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农林牧业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素质及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发展持续农业的必要性;光,热,水,矿产资源和科技投入等决定了发展持续农业的可行性,人口,土地开垦,产业调整现状及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等决定了发展持续农业的紧迫性,现实性与重要性,黄土高原发展持续农业的途径包括适当调整农业政策;优化农林牧业结构,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抓粮食生产,带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整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高原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我们在对黄土高原自然资源和经济现状等问题综合分析基础上 ,认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整治必须解决 3大问题 :( 1 )绿化黄土高原 ,解决水土流失和生态问题 ;( 2 )改革农业耕作栽培 ,解决粮食问题 ;( 3)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经济 ,解决贫困问题。这 3大问题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又相互矛盾的 ,这也就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症结所在。通过调查研究和试验示范 ,认为重塑黄土高原的战略方针应是 :退耕还林还草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基本农田 ,实现粮食自给 ;发展特色产业 ,逐步脱贫致富。在具体…  相似文献   

3.
文摘     
据《科学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已成立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将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综合研究和考察。这支考察队由二百多人组成。他们将围绕黄土高原地区国土整治有关的八个专题开展工作,其中包括水土流失规律和综合治理前途,土地合理利用及农林牧业的综合发展问题等。考察队的队长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过四年的水资源专家张有实。  相似文献   

4.
民勤县沙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民勤县荒漠化现状及水土资源条件分析评价,从民勤的资源与区位优势,水资源条件,农林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布局,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民勤县发展沙产业的优势条件和重大现实意义,提出了民勤县沙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过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绍兴的花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花卉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并把它定为“十一五”期间农业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 如何保持花卉业的高效、持续、健  相似文献   

6.
适合我省发展的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经营模式,使农林牧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多态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促进林业进人良性循环,而且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民增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黄土高原治理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水患源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根治泥沙在于中游水土保持。这一直是主管部门治理决策的依据。我们根据对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和对坝系农业的地位及其水土保持作用的分析评价,提出“集肥调水—提高单产—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养畜增收—持续发展的模式。强调黄土高原大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耕地为主体、粮食为先导、农林牧综合发展。而退耕还林还草、制止过度垦殖的基础就是坝系农业,我们认为它是治理黄土高原的过渡之策,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于2015年11月,调整后面积较调整前增加2 296.5hm2,增加率17%;区内人口数量减少1 820人,调出45%;耕地面积比调整前减少264.18hm2,调出率为27.02%;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2.4个百分点。增加了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灵台县位于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沟壑区 ,土、水、光、热等资源 ,决定了这个县较好的旱作农业条件。但长期以来 ,县域经济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 ,而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以粮食为主。传统的、单一的经济结构 ,造成了全县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实施西部大开发 ,特别是退耕还林还草给灵台县调整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结构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正是基于对县情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的明确认识 ,灵台县县委、县政府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注重做好大文章。他们坚持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 ,按照“规模营造 ,连片治理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的原…  相似文献   

10.
从分布、品种、产量等方面对黄土高原特色林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黄土高原特色林果业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黄土高原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规模、布局和建设重点,以及从编制发展规划、明确建设任务,科学合理布局、集中规模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黄土高原特色林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鼠害是由啮齿动物引发的一类农田、草原、森林中主要自然灾害因子之一,可直接造成大片人工幼林死亡和农林牧种子欠收,严重威胁正常的农林牧业生产活动。也是我区农林牧业开发利用中重要的一个社会问题,已成为发展新疆农林牧业生产的一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洪维 《绿色科技》2021,(1):99-100
阐述了广东省九连山林场森林经营发展历程和九连山林场森林经营现状,分析了林场存在着森林结构较单一、资源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待提升、人员结构需调整等问题.针对于此,提出了加强林木抚育、合理规划分区、充分利用资源、加快设施建设、调整人才结构等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九连山林场森林持续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 野生动物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维护森林生态平衡,保存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上的生产量,促进农林牧业、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场调查、数据统计和研究分析 ,系统评价了天保工程对贵州省黔东南州社会经济和林业行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正负面影响。评价结果表明 :天保工程使当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减少 ,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下降 ;国有森工企事业单位大量职工下岗 ,木材加工企业倒闭 ;林区道路状况恶化 ;社会福利、医疗卫生事业和农村义务教育都受到影响 ;天保工程加速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森林植被的增加和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退耕还林有利于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发展多种经济、提高劳动者素质。天保工程能否能持续进行 ,取决于国家政策的兑现程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北沙荒、黄土高原地区幅员辽阔,具有十分广阔的土地资源,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潜力很大。这一地区的自然特征是:气候干旱,林木稀少,森林复被率很低,沙荒和黄土分布辽阔,沙漠戈壁和沙质草原东西长4000多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达6亿亩,这些自然特征,造成这一地区风沙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和工矿、交通及居民点。  相似文献   

16.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林业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林业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王冬梅孙保平刘敬军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现实生产潜力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植被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物生存的源泉。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由于人口数量的迅...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同意张润身副省长的汇报。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出“林业是农业和水利的生态屏障,对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和保障水利设施发挥效能具有重要作用”。林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发展农业就是建立农牧业稳产高产和保障水利设施发挥效能的生态屏障,也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山区脱贫致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因此,根据我省山区、平原和坝上的不同情况,当前应突出抓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多风沙和土地生产力低。综合治理的方略是充分开发利用土地和降水等资源,建设好基本农田,带动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还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方法上应当以小流域为单元,贯彻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和连续治理的方针。为了实现本区经济振兴应积极发展水土保持产业。主要途径包括:发展经济林,种草种灌。发展畜牧,开发和利用沙棘资源;改造沙漠,发展“绿洲农业”和治理“四荒”资源,发展水土保持股份合作制等。  相似文献   

19.
李淑鹏 《技术与市场》2022,(10):185-18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企业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国家不断加大对地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扶持和产业扶持等政策,来促进农业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依旧有一系列问题在阻碍着农业企业的不断发展。例如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完全显现、信息化程度不高、高质量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强农业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政策支持引导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摘要: 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高校要经常对学校的科学研究方向、专业结构等进行重新优化和调整,设置、建设、发展新专业就是其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吉林农业大学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根据国家、市场、教育资源、学科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对新专业的建设开展了研究与实践。首先,把好审批关,坚持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的原则,创办新专业;通过科学论证做好新专业的设置工作,依托优势学科做好新专业的建设工作。其次,通过实行责任制和分级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规范、加强对新专业的监管等,促进新专业质量的提高;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为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保障;加大对新专业的投入,确保新专业的健康发展;推进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老专业带动新专业的发展;深化新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新专业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