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试验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半胱胺,研究半胱胺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质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750只21日龄黄羽肉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预饲1周后,在肉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0和120 mg/kg半胱胺,鸡饲养至63日龄结束.结果表明,在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12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对22~42日龄肉鸡的料重比及43~63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6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pH45 min、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嫩度(P<0.05),显著降低宰后45 min 肌肉亮度(L*45 min)(P<0.05),添加60和12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系水力(P<0.05);添加6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血清和肌肉中谷胱甘肽含量(P<0.05),显著提高肌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肌肉中巯基含量有提高趋势,丙二醛含量有降低趋势;添加60 mg/kg 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腺苷一磷酸脱氨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的表达(P<0.05).结果提示: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120 mg/kg半胱胺能显著提高22~42日龄鸡的生长性能(P<0.05);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只粮中添加60 mg/kg半胱胺能显著提高63日龄鸡的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嫩度、肌肉pH及系水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溶菌酶对肉鸡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144只1日龄艾维因肉鸡分为4组:对照组、抗生素组及2个剂量溶菌酶组,每组6重复,每重复6只.分别于21、42日龄考察不同处理组肉鸡生产性能及试验末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溶菌酶对养分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阶段溶菌酶均极显著提高了肉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1),使用溶菌酶与使用抗生素在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方面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因此,溶菌酶在肉鸡料中可替代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3.
选择21日龄黄羽肉鸡35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次重复22只,各组分别添加0mg/kg、200mg/kg、400mg/kg及600mg/kg乳酸芽孢杆菌制剂,研究乳酸芽孢杆菌制剂对21 ̄42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21 ̄42日龄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其中200mg/kg乳酸芽孢杆菌组增重效果最明显;各试验组均能提高21 ̄42日龄黄羽肉鸡平均日采食量(P>0.05)和饲料转化率(P>0.05);试验组肉鸡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有上升的趋势;脾脏指数则有增有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80羽1日龄黄羽肉鸡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肉鸡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微生物制剂后形成的试验日粮,随后观察8周,以了解肉鸡采食添加了微生物制剂的试验日粮后生产性能受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微生物制剂能够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和全净膛率(P 0.05),平均采食量有增加趋势,料肉比有降低趋势,但不明显。本试验证明,在日粮中添加1%微生物制剂,能够提高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饲料利用率,效果显著,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无抗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肠道pH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1960羽健壮、活泼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70羽。对照组的日粮为基础日粮;抗生素组的日粮为基础日粮和有计划添加一些物质组成的日粮(1~21日龄添加金霉素500g/t+那西肽250g/t,22~39日龄添加那西肽250g/t,40~42日龄不添加任何物质);试验1组的日粮为基础日粮+100g/t葡萄糖氧化酶;试验2组日粮为基础日粮+150g/t葡萄糖氧化酶。试验结果:⑴生长性能:1~21日龄阶段,试验1组和试验2组末重、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耗料增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其中试验2组生长性能最佳;22~42日龄阶段,抗生素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末重、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耗料增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生长性能最佳;1~42日龄阶段,抗生素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末重、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耗料增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阶段每日平均采食量及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⑵养分代谢率:抗生素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粗蛋白消化率(P<0.05)和表观代谢能(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⑶肠道pH:试验2组22d空肠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43d空肠pH显著低于抗生素组,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⑷肠道微生物菌群数量:抗生素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22d和43d盲肠大肠杆菌(P<0.05)和沙门氏菌(P<0.05)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生素组和试验1组的盲肠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2组(P<0.05)。因此,葡萄糖氧化酶能够降低肉鸡肠道pH,优化肠道菌群,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改善肉鸡生长性能;葡萄糖氧化酶前期添加300U/kg,后期添加200U/kg是一种优化添加方案。  相似文献   

6.
