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蝴蝶兰叶基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对尖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是20、22℃;最适菌丝生长的pH值为6~7;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环境条件,在饱和湿度和水滴中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抗金银花白粉病菌贝莱斯芽孢杆菌HC-8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其快速大量生产及进行大田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贝莱斯芽孢杆菌HC-8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优化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合分生孢子萌发和平板对峙试验,分析优化方案下HC-8菌株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及对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和轮状镰刀菌的拮抗活性。【结果】HC-8菌株最适基础培养基为酵母蛋白胨培养基(YSP);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5.0 g/L、酵母膏25.0 g/L、麦芽糖10.0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 6.0、转速180 r/min、接种量0.100%、装液量20 mL/300 mL、培养时间48 h。优化方案下,HC-8菌株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3.15%,显著高于优化前的74.65%(P<0.05,下同);对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和轮状镰刀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0.66%、59.03%和65.32%,显著高于优化前的54.31%、55.24%和59.17%。【结论】优化后的方案可提高HC-8菌株的发酵产量,并增强对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和轮状镰刀菌的拮抗效果及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建立的方案可用于快速、大批量发酵HC-8菌悬液。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温度、pH、光照、培养基、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原体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分别在30℃、pH 7、8条件下生长最快;持续黑暗及PDA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好;可有效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淀粉、氯化铵最适.分生孢子的产量及萌发率分别在2...  相似文献   

4.
杂交竹枯萎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83-5483,5561
分离纯化了广西杂交竹枯萎病原镰刀属尖孢镰刀菌,并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该尖孢镰刀菌对杂交竹有很强的致病力,在5~35℃、pH值2.5~10.0均能够生长。在20~27℃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其致死温度为50℃。分生孢子在pH值2.5~11.0、湿度90%~100%和水滴中均能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防治杂交竹枯萎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菌丝生长抑制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2个方面,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效果,筛选出有效控制松苗立枯病的高效杀菌剂。其中,咯菌腈和异菌脲对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取得了理想的抑制效果,可以作为苗木立枯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玉米致腐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玉米中分离纯化的优势霉菌进行鉴定,并在一定梯度的温度和湿度中进行培养,测量每日菌落和芽管生长速度,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玉米中的优势霉菌为草酸青霉、串珠镰刀菌和黑曲霉。草酸青霉及串珠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黑曲霉为35℃;草酸青霉、串珠镰刀菌和黑曲霉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25和35℃;草酸青霉及串珠镰刀菌最适生长湿度为70%,黑曲霉为80%;在自由水情况下,草酸青霉、串珠镰刀菌和黑曲霉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2.5%、79.2%和85.1%。  相似文献   

7.
香荚兰尖孢镰刀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azysporum Schlf.sp.vanillae Grdon]是香荚兰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本实验从温度、pH值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找出孢子致死温度,及光照对菌落生长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在5~37℃间均能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温度范围5~36℃,最适温度为2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8℃(10min),菌丝生长最适pH为6.5,孢子萌发最适pH为4;该实验还表明全光照对菌丝生长有抑制的作用,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8.
将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antibiotic therapy,PACT)引入植物病害防治,研究了叶绿素降解产物二氢卟吩e6(Ce6)对尖孢镰刀菌的光敏抑制作用。通过化学方法以蚕砂叶绿素为原料,在浓碱溶液中加热水解后酸化,合成叶绿素降解产物二氢卟吩e6,通过红外光谱(IR)、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选用植物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离体抑菌活性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悬滴法分别测定Ce6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尖孢镰刀菌菌丝径向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进行比较与分析。试验结果:二氢卟吩e6可通过蚕砂叶绿素碱水解后再酸化来合成,合成产物纯度可达62.6%。Ce6供试药液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有无光照对其抑菌效果有一定影响;20 mg/m L供试药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41.60%,在黑暗中的抑制率为25.86%;10 mg/m L供试药液在光照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为38.78%,在黑暗条件抑制率为14.28%,高浓度(≥10 m L)与低浓度(≤5 m L)之间差异显著(P0.05),光照条件下其EC50为35.302 mg/m L。试验结果还表明:光照条件下,Ce6能有效抑制尖孢镰刀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抑制率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其在高浓度时对光照不敏感(P0.05),而在低浓度时较为敏感(P0.05);40 mg/m L供试药液在光照下对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可达94.92%,在黑暗中其抑制率也可达到85.28%,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抑制作用;低浓度药液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P0.05),光照条件下Ce6供试药液EC50为2.713 mg/m L,黑暗条件下其EC50为14.035 mg/m L,前者远小于后者,说明药液的抑制作用光照下使用明显优于避光使用。  相似文献   

