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果实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库尔勒香梨生产中的施用效果,以20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就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处理对库尔勒香梨果实性状与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不喷施任何试剂和清水的对照处理相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PBO、PP333和复硝酚钠均可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坐果率、单果质量和产量,降低果柄长度和果形指数。在提高库尔勒香梨坐果率和产量方面,PBO试剂的喷施效果比PP333和复硝酚钠试剂的好,其中喷施浓度为300倍的PBO试剂的效果最佳,比对照处理的坐果率和产量分别提高8.84%与63.41%。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控冠效果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为探究无花果设施栽培控冠技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傲芬’无花果为材料,分别喷施多效唑500、1 000、1 500 mg/L、缩节胺500、1 000、1 500 mg/L、矮壮素500、1 000、1 500 mg/L的水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花果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花果生长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多效唑1 500 mg/L、矮壮素500 mg/L及缩节胺1 500 mg/L显著抑制了株高、节间长、茎粗、叶长、叶宽、柄长和柄宽,且多效唑的控冠效果最佳,多效唑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多效唑1 000 mg/L的叶绿素含量最高(61.16),缩节胺和矮壮素各浓度处理后的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在果实品质方面,多效唑明显缩短了果柄长度,减小了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1 000 mg/L处理下的果实硬度、单果质量最大,且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矮壮素1 500 mg/L的单果质量和果柄长都减小,使果实纵径、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库尔勒香梨生产中的施用效果,以20年树龄库尔勒香梨为研究试材,进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喷施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叶片生长与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喷任何试剂的对照处理相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PBO、PP333和复硝酚钠均可提高和改善库尔勒香梨叶片的生理生长指标,并能提高库尔勒香梨的产量。其中喷施PP333可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叶片的厚度及叶绿素含量,浓度为300 mg/kg(有效成分)效果最佳;喷施复硝酚钠可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浓度为4 000倍液效果最佳;喷施PBO可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产量,其中喷施PBO试剂浓度为300倍液时效果最佳,较对照处理产量提高63.41%。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香梨花器官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库尔勒香梨果萼脱落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工干预库尔勒香梨内源激素的分布,提高其脱萼率而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库尔勒香梨花、鸭梨花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库尔勒香梨脱萼花、宿萼花和鸭梨花器官不同部位(花柱、子房上部、子房下部)中IAA、ZR、GA_3及ABA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第4花序位的脱萼率最高,第1花序位的宿萼率最高。子房中的IAA、ZR及GA_3含量过高均会导致库尔勒香梨果萼宿存,子房下部IAA及ZR的含量过高对果萼宿存均有显著的影响;花柱中ABA的积累增多会导致果萼宿存;子房中ABA的含量高有利于果萼脱落。库尔勒香梨不同序位花器官中IAA、ZR、GA_3和ABA的含量分布均不同,且其均在花期即参与果萼脱落的调控,库尔勒香梨脱、宿萼花的IAA、ZR、GA_3和ABA含量分布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氯化锌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香梨果实的品质,于不同时期对库尔勒香梨叶片和果实喷施氯化锌溶液.然后测定并分析了果实中相关酶的活性、石细胞大小、密度、含量及部分果实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锌可使香梨果实石细胞团的直径、密度和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石细胞的含最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同时,喷施氯化锌对香梨果实的POD、PPO和PAL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可增加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黄金梨的脱萼果率,在黄金梨的现蕾期和露白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保花保果剂(PBO)和福星(氟硅唑),研究了不同药剂对黄金梨脱萼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药剂处理后,以在露白期喷施300倍PBO处理果实的脱萼果率最高,达64.29%,显著高于对照;残萼果率较低,仅为4.76%,且其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9.1%、0.24%和14.3%,均高于对照。经不同处理后果实的单果质量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化学疏花剂对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霄丽 《经济林研究》2020,38(2):222-227