α-半乳糖苷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a-半乳糖苷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择500羽8 日龄快速生长型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羽.试验分为前期(8~28 日龄)和后期(29~56日龄)2个阶段.试验I组饲喂正对照日粮(ME:前期11.92 MJ/kg,后期12.34 MJ/kg),试验Ⅱ组饲喂负对照日粮(ME:前期11.71 MJ/kg,后期12.13 MJ/kg),试验Ⅲ~V组分别饲喂在负对照日粮中添加100、150和200 mL/tα-半乳糖苷酶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各组问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前期和全期料重比以及全期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α-半乳糖苷酶制剂的各试验组后期料重比均低于正对照组(P>0.05)和负对照组(P<0.05),全期料重比也都低于正、负对照组(P>0.05);3个加酶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能量表观代谢率和表观代谢能与正、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个加酶组的缬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但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代谢能降低0.21 MJ/kg的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制剂可降低黄羽肉鸡后期料重比,提高郎分氨基酸表观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为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在黄羽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60羽7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3羽,设一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15、0.2 g/kg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活菌数为108 CFU/g)。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Ⅳ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9.03%(P<0.05)、46.39%(P<0.05)和37.04%(P<0.05),各试验组饲料报酬均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各试验组可极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的代谢率(P<0.01),粗脂肪、钙、磷及表观代谢能的代谢率均有提高,试验Ⅲ组极显著提高黄羽肉鸡对钙、磷的吸收利用率(P<0.01),并且,试验Ⅲ组粗蛋白质、粗脂肪的代谢率最高。因此,在黄羽肉鸡日粮中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适宜的添加量为0.15 g/kg。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150只1日龄黄羽肉鸡[(34.5±1.5)g]随机分成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全部接种禽流感-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105CFU/g丁酸梭菌、0.4%低聚果糖、107CFU/g酿酒酵母等不同组合的微生态制剂,定期测定生长性能指标和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显示:84日龄时,试验Ⅲ组胃肠道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22~42日龄段幼龄黄羽肉鸡,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对42日龄以上青年黄羽肉鸡,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组和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Ⅳ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Ⅱ组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Ⅱ、Ⅲ组提高了禽流感抗体效价峰值和抗体保持时间,试验组对新城疫抗体效价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在幼龄黄羽肉鸡的日粮中添加合适剂量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将375羽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g/t、200g/t、250g/t和300g/t芽孢杆菌制剂,试验分为7~28日龄和29~56日龄两个阶段,共49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Ⅴ组肉鸡料重比降低8.52%,差异显著(P〈0.05);其粗蛋白表观代谢率为80.77%,比试验Ⅰ~Ⅳ组分别高了9.50%(P〈0.01)、4.00%(P〈0.05)、2.51%(P〉0.05)和2.40%(P〉0.05),对干物质和表观代谢能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300g/t的芽孢杆菌制剂还可显著提高天冬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脯氨酸的表观代谢率(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可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利用率,且以添加300g/t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果寡糖(FO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和非淀粉多糖(NSP)酶及其组合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择1日龄雌性黄羽肉鸡1 800羽,随机分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 (Ⅰ组,对照组)、0.4%FOS (Ⅱ组)、0.5 g/kg BS (Ⅲ组)、0.05%NSP酶(Ⅳ组)、0.4%FOS+0.05%BS(Ⅴ组)、0.4%FOS+0.05%NSP酶(Ⅵ组),进行56 d的饲养试验以及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均能一定程度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其中Ⅱ、Ⅳ、Ⅴ、Ⅵ组ADG分别显著提高9.4%、9.9%、10.8%、9.1%(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试验各组均可以提高饲粮粗蛋白质的代谢率,其中Ⅲ、Ⅳ、Ⅴ、Ⅵ组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9.0%、13.6%、13.1%、12.2%(P0.05);Ⅴ、Ⅵ组饲粮粗脂肪代谢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Ⅲ、Ⅳ组粗纤维代谢率比对照组提高3.2%、5.5%(P0.05);除Ⅴ组外,其他试验各组均显著可提高Ca和P的代谢率(P0.05)。综上所述,在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FOS、BS和NSP酶,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代谢率。