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许海涛  许波  王友华 《种子》2006,25(12):80-81
以区域试验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夏大豆区试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抗倒性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选择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涛  柳迅生  谢居林  杨天英 《种子》2012,31(9):99-101
以贵州省2009~2010年2年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材料,采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等8个产量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所分析的8个性状决定了产量变异的94.81%。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100个秋大豆地方品种为材料,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福建秋大豆属中、晚熟类型多,株高与分枝中等,籽粒较大,品种间各性状变异大。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株粒数、全株重、单株荚数和百粒重4个性状,而与植株高度无明显相关,主茎节数与分枝数对单株产量有一定的间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底荚高度增高,茎粗、节数、分枝数、分枝总长度降低,倒伏加重,单株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籽粒重降低,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不显著。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以45.0万株/hm2处理最佳,产量达5547.81kg/hm2。  相似文献   

6.
密度对超高产春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底荚高度增高,茎粗、节数、分枝数、分枝总长度降低,倒伏加重,单株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籽粒重降低,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不显著。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以45.0万株/hm2处理最佳,产量达5547.81kg/hm2。  相似文献   

7.
宁夏春小麦农艺性状与主要品质性状间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宁夏50年代至今的主栽及新育成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及其两者的相关性。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呈递增或递减规律性变化,品质性状无规律变化。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呈显著负相关,与沉降值也呈负相关,但相关系数仅为负0.2012。品质育种的方向应稳定蛋白质含量,主攻沉降值等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8.
大豆单株荚数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芳  李传仁 《种业导刊》2008,(11):24-25
本试验采用适合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的21个大豆品种(系),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进行关联度分析、相关和通径分析,得出单株英数与百粒重、每英粒数、主茎节数、生育前期、生育后期、茎粗等农艺性状关系密切,因此对单株荚数进行选择时,应突出百粒重、每英粒数、主茎节数、生育前期、生育后期、茎粗等农艺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选育的津鲜豆3号、津鲜豆4号、2013-99、台75、95-1这5个鲜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并对鲜食大豆鲜荚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为筛选出较好的鲜食大豆品种及其品质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鲜食大豆品种的二粒荚数、一粒荚数、株高、节数、百粒鲜质量、百荚质量、单株荚重、蛋白质、葡萄糖、蒸煮损失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单株荚重与株高、节数、百粒鲜质量、百荚质量、单株荚数、一粒荚数、二粒荚数和三粒荚数呈极度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负相关。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二粒荚数、一粒荚数和株高,建立的相关产量预测模型的理论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较好的拟合性,适合用于鲜食大豆的产量预测。综合比较认为,津鲜豆3号为最适宜天津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0.
茄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12个茄子品种研究了11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和产量的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8y=0.8027,前期产量与产量呈显著相关,r9y=0.6376;通径分析表明,结果数和单果重两个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早期产量通过单果重对产量的间接作用也很大,这三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981,因此可以作为茄子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不同施氮量对滴灌条件下高产春大豆不同冠层光合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大田条件下,研究4种施氮量(0、75、150、225 kg/hm 2)对高产春大豆植株形态特征及不同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大豆植株中上部节间长度、叶柄长度和叶形指数;提高大豆不同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施氮处理使植株后期中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较N0处理减缓1.31%~4.44%;提高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减缓了中后期不同冠层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施氮增加产量,以N150产量较高,为4889.62 kg/hm 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3.58 kg/kg。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夏大豆再高产主要农艺性状量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已定和区试通过的26个夏大豆品种,对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二次逐步回归筛选,确定了主要性状最高理论产量指标并模拟出高产指标,此两项指标可比当前高产对照豫豆8号增产71.8%和30.0%。  相似文献   

