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式口针危害棉花及其它植物,是近年来棉田主要害虫之一。一代盲蝽象主要危害棉苗;二代盲蝽象主要危害棉苗心叶及幼蕾;三代、四代盲蝽象主要危害幼蕾、幼铃和成铃。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开封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常年播种面积 8万~ 1 0万公顷。近几年 ,开封市棉区盲蝽象发生危害逐年严重 ,特别是 2 0 0 3、2 0 0 4年连续两年大发生 ,成为阻碍开封市棉花发展的最主要害虫。1发生特点1 .1以苜蓿盲蝽为主多种盲蝽混合发生。据调查 ,开封市棉区盲蝽象的种类以苜蓿盲蝽为主 ,与中黑盲蝽、绿盲蝽和三点盲蝽混合发生 ,其中 ,苜蓿盲蝽占44.3% ,中黑盲蝽占 34.6% ,绿盲蝽占 1 5 .1 % ,三点盲蝽占 6.0 %。1 .2危害时间长 ,世代重叠严重。棉盲蝽因其种类不同 ,发生世代、迁入棉田的时间和危害高峰略有差异。三点盲蝽一年发生 3代…  相似文献   

3.
冀中南地区棉田盲蝽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棉田用药次数、用药量大幅度降低,棉铃虫已经由原来的主要害虫降为次要害虫,而过去局部地区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盲蝽象,其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在冀中南棉区已经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逐年加重。1危害情况棉盲蝽象在冀中南地区棉田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4.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河南省周口市棉田盲蝽象的种类主要为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果树苗圃和温室大棚作物面积扩大及抗虫棉大面积推广应用,棉盲蝽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加重,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2006年在扶沟、西化两县调查,7月~8月虫田率达100%,虫株率60%以上,百株虫量180头~350头,林木苗圃附近地块棉田百株虫量达620头。盲蝽象的为害往往造成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1为害特点棉盲蝽象对棉花为害期长,从幼苗一直到吐絮期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期在6月~8月,以7月第3代绿盲蝽为害最为严重。盲蝽象以剌吸式…  相似文献   

5.
抗虫棉棉田中黑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阳棉区,大面积种植抗虫棉后,由于减少了棉田农药化防次数,原属兼治对象的中黑盲蝽象上升为主要害虫,在大发生年份,百株虫量高达500多头,尤其多雨年份,因防治失时,中黑盲蝽象为害造成的棉花产量损失不亚于棉铃虫灾害发生年代.近年来,作者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本文仅就Bt棉田中黑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作一报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田用药量下降,过去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盲蝽象,其种群不断增长,危害逐渐加重,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应引起高度重视。1危害情况近年来,棉盲蝽象在河北省魏县棉田普遍发生,造成较重危害。据调查,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30头,多的50~60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60%,蕾铃脱落中的30%~60%是由盲蝽象引起的。遭受棉盲蝽象危害的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表现旺长而开花结铃少、成铃晚、吐絮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2发生规律棉盲蝽象在本县一般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棉田内的棉柴、…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种植及广谱性杀虫剂使用量的减少 ,盲蝽象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 2 0 0 3年本地大发生 ,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品质下降 ,因此各地应根据其发生规律 ,采取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以免来年再度严重发生。为害吴桥县棉田的盲蝽种类主要有 4种 :包括三点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 ,其中绿盲蝽为优势种 ,其危害性最大 ,危害程度最高。1绿盲蝽发生原因。1 )牧草种植面积扩大 (特别是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的扩大 )、保留大量棉柴在田间越冬及田间杂草的存在都为绿盲蝽越冬提供了丰富的越冬场所。 2 )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在南阳棉区,大面积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后,由于减少了棉田农药化防次数,原属兼治对象的中黑盲蝽象上升为主要害虫,在大发生年份,百株虫量高达500多头,尤其多雨年份,因防治失时,中黑盲蝽象危害造成的棉花产量损失不亚于棉铃虫灾变发生年代.近年来,作者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苏沿海棉区棉盲蝽象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苏北沿海棉区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铃虫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由以往作为棉花主要害虫逐渐转变为次要害虫,但同时,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的一些自身特点以及广大植棉群众对转基因抗虫棉的虫害防治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使得以往作为次要害虫的棉盲蝽象种群增长,为害加重,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1为害程度近年来,棉盲蝽象在苏北沿海棉区普遍发生,造成较重为害。据调查,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头~30头,高的可达40头~50头,棉花平均株受害率达60%~7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50%,蕾铃脱落中的40%左右是由盲蝽象造成的,棉株早期受害形成…  相似文献   