FOS与BS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其苏氨酸需要量。【方法】试验选用22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1 600只,根据体重相同的原则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肉鸡(公母各半)。采用玉米-花生粕型基础饲粮,5个处理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含0.60%(基础饲粮)、0.67%、0.74%、0.81%和0.88%苏氨酸饲粮,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2只鸡屠宰采样,测定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公鸡、母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对于母鸡,0.88%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对于公鸡,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饲粮苏氨酸水平与黄羽肉公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公、母鸡料重比呈显著的二次线性相关(P<0.05);根据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1%和0.83%;根据料重比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母鸡和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3%和0.86%。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母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黄羽肉公鸡全净膛率和腹脂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0.81%苏氨酸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0.60%和0.74%苏氨酸组,0.88%苏氨酸组腹脂率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母鸡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其中0.60%苏氨酸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0.81%苏氨酸组,0.81%和0.88%苏氨酸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0.60%苏氨酸组(P<0.05);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胰岛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60%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最低,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苏氨酸组(P<0.05);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适量苏氨酸可以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以生长性能为主要判定指标,确定22~42日龄黄羽肉母鸡饲粮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3%,黄羽肉公鸡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1%。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乳酸菌素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30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乳酸菌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0 d,分别在肉鸡28日龄和70日龄时采样,计算料重比,并检测各组中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表明:1)与Ⅰ组比较,试验1~28 dⅡ~Ⅴ组肉鸡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70 dⅡ组和Ⅳ组肉鸡增重显著升高(P<0.05),Ⅱ~Ⅴ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Ⅳ组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Ⅱ、Ⅲ、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肉鸡血清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Ⅱ~Ⅴ组28日龄肉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70日龄肉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Ⅰ组(P<0.01或P<0.05);Ⅱ组和Ⅳ组28日龄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70日龄肉鸡血清总胆固醇和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Ⅳ、Ⅴ组之间上述各血清生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3)28日龄时,Ⅱ组和Ⅳ组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Ⅴ组(P<0.05),但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Ⅴ组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70日龄时,Ⅱ~Ⅳ组肉鸡血清SOD活性和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其抗氧化功能,以添加100 mg/kg乳酸菌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2种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大豆卵磷脂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960只1日龄科宝500白羽肉公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各组试验鸡分别饲喂2个能量水平和2个乳化剂添加水平组成的试验饲粮,其中代谢能分别为12.13和11.92 MJ/kg(1~21日龄)、12.96和12.65 MJ/kg(22~49日龄),乳化剂添加水平分别为0和265 mg/kg(1~21日龄)、0和400 mg/kg(22~49日龄)。试验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利用率,以及血糖、血脂和胆汁酸含量。结果表明:肉鸡采食正常能量饲粮前期(1~21日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低能量饲粮(P<0.01),肉鸡全期(1~49日龄)采食添加乳化剂的低能量饲粮料重比能达到正常能量饲粮水平;饲粮添加乳化剂有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粮粗脂肪和能量表观利用率的趋势,可促进胆汁分泌,能显著降低前期及全期料重比(P<0.05)。结果显示,降低饲粮能量显著降低1~21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提高1~21日龄和1~49日龄料重比;饲粮添加乳化剂能够改善饲料利用率,特别是在1~21日龄肉鸡低能量饲粮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饲喂发酵饲料对其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肠道健康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公鸡240只,随机分入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4组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分别饲喂添加0、5%、10%、15%发酵饲料的试验饲粮,生长后期(22~42日龄)均饲喂不含发酵料的基础饲粮,试验期为42 d。