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江西省及其11个地级市2015—2020年用水总量与总GDP、三次产业用水量与相应产业GDP的适配关系及变化趋势,揭示产生适配差异的原因,进而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产业用水量和产业GDP数据,应用Tapio模型开展研究。[结果] 2015—2020年江西省用水总量与总GDP均处于适配状态,呈现“强适配—扩张性适配—强适配”的变化趋势,且适配程度表现出西北部>南部>中东部的空间分布规律;全省农业用水量与第一产业GDP呈“适配—耦合—适配”的变化趋势,而各市的适配关系波动变化;江西省工业用水量与第二产业GDP除2018—2019年为扩张性适配外,其余时段均为强适配关系,各市2017—2018年全部达到强适配状态;该省第三产业在2015—2020年均处于扩张性适配、正耦合状态,除2020年疫情期间,大部分地市在2015—2019年适配情况好于农业;整体来看,江西省产业用水与产业GDP适配程度为:工业>第三产业>农业。[结论] 分析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适配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有降水量、经济水平、政策措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以及水利设施建设等,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水定产、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对策,以助推江西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江西省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消耗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其消耗效应进行了时空分析.研究显示,在随着城市化进程地推进,人均资源消耗具有不同的时序变化态势;而空间分布变化基本是北高南低,有着沿铁路聚集分布的趋势;格兰杰因果分析发现,江西省城市化水平变化是人均能源消费、人均用水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而三者不是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进一步的时空回归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化水平与人均资源消耗具有较强的时序作用规律,基本上都呈现出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形状,而其空间联动关系并非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实证分析法,研究吐鲁番市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市在1962—2011年间,城市化水平总体上表现为增长趋势。目前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发展潜力大。在这期间产业结构从“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三大产业的比例从以前的8.8∶1.1∶5.7转变到2011年的13.1∶64.5∶22.4。城市化水平的变动与第一产业的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演变呈正相关。三次产业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贡献率最高,对吐鲁番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最大,第三产业其次,第一产业最小。虽然吐鲁番市产业结构向更加优化的方向转变,但吐鲁番市在以后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第三产业对城市化进展作用的不足会限制吐鲁番市的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有不足10%的显著水平的格兰杰单项原因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长期趋势看,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5.
6.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重庆极端气温事件及其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1951-2010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用百分位阈值法和固定阈值法定义了重庆极端气温事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定义的极端事件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20世纪80-90年代为极端高温事件少发期,且80年代极端高温事件强度相对较低,其它时期极端高温事件相对多发且强度相对较大;极端低温事件及其强度以80年代中后期为分界点,之前多发且强度较大,之后少发且强度较小.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极端气温事件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日数的增多和低温日数的减少,以及低温强度的减弱,是平均气温上升的格兰杰原因,高温事件强度和降水量变化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为判断和分析事件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在全球气温变暖的大背景下,基于江西省15个国家气象站点1961—2012年气象观测资料和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的全球气候模式(GCM)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等气候学统计方法,分析了江西省历史气象特征,并对未来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61—2012年全省、赣南、赣中、赣北降雨量上升趋势不显著,由南往北降雨量增加;1961—2012年多年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增温速率分别为0.16,0.12,0.22℃/10 a,区域间增温速率由南往北递增;预测江西省未来2020—2079年期间,在A2,B1排放情景下年均降雨量比历史基准期减少率分别为18.87%,10.13%;A2,B1排放情景下2020—2079年多年年均气温增温速率分别为0.41,0.22℃/10 a。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江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江西省1987,1996和2000年3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情况,并对该省十几年来水土流失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认为,尽管江西省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得到了遏制,生态环境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该省水土流失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土保持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2012年城镇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将协调度模型运用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分析中。在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分别对2007年与2012年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状态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上述两个时段协调状态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市(州)协调状态的类型与组成以及协调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发生变化。其中,协调状态类型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从空间分布格局看不协调状态在滇西地区分布的数量有所减少,而在滇中地区分布的数量有所增加;协调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趋于集中;相对不协调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在滇中消失,而在滇西新出现。这表明2007—2012年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状态的差距在扩大。同时,滇中城市化的协调性较差,人口与土地的配置不协调,而滇东与滇西人地配置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结合不透水面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分析,探究江西省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4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在分析江西省1988-2017年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基于不透水面数据,研究城镇化水平与不透水面不同阶段的相关性变化,构建二者的线性关系模型。[结果] ①30 a间江西省城镇不透水面扩张明显,整体呈现高-较高-中-较低-低密度圈层分布的空间格局。②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间发展不均衡;③2006年为该区城镇化水平增长的突变点,前后城镇化水平与不透水面相关性存在差异;④各市不透水面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拟合效果较好。[结论] 不透水面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强相关性,利用不透水面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这有助于分析城镇化发展趋势,促进区域城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81-2010年江西省市(县)级稻瘟病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符号相关法,分苗瘟、叶瘟、穗瘟分析各时期病害发生程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分别建立病害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与病害高峰同期的气象因子之间,早稻苗瘟与4月份的平均气温、雨量、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早稻叶瘟与5月中旬-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雨量、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早稻穗瘟与6月上旬-7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雨量、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晚稻苗瘟偏重发生的概率随着苗期高湿天数和雨日的增加而增大;晚稻叶瘟与8月中旬-9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雨量、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晚稻穗瘟与9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雨量、日照时数呈负相关。通过相关关系和符号相同、相反的概率差值确定各气象因子距平值的量化值和权重系数,计算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指数,建立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历史回代检验表明,模型准确率为60%~75%,且对偏重级别的准确率高于偏轻级别。 相似文献
13.
