放入鱼苗池中培育就会造成大量死亡,暂养在专用暂养池、育苗框或网箱中均可。(1)暂养池暂养:暂养池为水泥池,面积5~8米2、深50厘米,保持流水,进排水口用网目为0.4毫  相似文献   

9.
张正光 《内陆水产》1997,22(3):23-23,14
3苗种培育3.1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可用土池、小水泥地或薄膜池,面积4-10m2、水深20-30cm为宜。培育鱼苗用水必须清洁,河水、长流水及经过曝晒的自来水均可使用。每平方米放鱼苗1~1.5万尾,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或轮虫,每天3~4次。随着鱼体的增大,可增加投喂熟蛋黄、切碎的水蚯蚓或鳗鱼料,以量少多次为原则。在这阶段要注意水质管理,防止阳光照射;每天要吸污1~2次,加注新水l~2次,但不要使水温度变化超过2℃。经过10天左右的培育,体皮达1~1.5cm,此时要及时分他进入鱼种培育阶段。3.2鱼种培育鱼种培育地面积要比鱼苗培育池…  相似文献   

10.
二、建鲤苗种培育(一)鱼苗培育1、鱼苗池的选择和清整:鱼苗池的选择和清整与孵化池基本相同。鱼苗池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和整修,彻底清塘消毒。2、投施基肥:在鱼苗下池前3~5天,向池内加注新水50~70厘米(要严防野杂鱼及有害生物进入池  相似文献   

11.
匙吻鲟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三)匙吻鲟的鱼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炎成 《内陆水产》2007,32(4):38-39
从国内培育匙吻鲟鱼苗的实际效果来看,普遍存活率不高,一般只有20%左右,有的更低甚至为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匙吻鲟鱼苗阶段体质娇嫩而脆弱,死亡率较高的自身原因;更重要的是培育方法不当,沿用传统的四大家鱼苗种培育方法,肥水下池,造成溶氧和适口饵料不足而降低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在渔业生产上,培育鱼苗鱼种,饲养成鱼,因饲养管理不当常会发生鱼类浮头以至“泛塘”死鱼现象。成鱼和鱼种发生浮头容易判断,而鱼苗浮头往往因体小幼嫩不易判断被忽视。一些养鱼户培育鱼苗,因浮头以至泛池死了鱼,在干池对一尾鱼也没有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而鱼苗培育成活率很低,给养鱼户造成很大损失。笔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判断鱼苗浮头的方法。即在巡池时,发现鱼池水面如同雨点一般,这就是鱼苗浮头现象。说明水中氧气不足,鱼苗浮于水面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这时用手击掌或拍打水面,“雨点”消失,证明浮头开始,属轻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我们根据现有蛙池条件和黄鳝养殖的生活习性,在我县大冈镇光华村租赁3.8亩闲置牛蛙池进行田埂培育蚯蚓、蛙池养殖黄鳝的综合养殖试验,取得了亩平1688元的经济效益,现将该试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苗种培养 1.由繁殖池培育鱼苗。在繁殖池中放养半斤以上亲鱼300~400尾(雌雄比为3:1)。亲鱼在池中产卵、孵苗。鱼苗在繁殖池中培育20天左右,养成1寸左右夏花,牵捕出塘。繁殖后的亲鱼可留在池中继续繁殖鱼苗。在饲养管理中,注意合理投饵、施肥、改善水质、及时分苗,就能够定期获得大量夏花。 2.分池培育。鱼苗长到半寸左右后捕  相似文献   

15.
陈才 《内陆水产》2000,25(5):18-18
鱼苗培育是指把鱼苗培育成夏花的过程。它既是渔业生产中的第一个环节 ,又是最重要、最难掌握的环节。因为刚孵出的鱼苗体小嫩弱 ,游动能力不强 ,活动范围不大 ,摄食能力不强 ,抗逆能力差 ,对敌害生物、致病菌的抵抗能力弱。所以把鱼苗用专池进行培育 ,精心细致地管理 ,才能提高成活率 ,才能培育出优质健壮的夏花鱼种来。下面笔者介绍几点培育鱼苗的技术措施。1鱼苗池的选择及清塘消毒鱼苗池又叫发花池 ,生产中应选择那些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大小适中、水深适度、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易于培肥、背风向阳的鱼池作鱼苗池。选好鱼苗后 ,在放…  相似文献   

16.
黄鳝亲鳝养殖及产卵适宜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仿野生黄鳝繁殖生态条件,利用水泥池设置不同洞穴和覆盖不同水草进行亲鳝培育和仿生态繁殖试验。4种模拟洞穴中,不规则洞穴中黄鳝的性腺发育较好,覆瓦状洞穴次之,水平管状洞穴较差,泥埂无洞穴的黄鳝性腺发育最差;4种水草对黄鳝发情产卵的影响,水葫芦池产卵率最高,其次为水稻池,再是杂草池,荸荠池产卵率最低。  相似文献   

17.
由于温度的变化。鱼苗下池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感冒,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批量死亡,1989年4月,.桃江、安化等县从广东省购进家孵鱼苗1500万尾,因两地温差较大,加上下池遇上寒流,鱼苗死亡约1100万尾.成活率仅26%。鱼苗下池患感冒是生产中常见而又易忽视的一种鱼病。鱼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的高低而升降。但鱼体温和周围水体的温差大约为0.1℃。  相似文献   

18.
《河北渔业》2006,(5):F0002-F0002
河北省虹鳟鱼良种场始建于1982年,固定资产300万元.分为主场和分场两个场区.主场区其功能是鱼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分场区主要是亲鱼培育和受精卵孵化。总占地面积185亩。有亲鱼池25亩.后备亲鱼池1亩,鱼苗池1.2亩.鱼种池2亩.暂养池05亩,标准孵化室237m^2,育苗室385m^2,存塘亲鱼1.4万Kg.  相似文献   

19.
培育鱼苗成活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中的某个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地多是采取肥水下塘与投饵相结合的方法培育鱼苗,一般经过20~25天的培育,鱼苗规格可达3厘米,成活率80%左右。其技术要点是:1彻底清塘培肥水质鱼苗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池形规则,淤泥少,池底平坦。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和施肥进行饵料生物培养。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一般水深10~15厘米每667米2使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鱼苗培育池清塘后注水要用栏网,放鱼前要用密眼网(夏花网)拉空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20.
《海洋水产科技》1996,(2):41-42
人工培育的江鳍东方豚鱼苗在出池放养时,其放养比重的下限为1.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