试验第21和42天时,测定肉鸡的1~21日龄、22~42日龄和1~42日龄生长性能、19~21日龄和40~42日龄养分利用率、42日龄肠道菌的数量和42日龄肉品质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发酵饲料显著降低肉鸡1~21日龄料重比(P<0.05);饲喂15%发酵饲料显著提高肉鸡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提高19~21日龄肉鸡干物质利用率和能量代谢率(P<0.05)。前期饲喂发酵饲料对42日龄肉鸡的盲肠菌群数量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肌肉中胆固醇含量(P<0.05)。【结论】生长前期饲喂10%的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肉鸡1~21日龄料重比;饲喂15%发酵饲料显著提高了肉鸡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19~21日龄肉鸡干物质和能量利用率。生长前期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鸡肌肉胆固醇含量,但是对42日龄肉鸡盲肠菌群数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 240只 1日龄雌性健康肉鸡随机分为 4组,每组 3个重复,每个重复 20只。试验预试期 5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同时,分别定时在饮水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 A及其佐剂 B,其中复合微生态制剂 A的添加水平为饲粮的2.0‰,6日龄时开始添加,每周 2次,每次饮用量为周采食量 2.0‰的 1/2;复合微生态制剂佐剂B在 7、14和 21日龄免疫后分别连续使用 3d,每天 1次,每次饮用量为日采食量的 0.5‰、1.0‰和 2.0‰。正试期为 37d。测定各组生产性能、肠道菌群数量、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在每个试验阶段,Ⅱ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除 7~14日龄和 15~21日龄料重比外,Ⅱ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2)14日龄和 28日龄时,Ⅱ组和Ⅲ组肉鸡盲肠乳酸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日龄时,Ⅱ组和Ⅲ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8日龄时,仅Ⅱ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21、28和 35日龄时,Ⅱ组和Ⅲ组肉鸡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14日龄和 42日龄时,Ⅳ组肉鸡的脾脏指数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28和 42日龄时,Ⅲ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均较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2.0‰复合微生态制剂 A和 0.5‰复合微生态制剂佐剂 B能够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改善其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同时,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佐剂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肉鸡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肉鸡为研究对象,对以杨木屑为原料、采用醋酸催化法制取的低聚木糖进行评价,研究低聚木糖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短链脂肪酸含量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低聚木糖的促生长机制,为醋酸催化法生产低聚木糖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2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鸡,随机分为2个组,即对照组和低聚木糖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聚木糖组以0.02%低聚木糖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沸石,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低聚木糖显著提高了肉鸡42日龄时的体重以及22~42日龄和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低聚木糖显著提高了肉鸡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有提高十二指肠蛋白酶活性的趋势(P=0.056),但对空肠、回肠和盲肠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对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低聚木糖显著增加了肉鸡血清生长激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 3)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甲状腺素(T 4)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T 4/T 3值(P<0.05)。综上所述,低聚木糖通过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促进与生长相关的激素分泌,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从而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载锌蒙脱石(Zn-MMT)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随机选择1日龄健康科宝公雏288只,按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低蛋白质基础饲粮,正对照组[硫酸锌(ZnSO 4)组]饲喂低蛋白质基础饲粮+40 mg/kg ZnSO 4,4个试验组分别在低蛋白质基础饲粮中添加20、40、60和80 mg/kg Zn-MMT(均以锌含量计算)。试验鸡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和ZnSO 4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添加60和80 mg/kg Zn-MMT显著降低肉鸡1~21日龄平均日增重(ADG,P<0.05),添加80 mg/kg Zn-MMT显著提高肉鸡1~21日龄料重比(F/G,P<0.05);添加Zn-MMT对肉鸡22~42日龄和1~42日龄ADG、平均日采食量和F/G以及1~21日龄ADG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添加Zn-MMT对肉鸡21和42日龄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ZnSO 4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添加Zn-MMT显著提高肉鸡21日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且添加80 mg/kg Zn-MMT显著提高肉鸡42日龄胸腺指数(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添加20和60 mg/kg Zn-MMT显著提高肉鸡42日龄腿比率(P<0.05);与ZnSO 4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添加Zn-MMT对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添加40和60 mg/kg Zn-MMT显著降低肉鸡十二指肠隐窝深度(CD,P<0.05),且添加60 mg/kg Zn-MMT显著降低肉鸡空肠CD(P<0.05);添加20 mg/kg Zn-MMT显著降低肉鸡回肠CD(P<0.05),并显著提高肉鸡回肠绒毛高度(VH)/CD(V/C)值(P<0.05);同时,添加80 mg/kg Zn-MMT显著降低肉鸡空肠V/C值(P<0.05)。