【目的】筛选适宜的桃化学疏花剂及其浓度,探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化学疏花剂对桃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晚熟桃'秋甜'为试验对象,于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NAA、6-BA、石硫合剂3种化学疏花剂,以喷清水和自然坐果分别为对照,在果实采收时调查不同处理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研究不同处理对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调查的果实品质指标包括平均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化学疏花剂,'秋甜'桃坐果率均明显下降,且与NAA、6-BA、石硫合剂浓度呈负相关,即随其浓度的增加,坐果率明显下降。从保证产量和疏花疏果效果方面综合考虑,盛花期喷施20 mg/L NAA、0.2 g/L 6-BA或相对密度1.001 4 g/cm~3的石硫合剂效果较好,坐果率分别为24.04%、27.95%、26.63%。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化学疏花剂均明显提高了平均单果质量。其中,以喷施相对密度1.002 8 g/cm~3的石硫合剂、20 mg/L的NAA、0.2 g/L的6-BA的平均单果质量较高,分别为388.54、384.56、380.12 g,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均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喷施20 mg/L NAA、0.2 g/L 6-BA或相对密度1.002 1 g/cm3的石硫合剂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喷施20、30 mg/L NAA或0.1、0.2 g/L 6-BA提高了可滴定酸含量。【结论】盛花期喷施20 mg/L NAA、0.2 g/L 6-BA对'秋甜'桃有较好的疏花效果,并且能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与宿存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尔勒香梨属新疆梨种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其果实香味浓郁、皮薄、肉细、多汁,品质优良。目前已经出口到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已经成为新疆巴州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受到遗传特性的影响,果形不规则是其最大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果实萼片的宿存或脱落上,造成宿萼、脱萼及突萼等多种果形,  相似文献   

9.
采前DA-6和DCPTA处理对冬枣果实品质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在天津市大港区大安村矮化密植园内,研究了采前喷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和2-(3,4-二氯苯氧基)-乙基-二乙胺(DCPTA)处理对冬枣果实品质发育的影响.在盛花期、盛花期后20、40 d.用15 mg·kg-1的DA-6 0.67 mL·L-1的DCPTA和清水(对照)喷施树冠,并在冬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定期取样进行品质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剂采前处理增大了冬枣果实的单果质量,但对果形指数没有影响;处理增加了果实硬度.提高了Vc含量,DA-6处理优于DCPTA处理;2个处理对SSC及TA均没有显著影响;处理提高了冬枣果实在发育初期的GSH含量(与对照相比,DA-6处理提高了23.77%,DCPTA处理提高了15.09%),但在后期差异不显著.总体看来,DA-6和DCPTA处理对冬枣果实的品质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DA-6处理优于DCPTA处理.  相似文献   

10.
全光和遮光下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不同光照下香梨果实品质的差异性,研究了自然全光和遮光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全光条件下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极显著大于遮光下的果实,而光照条件对果形指数无明显影响;全光下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明显高于遮光下的果实,而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低于遮光下的果实;全光下果实呈现淡红色,而遮光下的果实呈现绿色,全光下的果实光泽度比遮光下的果实低,黄色程度较淡;光照条件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的硬度、含水量和V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全光下的果实其石细胞含量极显著高于遮光下的果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冠菌素Coronatine(COR)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COR的最佳处理浓度,探明COR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COR的推广应用和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优良早熟葡萄品种‘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果实转色初期设置3个COR蘸穗浓度处理,处理后至成熟期分6次采样,对果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果柄耐拉力、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实色泽、果皮花色苷、叶绿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和酚类物质等指标进行连续测定,通过综合分析确定COR的最佳处理浓度。【结果】COR不同浓度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总酸含量,提高果实固酸比,提高果皮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促进果实着色。其中以COR 2 000倍处理的综合品质最佳,与对照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8.43%,总酸含量降低了26.19%,固酸比提高了46.31%,花色苷含量提高了1.53倍,叶绿素含量降低了18.18%,a*值提高了1.01倍,CIRG值提高了38.04%,h°值下降了67.13%;COR 3 000倍处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1 000倍液、800倍液、600倍液、400倍液和200倍液等5种浓度的多效唑对10种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p.)