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丘红壤泡桐——茶树复合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亚热带丘陵红壤泡桐茶树复合种植模式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 :与纯茶园相比 ,泡桐茶树复合园的日平均光照强度下降 5 1 .2 % ;茶蓬内日平均气温下降 0 .3~ 1 .2℃ ;相对湿度增加 6.1~ 7.5个百分点 ;1m土层内根系总量增加 44 .4% ;各土层贮水量提高 2 .5 %~ 1 1 .3 % ;凋落物增加 2 8.0 2 % ;凋落物养分含量增加 2 0 .3 % ;0~60cm土层内速效氮、磷、钾总量增加 3 4.6% ;茶叶产量提高 1 6.9% ;茶叶品质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旱作条件下下水陆稻灌浆期根系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旱作条件下水陆稻灌浆期根系生长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灌浆期根系的垂分布不同水稻的根系一般分布在0-40cm土层,陆稻根系一般分布在0-60cm土层,最深可达80cm,且水稻总根系分布较浅(0-30cm间占总量的87.02-96.67%,陆稻总根系分布较深(0-30cm间只占总量的61.42%-81.70%)。因此,陆稻具有深扎根性。(2)除比根长参数外,不令是同一垂直位置,还是整个根  相似文献   

3.
旱作条件下水陆稻灌浆期根系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旱作条件下水陆稻灌浆期根系生长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灌浆期根系的垂直分布不同,水稻的根系一般分布在0~40cm土层,陆稻根系一般分布在0~60cm土层,最深可达80cm,且水稻总根系分布较浅(0~30cm间占总量的87.02%~96.67%),陆稻总根系分布较深(0~30cm间只占总量的61.42%~81.70%)。因此,陆稻具有深扎根性。(2)除比根长参数外,不论是同一垂直位置,还是整个根系,陆稻的各根参数值远远大于水稻,甚至达3.21倍。(3)旱作条件下,陆稻的比根长小于水稻,即陆稻的根直径略大于水稻,这可能是生态适应性的缘故。(4)陆稻的耐旱性强于水稻。  相似文献   

4.
玉米根茬还田对玉米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根系干重的垂直分布趋势:地上为20%以上,在0~20cm土层内为50%以上,在21~40cm土层内为10%以上,在41~60cm土层内为7%左右,在61~80cm土层内为5%左右,在81cm以下土层内为4%左右。玉米根茬还田在配施化肥的条件下,尤其是配施N肥,玉米根重明显增加;不配施化肥则有降低玉米根干重的趋势,这与调节土壤的碳氮比有关。从百分比分布看,根茬还田使玉米地上及0~40cm土层内的根系比重增加,N肥也能增加玉米地上及0~40cm土层内的根系比重,而P、K肥使40cm以下土层内的根系比重增加。  相似文献   

5.
农林复合系统中林带和作物的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从农林复合系统角度探讨了杨树林带和小麦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认为:林带根系分布水平伸展至1.5H(H为树高)范围内,尤以0.5H范围内树根量为集中,并且90%以上,根系集中于0-100cm土层内,其中20-60cm土层为根系密集区。讨论了土壤水分状况、林带遮荫与根系分布的关系以及林带附近的作 物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6.
毛白杨根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沙地上不同年龄毛白杨人工林的根系,从形态、数量和分布密度3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其根系为水平斜生复合根型,14a生林木根系的分布深度可达4.5m,水平根幅达8m左右。以重量划分7,9,14a生林分的根系,分别集中在0 ̄60cm、0 ̄100cm和0 ̄100cm土层内,占根系总重的86%以上,树木周围2.0m范围内根系的重量占总根量的80%以上。以根系长度衡量,整个林地内根系分布较均匀,0  相似文献   

7.
桃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7-8月间在浙江省临安县泉口实验场桃茶间作园内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纯茶园比较,密植园光强减少60%,稀植园减少40%。0cm地温日较差,纯茶园比稀植园大7.1℃,比密植园大11.1℃;空气水气压和相对湿度,晴天密植园比稀棺园大2.0hPa和8%,阴天大1.1hPa和6%,密植园与纯茶园离地120cm高处的空气湿度差,白昼为4.0hPa-6.2hPa和7%-9%,夜间为0.4hPa-2.8hPa和2%-5%;离地120cm高处的日平均风速,纯茶园为0.49m·3 ̄(-1),稀茶园为0.9m·s ̄(-1),密植园为0.4m·s ̄(-1)。  相似文献   

8.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点与大气降水及林分的蒸散量紧密相关,阔叶林地土壤水分动态比针叶林地变化较缓和,变化幅度较小;同一林地不同土壤层次水分动态特点与一次降水时接收到的净雨水量及森林植物根系在各层中的耗水量密切相关。在整个生长季节内,0~20cm和20~40cm土层水分变化较为剧烈.而40~60cm和60~80cm土层水分变化较为缓和。植物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密度与对应土层的耗水量的相关关系只有在土壤水分条件充足时才比较明显,当土壤水分条件较为干燥时,植物根系对下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则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9.
桃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3年7-8月间在浙江省临安县泉口实验场桃茶间作园内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纯茶园比较,密植园光强减少60%,稀植园减少40%.0cm地温日较差,纯茶园比稀植园大7.1℃,比密植园大11.1℃,空气水气压和相对湿度,晴天密植园比稀植园大2.0hPa和8%阴天大1.1hPa和6%,密植园与纯茶园离地120cm高处的空气湿度差,白昼为4.0hPa-6.2hPa和7%-9%夜间为0.4hPa-2.8hPa  相似文献   