与ZnSO 4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添加20 mg/kg Zn-MMT显著提高肉鸡回肠V/C值(P<0.05),并显著降低回肠CD(P<0.05);添加40 mg/kg Zn-MMT显著提高肉鸡空肠VH(P<0.05),并显著降低肉鸡十二指肠CD(P<0.05);添加20和60 mg/kg Zn-MMT显著降低肉鸡空肠CD(P<0.05);添加20、40和60 mg/kg Zn-MMT显著提高肉鸡空肠V/C值(P<0.05)。综上所述,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Zn-MMT对肉鸡后期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与添加ZnSO 4相比,可显著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提高小肠VH和V/C值,降低小肠CD,促进肉鸡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18.
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宝明  单安山  镡龙 《中国家禽》2006,28(13):16-18
试验研究了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200只8日龄艾维茵肉仔鸡被随机分成4组,每组五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对照组基础饲粮根据NRC营养水平配制,试验组肉仔鸡从8日龄开始喂料量分别为对照组的90%、80%和70%,限饲1周后各组恢复自由采食。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周,限饲各组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3周,限饲9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4周,限饲80%和7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6、7周及2~7周各组在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胴体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有机硒和枣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2×5两因子(A、B)随机试验设计,A因子为枣粉添加水平,分别为0、8%,B因子为硒添加水平,分别为 0、0.3、0.6、0.9、1.2 mg/kg。选择体重接近、健康的1日龄科宝505白羽肉仔鸡720只,随机分为 10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12 只鸡(公母各半)。试验期为 42 d,分前期(0 ~ 21 d)和后期(22 ~ 42 d)两个饲养阶段。结果表明:有机硒和枣粉两因子间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试验前期,A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1组(P < 0.05),且A2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 0.05)|添加枣粉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 < 0.05)。试验后期,A5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除A1组外的其他各组(P < 0.05),而料重比显著低于除A3组外的其他各组(P < 0.05),A4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A1、A2和A3组(P < 0.05)。A5组总能和总磷利用率均有下降的趋势(P =0.090|P =0.078)。添加枣粉后,肉仔鸡对氮和钙的利用率均有改善(P < 0.05),但总能的利用率显著下降(P < 0.05)。综上,饲粮添加0.3 mg/kg硒可以提高肉仔鸡前期平均日增重,添加枣粉可改善肉仔鸡前期采食量,并提高氮和钙的利用率。 [关键词] 肉鸡|枣粉|有机硒|生长性能|养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lant additiv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immune function and morphology of internal organs and tissues in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400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at 10-day-old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The broilers in control group were fed with basal diets, while in experimental group A,B and C were fed with basal diets added 3,5 and 8 g/kg plant additives, respectively. Each group had 10 replicates (10 birds per replicates), and 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50 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oup C got the best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ll groups:ADG increased by 5.53% (P<0.05), F/G was decreased by 6.11% (P<0.05), the survival rate was increased by 2.16%(P<0.05), and immune organ index, duodenal villous length and serum antibody titer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ll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supplemented with the plant additives could enhance development of the duodenum, liver and kidney, and NDV antibody titer. In conclusion, adding the plant additives in the diet could improv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immune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organs in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and the recommended amount was 5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