进行了喷施处理,研究多效唑对其开花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对三角梅初花期的时间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7个三角梅品种存在显著差异;喷施多效唑对三角梅品种的花量、盛花期时间、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促进作用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个品种在花量、6个品种在可溶性糖含量、8个品种在可溶性蛋白含量上有显著效果,而仅有1个品种在盛花期时间上部分浓度处理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衡量,以喷施600倍液多效唑对三角梅花期调控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果实细胞分裂期是果实品质调控的关键时期,qRT-PCR技术在果实品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qRT-PCR技术中内参基因的选择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了筛选出适合分析梨果实细胞分裂期基因表达水平的内参基因。【方法】分别以杜梨、香梨和鸭梨梨花露红期、盛花期的花托和授粉后10、20、30、40 d的梨果肉为研究材料,应用qRT-PCR技术,对TUB2、TUB1、TUB3、Actin1、Actin2、UBI、EF1α和GAPDH这8个内参基因在不同梨品种果实细胞分裂期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利用geNorm和NormFinder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以FWL1为目标基因,验证了候选基因在同一花期不同梨品种之间表达的稳定性。【结果】Actin1在花期花托中的表达稳定性最高,TUB2在果期的表达稳定性最高,TUB2在总样本中的表达稳定性最高。以FWL1为目的基因对表达稳定性不同的TUB2、Actin1、Actin2和TUB1这4个候选基因的验证结果表明,以TUB2、Actin1和Actin2为内参基因时,FWL1在同一时期不同梨品种之间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使用TUB1作为内参基因得到的FWL1在杜梨、香梨和鸭梨中的表达模式与应用TUB2作为内参基因时的表达模式完全不一致。【结论】Actin1是研究梨花期花托基因表达分析的首选内参基因;TUB2是研究果期果肉基因表达分析的首选内参基因,也是梨果实细胞分裂期基因表达分析的首选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能促进猕猴桃生长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最佳处理,为猕猴桃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阳’Actinidia chinensis ‘Hongyang’猕猴桃为试材,于壮果期,采用沟施方式,在施用复合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菌肥,测定和统计各处理下猕猴桃果实的外观性状、内在品质及果实采后软腐病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相比,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后,猕猴桃果实的横纵径、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的单果质量不同程度有所增加,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复合肥、海藻甲壳素混施处理(处理2)中猕猴桃单果质量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增加了23.82%。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处理对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后,除硼含量外,果实中其他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复合肥、菌肥、黄腐酸钾、海藻甲壳素混施处理(处理6)中果实钙和锌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了5.07%与5.44%;果实中锰含量最高的是复合肥、菌肥、黄腐酸钾混施处理(处理4),镁含量最高的是处理2,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了62.16%与72.13%。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糖酸比均高于对照,维生素C含量除了处理2,其余处理均高于对照,处理6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菌肥、黄腐酸钾、海藻甲壳素混施处理(处理5)次之,分别较对照高出26.86%和24.21%。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后,果实软腐病发病率均比对照低,且差异显著。处理6的发病率最低,较对照低41.07%。【结论】在施用复合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可较好地改善猕猴桃果实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并减少果实病害发生,以复合肥、菌肥、黄腐酸钾、海藻甲壳素混施的增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外源6-BA对油橄榄光合特性的影响,了解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为油橄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昆明市海口林场油橄榄种植园51年生油橄榄为研究对象,在生殖生长期使用200 mg/L 6-BA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不喷施任何药剂的油橄榄为对照,对比分析始花期、盛花期、幼果期和熟果期油橄榄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水分利用效率(E_(WU))的差异,了解产量与各光合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油橄榄生殖生长期,叶面喷施6-BA能显著提高整个生殖生长期的SPAD值、P_n、E_(WU),提高油橄榄始花期、盛花期和幼果期的G_s,降低油橄榄始花期、盛花期和熟果期的T_r,从而提高E_(WU),但对整个生殖生长期的各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无显著影响。油橄榄整个生殖生长期SPAD值和P_n呈直线上升的趋势,G_s和E_(WU)呈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T_r呈先升高、后减低的趋势。此外,油橄榄产量与始花期、幼果期的P_n,幼果期的G_s,始花期、盛花期和幼果期的E_(WU),始花期、盛花期、熟果期的SPAD值呈显著正相关,与熟果期的G_s及始花期、盛花期和熟果期的T_r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叶面喷施6-BA能提高油橄榄的光合特性,但不影响油橄榄整个生殖生长期的光合进程。