10.
超高产水稻品种的根系分布特点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利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和组合,采用根箱钉板法研究了全量根系在土壤中纵向和横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的52%~63%分布在0~12cm土层中,70%~79%分布在0~24cm土层中。后期耐早衰的协优9308表现奶系生物量大,深根系比例高。根系横向分布随土壤深度增加,趋向离开植株中心分布。根系重量密度以表层最高,并随深度增加逐渐下降。协优9308在表土层以下的根系重量密度比其他品种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监测红壤旱地剖面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研究了根系生长与利用深层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作物在不同土层出现凋萎含水量的时间为:耕层0-20cm7天;中层20-40cm17g天,下层40-60cm40天;旱地底土经施用复合肥,栏肥、钾肥、硼砂和石灰石粉,棉花单株根长比不施肥处理增长。根系干重增加12.3-21.9%,20cm以下测根数增加28.7-38.1%;在边疆干旱20天中增加吸取30-5  相似文献   

12.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雷竹地下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①雷竹地下鞭鞭段数为5.6条/m ̄2,鞭长为9.6m/m ̄2,体积为4.7×10 ̄(-4)m ̄3/m ̄2。在土中分布可深达60cm,11~40cm之间占80.0%以上,其中2~4龄鞭占总鞭数的85.0%。②壮芽占总芽数的31.1%,集中着生在3~4龄鞭上,发笋能力以3~4龄最强,占当年发笋总数的70.0%~80.0%;③壮芽和发笋位置在鞭段中部最多,6~15节壮芽占58.7%,发笋占70.1%,岔鞭多发生在鞭段前梢,在1~6节占67.0%;④鞭的延伸方向以平行林地和向上生长的类型为多,约占80.0%以上,向上坡伸展的在50.0%左右,向下坡伸展甚少;⑤以土壤肥沃深厚、疏松通气、蓄水保肥性能良好的竹林地鞭量较多,分布结构合理;⑥立竹1000~1100株/1000m ̄2的竹林,地下鞭结构最适宜;随着发育年龄的增大(12年生以上),壮龄鞭和壮芽渐减,老鞭增多。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蜜环菌表明,低剂量(10~80Gy)处理能提高菌丝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90%~29.40%,降低丙二醛(MDA)含量5.00%~26.30%,有刺激生长、延缓衰老的效应。高剂量(80Gy以上)处理则降低SOD酶活性29.40%~70.60%,提高MDA含量11.70%~135.40%,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23.10%~1534.60%,显示抑制生长、促进衰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覆盖对果园土壤真菌数量年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果树生长期内,覆盖可明显增加各土层中真菌的数量,0 ~20cm 土层中,年平均真菌数量增加79 .39% ,20 ~40cm 土层中增加28 .24 % ,40 ~60cm 土层中增加85 .05 % 。无论覆盖与对照,不同土层真菌数量年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高峰出现在8 月份。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饲料菜为紫草科聚合草属多年生植物,叶片宽大肥厚,叶数量最多可达300多片。全株长有白色短毛,株高130cm,200多个叶片,叶片长80cm,宽20cm。根系发达,主根粗大,肉质,分有许多侧根,根深1m以上。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也抗寒,在-40℃可越冬。7℃开始发芽,在20~25℃、土壤持水量70%~80%时生长最快,0℃以下停止生长。1 栽培技术1.1 繁殖方法俄罗斯饲料菜常年开花但很少结种子,主要靠无性繁殖。其繁殖方法有二:①分株繁殖法:按根块上的幼芽多少纵向切开,每条根栽1株,栽培后1周…  相似文献   

16.
1.选用茶树无性系良种 茶树无性系良种具有发芽整齐、抗性强、内含物丰富、鲜叶产量高、制茶品质好的优点.一般产量比现有普通群体种可提高200%以上.茶叶产量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比现有普通群体种高出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有机茶园茶天牛危害及防治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道伟  刘奇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305-1305,1312
[目的]研究茶天牛的危害现状和特点。[方法]以浙江苍南五凤有机茶园为例,对茶天牛的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茶天牛对茶树的危害率达12%-33%;距路边lm处的茶树被害率高于距路边100m处的;根部土层浅、部分根外露的茶树被害严重(危害率51.2%),相对而言,土层厚、根部全部被土覆盖的茶树被害轻(危害率16.7%)。[结论]该研究为监测和防治茶天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木薯-野花生间作对根系分布变化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木薯单种和木薯-野花生间作研究其根系空间变化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单作和间作处理的根系有86.8%和91.1%分布在0 ̄40cm土层空间,间作在此空间的根系生物量比单作增另了55.4%;间作的覆盖率比单作提高了56.8%,表土流失量比单作低4倍,木薯与野花生间作促进了木坚养分的吸收,邮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含量,木暗种野花生后,可极地促进木薯对钾素的吸收,同时也提高了各土层间有效养分的  相似文献   

19.
南方丘陵山区茶稻间作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皖南丘陵山区茶稻问作复合系统的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稻间作复合系统叶面积指数高于单作茶园,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等资源。盛夏季节水稻拔节后高度高于茶树,其遮荫作用使间作茶园荼蓬面温度比单作茶园降低2.1~2.3C(晴天)和0.3~0.4C(多云),光照强度降低40%以上,相对湿度增加6%~ll%(晴天)和3%(多云),问作茶园每公顷土壤流失量较单作茶园减少159.5%,害虫天敌的数量增加,主要害虫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到防治标准以下,不需要施用农药。  相似文献   

20.
桑皱鞘叶甲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杂交桑和桑湖桑园皱鞘叶甲幼虫在土层下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了该幼虫的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其图式为聚集的,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该幼虫在土层的垂直分布以31-50cm深处最多,分别占杂交桑和湖桑的70.4%和62.1%,其次为11-30cm深处,占26.5%和26.1%。幼虫调查的最适抽样数N与平均虫口密度m及相对误差D的关系为:N=1/D^2(2.817/m+0.99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