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春石斛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春石斛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对春石斛营养生长期无土栽培进行系统的研究,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营养液配比、营养液浓度、基质、营养液施用间隔天数4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最佳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春石斛营养生长期营养液N、P、K配比为1:1:1,营养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7%,基质采用树皮+水苔,施用营养液的间隔时间为10d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根据目前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繁现状,研究了以MS培养基为基础附加不同种类和配比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组织培养中不定芽再生、不定芽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格海棠不定芽再生的最佳植物激素配比为MS+1mg/L6-BA+0.1mg/LTDZ或MS+1mg/L6-BA+0.1mg/L2.4-D;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佳植物激素配比为MS+2mg/L6-BA+0~0.1mg/LNAA;组培苗生根的最佳植物激素配比为MS+0.1~0.3mg/LIBA。  相似文献   

3.
丽格海棠叶片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丽格海棠叶片作外植体,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激素配比对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丽格海棠叶片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8mg/L,不定芽诱导率达100%;最佳继代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5mg/L,增殖倍数达6.5倍;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0.4mg/L,生根率达100%;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为用1/2MS大量元素浇透的草炭,移栽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4.
张敏 《绿色科技》2013,(10):122-123
指出了提高炼苗成活率是丽格海棠从组培走向大规模生产的关键所在。总结了炼苗的技术要点:选择壮苗,清洗培养基质后移栽于遮阳网下薄膜小拱棚内,以椰茸+泥碳为炼苗基质,保持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并浇灌营养液和喷施杀菌剂,对提高成活率、培育壮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丽格海棠的离体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丽格海棠叶片诱导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 BA0 50mg/L NAA1 00mg/L;适宜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 BA0 25mg/L NAA1 00mg/L;适宜丽格海棠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其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试验调查了营养液浓度 ( 0 5~ 2倍 )和施用频率 ( 6、12、18次 /d)对稻壳基质栽培非洲菊的影响。处理浓度为1 5倍时 ,花柄长度和直径 ,切花宽、重和产量都高 ;而浓度为 0 5倍时 ,生长减缓。高浓度 ( 2倍 )处理时 ,花柄长度短。与 2倍浓度的处理相比 ,浓度为 0 5~ 1倍时 ,每天施用 6次或 12次可采到更多的切花。大多数的花是在5月而不是 3~ 4月采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浓度为 1倍时最高营养液浓度和施用频率对栽培在稻壳基质中非洲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大量杉木内生菌根菌的接种菌剂,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为研究对象,对其宿主植物、培养基质、栽培密度和营养液浓度四方面培养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摩西球囊霉的最佳宿主植物为高粱,最佳培养基质为3号培养基质处理,即沙:蛭石:土的比例为2∶1∶1(体积比),最佳栽培密度为20株/5L盆,最佳的营养条件为追施用浓度为30%的Hoagland’s营养液。  相似文献   

8.
丽格海棠,别名玫瑰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花卉。花色丰富艳丽,花型大,观赏寿命长,是目前国内发展迅速的年宵小型盆花之一,很受大众的欢迎。通过对哈尔滨地区温室实际情况的调查和研究,结合相关的信息,总结了丽格海棠温室盆花栽培技术。1种苗的来源和品种目前哈尔滨地区的丽格海棠生产主要用大汉园景  相似文献   

9.
将丽格海棠叶片接种于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诱导叶片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5+2,4-D1.5,胚状体生长发育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1.0,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5。  相似文献   

10.
丽格海棠组培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丽格海棠(Begonia×hiemalisFostsch)是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丽格海棠花期长、花色丰富、鲜艳,在西欧、日本和美国很受欢迎,观赏价值远高于球根海棠,是秋海棠类的上品。丽格秋海棠只开花不结籽,又无块茎,靠叶插来繁殖,叶插形成完整植株较困难而且成花周期长,大大限制丽格海棠的繁殖,因此盆栽丽格海棠市场价格远高于一般的球根秋海棠和其它一般盆花,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因  相似文献   

