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单军  李红  郭玉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19-6520
[目的]研究啤酒有机酸的代谢过程。[方法]考察发酵液中乙酸、苹果酸、富马酸、琥珀酸、乳酸含量及有机酸总量在啤酒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研究有机酸的代谢过程。[结果]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有机酸总量、苹果酸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乙酸含量占有机酸总量的比例很高,发酵时间的延长会明显导致发酵液中乙酸含量的增加。琥珀酸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6~9天明显下降。在啤酒发酵初期,富马酸含量呈倍数增长,然后几乎没有变化,之后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发酵后期明显下降。乳酸含量在发酵初期下降,在发酵中后期增加。[结论]在啤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各种有机酸的含量均会发生变化,但变化曲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计算流体力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以下简称为CFD)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数值计算工具,用于求解流体的流动和传热问题。它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用于求解固定几何形状空间内的流体的动量、热量和质量方程以及相关的其它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某种流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有关数据。CFD最早运用于汽车制造业、航天事业及核工业,用离散方程解决空气动力学中的流体力学问  相似文献   

3.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以下简称为CFD)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数值计算工具,用于求解流体的流动和传热问题。它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用于求解固定几何形状空间内的流体的动量、热量和质量方程以及相关的其它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某种流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有关数据。CFD最早运用于汽车制造业、航天事业及核工业,用离散方程解决空气动力学中的流体力学问  相似文献   

4.
崔亚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00-17201,17207
[目的]研究利用蛹虫草发酵液制取虫草保健啤酒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发酵液生物活性物质检测方法,为虫草保健啤酒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筛选出合适的蛹虫草菌株,然后以蛹虫草一次发酵液与麦芽汁混合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在30L发酵罐中采用单罐低温发酵方法,接着检测发酵液理化、感官指标以及应用HPLC法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结果]该虫草啤酒的理化和感官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酒精、总酸、双乙酰、真正发酵度分别达到4.6%vol、1.8mg/100ml、0.02mg/g、71%;获得了富含虫草生物活性成分的虫草保健啤酒。当发酵周期为240h时,发酵液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22.3和11.8μg/ml;发酵周期为144h时,甘露醇含量达到最高,为19.75mg/L。[结论]该发酵方法可以使虫草啤酒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且赋予了啤酒虫草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建筑围护结构传热与流体流动综合作用下室内自然对流数值模拟,建立了一套同时在固体一流体区域整体求解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具体分析了瑞利数变化范围为10^4到10^6时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对室内自然对流的影响。数值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室内自然对流问题。为室内自然对流问题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计算流体力学在温室研究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作为一种模拟仿真工具现已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设计工具。它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各种传递过程包括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等。CFD模拟的输出结果包括流体的速度和方向,压力,温度和浓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CFD最先是在化学,汽车,航空宇宙和核工业等领域中建立起来的,在近几年来,CFD是用于园艺领域的研究,被用来模拟温室室内的气候环境。然后利用这些模型来研究温室室内环境对外部环境和温室环境控制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加准确地控制实际生产中热解物各部分的温度、提高园林废弃物的处理效率及处理质量、更好地利用园林废弃物热解后得到的产物,对园林废弃物热解过程中的热量传递问题进行研究。