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筛选并鉴定杏鲍菇和白灵菇红斑病病原菌的拮抗菌,为该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实验证据。通过牛津杯法筛选拮抗菌,并通过16s r DNA分析进行拮抗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到杏鲍菇红斑病病原菌的拮抗菌1株,为GL110,白灵菇红斑病病原菌的拮抗菌2株,分别为GL110和GL52。GL110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细菌,GL52鉴定为贪铜属细菌。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100多种分离拮抗菌防治柑桔青绿霉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两种细菌和两种酵母菌的防效力很强,尤以洋葱假单胞菌对青绿霉菌的防病效果最佳,该菌在培养基上产生对青绿霉病菌的拮抗区,而其它三种则没有。这四种分离菌在防治柑桔青绿霉腐烂病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拮抗酵母菌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拮抗酵母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包括拮抗酵母作为生防因子的作用机理和发展前景;指出了通过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技术的方法改造提高拮抗菌的生防效果是拮抗酵母菌作为生物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循环式水培系统营养液处理方式对生菜防病增产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营养液冷却、紫外线消毒和接种拮抗真菌处理NFT生菜营养液,结果表明,应用紫外线对营养液进行消毒比对照生菜产量高,质量好,根系坏死症状不明显.将营养液冷却至10℃或14℃后,植株生长受抑.接种拮抗菌 Trichoderma 可减轻病原菌对植株的感染从而促进植株生长.还发现拮抗菌 Trichoderma 有很强的根系共生能力.证明应用紫外线消毒或接种拮抗菌可作为NFT系统防治根系病害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6,(8):13-16
为开发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生物制剂奠定基础,通过对已筛选的黄瓜枯萎病拮抗菌HM-7进行培养特征观察、显微观察、革兰氏染色、16S r DNA全序列分析、系统发育分析等研究,初步鉴定拮抗菌HM-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是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微生物类群之一,也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生防菌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拮抗菌HM-7有望开发为生物制剂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2株桃树根际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对根癌病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拮抗根癌病的生防细菌,为根癌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方法】采用平板拮抗法测定桃树根际、茎和土壤中细菌对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拮抗活性;以向日葵和番茄为感病植物,测定拮抗菌的防病效果;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明确高效生防菌的分类地位。【结果】利用平板拮抗法从125株桃根际细菌中,筛选出2株可在YEB培养基平板上产生抑菌圈的拮抗菌株51-A和51-B和5株没有抑菌圈但长势良好的菌株。将浓度为106cfu·m L-1的待测菌的菌悬液和A.tumefaciens菌悬液以10∶1的比例混和接种向日葵7 d后,菌株51-A和51-B可显著抑制根癌瘤的形成,防效分别为98.0%和97.0%;提前接种拮抗菌菌悬液,第2天接种病原菌菌悬液,可明显抑制番茄根癌瘤的形成,防效分别为91.9%和86.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51-A和51-B归为粪产碱菌A.faecalis。【结论】粪产碱菌A.faecalis 51-A和51-B对A.tumefaciens引起的根癌病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可用于根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高芸 《北方园艺》2021,(2):131-136
植物微生物病害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而且可能使真菌毒素残留在农作物中,严重威胁农作物生产。由于运用化学农药防治途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抗药性和残留污染等,广大学者越来越重视研究微生物防治植物微生物病害的方法。该研究对拮抗菌的主要种类、拮抗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生防菌的基因工程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拮抗植物病害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种植中污染菌青霉的拮抗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食用菌种植中常见的污染菌青霉(penicillium)进行了生物防治探讨.通过拮抗(antagonism)实验筛选到一株拮抗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Frankland & Frankland);并将其与有关灭菌剂进行了对比.同时也进行了小规模田间防治实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何美仙 《中国蔬菜》2004,1(5):29-31
从拮抗菌的利用、植物资源的开发、诱抗剂的利用等方面概述了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提出了目前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葡萄霜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获得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菌株,优化其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为葡萄霜霉病菌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资源菌。【方法】从染病葡萄植株健康叶片中分离内生菌,采用离体叶片防效试验筛选拮抗菌。根据菌株的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结果】从健康叶片中共分离得到56株内生细菌,其中编号为CS5的菌株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拮抗效果最佳,7 d后对葡萄离体叶片霜霉病防治效果达96.23%,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其最佳发酵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酵母膏,初始p H值为6.0。【结论】经鉴定,拮抗菌株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对葡萄霜霉病具有更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瓜菜》2020,(2):42-47
为了探究抗青枯病辣椒品种种子中拮抗青枯病菌内生细菌的种群组成及其在青枯病防治中可能发挥的生态学功能,从抗青枯病辣椒品种种子中分离、筛选出拮抗青枯病菌的内生细菌,对其进行抑菌广谱性分析,测定其对青枯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从抗青枯病辣椒品种种子中分离出14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筛选出6株拮抗青枯病菌的内生细菌,初步鉴定它们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苍白杆菌(Ochrobactrum)和微杆菌(Microbacterium)。对6株内生细菌进行抑菌广谱性研究,所有内生细菌均至少对1种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将6株内生细菌的菌悬液分别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育苗,辣椒苗抗青枯病能力显著提升。辣椒种子中拮抗青枯病菌的内生细菌具有多样性,用其菌悬液处理辣椒种子后,植株对青枯病具有较好的抗病能力,为开展辣椒青枯病微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
郭继平 《北方园艺》2011,(11):126-128
以感染霜霉病和健康的甘蓝叶片为试材,研究筛选了对甘蓝霜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结果表明:从健康的甘蓝幼苗中分离到18株内生细菌;用离体叶法进行测定,发现其中2株内生细菌对甘蓝霜霉病菌有拮抗作用,对其中一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AC8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其防效达61.4%;通过形态观察、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菌株AC8属于蜡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3.
