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州疣螈冬眠期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对冬眠期贵州疣螈主要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眠期贵州疣螈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2.2、8.2、7.4、7.8、2.2,最适温度分别为45℃、50℃、30℃、30℃、45℃。在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条件下,蛋白酶活性分别为1 600.04、2 102.62、124.89、90.50、95.33个酶活性单位,蛋白酶活性最高的是前肠,最低的是后肠。  相似文献   

2.
pH值对贵州疣螈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和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贵州疣螈主要消化器官的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适pH值和30℃温度条件下,贵州疣螈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470.373、1958.42、202.72、208.75和434.4μg/(g.min);其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2.2、8.2、7.4、7.8、2.2。  相似文献   

3.
贵州疣螈繁殖群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处于繁殖期的贵州疣螈进行标志重捕,用Schumacker-Eschmeyer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贵州疣螈繁殖整体在毕节市厚乡一样地内密度的变异幅度为64 ̄134只/hm^2,雌雄比例为1:2.86(N=220),参加繁殖的个体的最小体长,雄性为70mm,雌性为80mm,处于繁殖盛期个体的体长,雄性为77 ̄91mm,占摊性个体总数的87.73%,雌性为89 ̄98mm,占雄性个体总数的59.65%。  相似文献   

4.
白建梅  胡思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45-13146,13186
[目的]对人工饲养的贵州疣螈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丰富贵州疣螈的研究内容及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尾身体健壮、平均体重为(16.50±4.35)g的贵州疣螈作试材,对其鲜品和干品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贵州疣螈鲜品中水的含量为75.74%,干样品中粗蛋白为42.60%,粗脂肪为9.40%,总糖为3.48%。氨基酸含量为348.37g/kg,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50.3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4.01%。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丰富,含有2.74%的神经酸,对推迟人体衰老至关重要。贵州疣螈还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铜、镁、锰等无机元素。[结论]贵州疣螈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比例合理,无机元素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成冬梅  王延斌 《农技服务》2013,(10):1104-1107
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疣螈冬眠的生态生物学资料,采用野外定期定点与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zichowensis)的越冬生态。结果表明:贵州疣螈在毕节七星关地区的冬眠时间约在2011年11月13日至2012年3月17日,历时4个月左右。以群居及独居方式冬眠。冬眠场所的选择包括乱石堆石缝、石灰岩山脚石洞、沟塘边泥洞、林下枯枝烂叶和水塘角腐殖土。仅有浅冬眠和中冬眠,无深冬眠,随气温波动,二者可交替出现。低温及其出现的早晚是启动其冬眠的主要生态因子,冬眠期间温度的变化引起冬眠行为的改变,冬眠期还伴随有冬眠生理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红瘰疣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瘰疣螈物种数量稀少,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NT)等级,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解红螺疣螈的形态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对红螺疣螈进行了活体标本外形观察和测量,对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显示,消化系统由口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直肠、泄殖腔构成,呼吸系统由鼻孔、口咽腔、气管、肺构成。  相似文献   

7.
乌鳢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测定了乌鳢[Channaargus(Cantor)]消化系统5种组织和肠内含物总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分布及胃蛋白酶和肠粘膜蛋白酶的部分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总蛋白酶活性以肠系膜为最高,肝脏最低;胰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是幽门垂粘膜>肠粘膜>胃粘膜>肠内含物,肠系膜内未检出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是胃粘膜>幽门垂粘膜>肠粘膜>肠内含物>肠系膜。胃蛋白酶和肠粘膜蛋白酶活性最适pH分别为2.8和76,肠粘膜蛋白酶活性的最适酪蛋白质量分数为10%。  相似文献   

8.
利用石蜡包埋、HE染色、常规切片对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osus Anderson)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红瘰疣螈的食管由上皮细胞、皱襞、黏膜下层、肌肉层、食管腺、杯状细胞、外膜、固有膜组成;胃由上皮细胞、黏膜下层、胃小凹、固有膜、肌肉层、胃腺组成;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由上皮细胞、皱襞、杯状细胞、肌肉层组成;消化道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细胞,食管中有团泡状食道腺,黏膜层较厚,向内形成皱襞,有发达的单管状胃腺,肠中有丰富的杯状细胞,其中,十二指肠中的杯状细胞最少,回肠、直肠中的杯状细胞数目依次增多。  相似文献   