11.
论述不同的培养方式和营养成分对丽格海棠试管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表明丽格海棠生根培养中用液体培养替代传统的固体培养,用自来水替代蒸馏水、白糖替代蔗糖,对丽格海棠试管苗的生根和移栽成活率无不良影响,但显著降低试管苗培养基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丽格海棠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丽格海棠离体快繁的关键技术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利用种子萌发的无菌幼苗,建立了丽格海棠的快繁技术体系,主要结果有:1/2MS+3%蔗糖的培养基是丽格海棠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萌发率达72.7%.16种不定芽发生的培养基中,MS+6-BA1.0 mg/L+NAA 0.5 mg/L最有利于幼叶不定芽的分化,不定芽数达10.6个/外植体;9种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中,MS+6-BA0.5 mg/L+NAA 0.05 mg/L效果最优,诱导出的芽数多,增殖系数达6.8倍,且小苗健壮.在MS+IBA 0.2 mg/L+1.5%蔗糖为最佳生根培养基,根粗而壮.炼苗移栽后易成活,成活率达90%以上,上盆移栽后,3个月植株开出艳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营养基质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效果,以健壮无病害的1年生榆叶梅和花叶海棠苗木为研究对象,以花生壳、菇渣、珍珠岩为营养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花叶海棠和榆叶梅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栽培可显著提高林木幼苗的成活率,增加幼苗的高、径和冠幅的生长量,其中以花生壳∶菇渣∶珍珠岩=2∶3∶1(V/V)的T4处理效果最佳,花叶海棠的成活率增加了7.55%,株高增量为13.83 cm,地径增量为0.63 cm,冠幅增量最大,为10.97 cm;榆叶梅的成活率增加了11.01%,株高增量为13.60 cm,地径增量为0.75 cm,冠幅增量为10.28 cm,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确定花生壳∶菇渣∶珍珠岩=2∶3∶1(V/V)为最佳基质配比,可在林木育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将丽格海棠叶片接种于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诱导叶片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5+2,4-D1.5,最佳黑暗培养时间为10d。组织切片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表层的部分胚性细胞。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于食用和推广的海棠果实与品种,从而为海棠果实的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扬州市江都区国家种质资源圃中主栽的16个海棠品种果实为试材,测定其糖酸组分及含量,并对16个海棠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了评价和聚类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6个海棠品种果实中总糖的平均含量为1.613~4.827 mg?g-1,总酸的平均含量为4.686~17.073 mg?g-1,甜酸比的平均值为12.487~105.054;可溶性固形物的平均百分比为12.73%~17.40%,维生素C的平均含量为130.012~282.617 mg?g-1;其中,‘丽格’‘东哥’和‘萘微利’的感官评价总分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海棠品种果实可分为4类,前3类可用于鲜食及加工,第4类可用作景观、生态等用途树种。海棠成熟果实中糖分的积累类型均属于己糖积累型,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有机酸积累以苹果酸为主。筛选出的‘东哥’‘丽格’和‘萘微利’这3个品种果实的综合品质及口感均良好,其均为可鲜食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丽格海棠品种巴克斯(Barkos)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光照强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丽格海棠叶片的最佳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为MS+1mg/L TDZ+0.1mg/L 2,4-D或MS+1mg/L 6-BA+0.1mg/L TDZ,给予40d弱光培养可促进不定芽再生,再生率可达88.3%;不定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2mg/L 6-BA+0~0.1mg/L NAA,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1~0.3mg/L IBA。  相似文献   

17.
油茶扦插育苗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油茶扦插育苗成活率和扦插苗的质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激素、激素质量浓度、激素处理时间、基质配比、插条有无顶芽和插条品种6个因素对油茶扦插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油茶扦插成活率、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的主要因素是激素质量浓度;影响油茶扦插生根率的主要因素是基质配比;基质配比为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1︰1有利于油茶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的提高,珍珠岩和营养土体积比2︰1有利于扦插根系数量的增加和根系长度的增长。综合分析得出,油茶扦插育苗最佳处理条件:激素种类为KIBA或NAA;激素质量浓度为300 mg/L;激素处理时间为60 s;基质配比为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1︰1;插条去顶芽;品种为XL4号。  相似文献   

18.
丽格海棠瓶内生根培养基为3/4MS+IBA1.0mg/L,生根率可达82.4%,生根率和单株平均根数都对IBA浓度敏感,而对基本培养基不敏感.瓶外生根以无根苗基部速蘸700mg/L的ABT溶液8秒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52.0%.不同质量的无根苗瓶外生根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越南抱茎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4作用下的越南抱茎茶的地径、苗高、叶数等生长状况表现最好,其次为基质3和基质2;不同配比栽培基质作用下,基质4能显著促进苗木高生长,其次是基质3和基质2.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叶量的生长差异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基质4(V河沙∶V椰糠=2∶1)基质配比较适合越南抱茎茶的生长,其次为基质3(V赤红壤∶ V椰糠∶ V泥炭土=5∶4∶1)和基质2(V赤红壤∶V泥炭土=2∶1).  相似文献   

20.
于非 《中国林副特产》2019,(4):21-23,26
以丽格海棠的叶片、叶柄和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适宜丽格海棠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定芽分生的最佳培养基、继代增殖的培养基和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率:叶片>茎段>叶柄,叶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mg/LTDZ+0.1mg/L2,4-D或MS+1mg/L6-BA+0.1mg/LTDZ,叶柄的最佳培养基为:MS+1mg/L6-BA+0.1mg/LTDZ,茎段的最佳培养基:MS+1mg/LTDZ+0.1mg/L2,4-D或MS+1mg/L6-BA+0.1mg/LTDZ;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mg/L6-BA+0~0.1mg/LNAA;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比为MS+0.1~0.3mg/LI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