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近日,河南省禹州市电力工业公司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成功查处一起重大窃电案件。这是禹州市利用高频强磁机实施窃电被成功破获的第一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8万元。为维护和谐的供用电秩序,维护供电企业合法权益,该公司以查处窃电、违约用电为重点,在辖区内有计划、有重点开展用电稽查、计量检查等  相似文献   

2.
路言  长林 《农村电工》2004,12(1):17-17
窃电是违法犯罪行为,但窃电者竟敢利用本应制裁其违法行为的法律手段,去对抗反窃电的供电企业。供电企业因反窃电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反被窃电者告上法庭,真是天下之大滑稽。江苏省阜宁县这场因反窃电引发的风波,是一起典型的窃电者与反窃电者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较量的案件。经县、市两级法院几个回合的审理,2003年6月20日,作出终审判决,作为被告的阜宁县供电局胜诉,原告顾某败诉。历时6年之久的窃电与反窃电诉讼案件,终于尘埃落定。1案件起因一波三折祸起窃电引发诉讼1997年3月1日,阜宁县富益冶炼厂(系顾某私营)租赁化工厂闲置厂房及设备经…  相似文献   

3.
赵怍忱 《农电管理》2014,(12):51-53
<正>窃电一直是困扰电力正常供应和电网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窃电行为不仅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扰乱正常的供用电秩序,更造成电力设施的损坏,形成重大的安全事故隐患,直接威胁着电网的安全。在查处窃电案件中,收集与运用窃电证据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案件的成败。收集窃电案件证据的基本原则必须主动、及时。这是因为窃电证据是能够证明窃电案件真实情况的依据,是行为人在一定时空里,通过一定  相似文献   

4.
1 目前窃电的现状分析 (1)窃电手段多样性.近年来,采取伪造封印,私自开启电能计量装置窃电,以及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窃电的案件比例日渐上升.窃电者的窃电手段日趋隐蔽,手段日益多样性,给查获窃电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极大地扰乱了供用电秩序.  相似文献   

5.
桂炜 《农村电工》2012,(11):25-25
本刊讯近日,江西省南昌县供电公司成功破获一起居民破墙凿管窃电案件。尽管窃电者的窃电手段很隐蔽,但仍然没有逃过电力员工的眼睛,其违法行为面临的将是严厉处罚。南昌县供电公司象湖供电所营抄员在幸福时光小区某单元检修时发现,在关闭该单元电源的情况下,一楼住户刘某家中电视仍然不时发出声音,难道该住户家自带电源?于是要求进入该住户进行查看,检查发现该住户家没有自带电源。那电源点是从哪里来的呢?异常现象引起了营抄员的警觉,遂将此情况反映到公司反窃电大队,反窃电大队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该住户家中的用电设施进行现场勘察,当场戳穿其窃电行为。  相似文献   

6.
电能是一种有量无形的特殊商品。窃电发生后,窃电现场一旦证据采集不及时、不科学或被破坏,会给窃电案件的正确认定及处理带来较大困难,影响到窃电案的正确、公正处理。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河北省广平县供电公司对窃电案件的处理过程进行了规范,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一起采用遥控互感器窃电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的现场检查经过和案例分析,得出本案例带来的启示。该窃电案件的作案手段,表明窃电方式已由较原始的方式发展成现代化的智能型窃电,启发用电检查人员拓宽反窃电的工作思路,对今后的反窃电工作开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3年蓬莱市电业公司共查处窃电案件35起,追补损失电量折合人民币39.92万元。窃电行为的大量存在,严重扰乱了社会用电秩序,对供电企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书生 《农电管理》2013,(10):52-53
窃电行为的泛滥一直困扰着供电企业,但由于电能的特殊性,查处窃电在证据的收集、固定、保存、鉴定和移送上有一定的难度,有些证据在案件审理阶段无法发挥应有的证明力,阻碍了窃电案件及时立案和审判,以罚代刑的情况十分普遍,导致窃电现象愈演愈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月29日深夜,河南省开封县供电公司员工在开封县西姜寨乡段木周村查处了一起窃电案件,追补电费1200元。当晚深夜23时许,该公司电力员工邱华军、渠世营和农电工赵景明、高长奇一同对段木周村进行安全与查窃电巡视。手电筒的灯光顺  相似文献   

