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牛的湿热证多因脾胃功能失调所致。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一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水谷草料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以滋养全身。二是脾主升,胃主降。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  相似文献   

2.
1)从中医角度来分析,猪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主要是脾虚胃燥所引发的。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中,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胃强脾健,则水谷气盛,精神足旺,气机畅和,先天得养,后天得济。另外,脾还有益气、统血、主肌肉、主四肢等重要功用,脾胃还能使糟粕腑气自大肠传导、输化,以化腑浊泄毒热,故称之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3.
健脾蜜膏方     
正中医认为,脾对应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相表里,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胃合称为"后天之本"。人以水谷为本,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均赖脾胃生化。脾胃虚衰,化源不足,气血亏虚,元气不充,则体弱多病而早衰。调理脾胃,坚固后天,可祛病延年,故养生学家认为健脾为"养生之大要",可选用下列蜜膏方。1五苓膏验方:黄芪、薏苡仁各300 g,冬瓜皮200 g,  相似文献   

4.
呕吐者,胃受外邪所伤,或因他脏腑病邪累及,致胃失和降,气逆上冲,声物俱出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以下为顺。凡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或他病干扰,有损胃气者皆呕吐之症。在治疗时当辨别虚实,实者祛邪化浊,和胃降逆;虚者温中和胃,降逆止呕。呕吐一证,虽系胃气不降,实与小肠、大肠、肝、脾息息相关。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补其虚则呕吐可止。  相似文献   

5.
治脾疗喘案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说一大支柱。它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是血气津液之源。脾是身之本,为五脏之母;胃为腑,若胃不和,则脾不磨。所以脾胃正,则五脏受荫;脾胃伤,则百病丛生。脾主运化,化生气血;胃主受纳,熟化水谷。脾胃分工协作,相辅相成,以造化营养,运滋全身。故善治者,注重调理脾胃。多年来,中兽医引用此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疗效甚为满意。如肺部  相似文献   

6.
泄泻俗称拉稀。是脾胃运化和肠道功能失调所致的以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多为特征的病证。四季皆可发生。笔者参与临床治疗60例,痊愈56例,无效4例。文中从病因机理、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临床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1病因病理泄泻成因主要有二:一是湿甚,即水湿超过了体液代谢功能,使胃肠运化、吸收功能发生障碍。二是脾胃阳虚,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受病则对草料的运化失调致使清浊不分,水粪混杂而走大肠,致成其泻。  相似文献   

7.
1虚寒泻症《黄帝内经》云:"寒者必虚"。又云:"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泻。若脾土不能制湿,则发生泄泻"。家畜外感寒邪,传于脾胃,或内伤阴冷直中胃肠,脾胃阳气不足,寒邪内盛,致使运化无力,升降失常,胃弱不能腐熟消导,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胃气不升,脾气不降,清浊不分,乃泄泻。  相似文献   

8.
瘤胃积食又称宿草不转,瘤胃食滞。因牛贪食过多,损伤脾胃,或脾胃虚弱,运化不力,致使草料停滞胃中,不能运转的一种病症。1病因1.1使役或饥饿后,饲喂大量的半干植物藤类饲料或易于膨胀发酵的豆科饲料,如甘薯藤、花生秧、豆饼、大豆、豌豆等,致使胃纳太过,脾胃无力腐熟运化,宿草难消,停于胃中而发病。1.2畜体素虚,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加之长期饲养不当,以致草料难以消导,停滞于胃,不能运转而发病。1.3百叶干、误食伤胃等,亦能继发本症。2主证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反刍减少,继而不食,反刍停止。嗳气酸臭,鼻镜无…  相似文献   

9.
1病因 饲养管理不良,饲喂失调或感受外邪,导致奶牛脾不健运,胃不司降,湿浊停聚于胃,上泛吐逆而为病。或者过食阴冷,风寒侵袭肌腠,伤及于脾,胃阳不振,熏蒸乏力,湿浊上逆致成其患。或者久渴失饮,见水急饮,阴湿困脾,停聚于胃,脾胃运化不及,胃纳受阻,使胃失和降,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不降,上逆而为吐草。  相似文献   

10.
牛泄泻辨证诊治洪建龙龙海市紫泥兽医站泄泻多因感受外邪,饲喂不当,脏腑虚衰或失调.脾胃功能障碍所致。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草料消化吸收受阻,以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寒泻发病急,大便稀薄感如水样...  相似文献   

