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延川 《内陆水产》1998,23(6):26-26
烂鳃病是由粘球细菌侵入鱼的鳃部所致,特别是锚头鳝、指环虫、王代虫等寄生虫刺伤或拉网等机械损伤后,细菌感染而引起。其症状及病变表现为: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灰白色,边缘附着污染物或大量粘液;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次常被腐蚀成~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患此病的鱼,在池中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渐渐失去活动能力而停止援食,体色变得暗黑,头部颜色特别明显,故又称“乌头瘟”。烂鳃病对家鱼感染影响较重,以l-2龄草鱼的危害最严重,并经常与肠炎、赤皮、寄生虫等疾病并发,…  相似文献   

2.
鲤鱼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 Reichenbach),又名柱状曲挠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 Leadbetter)引起的鱼传染病。在全国养鱼地区普遍存在,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鲫鱼、鲤鱼等淡水鱼类,严重时引起鱼大批死亡。病鱼的主要特征为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水面。  相似文献   

3.
一、细菌性疾病(一)主要疾病。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上黏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个圆形透明小洞。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肠道发紫、红色、肠空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2001,26(3):25-26
初春的气温变化比较大,气温显著回升,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细菌、病毒和真菌)迅速复苏并繁殖;又由于越冬期间多拉网及鱼体冻伤,造成体表感染而致病。 3月份鱼类容易得烂鳃病、竖鳞病、痘疮病、水霉病、小瓜虫病等。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1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鱼害粘球菌。菌体细长,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一般稍弯。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居,不吃食。鳃上粘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病情严重的时候,鳃丝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网箱养鱼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箱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鱼类病害,它直接影响着鱼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近两年对我省白洋淀、黄壁庄水库、王块水库等大型水域网箱养鱼的观察和了解,对网箱养鲤危害较大而且发病率最高面积最广的属鲤鱼烂鳃病。网箱养鲤烂鳃病有两种情况,一是细菌性烂鳃;另一种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烂鳃,有些养殖单位因技术水平及条件的限制不能分辨,故多次施药均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作者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把如何分辨及治疗网箱养鲤烂鳃病的方法总结如下: 1.症状细菌性烂鳃的主要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发白,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间  相似文献   

6.
曹军 《科学养鱼》2001,(12):39-39
1.症状与病变: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部分或全部鳍条基部充血。鳍条的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组织也被破坏,形成“蛀鳍”,象破烂的纸扇状,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鳃盖中部分表皮有时烂去一块,以致透明呈小圆窗状,俗称“开天窗”。有时鱼的肠道也充血发炎。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有气无力地独游于水面。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往往出现水霉菌寄生,加重病势。发病8~10天就会死亡。2.病原体:荧光极毛杆菌。3.流行情况:是草、青鱼等的主要疾病之…  相似文献   

7.
水库网箱养鲤烂鳃病极易发生 ,危害严重。笔者对龙屯水库网箱养鲤烂鳃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已收到较好效果。1 病因 细菌性烂鳃病是柱状屈桡杆菌 (Fleex ibavtercalxmnaris)引起的鱼病。由于饲料原料来源不一 ,有时保管不善 ,饲料质量得不到保证。饲料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添加不足。水库管理不当 ,饲养初期投料不足 ,鱼体质弱 ,抗病力差。又由于水库多年施化肥养鱼 ,水质被污染 ,鱼体免疫力低下 ,易感烂鳃病。2 发病症状  1998年 7月 19日水温 2 7~ 2 8℃ ,龙屯水库网箱鲤鱼发生烂鳃病。病情来势凶猛 ,传播迅速…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1973年国内开展网箱养鱼以来,发展很快,鱼病问题也随之产生。已发现了水霉病、疖疮病、白皮病、细菌性烂鳃病等。目前网箱养鱼中鱼病的危害到了不能忽视的程度。在日本等国网箱养鱼中鱼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1978年浙江省海盐县圩城公社渔场网箱养殖的鳙鱼大批死亡。经过研究认为主要是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烂鳃病,症状与青、草鱼  相似文献   

9.
赖勤  喻海石 《内陆水产》2002,27(4):40-41
近几年来,我省观赏鱼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治病措施不力等多种原因,鱼病流行严重。现将我省常见的几种金鱼疾病的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烂鳃病1.1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曲挠杆菌。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有时鳃丝末端组织腐烂,造成鳃边缘残缺不全。有时鳃部某处腐烂,不在边缘处。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有时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发病季节终年可发生,以春末夏初(4~10月)为多见。水温在20℃…  相似文献   