选择适宜的时期叶面喷施6-BA有益于油橄榄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树形和叶幕形及花穗整形方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葡萄花穗整形修剪提供参考。【方法】以‘无核白鸡心’为研究对象,架式选用单臂篱架,树形为扇形配合水平叶幕、厂字形配合直立叶幕。分别在盛花期、坐果期采用基部去除1/3和尖部去除1/3的方式修剪花穗。在果实采收期进行取样,测定单穗质量、果穗纵径、果穗横径、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结果】采用基部去除1/3的方式修剪花穗,果实成熟后果穗呈圆柱状,果穗紧密度好。在盛花期和坐果期,采用基部去除1/3或尖部去除1/3的方式修剪花穗,‘无核白鸡心’的单穗质量和穗长均显著降低,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显著增加,且厂字形配合直立叶幕植株的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均高于扇形配合水平叶幕植株。同一树形和叶幕形条件下,在坐果期进行花穗修剪后单穗质量、穗长、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均高于盛花期修剪处理。在相同时期,同一树形和叶幕形条件下,采用基部去除1/3的方式修剪花穗,‘无核白鸡心’的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均高于花穗尖部去除1/3处理。在坐果期进行花穗修剪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盛花期修剪处理,可滴定酸含量低于后者。【结论】采用厂字形配合直立叶幕,在坐果期采用基部去除1/3的方式修剪花穗,可显著增加‘无核白鸡心’葡萄的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大果穗紧密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红富士"苹果树喷施不同浓度的碧护溶液来研究碧护试剂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试验共分4次进行,分别为:展叶露红期,溶液浓度为0.02%,0.016 7%,0.014 3%;花期,溶液浓度为0.013 4%,0.011 8%,0.010 5%;花后和果实膨大期均喷施浓度为0.006 7%的溶液,且每次试验均与水作对照试验。果实采摘后,对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硬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碧护溶液均可提高果实品质,使果实大小均匀,果泽鲜亮,含糖量增加。其中A2B2处理最为显著,浓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以夏黑无核葡萄为材料,于盛花期用GA320mg/L浸花序,谢花后11d分别用GA325、GA350、CPPU2.5、CPPU5、GA325mg/L+CPPU2.5mg/L浸果穗,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方处理对夏黑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都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大小、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盛花期用GA320mg/L,谢花后11d用GA325mg/L+CPPU2.5mg/L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控制枣树的旺长,科学调节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为红枣生产中合理利用矮壮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年生‘骏枣’为试材,就喷施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试验,调查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的枣吊长度、节间长度、叶片数与结果性状指标(枣吊结果数、单果质量、制干率)和枣果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其枝梢的旺长,提高果实品质。喷施矮壮素60 d后,3个浓度的矮壮素处理与对照间枣吊增长量和叶片数都呈极显著性差异,其枣吊增长量的大小顺序为CK(喷清水)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矮壮素处理的叶片数,中浓度处理与低浓度、高浓度处理间均呈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和低浓度处理的单果质量与对照的相比分别高13.03%和8.19%,且与对照间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处理的制干率最高,与对照间呈极显著性差异;枣果的酸度和Vc含量受矮壮素的影响最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8.79%与19.81%。就品质指标而言,喷施高浓度矮壮素的效果最佳,明显地提高了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了枣果的酸度,提高了枣果的品质。【结论】喷施200 mg/L的矮壮素的效果最佳,能够促进叶片和果实的生长,显著抑制骏枣枣吊的生长,缩短枣吊的节间长度,增多枣吊结果数,增加单果质量,提高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枣果的酸度,提高枣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结合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微生物菌剂,研究微生物菌剂对灰枣果实品质的提升作用,为微生物菌剂的推广使用及当地枣园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灰枣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为对照处理,设有处理2(常规施肥+有机肥+N22P8P18K7)、处理3(常规施肥+有机肥+N22P8P18K11)、处理4(常规施肥+有机肥+N22P7P18K24)、处理5(常规施肥+有机肥+N22P8P3K24),将肥穴施于枣树根部;采集成熟期灰枣枣果样品并测其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施入微生物菌剂,处理2对灰枣含水率、可滴定酸、纤维素、蛋白质、黄酮、总酚含量提升最明显,相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了30.72%、33.18%、133.33%、248.46%、100.57%、93.55%;处理3对灰枣葡萄糖、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糖酸比提升最明显,相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了16.37%、73.91%、58.10%;处理4对灰枣单果质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果糖、蔗糖、果胶含量提升最明显,相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29.93%、6.43%、14.82%、7.88%、1.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