11.
时下,窃电行为具有普遍、量大、技术性强等特点,供电企业必须多方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企业内外积极因素,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窃电行为。笔者结合河南省许昌供电公司近几年反窃电工作实际.总结出几种常用反窃电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1案件回顾 2008年8月5日,某供电公司在对辖区内用电户进行用电检查时.发现戴某开办的加工厂采用挂外线的方法。使一台自有设备绕越计量装置,从主线路直接用电,属窃电行为。由于窃电时间无法确定,供电公司按照《供电营业规则》第一百零三条之规定,并结合该台设备功率,计算出其窃电总能量9720kWh,折合电费总计6638.76元。因数额较大,供电公司随即将戴某的窃电行为向公安机关进行了举报。  相似文献   

13.
安徽巢湖供电公司开展了大规模地毯式反窃电检查,检查中发现了一种极其隐蔽的窃电现象。不少居民用牙签之类的细棒将转盘卡住,致使电表不走而进行窃电;同时每月的电费照常缴纳,不至于因电费异常而引起抄表员怀疑。为了遏制这一窃电风气的进一步蔓延,检查人员都一一现场摄像取证、登记造册,当场将窃电户电表拆除并对其中止供电。  相似文献   

14.
陈红文 《农村电工》2009,17(11):14-14
近日,某市一家企业向供电公司举报该企业职工胡某在其居住的家属偻内窃电,要求处理。供电公司随即将此情况向市政府反窃电办公室报告。该办公室组织公安、供电等相关单位展开调查,确认了胡某窃电的事实。公安机关依法传唤了窃电嫌疑人胡某,胡某对其窃电行为也供认不讳。后根据反窃电办公室的处理意见,胡某除补交电费外,还向供电公司交纳了500元用电违约金,  相似文献   

15.
乔新国 《农村电工》2004,12(11):16-16
在查处窃电过程中,窃电证据是对犯罪分子量刑的重要依据。个别被判刑的窃电分子服刑中申诉,一旦推翻原来的窃电证据,无罪释放后,很可能向法院提出国家的刑事赔偿,向供电企业则提出民事赔偿。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各级法院遵循的是“疑案从无”的判案原则,以避免错案产生国家赔偿和对个人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提起诉讼案件中的证据一定要确凿,举证程序一定要合法,确保胜诉。对发现错误的要及时纠正,做好工作,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对于窃电案件的盗窃价值认定,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要经得起推敲。浙江省安吉县的一个窃电案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1 窃电分子的心理 1.1 对电是一种特殊商品缺乏认识,法制观念淡薄,认为电是国家的,不偷白不偷,偷了也白偷。 1.2 受利益驱动。目前部分乡镇企业经营形势不好,认为窃电是一条快速致富之路,因此铤而走险。 1.3 说情风严重,助长了窃电之风。受社会环境影响,窃电分子认为窃电是小事儿,如被发现,找找人高抬贵手就能混过去,最多交点罚款。个别地方打着“保护”企业复苏,维护社会安定的幌子,上行施压施威,下行关系说情。 1.4 窃电分子抓住管理不到位的空隙大肆进行窃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防窃电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三个阶段。业扩管理流程的防窃电管理为事前管理,从装表接电后到抄、核、收过程的防窃电为事中管理,运行过程中对窃电行为的查处为事后管理。在防窃电全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很难区分哪个阶段重要、哪个阶段就不重要。因此,要搞好防窃电工作,必须统筹安排,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才有可能真正取得防窃电工作成效。本文就防窃电的管理措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林丽 《农电管理》2005,(9):22-23
新时期反窃电工作的基本特点 技术性:窃电技术手段多样化,窃电方式隐蔽,引入一些高科技元素,一般查电人员受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局限,难以查获窃电行为,反窃电需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反窃电技术探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麒麟 《农村电工》2009,17(9):45-46
长期以来,窃电问题一直困扰着供电企业,尽管供电企业已从多方面加强了防窃电措施,但由于窃电手段和窃电技术不断演变,给反窃电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同时,对特殊商品"电能"在数量上的推算数额,司法部门基本上不予采信.针对"电老鼠"猖獗窃电行为,供电企业只能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贡张福 《农村电气化》2011,(8):61-61,63
长期以来,打击窃电一直是电力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可是窃电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地影响着电力公司的效益,干扰了正常的用电秩序,甚至严重地影响了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