从测量园林废弃物热解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及变化入手,了解热解过程中的热量传递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力学分析建立热解传热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优化,最终获得了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热解传热模型。在此过程中不仅得到热解过程中反应器内的温度分布,还得知热解温度、物料多少、物料所处位置等因素都对热解过程中的热量传递有明显影响;相同条件下,热解温度越高、热解物料越少,则热量传递越强;同一时间内,温度梯度较大的位置热量传递较强;根据热解过程中反应烧瓶瓶壁上的温度载荷、物料表面的对流换热载荷不是恒定的这一现象,建立了侧壁温度关于木粉高度以及木粉上方流体温度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该装置的发酵罐底部为圆锥体,发酵罐外部安装有循环泵,用于将发酵液从罐底循环至顶部,热交换器用于控制发酵过程中所需的温度,该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雾化喷管,雾化喷管安装在涡流混合室内,用于发酵液的精细雾化,同时,还可与发酵罐内部发酵液上方空间内的氧气混合,确保在酿造堆肥茶过程中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促进微生物的繁殖。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罐下部的发酵液没有受到任何机械搅拌,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传热过程中场协同作用的基本思想.分别从能量方程,图线,边界层理论和场协同原理的角度分析了流体流过恒温半无限大平板时壁面有喷吹或抽吸的现象和流体垂直流过两不等温的平行多孔平板的现象,讨论了冷却和加热壁面时流体速度的变化对壁面热流密度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所得结论是一致的,从而表明了场协同原理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对流传热的物理机制,其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分析对流传热和各种传递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定茶叶籽水浆发酵分层过程中后期的微生物种类,并研究其数量动态,为优化茶叶籽油生物发酵生产工艺及揭示茶叶籽水浆发酵分层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添加放线菌酮的MRS固体培养基对发酵5 h的茶叶籽水浆发酵液划线培养,并进行微生物分离与提纯;通过形态学观察、酶学反应、碳源反应、16S rDNA及pheS基因测序分析、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再利用涂布培养法观察菌体的数量动态变化情况.[结果]从茶叶籽水浆发酵液中分离纯化获得两株菌株,分别编号为JJZ12和JJZ21.两株菌株的菌落均呈圆形,白色,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其中,JJZ12菌株的菌体呈杆状,大小0.6~1.2μm×1.0~3.0μm,成对或短链排列,革兰氏阳性;JJZ21菌株的菌体大小为0.5~0.7μm×0.8~1.7μm,单个或成对排列,革兰氏阳性.经鉴定,JJZ12和JJZ21分别为Gluconacetobacter liquefaciens(产液葡糖酸醋杆菌)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植物乳杆菌)的一个菌株;结合本研究编号,两种杆菌分别命名为G.liquefaciens JJZ12和L.plantarum subsp.plantarum JJZ21.在茶叶籽水浆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JJZ12和JJZ21菌体的总数量在发酵5 h后逐渐快速增加,至15 h时达最大值,之后又逐渐回落进入稳定状态.[结论]JJZ12和JJZ21两株杆菌是茶叶籽水浆发酵中后期起主要作用的发酵微生物,该结论为解释茶叶籽水浆发酵分层现象的发生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酵母发酵法提取石耳粗多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酵母法发酵纯化石耳多糖的工艺,探明酵母对石耳酶解液中多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及pH值的影响,以及浸提液不同pH对石耳多糖含量的影响,设立酵母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温度及时间的单因素实验,并对单因素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发酵液pH为5,酵母添加量为0.75mg/mL,蔗糖的补加量为90mg/mL,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6h。该发酵工艺条件简单,可靠,适合生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分离自海洋虾壳的一株放线菌F-1013对几丁质的利用及其发酵液的优化。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较高的几丁酶活力。通过对该菌发酵液的筛选和优化,认为该菌在pH8-9、5%的虾壳粉培养液中发酵5-7d,甲壳低聚糖含量达到0.3mg.mL-1,产菌量优于其他基质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蛋白肽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进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蛋白肽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方法]采用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粉,制备猪血多肽,考察发酵温度、通气量(摇瓶转速)、pH值、接种量、发酵时间对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发酵猪血蛋白肽的最佳条件,并对发酵前后血粉的品质和感官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粉制备猪血多肽的最佳工艺参数:温度为30oC、转速为160r/min、pH值为7.5、接种量为6%、发酵时间为50h。