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STER卫星遥感影像在冬小麦品质监测方面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该文利用ASTER遥感数据在冬小麦品质监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应用。根据2004年搭载ASTER传感器的Terra卫星的过境周期,对北京郊区21个冬小麦试验点进行田间取样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点冬小麦叶片生化组分(叶绿素a)与氮素间的关系、冬小麦叶片氮素含量与籽粒品质(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以及冬小麦ASTER影像冠层光谱信息与叶片生化组分和籽粒品质之间的关系,发现:冬小麦灌浆期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同期ASTER影像的光谱信息-NDVI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而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也与ASTER影像波段2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利用ASTER遥感影像对冬小麦灌浆期叶绿素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建模并反演,能够在较大的范围里了解冬小麦的品质信息,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作物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等品质进行预测;研究还表明,利用遥感技术来进行小麦籽粒蛋白质等主要品质指标的预测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冬小麦长势和籽粒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开辟了遥感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葫芦岛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建立水土流失分级指标,运用RS和GIS技术获取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实现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管理,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经济等优点。该研究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状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信息,为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对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奠定基础,从而有效地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监督分类、经验指数、屏幕数字化等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在山东簸箕李灌区开展村镇及作物分布调查的应用研究。在对采用卫星遥感影像(SPOT、LANDSAT)识别的村镇可视化效果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基于LANDSAT5影像,经屏幕数字化处理得到村镇分布现状,并依据NDVI指数推断作物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经监督分类法处理后可从SPOTXS影像中提取出较为清晰的村镇范围,而采用监督分类法或经验指数对LANDSAT 5影像进行处理时遇到的亮度非均匀问题导致较差的村镇可视效果。在干旱严重的1999年期间,簸箕李灌区的夏作物面积高出春作物14%,两种作物在总体长势及种植密度上尽管差别不大,但夏、春作物长势及种植密度在区段之间的变异状况却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IKNOS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件更新中的应用技术,提出采用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以及变化监测系统方法,首先利用NDVI植被指数和半方差纹理特征的知识进行影像大类区域分割;其次结合光谱知识对各影像区域进行详细分类,同时利用区域生长技术与地类空间知识进行区域分类;第三步是分类后处理与变化信息提取,利用基础图件提供的知识与各区域分类进行比较以发现变化的区域。北京房山良乡试验区的试验表明,Kappa系数为0.912,总精度为0.938;变化信息错误率为13.69%,基于知识的分类与变化信息自动提取可以为在GIS/RS环境下的目视数字化提供目标,加速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更新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农情遥感监测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1,他引:11  
该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及周边地区4.2×3.1 km的范围为研究区域,利用无人机搭载RICOH GXR A12型相机进行了航拍试验,主要测试了定位定向系统(positioning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数据辅助下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方法平面定位及面积测量精度,以及无人机影像的作物面积识别精度。结果表明,在无控制点约束条件下,直接采用POS数据进行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后,以中误差表示的平面定位精度为X轴方向(东西方向)中误差为2.29 m,Y轴方向(南北方向)中误差为2.78 m,整体平面中误差3.61 m;采用3阶一般多项式模型进行几何精校正,X轴方向中误差为1.59 m,Y轴方向中误差为1.8965 m,整体平面中误差为2.32 m,符合《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中对1∶10 000平地的平面精度要求,能够满足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中作物面积调查定位精度的要求;采用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2种方法,对面积评价区域种植的春玉米、夏玉米、苜蓿和裸土4种地物类型进行分类,以差分GPS调查结果为评价标准,4种作物总体识别精度分别达到了88.2%(监督分类)和92.0%(面向对象分类),单独分类精度分别为88.9%、86.7%、93.0%、86.6%和90.35%、92.61%、94.93%、93.30%。研究结果说明了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小范围、样方式分布的作物影像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推广后能够满足全国农作物地面样方对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需求,可以部分替代现有人工GPS测量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6.
