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水稻5个品种的种胚和11个品种的幼穗在含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并再生绿苗。品种间在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对激素的诱导效应表现了基因型差异。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高于种胚。种胚的盾片愈伤组织分化能力高于胚轴,胚芽鞘的未分化得绿苗。去分化培养基添加2,4—D2mg/1+KT0.5mg/1,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甚佳,并促进绿苗分化。选择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种胚的培养270天,幼穗的培养210天,仍有部分品种保持较高的绿苗分化率。  相似文献   

2.
组织培养作为一门新兴的生物工程技术,为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开拓了新途径。目前,组织培养已广泛地应用于单倍体育种、快速繁殖、无毒培养(脱毒)、筛选变异体、培育新品种等方面。我们从1979年以来,在水稻组织离体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由水稻的幼穗、幼叶、叶鞘及幼茎作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不仅成功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并都诱导出完整的植株。我们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水稻杂种优势的多代利用问题,免去年年制种的麻烦及筛选变异体,扩大变异源,进而选育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高粱是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其组织培养研究对高粱再生体系建立以及高粱转基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以6个基因型的高粱幼穗为外植体,研究光照、激素、基本培养基以及基因型对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粱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光照有利于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2,4-D和KT混合使用的效果比2,4-D单独使用好;3种基本培养基对幼穗愈伤诱导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基因型对幼穗愈伤诱导影响差异显著,且5种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愈伤诱导能力大小为M81-E07-27BJ-285=考利罗马。对于高粱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3种培养基中只有MS培养基和NB培养基分化出再生苗;6种基因型中只有忻粱52分化出绿苗,分化率为11.49%。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用三种类型的小麦幼穗为材料,在幼穗的发育时期,去分化和分化培养基等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对它们在离体培养下的反应进行了比较,发现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苗的分化率以及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的行为,都因不同类型的小麦幼穗而产生显著差异,而且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苗的分化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我们认为,材料的基因型选择,可能是建立小麦的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物系统的一个有希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我们一直从事粳稻的离体组织培养研究,并获得了以幼穗、幼茎、幼叶和叶鞘作外植体诱导植株成功。对麦类作物的离体培养研究的不多,尤其是使用比较简单的N_6培养基来诱导培养出麦苗成功的例子未见报道,至于研究不同倍体的麦类对培养基的反应也设人问津。  相似文献   

6.
以阿勃小麦缺体植株未抽出的幼穗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获得了幼穗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从而建立了这些缺体的体细胞无性系。不同缺体间在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上表明明显差异,阿勃2D缺体的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最高,缺体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与缺失的染色体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水稻小孢子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效率,以4份水稻为材料,研究了温度、渗透压(甘露醇)和化学(秋水仙碱)等预处理离体花药和小孢子对愈伤产量和绿苗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离体花药分别于60 g/L甘露醇和10 mg/L秋水仙碱中预处理3 d均能明显提高小孢子愈伤组织产量及绿苗产量;游离小孢子于32℃热击预处理2 d也能提高小孢子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产量。  相似文献   

8.
用水稻16个杂交种进行种胚和幼穗培养,探讨离体性状间以及它们与一些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愈伤诱导率与绿苗再生率成负相关,两种外植体间的绿苗再生率成显著负相关;种胚愈伤诱导与植株高度、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其绿苗再生与株高,粒长成显著负相关;幼穗离体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与种胚的基本一致,但相关系数较低,只有绿苗再生与粒厚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诱导小麦赤霉毒素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浓度水杨酸 (SA)分别在小麦开花前和开花后进行处理 ,研究水杨酸对小麦离体穗的赤霉毒素抗性诱导和对小麦赤霉毒素胁迫下离体穗的幼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0 0 5~ 0 1mmol·L-1水杨酸处理小麦 ,可使小麦离体穗在小麦赤霉素胁迫下延迟衰老 ,离体穗的百粒重比对照提高 9%以上 ,幼胚培养的绿苗率显著下降 ,愈伤组织出愈率显著上升。低浓度水杨酸对离体小麦抗赤霉毒素诱导无显著影响 ,高浓度水杨酸对离体穗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不同小麦基因型及其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研究初探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以13个不同基因型、3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选用5种不同培养基,研究了各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靠的小麦组培再生系统。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根的分化和绿苗的再生虽然都具有显著的基因型效应,但不具备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绿苗的再生分化,幼胚优于成熟胚,幼穗和幼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X和A培养基各自在愈僵组织的诱导和再生分化上都明显优于MSS AA/2和R培养基。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88.9%、56.3%和8.7%;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99.1%、53.2%和17.6%;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达94.6%、84.8%和18.3%。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小麦与堰麦草属间杂种的幼嫩叶片、茎节、叶鞘和幼穗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外植体之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都存在明显差异,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分化率均以幼穗外植体为最高,余者较低。最终,建立了各种供试基因型的体细胞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亚麻花粉小孢子离体培养,建立亚麻花粉小孢子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以期加快亚麻单倍体育种进程。[方法]以5种不同基因型亚麻的花粉小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亚麻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的分化率的差异,筛选适宜亚麻花粉小孢子培养基。[结果]不同基因型的亚麻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差异显著,9601和9605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较高,分别为30.8%和28.6%;9601组合的花粉绿苗分化频率最高为14.5%。其次为9718和9712,分化率分别为11.5%和8.0%;筛选出亚麻花粉小孢子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HF1、绿苗分化培养基HF2。[结论]初步建立了亚麻花粉小孢子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亚麻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筛选、转基因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10个基因型的不结球白菜杂种F1花药进行了离体培养,并分析了不结球白菜基因型、培养基种类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10份材料均能在3种诱导培养基中发生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的分化较为困难;有4份材料能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绿苗,但发生率低,平均绿苗分化率最高的仅为1.515%,另6份材料未发现绿苗产生.  相似文献   