9.
肖小柳  李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31-12932,12934
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疣螈属的代表动物之一.对红瘰疣螈的分布、栖息地、分类地位、繁殖生态学、解剖学与组织学、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期红瘰疣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保护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的细痣疣螈,于2017年2—6月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方法对细痣疣螈(Tylototriton asperrimus)的种群数量、分布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细痣疣螈分布海拔为500~834 m,4月为繁殖期;栖息地分别为季节性水潭、溪流,主要分布点有48个,种群数量较少。因此,提出了通过加大宣传、资源调查力度、加强监测等保护细痣疣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洲鲥鱼消化系统消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美洲鲥鱼消化酶的理化特性,为人工养殖美洲鲥鱼的饲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福林-酚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分别测定美洲鲥鱼消化器官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试验数据用SI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37℃、pH值7.34条件下,美洲鲥鱼蛋白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胃〉幽门垂〉肠道,其中,肝脏和胃盲囊没有检测到蛋白酶活性。除肝脏和胃盲囊、胃和幽门垂蛋白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组织间蛋白酶活性差异板显著(P〈0.01);在37℃、pH值5.68~8.85条件下,美洲鲥鱼淀粉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肝脏〉幽门垂〉肠道〉胃〉胃盲囊,其中,幽门垂和肠道、胃和胃盲囊淀粉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织间差异极显著(P〈0.01);美洲鲥鱼幽门垂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8.48,最适pH值范围为8.10~8.85;幽门垂和肝脏中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8.10;肝脏中淀粉酶的最适pH值范围为8.10~8.48。  相似文献   

12.
栉孔扇贝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栉孔扇贝两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和淀粉酶与温度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8℃与75℃之间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60℃,在5℃与60℃之间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25℃,蛋白酶的最适pH值有两个,分别是2.61和7.77,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5。栉孔扇贝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与酶本身的性质及栉孔扇贝的生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琨  叶继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27-10729
[目的]了解美洲鳗的消化生理特点,为美洲鳗的饲料配制和合理投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0 g左右的健康美洲鳗幼鱼为试验材料,取胃、肠和肝胰脏组织进行匀浆、离心,上清液作为待测酶液,分别测定温度20~60℃和pH值1.0~12.0下,3种消化组织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pH值对美洲鳗胃、肠和肝胰脏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消化器官中这些消化酶的活性大小变化规律。[结果]美洲鳗胃、肠和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555、55、0℃和2.0、7.5、7.5,美洲鳗胃、肠和肝胰脏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最适pH值分别为4.0、7.0、7.0。在反应温度模式下,美洲鳗蛋白酶活性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为肝胰脏>肠>胃。在pH值模式下,蛋白酶活性为肠>胃>肝胰脏,淀粉酶活性为肝胰脏>肠>胃。[结论]美洲鳗胃和肠中蛋白酶活性较高,而淀粉酶活性较低。美洲鳗的A/P值均小于1,说明其为肉食性或偏肉食性。  相似文献   

14.
葛晨霞  周景祥  董晓庆  裴怀全  朱成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25-17726,17755
[目的]研究不同pH值对翘嘴红鲐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翘嘴红鲐为试验材料,设定不同的pH值梯度,研究其对各消化器官蛋白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翘嘴红鲐各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强弱的顺序为后场〉前肠〉中肠〉胃〉肝脏,其最适的pH值分别为7.5、7.5、7.0、5.5、7.0,且胃和肠道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大于肝脏蛋白酶活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翘嘴红鲐消化生理的研究和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结合70个红瘰疣螈的地理分布数据和28个环境因子,运用MaxEnt模型分析其适宜生境分布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影响红瘰疣螈的主要因素为最冷季度降水量、淤泥含量、昼夜温差月均值、最冷月最低气温、年均降水量等。此外,红瘰疣螈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腾冲市、龙陵县、云县、廊沧拉祜族自治县、凤庆县、永德县等地区,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永平县、施甸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剑川县等地区。高适宜区面积为2.26万km2,中适宜区面积为3.85万km2,低适宜区面积为8.30万km2,非适宜区面积为23.89万km2。ROC曲线分析表明,训练AUC值为0.926,预测结果较好。建议在高适宜区和中适宜区划定适当的保护小区,对红瘰疣螈进行就地保护。  相似文献   

17.
采用骨骼标本常规制作方法,对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的骨骼系统做了较全面的观察研究,对各骨骼的形态、位置及相应骨块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将龙里瘰螈与尾斑瘰螈(P.caudopunctatus)、中国瘰螈(P.chinensis)、香港瘰螈(P.hongkongensis)、广西瘰螈(P.guangxiensis)和织金瘰螈(P.zhijinensis)进行了部分属间和种间的比较.可为瘰螈属的分类、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从蚯蚓组织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纤溶酶。研究表明,其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57℃,热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Na+,K+,Mg2+等可提高此酶的活力,而Hg2+,Ca2+等对此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采用平板法测定此酶的血纤维蛋白溶解活性,证明此酶具有强烈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Azumapecten)fareri)两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和淀粉酶与温度和pH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8℃与75℃之间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60℃,在5℃与60℃之间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25℃;蛋白酶的最适pH值有两个,分别是2.61和7.77,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5。栉孔扇贝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与酶本身的性质及栉孔扇贝的生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为材料,获得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胃、肠、肝胰脏蛋白酶 的活性变化及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和25℃)。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胃蛋白酶活性最强,其次为肠道蛋白酶,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