13.
山地农业的春季冻害和倒春寒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中尺度自动站资料和灾情信息,将丽水市农业生产分为平原地区、低海拔山区、中高海拔山区3种类型,结合山地特点,对2010年两次倒春寒的天气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倒春寒对农业危害非常大,两次倒春寒的受灾机制和受灾强度不同,不同海拔地区的气象要素和受灾情况的差异性也很大,3月春季低温对平原地区的影响与4月倒春寒天气过程对中高海拔山区的影响基本相当,且明显弱于其低海拔、中高海拔地区的影响;(2)倒春寒天气发生前开展有针对性服务和预防准备以及开展规模化的大棚种植等措施,对提高山地农业倒春寒及春季低温冰冻天气的防御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宋晓华  陈素生 《种子》2003,(3):39-4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育成的6个春小麦品种(系)分别与“参考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以“参考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评判出的730-1品系优于以对照品种为参照评判出的730—2品系,该结果与田间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密度对中熟春大豆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种植密度对滴灌中熟春大豆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以中熟春大豆品种‘新大豆27号’和品系‘11-109’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18.0 (D1)、28.5 (D2)、36.0 (D3) 万株/hm2 3个不同种植密度,并对其群体上、中、下三个冠层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做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密度由D1增加到D2,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均显著增加;密度由D2增至D3,叶面积指数继续增加,而干物质和产量不再继续增加;增加密度明显降低植株7节以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结荚节位,降低单株粒数、粒数和经济系数;新大豆27号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叶片光合速率等对密度的响应不如11-109敏感。D2是两品种(系)的适宜密度,新大豆27号籽粒产量为5551.13 kg/hm2,较11-109高14.73%。超高产春大豆品种的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对密度的响应不如高产品种敏感。  相似文献   

16.
穗部性状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经济产量,研究春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组成,为遗传育种中通过进一步改良穗部性状提高产量提供参考和策略。以‘宁春4号’和‘Drysdale’及其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P1、P2、F1、F2四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法研究了春小麦几个穗部性状: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穗粒数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长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无主基因存在;结实小穗数由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不实小穗数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穗粒数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南方机械化作业条件下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湘春豆V8'为材料,通过大田大区试验研究了播种量和施肥量对春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以及机收质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1)大豆株高、底荚高度、倒伏率随着播种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大豆出苗率、成株率则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降低.(2)大豆单位面积株数随着播种量的增大而...  相似文献   

18.
张健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5):123-129
为了提高黑龙江省春季透雨气候预测为农服务防灾减灾的能力。采用黑龙江省62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气候趋势分析和EOF、相关及合成等统计方法。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春季透雨呈显著提前趋势,平均由东部开始出现,最终到西部;最早出现是4月1日,有12年在4—5月20个站以上没出现;可分为一致性、东西反向型及中部与东西相反型;与春季尤其是4月降水呈现显著反相关;偏早年时,前期秋冬季北半球500 hPa距平场由高纬到中纬是“-+”的排列,反之是“+-”;与4月500 hPa环流相关场,在贝湖到黑龙江省西部为正相关,副热带地区为负相关。通过分析表明掌握气候背景及变化特征,利用北半球500 hPa环流场前期秋冬季和4月的变化,对透雨预测有很好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幼苗期不同节位摘心对高产春大豆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规律,设置了覆膜条件下第一片复叶全展后子叶节摘心(SP1)、真叶节摘心(TP1)、复叶节摘心(CP1)和不覆膜条件下于复叶节摘心(CP2)4个处理,并设置了不摘心对照组(CK1和CK2),系统研究了2种模式下摘心后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摘心处理的总侧根干重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增加,且复叶节摘心处理的根系增量高于子叶节摘心处理和真叶节摘心处理,覆膜摘心处理高于不覆膜摘心处理;0~20cm根系增量高于20~40cm根系增量;摘心后第60天(始粒期)CP1处理的最大总侧根干重、总侧根长度和总侧根表面积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7.48%、54.03%和55.43%,CP2处理分别提高了17.95%、10.57%和11.22%,CP1处理0~20cm和20~40cm根系活力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9.28%和24.01%,CP2处理分别提高了31.65%和9.50%;CP1处理群体荚数和群体粒数分别较CK1提高了22.05%和18.52%,CP2处理分别较CK2下降了1.71%和4.61%(P > 0.05),但CP1百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88%和21.00%,CP2处理分别提高了9.01%和3.98%。由此认为,复叶节摘心对高产春大豆根系生长、单株荚粒数、百粒重和籽粒产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可以为大豆高产育种及冰雹灾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