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峰 《湖南农机》2013,(3):192-193
根据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核心课程的内容特点,结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文章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了其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峰 《湖南农机》2013,(5):192-193
根据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核心课程的内容特点,结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文章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了其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方面的需求,确立了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平台课程+岗位方向”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素养与技能、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详细阐述了该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以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适应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正>《数控加工》课程是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岗位核心课程,是培养数控技术专业高精尖人才必修的课程之一,建立《数控加工》资源库中教具型机床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提高学生对机床加工原理的认识、对机械组成结构的认知以及学生对机床拆装的动手能力,已然成为现代数控加工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主要介绍车铣组合式教具型机床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研究了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我国高职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和构建思路,运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理论构建了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项目制”教学模式的数控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明 《湖南农机》2014,(3):154-155,161
针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与就业单位岗位能力需求存在差距,综合分析数控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对数控技术专业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项目制"教学过程,以某门课程为例阐述具体改革内容,并提出改革的注意事项和未来设想。通过改革试点,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应主动对接社会发展需求与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数控技术专业紧密对接产业链与创新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进行新一轮的专业建设.本次改革以专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循序渐进,有据可依,避免了专业负责人一人为主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数控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的数控人才主要来源于大学、高职和中职的机电一体化或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是学生难以学习到企业加工生产的工艺经验,需要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从头学起,难以保证学生进入岗位后短时间胜任岗位。数控加工实训是学生掌握理论、提高技能、积累经验的主要途径,因此,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本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数控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数控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建构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体系具有必要性,能够规范数控技术操作。文章主要论述了数控加工工艺标准过程与内容的设计,并提出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魏小兵 《南方农机》2019,(9):194-194
随我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数控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制造业各个领域,社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在职技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大,但数控铣削加工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作为职技校数控专业教师,应对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创新,吸引更多的人才学习数控技术。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实践对数控铣削加工教学改革展开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针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普遍不足的问题,先后在天津市农业机械推广总站、天津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天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和相关企业等建立适合农机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几年的建设和运行实践,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产实践,提高了工程意识,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3.
分析研究国内外应用FMS的情况,结合我国农机制造业的实际,提出应用准柔性制造系统的可行性及其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机械工程认识实习足本科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的一个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在分析了过去认识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改革的方向和途径;阐述了机械工程认识实习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方案和内容。通过组织实施三届大规模的认识实习,验证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保护性耕作在济南市的实践,对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如何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发展的五条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产实习内容覆盖不全面、专业技能提升特色不突出、教学实践形式较单一的现实问题,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农业机械化专业本科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产实习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在精量联合直播技术与装备研究领域的校企合作优势资源,进行基于科教融合、凸显专业特色的实习教学过程改革实施;根据企业生产条件、精量联合直播机生产制造过程等精细组织模块化教学内容,根据实践学习特点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创新。实践证明该项教学改革保证了实践教学深度,强化了专业实践特色与广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提升,并将工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后续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教学改革研究可为农业机械化专业本科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示范。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在落实规划目标和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农机推广系统肩负着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装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重任,围绕农业部农机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对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杭州市农机化培训工作的成效及重要意义,指出当前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培训体系、培训模式、师资队伍及培训经费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机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从1992年寿阳县被确定为中国-澳大利亚国际合作项目春玉米保护性耕作试验区以来,历经10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培养。华中农业大学针对机械类专业进行了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和校外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功能优化,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了物理平台;建立实践创新教育管理体系和教师队伍,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奠定了师资基础;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