10.
烂鳃病是养鱼生产中的主要危害病种之一。但草鱼烂鳃病可由细菌和寄生虫引起,应严格检查,正确诊断病情和对症及时治疗,才能保障生产的高产和高效运行。一、两类烂鳃病的相同点1.染病部位相同,都发生在草鱼鳃丝上。2.揭开鳃盖观察鳃丝都缺损、充血或糜烂。3.都可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产》2000,297(8)
一、草鱼的烂鳃病一般是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烂鳃病的主要症状是;解剖观察病鱼的鳃部,明显可见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的斑点,鳃片的表面,尤以鳃丝末端粘液很多,并常粘附着淤泥和杂物碎片,有时亦可看到瘀血和斑点沉积在鳃片上。严重患病病鱼的鳃盖片中央,表皮由于被鱼害粘球菌感染后腐蚀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故有“开天窗”之称。[诊断烂鳃病]1.组织病理观察,明显可见病鱼的鳃,特别是鳃丝、鳃小片由于粘球菌的侵袭而坏死、崩溃,往往不能辨认其细胞形态。呼吸上皮组织、呼吸上皮细胞及流经其间的红细胞均已坏死,…  相似文献   

12.
分子氨诱发池养鱼类烂鳃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瑞兰  冯志荣 《淡水渔业》1999,29(10):11-12
用鳜鱼、广东鲂、青鱼三种鱼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分子氨试液里暴露72h后,转移到含烂鳃菌的试液里感染72h,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鱼经过分子氨致毒后在烂鳃菌感染下,发生不同程度的烂鳃病,NH3-N浓度0.190mg/L和0.252mg/L两个浓度72h的感染率达100%;72h0.158mg/L(MH3-N)是诱发三种池养鱼烂鳃病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3.
《科学养鱼》2002,(9):61-61
鱼类发病与气候、水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夏秋之交(8~9月份),此时水温适宜,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速,因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鱼体抗病能力相对较弱,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是鱼、蟹等养殖动物疾病流行的主要季节,必须十分注意疾病的防治工作。一、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体】柱状屈桡杆菌,菌体细长,大小为0.5微米×4~48微米。主要危害青鱼、草鱼。【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鱼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粘…  相似文献   

14.
渔工 《海鲜世界》2002,(3):40-41
近几年来,我国观赏鱼养殖业迅速发展,由于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带来了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及防治病害措施不利等因素,造成鱼病流行严重,细菌性疾病更为突出,如烂鳃病、竖鳞病、皮肤发炎充血病、蛀鳍烂尾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腐皮病等:本文主要介绍对观赏鱼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病、竖鳞病、蛀鳍烂尾病及赤皮病.  相似文献   

15.
在0.49公顷池塘中,利用土霉素药饵(剂量为每千克鱼100mg土霉素),治愈了鲤鱼烂鳃病和赤病并发症,提出口服法治疗鱼病以单位鱼体重给药比以单位饲料量给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草鱼细菌洼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鱼病,秋季最易并发流行,严重地影响着草鱼的产量。以前曾使用由敌百虫、乐。果、漂白粉和食盐组成的“四合剂”治疗,效果较好。这里向大家再推荐一种由SM2等药品组成构“SM2四合剂”,同样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江帆  杨光浩 《科学养鱼》1986,(3):24-24,23
随着养鱼网箱密度的增加,鱼群的密集鱼病也接踵而来。已发现网箱养鱼鱼病有水霉病、白皮病、赤皮鱼、烂鳃病、肠炎病、锚头鳋病、白头白咀病、孤菌病和气泡病等十多种。网箱养鱼一旦感染寄生虫和疾病,会迅速蔓延,往往造成网箱里鱼群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8.
草鱼“三病”防治法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病俗称草鱼“三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鱼病,常并发流行,其感染率高达90%,严重地影响了草鱼的产量。由于草鱼“三病”的病原体都属革兰氏阴性菌,经本人多年实践摸索出“强氯精”(三氯异腈尿酸)治疗草鱼烂鳃、赤皮、肠...  相似文献   

19.
生石灰防治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当年草鱼种和成鱼的严重病害之一。每年4—10月为流行季节,水温超过30℃时,发病率较高,死亡也较严重。烂鳃病是由一种粘球菌侵入鱼的鳃部引起的。病鱼消瘦,体色变黑,头部尤为乌黑,离群独自在塘边慢游,  相似文献   

20.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