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肉牛饲喂不同日粮(玉米秸,50%玉米秸加50%玉米面)后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H值及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肉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及淀粉酶活性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喂50%玉米秸加50%玉米面日粮的牛小肠PH值低于喂养一玉米秸日粮;空肠淀粉酶活性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饲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0-6月龄黑白花公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犊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3.
对小尾寒羊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pH值不同,回肠pH值显著高于空肠,空肠和回肠pH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羔羊小肠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段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段,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增加;羔羊小肠不同部位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乳糖酶活性最高,十二指肠次之,回肠最低,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卵黄抗体添加剂对肉鸭小肠pH值及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鸭日粮中添加卵黄抗体后对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pH值及胰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肉鸭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 回肠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空肠(P<0 05), 而十二指肠略高于空肠, 差异不显著(P>0 05 ); 日粮中添加卵黄抗体后, 其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肉鸭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活性不同, 空肠最高, 其次是回肠和十二指肠; 日粮中添加卵黄抗体后, 各小肠段的胰蛋白酶活性都有所提高, 但以空肠的胰蛋白酶活性达到显著水平(P<0 05), 而回肠和十二指肠只有提高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 90日龄的健康公貂 60只,随机分成 6组(每组 10个重复,每个重复 1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 28%(Ⅰ组)、30%(Ⅱ组)、32%(Ⅲ组)、34%(Ⅳ组)、36%(Ⅴ组)和 38%(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 7d,正试期 115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制备胃肠道内容物上清液,用于测定消化酶活性;制备空肠组织切片,用于观察空肠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Ⅴ组水貂的胃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1),与Ⅳ和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和空肠胰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Ⅳ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淀粉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 P<0.01)。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P<0.01),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Ⅲ组水貂的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Ⅵ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Ⅳ和Ⅴ组(P<0.05或 P<0.01),空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Ⅳ和Ⅴ组(P<0.05或 P<0.01)。Ⅰ、Ⅲ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Ⅱ和Ⅵ组(P<0.01),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6%时,水貂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黏膜厚度以及肠壁厚度均处在较高水平。由此得出,饲粮蛋白质水平可影响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并可调节其空肠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0~6月龄黑白花公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其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均高于十二指肠;小肠不同部位的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回肠和十二指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长;小肠不同部位的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和十二指肠乳糖酶活性高于回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饲喂半胱胺对绵羊小肠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小尾寒羊公羔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别饲喂添加0、7.5、15和22.5mg/kgBW的半胱胺日粮,研究绵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对小肠内容物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绵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绵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可影响小肠食糜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着日粮半胱胺添加量的增加,绵羊小肠内容物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之增高,但半胱胺的添加量达到一定程度时(22.5mg/kgBW),小肠内容物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反而降低。因而在绵羊日粮中添加半胱胺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8.
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小尾寒羊公羔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别饲喂添加0、7.5、15和22.5 mg/kgBW的半胱胺日粮,研究绵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对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绵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绵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可影响小肠食糜中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着日粮半胱胺添加量的增加,绵羊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之增高,但半胱胺的添加量达到一定程度时(22.5 mg/kgBW),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反而降低.因而在绵羊日粮中添加半胱胺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9.
羔羊小肠pH及主要消化酶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小尾寒羊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H及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和乳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pH不同,回肠pH显著高于空肠,空肠和回肠pH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羔羊1月龄后,小肠各段pH变化不大;小肠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不同,空肠段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段,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增加,3月龄后各消化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P<O.05);羔羊小肠不同部位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乳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全混合日粮对羔羊瘤胃代谢产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选用4只4月龄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羔羊,按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不同处理的全混合日粮(TMR)对羔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期采集瘤胃液,研究其pH值、氨氮、尿素氮、总氮及蛋白质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含玉米秸的TMR中,以尿素蛋白精料等氮代替豆饼,对试羊瘤胃液pH值及蛋白质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虽显著提高了试羊瘤胃液氨氮浓度(P<0.01),但仍未超出瘤胃微生物利用氨的限量范围;在含尿素蛋白精料的TMR中,玉米秸的碱化处理,可明显提高试羊瘤胃液pH值(P<0.05),而其氨氮浓度及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对含尿素蛋白精料及碱化玉米秸的TMR进行颗粒化加工,并未明显影响试羊瘤胃液pH值、氨氮及蛋白质浓度(P>0.05);各处理组试羊瘤胃液pH值及氨氮浓度均处于正常生理范围内。从而证明在全混合日粮中以尿素蛋白精料取代豆饼、玉米秸的碱化处理及TMR的颗粒化加工均具有理论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