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406-3408
基于麦克南等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了经济分析,考察了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本保护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农村人力资本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当前农村人力资本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论坛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共同主办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论坛,最近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重点分析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同时评估政府相关政策,并提出建议。出席会议的中方代表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林用三等领导和专家、有关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外方代表有福特基金会CookSarah女士、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副局长王纪元先生等专家学者、驻华机构和国际组织的负责人。 本次国际论坛是由福特基金资助召开的。…  相似文献   

3.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136-137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产生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而城市更为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又鼓动着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尽管农村劳动力流往城市可促使农业土地生产形式完善,拓宽农村的经济收入来源,但也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给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阻力。为降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政府应当认识到自身在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政策干预的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农产水平,从而实现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合肥市、安庆市、蚌埠市、六安市4个城市及安徽省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进行对比,并对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并结合皖西地区实际情况,客观现实地提出解决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问题的微观层面的措施,希望能为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贵州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贵州省3个自然村劳动力流动情况的调查,揭示了贵州农村劳动力流动呈中心-边缘递减分布、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精英的流动等几个基本特点,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以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为核心,按照中心-边缘梯次城镇化的路径来解决贵州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并提出以农村基础教育为中心,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推进城乡制度衔接等建议,逐步实现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了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农民由集体经营向个体经营转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有利于将农民从农田中解放出来,新时代的农民既可以选择从事农业,又可以选择非农业生产,使得农村社会逐步向"大流动"方向发展,很多农村劳动力到城市打工。但在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本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现象。国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学者在国外的研究理论基础上,基于国内的一些制度条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就影响因素的一个方面——人力资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培训及健康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三个主要方面,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田富强  胡钢  池芳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297-2298
反思了麦客现象及其贡献,探讨了麦客就业受到现代化机械挤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施俊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63-6664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农民所存在的风险,在传统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和效用模型的基础上,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过程中个人所面临的决策风险和社会环境带来的风险,以及风险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讨论了降低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关系的实证分析,证明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生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并对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的原因进行了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科技普及的提高,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法有序地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有偿租赁等土地有效流转形式,把有  相似文献   

14.
15.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到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模型和速度扩展。农村劳动力占我国总劳动力的绝大比重,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向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和沿海城市流动,对乡镇和城市影响不小,本文就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市产生的某些外部性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国内外的具体研究等方面对学术界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展望,力图反映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大致情况,同时也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3):207-210,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我国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这个历史转变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够改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含量,也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转移的层次和效果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效应,现行城乡隔离的教育资源分配和就业机制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利影响,以及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建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隽  王虹 《山东农业》2003,(8):17-17
目前中国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第一,“不离土不离乡”,使农业内部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机会增加。第二,“离土不离乡”,增加农村的非农业就业。第三,“离土又离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而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存在着自发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计划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自发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同时乡镇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是国家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审计,清理不良贷款,从而影响了乡镇企业的贷款来…  相似文献   

19.
贵州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明确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渠道,结合贵州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研究了贵州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等多种机制和渠道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贵州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主要流向省外从事第二产业、文化程度低、年轻化趋势等特点,其结果是劳动力流动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作用到了经济发达地区流入地,占比例较大的向省外流动对于贵州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占比不大的省内产业间流动对贵州省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则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抓劳动力输出、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卓瑛  赵冰 《农业考古》2005,3(6):309-312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有其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将有助于问题的更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