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四密25号是四平市农科院育成的中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1996年1月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准予推广。 1、产量 1994至1995年在伊通、公主岭、四平、榆树、黑龙江等地进行大面积生产试验,两年共23个点次的结果,平均公顷产量10021.1公斤,比本育9增产15.0%,比掖单51增产19.0%,比中单2增产39.6%以上。 黑龙江省宾县种子公司1995年采用大垅双行覆膜种植,公顷保苗9万株条件下表现高抗倒伏,活秆成熟,平均公顷产量11014.5公斤,比耐密品种243号增26. 9%。 …  相似文献   

2.
烟糯6号(原代号烟糯95-1)是我所于1995年用两个自选来交有成的白粒糯质玉米新杂交种。该杂交种糯性强,营养丰富,最适于鲜食,风味独特,清香可口,是普通鲜玉米无法相比的,深受消费者欢迎。产量表现:1996年~1998年连续三年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042.8公斤,较对照种烟单5号776.6公斤增产34.3%。1996年测比试验,亩产鲜果穗IO6O.0公斤,较对服种755.0公斤增产40.3%。1997年春播品种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093.5公斤,较对照种825.0公斤增产32.5%。1998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鲜果975.0公斤,较对照种750.0公斤增产3…  相似文献   

3.
南玉三号系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用自选系7041—5与外引系478组配成的玉米新组合,1996年4月经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它在两年省区试中平均亩产458.36公斤,比对照种增产21.1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1.7公斤,比仁单二号和掖单51分别增产32.7%和17.9%,实现了耐旱与稳产、早熟与高产的良好结合,是我省玉米早熟性育种中第一个具有突破性的中早熟中矮杆半紧凑耐旱抗倒玉米新品种,其播种期和宜种密度弹性大,既耐春播也适合夏播,在海拔150米~2000米的各类土壤上均可种植,是水、早…  相似文献   

4.
“掖单22号”是我所1993年育成的中晚熟紧凑型大穗大粒玉米杂交种。经过1994~1997年四年试验示范,表现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等优点。1998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5天左右(北纬37度),株高220cm左右,穗位高80cm左右,总叶片数19片~20片,叶色深绿色,穗长20cm左右,穗粗5.scm左右,粗长筒型,穗行数16片~18片,千粒重340g~360g,出将率85%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长方马齿型。株型紧凑,高抗倒折,耐密植。高抗大小叶斑、青枯病,活秆成熟。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山东省区域试验亩产6…  相似文献   

5.
鲁番茄7号     
鲁番茄7号(原名烟辐1号)是利用含Tm2nv抗烟草花叶病毒基因的91—1nv自交系与利用N 离子诱变后代经多代选择的自交系209—2—30—7杂交而成的番茄一代杂交种,在山东省番茄新品种生产试验示范中,早期产量较对照西粉3号增产23.0%,总产量增加12.3%,高抗TMV。该品咱1997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株高50厘米~55厘米,自封顶,属有限生长类型,主茎第6叶着生第1花序,2穗~3穗果封顶。果实粉红色,平均单果重150克~200克,耐贮运。低温下生长势强,为早熟品种,高抗烟草花叶病毒、较耐疫病,适宜于冬春保护…  相似文献   

6.
国际热带作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非洲旱地沙土壤上进行了多年的粮林间作试验,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具体方法是:在农田中,每隔4米种植一排豆科灌木或小乔木,在两排树木之间种植粮食作物。如采用玉米——银合欢——豇豆的布局,由于利用掩埋修剪下的树木残枝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即使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也可使玉米产量稳定在2吨/公顷,而对照组产量仅有0.3~1吨/公顷。据测定,银合欢残枝能为每公顷玉米提供60公斤氮素。科研人员结合掩埋残枝,每公顷增施80公斤氮肥,使玉米单产提高到3.7吨/公顷,而在不利用残枝的对比试硷中,即使将氮肥施用量提高到160公斤/公顷玉业产量亦未超过2.5吨/公顷。  相似文献   

7.
《湖南林业》2011,(7):46-46
油茶雄性不育杂交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和示范 项目主持人:陈永忠 该项目首次发现并选育出油茶高产雄性不育优良无性系。创建了油茶“两系”杂交育种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营建了国内第一个油茶“两系”杂交种子园,提出了油茶优良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已建立杂交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林13568公顷,其产量由原来的每公顷45~75公斤增加到1162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内单4号杂交种是哲盟农研所于1983年用自选系3081与美国自交系M_(017)杂交组配而成.1991年经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117天需≥10℃活动积温2600℃.幼苗绿色,紫鞘,拱土能力强,苗势壮,株高260~280厘米,穗位100厘米.叶片20~21片,活秧成熟.果穗筒型,红轴,穗长24~26厘米,穗粗4.9厘米,14行,单穗粒重260~290克,籽粒出产率84%,百粒重40~43克,粒色深黄.生育期间高抗大小斑、黑粉、青枯等病,秆强不倒,中感螟虫.  相似文献   

9.
牡丹江24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选育的粳稻新品种。经多年试验示范,表现出适应性好、高产稳产、优质的特点,2000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牡丹江24原试验品系代号牡丹92-743,1987年以牡80-36和Pi-5杂交的F1为母本,与优质晚熟的牡丹江18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而育成。以牡92-743的品系号于1994~1996年进行产量鉴定和异地鉴定,1997~1998年参加省第二积温区晚熟组区域试验,1999年进行全省生产试验。2产量表现1994~1996年所内产量鉴定,平均公顷产量7491.8kg,比对照东农415增产11.1%。1994年…  相似文献   