左长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61-63
从江西省现状出发,分析其水土流失特点、森林林分状况、降雨特征、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不合理经营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找出河流泥沙和江湖淤积的主要根源。认为花岗岩侵蚀区是主要产沙根源,集中高强度降雨为泥沙搬运提供了动力,地形地势为泥沙汇聚创造了条件,林分、林龄结构不合理,难以保护地表不受侵蚀,不合理经营加速了土壤冲刷和泥沙汇聚。据此,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防治对策,为系统研究江西省河湖泥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江西省人口-经济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江西省人口-经济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为新常态下区域层面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量化依据。[方法]基于江西省数字高程数据,运用ArcGIS技术,采用窗口分析法,提取江西省地形起伏度,系统分析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人口、经济的相关性。[结果](1)江西省的地形度以低值为主,88%的县域地形起伏度小于0.5,东、南、西部3面高,中部和北部低,在空间分布上呈现U形特征;(2)江西省人口、经济集中度总体上北高南低,人口向地势较为平坦的北部区域集聚明显,经济整体向北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集聚;(3)江西省2000—2010年10a间,受地形起伏度影响,起伏度小于0.25的区域人口集中度的比重由2000年的59.23%增加到60.47%,相应地经济集中度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72.80%增加到75.49%。[结论]江西省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区域人口、经济表现出随地形起伏度下降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根据福建省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特征,分别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保护共7个方面进行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以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进行图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市辖区的耦合度优良,而下属的县区情况比较差,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明显;(2)福建省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于颉颃时期,但耦合度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3)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比较好,协调度比较高,以中强度中协调的地区居多,低强度低协调的地区比较少,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整体协同效应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省2个主栽常规早籼稻品种中早35和中早39为试验材料,于2017年在南昌县进行8个播种期的早稻分期直播试验,各播期分别为3月11、16、21、26和31日,以及4月5、10和15日,其中定义3月11−26日为早播播种期(a),3月31日−4月15日为正常播种期(b),利用田间试验观测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数据和气象资料,对ORYZA_V3水稻模型进行本地化调参验证,以分析ORYZA_V3水稻模型对江西直播早稻的适宜性。结果表明,ORYZA_V3水稻模型对直播早稻生育期模拟效果较好,其(决定系数)R2>0.99,NRMSE(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在0.61%~3.12%范围波动。模型对早稻播种期叶面积指数、总生物量、穗生物量等模拟结果表现为播种期越早,模拟效果越差;越接近正常播种期,模拟效果越好。不同直播早稻品种对ORYZA_V3水稻模型适宜性存在差异,其中生育期模拟值与实测值中早35相差−1~1d,中早39相差−1~4d。说明用ORYZA_V3水稻模型进行双季直播早稻模拟时,需根据多年观测数据,对相应水稻播种期和品种进行模型参数的校准,以提高ORYZA_V3水稻模型适宜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借助加权求和对吐鲁番市2000—2008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数给予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呈现上升趋势,尽管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比较显著。结合GM(1,1)模型对吐鲁番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数进行预测,预测等级均为好,对实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城市化的增速快于生态环境;应用关联度知识,对吐鲁番市连续9a不同的年份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关联度逐渐增加,依次为0.600 7,0.621 5,0.669 6,由此可以说明吐鲁番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而且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和制约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可实现地区城市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利用1996—2010年《四平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四平市人口城市化、工业化率和综合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现状。并在构建动力机制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项逐步回归法定量分析四平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因素。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变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改善,成为推动四平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动力因素;(2)三产就业结构、工业化率、人口城市化水平、城镇建设、经济外向度和乡镇企业发展为其次动力因素;(3)农业产值与就业比重和工业就业比重为四平市城市发展的微动力因素,但不可忽视。该研究结果可为探究四平市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