卫星遥感影像在农田灌排系统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监督分类、NDVI指数、屏幕数字化等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簸箕李灌区开展农田灌排系统识别的应用研究。在对采用卫星遥感影像(SPOT、LANDSAT、ERS)识别的灌区农田灌排沟渠可视化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与评价的基础上,完成对农田灌排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得到灌排沟渠在灌区内的分布状况及总长度估值。研究表明,对SPOT XS影像进行屏幕数字化处理似乎是用来识别农田灌排沟渠的理想途径,估算的灌区干、支、斗三级沟渠的总长度具有较好的精度,然而要对农田灌排系统进行精确地分级划类还有赖于遥感识别技术、GPS定位方法与实地调查工作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多源卫星数据在甘蔗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前80%以上的糖料甘蔗分布在缺少灌溉条件的旱坡地上,旱害已成为影响甘蔗生产最频繁、范围最广、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选取了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大面积连片、连年种植的甘蔗区,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卫星数据,采用植被状态指数(VCI)和温度条件指数(TCI)构建干旱指数(DI)遥感监测模型,并融合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ETM卫星数据,进行甘蔗干旱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应用该模型进行2004年和2005年秋季甘蔗旱情监测,制作了旱情时空变化的遥感图像,通过与旱情实况数据对比分析,证明该模型适用于甘蔗旱情监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SPOT5卫星影像的梯田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m分辨率的SPOT5卫星数据,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南小河沟内的梯田现状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5m分辨率的SPOT5卫星影像进行黄土高原沟壑区梯田监测,基本能够满足其实时、动态监测的需要,是实现大面积梯田监测的有效手段。与以QuickBird卫星影像(分辨率0.61m)为信息源的梯田监测结果相比,其解译精度可达86%以上,可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较大面积的梯田监测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低湿地与土壤湿度的卫星遥感监测与制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昌达  T.Vogt 《土壤学报》1995,32(4):377-382
本文介绍应用陆地卫生TM图象数据监测法国莱茵河谷地土壤湿度变化,绘制1:50,000低湿地分布图的技术方法。对夏、秋两个时相的TM图像进行K-L变换等应用处理,获得的第3主分量集中了土壤湿度差异的信息。把两个时相的第3主人量精确配准后,以Hyperboxes分类器进行湿度分类,分出水体、恒湿地、夏秋季潮湿地、冬春季潮湿地、恒干地等5个湿度类别。经实地检验准确可信,表明此方法适合于土壤湿度变化监测与  相似文献   

10.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侵蚀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己成为威胁生态安全的头号问题。采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的遥感资料,选取适合的波段,结合实地考察收集的信息,采用了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多因素综合法,提取了对土壤侵蚀起主导作用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借助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地形坡度,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建立了土壤侵蚀分析模型,将上述几个因子进行交叉分析,得到了研究区的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分布、面积情况,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洪水灾害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基础,也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卫星遥感监测洪水的原理,着重对基于Landsat TM与ETM+、SPOT、EOS/MODIS、NOAA/AVHRR等卫星遥感资料的洪水水体提取技术、淹没面积与淹没水深的计算方法以及洪水灾情的影响评估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洪水水体的遥感提取技术比较成熟;基于GIS的洪水面积计算也相对较为成熟;洪水淹没水深的获取难度较大、技术尚有待改进;洪水灾情影响评估技术发展较快,但定量评估方法、模型及评估的准确度、时效性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微波遥感、人工神经网络、GIS技术等在洪水灾害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估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特别是在洪水灾害评估中应大量应用遥感信息.  相似文献   

12.
基于High-1卫星影像的土地整治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找到一种可靠且高效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国土部门对土地整治成效的有效监管,该文以High-1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基础数据,以ENVI、Auto CAD和Arc GIS软件为工具,提出了完整的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土地整治成果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研究了利用土地整治成果矢量图提取新增耕地、新增道路和新增沟渠信息的方法。最后利用该文方法对南水北调汉江沿线的土地整治工程的某个项目区进行了整治成果的监测和评估,通过实际应用,该方法对新增耕地、新增道路和新增沟渠的监测比分别达到了88.40%,97.34%和98.26%,监测完成后,详细的分析了三者之间监测比产生差异的原因,重点阐述了新增耕地监测比过低的原因,证明了该文方法对土地整治成果监测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够应用于土地整治的监管实践。  相似文献   

13.
