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南瓜是很多农户熟知的产品,余冰也种南瓜.但与众不同的是,他种的是上海农科院从日本引进的迷你南瓜,这种瓜外形像剥开的桔子.因此又叫桔瓜。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我们国家的农户小额信贷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用Iqbal理论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农村经济中农村信贷行为对其的影响,并用2000年到2008年的全国统计数据验证了农户信贷的行为取向和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影响关系。数据表明:农户信贷中的农业生产性信贷会正向影响农户收入、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户的消费支出水平,然而消费型信贷会负相影响农户平均消费水平;农户的收入会对农户的平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产生影响,尤其是会正相影响工业品消费。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眼于农村传统聚落空间呈现"衰败与繁荣、散乱与集中、传统与现代"等困境,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目标,试图理清农户、政府干预、农村建房三者关系,为乡村空间重构与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研究通过参与式农户调查,运用Logit回归模型识别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合因素,理清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合运行机理。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农户职业类型是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合的约束力;收入情况、房屋装修情况、房屋使用情况、农户房屋满意度是促使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合的内部动力;交通条件、距城镇距离、公共设施完善程度、政策熟知程度是促使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合的外部动力;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合推拉动力机理:基于一内一外动力源的刺激,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合;在农户约束力的指引下,形成有利于自身生产、生活的农村居民点整合决策。  相似文献   

4.
正从新媒体编辑到农业企业负责人,30岁的王芷澄在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行业里实现了转型。2016年,回到湖南衡阳的王芷澄在父亲经营的华航农庄任职。随后,她带领团队开发电商平台,帮助农业企业、种植大户、普通农户推销农产品;成功上线"透明云农产品数字化溯源系统",使得农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5年时间,她从一名农业"小白"蜕变成长为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为从农户参与角度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提升途径,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基于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187个村的调查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农户参与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并从投入产出角度进一步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产生影响的途径。结果表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均值为0.58,整体处于相对低效水平。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和参与、参与垃圾分类村民间的监督行为等农户直接参与行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付费等间接参与行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直接和间接参与行为通过影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投入和产出来影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据此,提出当地政府应合理增加垃圾分类处理相关投入、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建立农户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激励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6,(9)
正浙江省青田县2013年低收入农户共4.55万户12.1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9%。2015年,人均4 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8 498户18 131人,占低收入农户人口总数15%。2015年以来,青田县始终把农村低收入农户增收作为摘帽"欠发达"、实现"绿富美"的核心指标,紧紧围绕"全面消除家庭人均纯收入4 600元以下农户"目标任务,大力开拓以低收入农户为核心、以政策扶持为纽带、以促进就业为抓手的有效增收途径,不断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步伐。  相似文献   

7.
【目的】农业农村数字化是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构建农业农村数字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实证探究农业农村数字化的增收效应及作用机制,为缓解“数字鸿沟”难题、保障农业农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方法】选取 2011—2020 年我国 31 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熵权 TOPSIS 法对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进行测算,然后使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考察数字化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门槛模型探究数字化与农户增收之间的门槛效应。【结果】(1)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户增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水平每增加 1% 单位,农户收入平均增长 57.4 元;正向效应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但在中部地区表现为抑制、西部地区促进效应并不明显,表明存在“数字鸿沟”;(2)农业农村数字化通过促进农户兼业发展、加速土地流转、提高农户融资概率、促进农产品销售等途径作用于农户收入增长;(3)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农村数字化与农户增收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第一门槛值为 33.401,第二门槛值为 148.370。随着阈值区间的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户收入增长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正 U 型”关系。【结论】农业农村数字化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增收,但“数字鸿沟”困境仍然存在;提出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数字化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制定区域差异化的数字化发展策略等政策启示,以促进农户增收。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10月,赵海伶从四川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生活,选择回到四川青川创业,在淘宝开设网店销售当地黑木耳等土特产。克服没有物流、没有网络、没有住房等困难,借助现代科技,赵海伶一年就销售当地农户上百万元的土特产。5年电商之路,她为2000户农户带来近千万元收入。她用新思维打开山里世界,她用新经济富裕山  相似文献   