11.
脾胃阳虚亦即脾胃虚寒,多发于体质虚弱的马,本症以体质虚弱,腹胀、腹痛、大便稀塘、耳、鼻、四肢俱凉,口色淡,舌黄软,脉沉细无力为特征.兼有食欲减退,口唇下垂,肛门松驰,神衰力乏等.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不能升清,降浊,久而失治,泄泻不止,津气俱亏,采用补液扶正,温补脾胃,健脾利水,和中止泻中西结合的方法,先后对23例患畜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l西药11患畜有腹痛症状者,先静脉注射安演注射液5()In,或30%安乃近3OInl,以缓解腹痛症状,防止卧地…  相似文献   

12.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机体赖以生存的仓库.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升清降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互为表里,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完成草料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一旦由于饲养管理不善,病邪侵入,导致脾失健运,胃不腐熟,出现消化吸收障碍,升降失常,诸湿胀满,气虚下陷等.既有实证,也有虚证.本人采用补脾法(即助运法、益气法及升阳法三种法则),诊治牛病136例,其中治愈129例,治愈率达95%,现总结归纳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脾胃学说在中兽医脏腑学说极其重要,向为祖国医学所重视。有关脾胃的论述,《内经》、《难经》、《金匮》、《伤寒》等书皆有记述。到了南宋,医家李东垣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李氏所处的时代战乱频繁,人民劳役沉重,饥饱失调,所以脾胃损伤之证尤多。他结合自己的丰富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具有独创性的理论,继《内外伤辨惑论》之后,又写成了著名的《脾胃论》,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循“内经”与李氏学说,运用于临床,体察其效验,增进甚广,现略述于下: 1 脾胃学说的生理 脾胃在动物体有着复杂而重要的生理功能。脾胃皆属土,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属阳土,喜柔润而恶燥;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内经》谓:“脾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脾胃有着共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化生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脏器。所以有“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之称。此外,脾尚有主肌肉、四肢、统血等功能。   东垣遵《难经》元气之说,而谓脾胃与元气之关系甚为密切,气为维持生命之本,因元气从脾而生,因此他倡导“养生当实元气,欲实元气,当调脾胃”。李氏这一理论,深得后世拥护。如叶天士提出:“内伤必取法东垣”;张景岳说:“动物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主形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之壮,……”他指出了先天以肾为主,后天以脾为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慢性泄泻是大家畜常见的消化道疾患。本人经二十几年临床实际中逐渐摸索出大家畜泄泻辩论施治方法,现归纳如下:1运脾化湿法1.1病因机理脾虚则生湿,湿盛则困脾。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脾失健运,运化失职,不能升清。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  相似文献   

15.
参苓白术散出自《和剂局方》,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形体消瘦,四肢无力,大便泻池等症。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加减化我该方用于治疗牛马脾虚泻泄(包括消化不良、胃肠卡他)及便秘、肠炎、前胃驰缓等病的继发症,取得f较好的疗效。现介绍于后。l病因探讨导致脾虚泻泄的原因,主要是脾胃功能障碍。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果脾胃受病,影响对水谷草料的消化吸收,致使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成泻泄。从228例发病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门)受寒湿之邪侵袭,以湿邪最能引起泻泄。脾喜燥而恶湿,湿盛则泻。…  相似文献   

16.
四、具有理气消食、通肠止泻、活血祛瘀作用的药用植物 某些药用植物具有理气消食、通肠止泻和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进食欲,增加饲料适口性,帮助饲料消化,旺盛脾胃血液循环,保护消化道,治疗消化道的疾病。按中医的辩证施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鱼类只有在  相似文献   

17.
病因:吃得过饱或受寒邪的侵袭,影响消化,食物积滞胃中不能运转所致。由于胃主受纳,职司腐熟,若偶尔食之过饱,超过胃的容量,妨碍运转或为寒邪所伤,胃阳受损影响腐熟,即可引起本病,所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马怕满天星,牛怕肚底冰”即与此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脾主运化,而升清,统摄为五脏之母,是五脏之一,位居中央,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寒,喜补而恶攻,喜运而恶滞,喜甘而恶苦。其生理功能有四:其一主运化,其二统血,其三主肌肉,其四主气。笔者多年来在临床治疗家畜脾胃疾病中,总结出治脾七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处方用药时,应做到宜刚则刚,宜柔则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其目的是调节畜体阴阳平衡。"一、脾胃病用药案例"脾喜刚燥,脾为太阴,主运化,宜升则健,脾得阳始运。脾为阴土,最易伤阳,如果患畜脾阳不振,就易为湿所困而运化失常,出现精神倦怠,形体虚弱,食欲不振,草谷不  相似文献   

20.
<正>脾胃不和是指脾胃的升降失调纳运失常,而引起消化机能降低的病症。脾主运化,胃主纳藏,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又为中气之源,两者共同担负消化机能,当脾胃发生障碍,即可产生消化机能的变化,所以脾胃不和是多种消化机能反常后而出现的多种综合症。常见有胃寒、胃热、脾虚、过食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