14.
内源激素对水稻不同外植体培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HPLC法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有差异的几个水稻品种的不同外植体(花药、幼穗、幼胚和成熟胚)及其愈伤组织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内源激素的含量和配比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绿苗分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外植体中的内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表现为:Z ZR呈负效应,IAA呈正效应,GA除成熟胚外呈负效应。愈伤组织中内源激素对绿苗分化率的影响表现为:IAA和GA呈负效应,ABA、Z ZR呈正效应。内源激素的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有一定作用,表现为:IAA/Z ZR对愈伤组织诱导率有一定的正效应,Z ZR/IAA、ABA/IAA对绿苗分化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水稻幼穗获得花药愈伤组织。花药愈伤组织开始在颖花内形成,增殖而撑开稃片,脱颖而出,浮游于培养基中成为悬浮细胞。根据大小区分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将小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再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分化出许多绿点及二株绿苗。通常  相似文献   

16.
小麦幼穗培养一步成苗和提高分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组织培养研究在近几年来有了较大进展。小麦幼穗培养也曾有过研究和报道,Chin等从年幼花序诱导形成愈伤组织,陈志贤等从幼穗诱导形成少数愈伤组织,但他们都未能从这些愈伤组织诱导形成根和苗。最近舒理慧从不同发育时期幼穗获得幼苗,但需二次成苗,且分化数小。我们进行了一次成苗和提高分化频率的研究,研究发现,用C_(17)培养基,添加低于0.5mg/l2.4-D和高于1.0mg/l6-BA的生长激素配比下,  相似文献   

17.
对导入高粱、豌豆、长穗偃麦草等供体DNA后的10个春小麦组合进行了幼胚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胚龄为15 d左右,幼胚长1.5 mm左右时,剥取幼胚进行离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为73.8%,绿苗诱导率平均为157.2%,幼胚平均直接成苗率为24.1%.经过离体培养挽救了为数不多的导入后代,并可进行加代培育,缩短了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18.
以雅安扁穗牛鞭草的幼穗为外植体,研究了2,4-D浓度和不同取材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继代培养时不同浓度的2,4-D对愈伤组织增殖、分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幼穗下部为外植体接种在MS+2,4-D 7.0 mg/L培养基中,颗粒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达100.00%;MS+2,4-D 1.0 mg/L是幼穗愈伤组织较为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的出愈率为89.44%,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和生根率都可达100%,平均绿芽点数和生根数等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9.
苏丹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的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苏丹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幼穗发育期以及配比的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发生、生长状态及其绿苗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度为1.5~5.0 cm的幼穗,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3.0 mg/L 2,4-D和0.2 mg/L KT,诱导频率达80%~90%,继代培养基中仍添加3.0 mg/L 2,4-D 0.2 mg/L KT,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快,且保持植株再生的能力;在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 6-BA 0.01 mg/L NAA或添加2.00 mg/LCPPU 0.01 mg/L NAA,经继代培养3~5代的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保持在50%以上;在继代培养中选择外表呈白色、干燥、紧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是提高其再生植株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水稻湘早籼13号和超丰早1号两个品种的幼穗和胚轴为外植体,进行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与不同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的组织的诱导率,继代培养过程的生长状态和绿苗分化率均有差异两种基因型相比,超丰早1号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高,生长状态要好,表现在胚性愈伤组织百分率高,分化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