9.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户增收和共享经济增长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均,农户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收入尚处于较低水平。48.0%的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为0,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仍是一项严峻任务。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均正向促进农户收入增加,非农就业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3.507%。另外,相较于财富较多的农户,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富较少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为不同农户精准提供数字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使用数字金融产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带动农户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0.
基于湖北省鄂州市的农户调查,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农户分化、政府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收费以及流转的价格制定等因素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54.55%的农户愿意进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有45.45%的农户不愿意流转。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受到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的兼业程度、政府收取管理费用、政府在再次流转过程中收取增值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不一样。兼业程度、受教育程度均始终正向影响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而政府在流转过程中收取再次流转增值税、农户是否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负向影响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意愿。但是农户的农业收入占比、农户的年龄和是否为村干部、农户家庭宅基地块数以及流转过程中是以片区基准价流转还是按流转后用途价格流转对农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意愿没有影响。因此,为制定相应的流转政策及收益分配制度,确保农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首先须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加强对农民的土地流转知识普及,并加强对农民职业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其非农就业的能力;其次,在流转过程中,政府部门在办理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应让农民对此有知情权,避免政府和农民之间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户的借贷行为,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系统1986—2009年的数据对农户家庭因素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是否村干部家庭以及文化程度对农户的借贷活动起着正向促进作用;而家庭务农生产经营活动、家庭人均年收入、非农收入、非正规借款额度和年末手持现金对农户借贷发生率起着负向影响。对此,应加速农地流转改革,扩大农户的耕地面积;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拓展农村社会关系网络;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降低准入门槛,引导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1995—2012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广东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呈现先减速后加速的"V"型变化特征,其农户纯收入结构由家庭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转向非农生产型行业工资收入为主;1995年以来,只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二三产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因素对广东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化存在显著的影响.要实现并确保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快速稳定增长,政府当前的政策着力点应当是进一步发展能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产生贡献的城乡相关产业,以及全面深化农村教育与培训改革.  相似文献   

13.
正1986年,乔海青出生在河南省开封市一家普通的农村家庭,在当时,大学生还是十分值钱的,如果有村子里面能出来个大学生真的就像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是相当不容易的。乔海青就是他们村子里的金凤凰。进入外企:令人羡慕的起点2011年,乔海青大学毕业,学习植保专业的他一毕业就得到了拜耳公司的录用通知。拜耳作为国际领先的大公司,能够进入拜耳公司工作,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十分宝贵的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被认为是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利用CFPS 2012年和2018年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SM-DID模型,分析新农保政策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新农保政策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2年至2018年参保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下降0.097个单位,未参保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下降0.018个单位,差距显著小于参保农户,新农保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预防性储蓄作为新农保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15.3%。另外,相较于老年农户群体,新农保对于青壮年农户的消费结构升级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在地区差异上,新农保更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农户消费结构升级。因此,建议持续推动农村新农保政策的覆盖广度和深度,科学合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因地制宜实施新农保政策,继续探索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并轨,最终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宅基地的利用、退出及其补偿是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该研究根据芜湖市农村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宅基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农户对宅基地产权的认知、农户宅基地流转状况、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农村宅基地综合管控的制度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华北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华北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准确评价农村生活污染状况,本研究选取华北平原地区典型农村(保定市徐水县荆塘铺村)不同收入水平的15户典型农户,对其生活污水的产污情况进行12个月(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的调查和监测,得到农户的生活污水人均日产生量、pH、COD、TAN、TN和TP的产污系数。农户生活污水人均日产生量为21.03L·d-1·人-1,pH值为6.14,COD、TAN、TN和TP的产污系数分别为7.87、0.581、1.31g·d-1·人-1和0.0662g·d-1·人-1。各项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收入水平农户,高收入水平农户和低收入水平农户,且高中收入水平农户与低收入水平农户各项指标差异性较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人均日产生量和污染物产污系数与收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桔子食用方便,富含多种营养,为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本研究以桔子果实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做单因素试验,然后结合正交试验,探索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桔子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期得到桔子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桔子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1,超声提取60 min,提取温度50℃,此条件下桔子水溶性多糖提取率可达17.376%。本提取工艺条件将对实际生产中桔子水溶性多糖的分离提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2月,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委托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其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319个观察点村、2万多个农户2002年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并以此推算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变化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年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就业的人数比上年增长5.24%。 据调查,319个村2万多个农户2002年有农村人口82869人,农村劳动力52407人,到乡以外就业的  相似文献   

19.
董桥峰  郑斌  林育敏  何中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07-6609,6649
以麻城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对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对该区30年来农村住房建设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区农村老旧房居多,农村改善居住条件的潜在需求很大;②农村建房出现两次高潮,并呈现出"N"型变化特征;③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该调查区域农户宅基地面积大小的主要显著影响因素主要为:农户家庭年纯收入、宅基地用地来源、农村税费改革、交通条件、攀比心理5个因素。对农村住房建设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为广大农民的消费性投资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息化是否对农户收入存在影响,此话题的论证尚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少有数据论证。根据2009年甘肃省民勤县调研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运用相关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对农户收入存在重要影响关系。并对农村信息化与农户收入关系做了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