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宁夏中部干旱区马铃薯土壤养分丰缺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试验目的通过马铃薯土壤养分丰缺试验,了解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提供肥料配方。结合肥料效应、施肥方法、施肥时期等田间试验结果或实践经验,确定相对应的施肥数量与营养比例、施肥方法及施肥时期。  相似文献   

2.
通过"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和校正试验,研究出了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玉米的肥料效应函数,确定了施肥指标,建立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确定基本参数,研制配方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3.
旬阳县小麦田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土壤中养分含量水平和丰缺状况是合理施肥的依据,是作物高产、优质的基础.不同农作物产区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丰缺指标是根据农作物对肥料的生物反应来确定的,主要是为该区土壤的肥力状况评价和制定配方肥料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研究建立或重新校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进而确定相应的推荐施肥指标.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3~2015年21点次夏花生五区丰缺试验数据,建立土壤磷钾养分与相对产量的数学关系模型,确定南阳盆地夏花生土壤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应用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计算磷钾肥配方用量,并在2016~2018年进行验证评估和示范应用,为建立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昌群凤  沈栋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82-84,90
介绍了宝丰县耕地养分状况,在明确主要土壤基础地力产量的基础上,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确定合理的氮肥施用量,建立氮磷丰缺指标体系,确定磷钾施肥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施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如东县2006~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27个点"3414"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小麦施肥氮、磷、钾三要素比例,以缺素区相对产量50%、75%和95%为标准,分别获得土壤磷、钾丰缺指标,提出较合理的施肥量,为小麦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陆纪山 《现代农业》2012,(12):18-19
一、试验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大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参数,形成符合北票市实际大豆土壤丰缺指标、施肥参数及推荐施肥技术,特做大豆肥效田间对比示范,同时也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广泛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陆纪山 《现代农业》2012,(10):42-43
一、试验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大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参数,形成符合北票市实际大豆土壤丰缺指标、施肥参数及推荐施肥技术,特做大豆肥效田间对比示范,同时也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广泛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扬州市江都区冬小麦磷钾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扬州市江都区2005—2009年30个冬小麦"3414"部分试验数据,建立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中的磷、钾养分丰缺指标,确定冬小麦有效磷、速效钾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为:y=0.345 7lnx-0.086 1(R2=0.733**)、y=0.239 9lnx-0.232 9(R2=0.662 4**);提出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的低、中、高、极高4个等级体系,对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指标的建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采用肥料效应函数法、目标产量法以及养分丰缺指标法,将传统施肥经验与现代科学施肥配肥技术相结合,确定适宜兰州市蔬菜的肥料配方比例,制定全新的施肥参数、技术规范,为兰州高原夏菜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传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对暗棕壤中氮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暗棕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氮的分布和化学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传统施肥春秋两季相比,在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0~20 cm层土壤全氮平均减少了23.2%和20%,而20~40 cm层土壤全氮平均减少了48.8%。铵态氮对施肥模式变化极为敏感,在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秋季的铵态氮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传统施肥模式。传统施肥模式土壤氮素主要分布在0~0.25和0.5~1 mm 的团聚体中;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土壤氮素主要分布在0.25~0.5和0~0.25 mm团聚体中。研究证实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减少了氮素面源污染的风险;测土配方施肥极大地影响暗棕壤中氮素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分布。[结论]该研究为辽河源头区面源污染和该地区的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长期以来农民施肥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提出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的研究背景,测土配方施肥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氮磷钾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科学施用微肥与产量的关系等应用方面进行了概述,指出了我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中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土配方施肥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具有必要性,同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局限性。为解决目前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困难的现状,从土壤现状、技术层面、社会层面等多方面确定该因素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测土配方施肥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因素,对目前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限制问题和阻抗因素进行简要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困难,无法根据农作物的生理特性保证施肥效果,更无法获得耕地肥力与作物养分水平的协同作用,主要受到政府、企业、科研团队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局限性,同时资金和技术对推动测土配方施肥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落实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解决农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供肥能力不平衡的矛盾,对农业林业生态环境具有前瞻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免耕秋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晓舟  唐创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35-5537
[目的]应用电脑专家系统,对免耕秋玉米进行测土诊断、配方施肥试验,探讨其施肥效果。[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配方施肥(按施肥建议卡施)、常规施肥(按往年常规施)和不施肥3个处理。[结果]测土配方施肥产量高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分别高65.39%和20.81%;果穗性状和株高、苞位高也优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增效634.44元/hm2,常规施肥比不施肥亏损1160.56元/hm2。免耕秋玉米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3.05%,配方施肥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为86.14%。[结论]免耕秋玉米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和不施肥产量高、效益好、性状优;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测土配方施肥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践基础上,将专业知识和电脑编程技术完美结合起来,研发出了一款非常适用的作物测土配方施肥专家。该软件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建立与维护、测土配方公式自定义与测试、精准配方施肥计算、施肥建议卡和土样测定评价表定制与填充、采样地块信息归类汇总统计、批量作业等功能于一体。阐述了该软件产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软件特点、主要特色功能以及主要功能模块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吉林省榆树市部分农民在水稻施肥上存在重氮、轻磷、忽视钾的现状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改善水稻主要经济性状,促进水稻健康生长,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测土配方施肥比当地习惯施肥平均增产909kg/hm2,平均增收为1533元/hm2,增加了稻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7.
结合湖北省实际,从满足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现有土壤、肥料、作物田间试验数据和计算机软件,采用ESRI公司的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平台,开发了以县为单位的配方施肥系统。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管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各项数据和田间试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县域尺度推荐施肥方案,对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固县农户施肥情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城固县2009-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户施肥信息调查收集整理,汇总全县主要农作物总体施肥情况,找出农户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和准确度,提出肥料调控和施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测土配方施肥对蔬菜生产有重要影响,与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本文简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内容及意义,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加以详细阐述,并对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20.
耒阳市双季晚稻氮、磷、钾肥利用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耒阳市常规施肥下晚稻的氮、磷、钾利用率现状,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氮、磷、钾利用率的效果,以湖南省主导双季晚稻品种T优272为供试品种进行了大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可提高化肥当季利用率2.23~3.97个百分点,是提高化肥当季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