[结论]该研究为采用微生物发酵猪血粉制备高营养的动物蛋白饲料和提取功能性多肽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e,VIGS)是植物病毒病防治方法之一,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以VIGS表达载体发酵液对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检测指标,筛选最佳发酵液发酵所需的培养基、发酵条件和施用方法。结果表明:VIGS表达载体发酵液最优培养基是YEP培养基;最优发酵条件为装瓶量60 mL/200 mL、初始pH 7.0、培养温度30℃、振荡培养24 h;施用方法以 “原液稀释100倍”、“剪叶后喷施+移栽时灌根”和“含PVY CP和HC-Pro基因片段的VIGS载体发酵液混合使用”的施用效果最佳。上述结果为抗马铃薯Y病毒病的VIGS生防剂发酵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田间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设计了酵母发酵速率的测定方法,并将发酵速率的动态变化应用于葡萄酒酵母筛选,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敏度高,测定简便,快捷,不仅能及时反映酵母在某一时刻的发酵状态,而且通过连续测定还可掌握整酵过程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酵母筛选和酵母发酵性能研究的比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生物量为指标,研究了对桦褐孔菌液体深层发酵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即温度、发酵时间、初始pH、接种量、摇床转速,并运用中心旋转组合设计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其最佳范围。结果表明,5个因子对生物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初始pH、发酵时间、接种量和摇床转速、温度,而当温度、发酵时间、初试pH、接种量和摇床转速分别为28.6℃,125 h,5.9,10.5%和135r/min时,获得的生物量最大,为22.91 g/L。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高浓度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工艺。[方法]在外环流式发酵罐中,考察了起始发酵醪加入量、起始添加时间、添加间隔时间及每批添加量等因素对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影响,并将优化工艺应用于高浓度酒精的发酵。[结果]按料水比1.0∶2.3,添加100AUN/g原料的生淀粉酶获得初始发酵醪,取30%加入外环流式发酵罐,接种发酵,至2 h起每30 min添加5%的剩余发酵醪,30℃恒温发酵72 h,发酵终点酒精度达到120.0 g/L,淀粉利用率为90.08%,与普通工艺相比酒精度提高了15.3%。将该工艺进一步应用于高浓度生料酒精发酵,当料水比为1.0∶1.8时,酒精度达到133.6 g/L,淀粉利用率为86.6%。[结论]该试验提出的分批添加强制循环生料酒精发酵工艺能明显提高酒精浓度和淀粉利用率,有利于高效、清洁酒精生产工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嫩度的夏秋茶树鲜叶为原料,人工接种发酵金花散茶,分析了在14 d的发酵过程中,不同嫩度鲜叶发酵的金花散茶理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不同嫩度鲜叶发酵的金花散茶茶褐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他内含成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整体以嫩度高的鲜叶发酵的金花散茶内含成分含量更高。综合考虑,以一芽三四叶鲜叶人工接种发酵10 d,更有利于金花散茶的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成熟的香蕉和菠萝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香蕉菠萝不同原料配比对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以及初始含糖量和发酵温度等因素对香蕉菠萝复合果酒酒度生成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在固定化酵母发酵条件下,香蕉与菠萝原材料采用1∶1的配比发酵酿制复合果酒可使其品质最佳。极差分析可知,影响该复合果酒发酵工艺的因素依次为:初始含糖量>发酵温度>亚硫酸氢钠用量>发酵pH值。该产品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含糖量30%,发酵温度25℃,亚硫酸氢钠用量80 mg/L,发酵pH值4.0。[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复合果酒品质最佳,具有典型的香蕉、菠萝果酒风味。  相似文献   

20.
短乳杆菌发酵鲢鱼块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鲢鱼为主要原料,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X14为发酵剂,根据对发酵液pH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发酵参数范围(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在此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以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鱼肉pH和AN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鱼肉制品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食盐添加量2%、蔗糖添加量2%、接种量1%(1×106CFU.mL-1)、发酵时间20 h、发酵温度为42℃;对此工艺参数下的发酵鲢鱼产品通过9级评分法进行感官评价,评分结果较高,可以作为最佳发酵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