10.
王玉堂 《江西棉花》2007,29(3):47-47
棉盲蝽又叫棉花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属半翅目盲蝽科,其种类很多,我国棉区已发现17种,山东记载有11种,主要的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等4种.  相似文献   

11.
九江县棉田中黑盲蝽的发生危害及简易测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农田常见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棉花的盲蝽在我县发生的种类主要有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两种。50年代末期以前,棉盲蝽发生较少,至70年代,盲蝽的危害逐渐加重,但危害尚不突出。进入80年代以后,棉盲蝽的危害日益加剧,已成为棉田常发性的必治害虫。究其原因,耕作制度的变化,是造成棉盲蝽  相似文献   

12.
棉田盲蝽上升为优势种群的演化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棉田棉铃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棉花盲蝽上升为主要害虫.一种生物上升为优势种群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本文讨论了棉田盲蝽上升为主要害虫的演化进化机制,为棉田害虫治理提供预测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铃虫的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但原来的次要害虫如棉盲蝽(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牧草盲蝽)、棉蓟马、棉粉虱等的发生都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棉盲蝽在棉株初现蕾时即可危害,形成破头疯、脱蕾或不开花结铃。近年来棉盲蝽在长江流域渐已成为主要害虫。5%锐劲特悬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绿盲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棉田中的主要害虫逐渐转变为棉蚜、盲蝽和烟粉虱,其中绿盲蝽为主要优势种.本文就棉花上绿盲蝽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措施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制定综合防治规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江西棉花中黑盲蝽防治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棉花中黑盲蝽防治指标张兴华(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九江332105)棉盲蝽原是棉花次要害虫,自80年后期开始在江西赣北棉区发生危害日益加重,近几年来已上升为江西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根据笔者的研究,中黑盲蝽属棉花上棉盲蝽的优势种类。中黑盲蝽危害主要导致蕾...  相似文献   

16.
江汉平原棉盲蝽象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棉盲蝽象活动规律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蝽科,怕强光,白天躲在叶背、苞叶及隐藏处所,只有清晨和傍晚外出活动,阴天和雨天才整天出来活动.因此,棉盲蝽象喜欢在现蕾早、生长嫩绿、荫蔽大、湿度高的棉田内活动为害.棉盲蝽象有嗜蕾习性,特别喜欢取食棉花小蕾,所以棉花现蕾早、蕾多、现蕾期长的棉田受害严重.盲蝽象自越冬代迁入棉田后,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危害时间可持续至9月中旬,受害田块达100%,受害株率可达70%~80%以上,造成棉顶、棉叶严重破碎,蕾铃严重脱落.严重时,下部仅有几个桃,中上部几乎光秆,一般减产15%~30%,严重的减产50%~7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棉盲蝽性诱集防控与化学防治的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盲蝽象性诱集和化学防治均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化学防治处理的产量虽略高于盲蝽象性诱集,但差异不显著;处理后3天、7天、14天的虫口减退率化学药剂防治处理均明显好于盲蝽象性诱集处理,盲蝽象性诱集虽有一定的防效,但随着时间的延迟,诱集效果变差;从经济效益来看,两种方法的差异不明显,虽然盲蝽象性诱集防控材料成本高,但省工和劳动强度小、对环境友好,而化学防治施药次数多,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综合考虑盲蝽象性诱剂防控新技术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棉花中黑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群发生动态扬州市是麦后移栽棉为主的地区,常年植棉6.0万公顷,其中沿江棉区0.67万公顷,里下河棉区5.3万公顷。两区均是中黑盲蝽象与绿盲蝽象混发区,而以中黑盲蝽象为害为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扩大,聊城市棉田盲蝽象发生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有效控制棉盲蝽象危害,2005年进行了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EC防治棉盲蝽象效果试验。1试验概况试验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乡春播棉田进行,4月23日直播后盖地膜,棉花品种为抗虫棉“丰抗-6号”,密度为每公顷5.5万株,蕾期长势均匀。靶标为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等的混合种群成虫、若虫。试验期间平均气温26.4℃,雨量107mm。雨日、雨量均有利于棉盲蝽象的发生。试验前最后一次施药为6月2日用40%氧乐EC1000倍液防治棉叶螨1次,试验期间未施其它任何杀虫剂。1.1供试药…  相似文献   

20.
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是新疆棉田害虫,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利用扫描电镜对牧草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与感器的类型、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牧草盲蝽雌雄成虫触角差异不大,雄成虫触角略短于雌成虫.牧草盲蝽触角为丝状,共4节,即柄节、梗节和2节鞭节;触角上的感器有3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