以芍药灰霉病发病典型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芍药灰霉病原菌的内生细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病原真菌和拮抗细菌菌株的鉴定;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拮抗细菌菌株对芍药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明确引起洛阳地区芍药灰霉病的病原菌种类,并获得防治芍药灰霉病的内生细菌菌株,以期为芍药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引起洛阳地区芍药灰霉病的病原菌种类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筛选获得3株对灰葡萄孢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菌株SY5、SY15和SY30,其中菌株SY5抑菌效果明显,抑菌率为84.44%。芍药离体叶片防治结果发现,3个菌株均对芍药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菌株SY5的防治效果可达67.66%。菌株SY5、SY15和SY30均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初步探讨3个菌株的生防机制,结果表明3个菌株均可合成脂肽类物质,且对灰霉病菌菌丝有较强的致畸作用,其中菌株SY5脂肽类物质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率最高,为88.89%。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峙培养法筛选对灰葡萄孢菌有显著拮抗性的产芽胞细菌,利用番茄果实检测拮抗菌及其发酵上清液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ESI-MS检测拮抗菌发酵上清液粗提取物中主要抑菌物质并利用PCR检测合成抑菌物质的相关基因,通过菌体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及gyrB分析对拮抗细菌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拮抗菌fqhm-13及其发酵上清液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9.0%和78.1%。fqhm-13发酵上清液粗提取物中主要抑菌物质为脂肽抗生素C14 ~ C16的surfactin A和C15 ~ C17的iturin A。fqhm-13基因组中含有脂肽抗生素合成基因ituC、ituD、fenD和srfAB。fqhm-13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研究为利用芽胞杆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番茄果实灰霉病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5.
闵乃化  张克芬 《蔬菜》2004,(10):34-35
BRN-1枯草芽孢杆菌是由南京农业大学方中达教授研究出来的,该菌对于大白菜软腐病菌有极强的拮抗作用,对于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获得对果树真菌病害[苹果轮纹病(Botryospuaeria dothidea)、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alternaria)、葡萄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葡萄白腐病(Coniella diplodiella)和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果树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材料菌株。【方法】从不同植物上分离内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菌落生长速率法及叶盘法等试验筛选拮抗菌;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gyrA基因序列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拮抗菌发酵液对温度、pH值的敏感度分析拮抗物质的稳定性;通过测定拮抗菌发酵液对菌丝的影响,初步分析其拮抗机制。【结果】从不同植物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58株细菌,其中编号为YTB1407的细菌菌株对上述5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经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且该菌株发酵液的拮抗活性在温度为20~100℃、pH为2.0~10.0,比较稳定。经该菌株发酵液处理后的病原菌菌丝畸形。【结论】该拮抗菌株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温度和pH值对该菌株拮抗物质活性影响不大;该拮抗菌株可以通过影响病原菌菌丝正常生长发挥其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瓜菜》2019,(7):37-40
以拮抗菌HM-7的光密度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了优化,利用分光光度法确定最优培养基,旨在提高拮抗菌HM-7的产菌量,为进一步研究拮抗菌HM-7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同时为生物防治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拮抗菌HM-7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 g、酵母膏8 g、NaCl 4 g、蒸馏水1 000 m L、pH7.0,在此条件下培养24 h,更利于菌体生长,为扩大培养拮抗菌HM-7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两株酵母菌对番茄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拮抗菌L-1-6是从辣椒果实表面附生微生物中分离筛选出的对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有拮抗作用的酵母菌;拮抗菌H-2是从李果实表面附生微生物中分离筛选出的对番茄根霉果腐病(Rhizopus nigricans)有拮抗作用的酵母菌。用浓度为1.0×106cfu·mL-1的拮抗菌悬浮液浸泡绿熟期海粉901果实2min,常温贮藏20d,结果表明,拮抗菌L-1-6和H-2悬浮液分别处理番茄果实均能延迟病害发生,分别降低腐烂率40.0%和18.3%,降低失水率0.56%和0.53%,降低总损耗43.2%和21.4%。等体积混合浓度为1.0×106cfu·mL-1的拮抗菌L-1-6+H-2悬浮液处理果实,表现为增加腐烂的发生。用两种拮抗菌悬浮液分别处理番茄果实对果实营养成分含量和感官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草莓根腐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分离自土壤的436株细菌菌株中筛选对草莓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得到了3株稳定性好,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w-25、w-79和w-181。拮抗菌w-25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带达到11.0 mm,w-79和w-181的抑菌带分别达到5.4和6.4 mm。此外,3株拮抗菌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草莓红中柱致病菌(Fragria ananassa)和草莓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经过对3株菌株形态观察、理化分析和分子鉴定,认为w-25可能为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181和w-79可能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表明3株拮抗菌对致病菌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显微观察发现拮抗菌代谢产物会破坏致病菌菌丝形态,电镜观察发现致病菌细胞器溶解,细胞内液泡变大。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可用于枣采后生物防治病害的拮抗菌种类,分离和筛选方法,拮抗菌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