9.
番木瓜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起番木瓜(Carica papaya)炭疽病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rioides Penz.)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28℃,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在pH 3~11的范围内均可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6,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为5;分生孢子萌发对相对湿度要求严格,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该菌在完全黑暗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能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和形成;该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 min.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0-9菌株对引起小麦根腐病的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抑菌作用,抑菌率为50%,该菌株发酵代谢产物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作用达83%;0-9菌株代谢产物处理尖孢镰刀菌的分生孢子后,其萌发率降低61.2%;发酵代谢物质在高温和长时间紫外线照射下仍具有约80%的抑菌活性,且代谢产物的有效抑菌活性可以长达14 d。同时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0-9菌株对5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0-9菌株也具有广泛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黄瓜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生长、产孢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菌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病原菌最适宜pH值为6,稍偏酸性环境更适宜病菌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不同营养试验表明,碳源中蔗糖最有利于病菌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在氮源中,硝酸钾和尿素最适于病菌生长和产孢,而有机氮较无机氮更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豆杉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福建明溪南方红豆杉苗木炭疽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原菌菌丝在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7;产孢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8;光暗交替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自然散光最有利于产孢;对碳源的利用,葡萄糖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蔗糖最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对氮源的利用,蛋白胨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牛肉浸膏最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6;RH在70%-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为76.18%;RH低于60%不萌发;光照有利于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蛋白激发子产生菌链格孢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不同温度、湿度、pH值、碳源及氮源对该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最适pH值7~8 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8℃,最适相对湿度98%,最适pH值7~8。葡萄糖为最适碳源,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硫酸胺和氯化胺等会抑制菌丝生长。[结论]中温高湿环境利于链格孢菌的生长及孢子萌发,不同营养条件对该菌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药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川雅安山药根腐病主要致病菌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研究不同温度、pH、光照、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腐皮镰孢菌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30℃;适宜pH范围为4~1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且在连续光照条件下生长较佳。不同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产生作用不同,Mg2+有利于病菌产孢,Zn2+抑制菌落生长和产孢。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连续光照,分生孢子和菌丝的最低致死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10min。【结论】该病原菌对酸碱度不敏感,不同微量元素对病原菌生长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防治山药根腐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白头翁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头翁叶斑病病原菌银莲花壳二孢(Ascochyta anem ones Kab.et Bub.)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白头翁叶煎汁+PDA,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为6,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分生孢子器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PSA,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9,在黑暗下易于形成分生孢子器,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甘氨酸;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pH在7~9较适,在光照下易于萌发,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天门冬氨酸;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7℃,10 m in。  相似文献   

16.
绿豆叶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绿豆叶斑病病原菌变灰尾孢菌(Cercospora canescens)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的最适条件,研究了变灰尾孢菌在9 种供试培养基上,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分生孢子的产生及分生孢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在高粱粒培养基上25℃,光暗交替条件下培养10 天后即可产孢,培养14 天后产孢量可达9×105个/mL,玉米粉培养基和小麦粒培养基产孢较少,其他培养基不产孢。分生孢子在25℃、pH 6~7、连续黑暗条件下无菌水中培养20 h 后萌发率可达76.0%,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处理间萌发率差异显著。在蔗糖溶液和蛋白胨溶液中培养20 h 后萌发率分别达87.0%和86.3%。变灰尾孢菌的最适产孢条件为高粱粒培养基上25℃光暗交替培养;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条件为25℃、pH 6~7、连续黑暗培养,蔗糖和蛋白胨可适当提高分生孢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7.
杏果实斑点病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杏果实斑点病菌—嗜果刀孢(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菌丝生长发育温度幅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0~25℃。在pH值3.5~9.0范围内生长良好,但以pH值4.5生长最佳,且产生的孢子量最多。病菌的分生孢子在pH值3.5~9.0的磷酸缓冲液中均能萌发,最适为4.0~7.0。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0℃。孢子萌发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对光照选择性较强,12小时散射光加12小时黑暗下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萌发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0℃水膜存在的条件下,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培养2 h即可萌发,6 h后分生孢子萌发率达到较高水平;分生孢子萌发形式多样,可从一端、两端、一端一侧、两端一侧长出条芽管。不同黄瓜品种叶表露珠及叶片研磨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率、芽管数量、菌丝长短有显著影响。抗病黄瓜品种叶片研磨液对该菌分生孢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胶孢炭疽菌菟丝子专化型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孢炭疽菌菟丝子专化型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30℃和28~30℃,最适pH值分别为5 0和6 0,最适C/N分别为35 0~52 5和35 0~58 4。大豆菟丝子汁对该菌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寄主营养诱导作用,首次对该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月季黑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月季黑斑病的危害程度、症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和观察,着重对病原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月季黑斑病在北京地区主要以无性阶段Actinonema rosae(Lib)Fr.进行危害,并以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但尚未发现有性阶段。分生孢子需在水滴中保持16h方可萌发。其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在0~5℃及40℃孢子萌发均受抑制。在2%葡萄糖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93%)。人工接种证明:病菌通过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为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