遥感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遥感调查为例,说明以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所开展的遥感监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遥感可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模拟、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土壤侵蚀模型的探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继续深入研究我国耕地定级,对区域耕地的数量、质量等的评价以及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高分辨率的QuickBird遥感影像,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农地定级的技术路线,通过高通滤波融合、几何校正,建立了地物解译标志和屏幕矢量化分类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提高了大比例尺制图效果.并制作出了1:2000比例尺耕地定级质量图。  相似文献   

15.
在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水土保持措施信息的提取过程中,遥感分类图像后处理方法对不同类别的水土保持措施信息的提取精度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空间分辨率为2.5 m的卫星影像数据,针对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信息提取,用不同大小的聚类处理参数对各类型的措施面积精度进行了检验,在综合考虑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特征与图像特征基础上,确立了采用Spot5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水土保持措施信息的遥感分类时,宜选用最小图斑为6×6个像元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郊耕地经常会被开发为建设用地,甚至还会遭受非法占用的危险,这极大威胁了中国粮食安全。该文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郊耕地特点,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分层的耕地提取方法。首先,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约束改进传统Harris角点检测方法得到建筑区概率密度图,并利用最大类间方差(Otsu algorithm,Otsu)分割去除复杂建筑区;然后,利用尺度选择工具(estimation of scale parameter,ESP)分析耕地占主导影像的多尺度分割结果,得到耕地较佳分割尺度并在该尺度下分割整幅影像;进而,利用形状、光谱信息初步检测出耕地对象,选择非建筑区的耕地与建筑区的非耕地样本,训练支持向量机模型并对不确定地物进行分类;最后,依据空间关系进一步判断图像对象,得到城郊耕地最终提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高精度地从城郊区域的复杂背景中提取出不同类型、不同光谱的耕地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n)、遥感RS(Remots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ton System)广泛应用地质、军事、交通、环境、林业等多种领域。如果地面遥感监系统能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得到充分应用,将使部分监测工作自动化、数字化、高效化,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更加系统、完善。就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效益评估、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3S"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军事、交通、环境、林业等多种领域。如果地面遥感监测系统能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得到充分应用,将使部分监测工作自动化、数字化、高效化。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更加系统、完善。就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效益评估、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粮豆轮作遥感监测对卫星时空及谱段指标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面向粮豆轮作遥感监测卫星数据需求,针对最小监测地块、作物类型、时效性的要求,分别对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识别能力、不同波段组合识别能力、最高云覆盖区域晴空获取能力3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光学遥感卫星理想的空间分辨率要优于0.3 m,光谱设置可以采取基本波段(蓝、绿、红、近红)+红边或者基本波段(蓝、绿、红、近红)+短波谱段2种方式,重访周期要达到3 d以内。在上述指标满足条件下,能够对中国普遍存在的0.3 m宽度田埂进行有效识别,从而达到地块识别的目标;能够利用作物红边、短波谱段特征的差异,对生长中期玉米、大豆进行有效识别,达到粮豆轮作主要作物类型识别的目的;以3 d的重访周期,可以最大限度获取覆盖中国全国区域的晴空有效影像,在数据源获取上保证粮豆轮作业务化作业能力。该研究可为满足中国粮豆轮作等农情遥感监测需求的农业监测卫星研制及相应指标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青海省天峻县重点区域2005—201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2014两期IRS-P6卫星影像数据,研究了针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实践表明,该方法用于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制图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精度和效率。[结果]2009年,土地利用仍以草地为主,虽比2005年略微减少,但基本保持平衡;内陆滩涂和未利用地总面积则略微增加,面积占比最小的依然是建设用地,虽然年均增长速度较快,但占比仅为0.29%。从年均变化上看,10a间,水域面积减少近66.2%,年均减少速度达到了6.62%;建设用地增长过快,10a间增长了59.98%,年均增长达到了6.00%。[结论]当地经济在这10a间有了较快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占总面积比例不足。监测区土地利用总体变化不大,年均变化率仅为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