10.
赤谷四号是1987年由自治区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88年开始推广,到1990年共推广196万亩,累计增产粮食6000多万公斤,增产谷草7840多万公斤,增加产值3970多万元,现将我们经验介绍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成单19号”高产性突出,省区试验和地市区试验均名列第一,比“CK川单9号”增产12.7%,比“CK成单14”增产15.35%,“九五”省区试验第一个达到突破性指标,1998年农业部在南充展示,产量名列第一名;抗逆性强,高抗青枯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抗大、小班病,耐旱性强,抗倒伏性好;籽粒品质优,籽粒黄色、半硬粒型,胚乳角质淀粉多、口感较好。经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粗蛋白9.25%、粗脂肪5.52%,分别高于CK的8.56%和3.56%。适宜在我国南方、西部中熟玉米区推广。耐旱玉米“成单19号”…  相似文献   

12.
阜丰1号"是由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在1989年以不育系"石汉3A"与自交系"87-3-3-4-2"配制而成的韭菜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寒、抗倒等特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于1997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植株整齐而直立,株高40厘米,叶片宽大,最宽叶片1.5厘米,单株重量10克。叶鞘粗,生长势旺,分蘖力强,在露地栽培条件下返青早,比对照品种"汉中冬韭"提早萌发4天~6天。经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含蛋白1.13%、铁6.38毫克/公斤,有浓郁辛辣味,品质优良。灰霉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珍稀奇稻一号目前我国北方栽种的水稻品种,包括从日本引进的“通系”、“早锦”等,产量每公顷在7,500-8,500公斤范围。穗长十几厘米,每穗粒数80-90粒。为了培育更加高产、稳产、抗病害、适应性强、品质好的优良水稻新品种,我们采取了新奇的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了朝核1号、朝核2号核桃新品种的物候期,对二者在区域试验中的丰产性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株行距4m×5m的果园内,朝核1号比对照系50610系、礼品2号和11001系分别增产62.66%、16.29%、36.70%;“朝核2号”比各对照系分别增产61、92%、17.19%、37.77%。在株行距5m×6m的果园内,朝核1号比对照系50610系、礼品1号和50410系增产46.26%、32.63%、32.63%;朝核2号比各对照系分别增产46.73%、33.05%和33.05%。朝核1号和朝核2号产量及结实稳定性明显优于用作对照的本地区几个常见栽植品种。矮化密植是获得较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堰玉18是十堰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几年的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等优点.适宜密度为4.5万~6万株/hm2,最佳密度为5.25万株/hm2;施肥量为每公顷纯N:225-270kg, P5O2:75-90kg,K2O:90-120kg,产量可达7500kg以上.并根据堰玉18的特征特性,增产机理,提出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据吉林省劳模郑林模试验,使29个自然村79公顷人参增产15~35%。河北省劳模施献举说,他使用经过ABT处理的葡萄苗进行田间试验,每亩结果500~1000公斤,比对照组产量高1倍。辽宁省丹东市林业局,1988年用ABT使7000条红松枝的84%生根长叶成活至今,开  相似文献   

17.
无融合生殖杂交稻固优19号,又称一系杂交稻固优19号,是湖北武穴市农民育种家饶水佳育出的具有杂交优势固定的新型杂交稻。 特点:①株高110厘米,株型高大、杆粗而坚韧,抗倒伏。②大穗350粒,着粒密,千粒重26克,谷细长,米特优,结实率90%以上,③分蘖力较强,大田单株分蘖8至13根,亩用种量1公斤,成穗率高,抽穗快而整齐,④产量在江西作单季600公斤~750公斤,作二晚450公斤~5000公斤,黄淮流域可达900公斤,属超级稻。 栽培:①长江流域,黄淮以南作单季,江西南部、广东广西可种双季,江西作…  相似文献   

18.
采取“看藓定地、植树护藓、成熟采倍和留种放虫”的技术措施可大大提高铁倍产量。一农户1985年产倍量为30公斤/公顷,收倍时在林内投放爆裂倍1公斤,让夏迁蚜迁飞到冬寄主上过夏越冬,1986年产倍量增到380公斤/公顷,较1985年增产12.67倍。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与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历经“六五”选优,“七五”建园与“八五”投产,长达工5年之久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管理与种子丰产技术。“八五”期间种子园开始生产种子,产量逐年上升,1995年大面积平均每公顷产量为9.375kg,最高小区平均每公顷产量达27.825kg,属于马尾松投产初期高产种子园之列。种子园混系种子质量优异,5年生子代林材积增益比对照大41.4%。种子园的建成与投产,可为速丰林建设提供优质良种。  相似文献   

20.
北亚热带江苏省句容县引种推广融水优良种源杉木造林的幼林阶段结果表明,融水优良种源杉木生长快,结实少,适应性较强,有明显的增产趋势。良好立地,4年生时,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达0.70—1.40米和0.7—l.9厘米,分别比相同地形的同龄当地对照杉木增加38.8—207.6%和1—2倍。中等立地,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达0.55~0.89米和0.6~1.1厘米,分别比当地对照杉木增加31.9—94.5%和83.3—207.1%。经预测,12年生时于材蓄积量(包括间伐材)达180.53—218.82立方米/公顷,于材纯收益达5.25—6.72万元/公顷,比同龄对照杉木增加2.53—3.42万元/公顷,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