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栽培条件下巴西陆稻的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巴西陆稻(IAPAR9)从灌溉时期、施氮量及配比、土壤含水量三个方面进行了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时期灌溉,其产量达显著差异,产量大小顺序为长期灌水>孕穗期灌水>抽穗期灌水>分蘖期灌水;(2)IAPAR9的施氮量及配比以667m212kg纯N(60∶20∶20)为最优;(3)巴西陆稻的耐旱性强,生长发育的水分极限为土壤持水量的35.9%,最适宜、利用率最高的土壤水分为土壤持水量的90%左右。  相似文献   

2.
巴西陆稻在渭北旱塬引种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陆稻IAPAR9,在渭北旱塬试种,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耐旱性和丰产性。高海拔地区需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直播产量为5.27t/hm^2 苗移栽产量为5.24t/hm^2,最知移栽秧龄为30d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巴西陆要抽IAPAR9的试种试验和示范,表明IAPAR9具有较强的耐旱和适应能力,在浙西丘陵红壤地区旱旱的立地条件下,一般产量只有1500 ̄3000kg/hm^2。  相似文献   

4.
巴西陆稻IAPAR9生产潜力与高产栽培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专题攻关与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巴西陆稻IAPAR9在扬州丘陵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与丰产性。在播种期除补充必要的少量水外,可利用生长季自然水,达到单产6750 ̄7500kg/hm^2的生产潜力,试验研究还表明,地早播,适当稀植促大穗,严防杂草和螟虫危害是夺取本地区巴西陆稻高产关键。  相似文献   

5.
巴西陆稻在中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巴西陆稻研究1 认定为推广品种巴西陆稻IAPAR -9是1992年巴西政府赠送给李鹏总理的9种32个巴西农作物品种中的一个 ,引进总重量约为500g。同年总理委托国家计委将这批种子转送中国农业科学院并指示 :“请你们组织力量 ,对这批种子进行试种 ,精心培育 ,作为中巴友谊的象征。”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领导安排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进行该品种的隔离、试种、鉴定、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等研究工作。该品种引进的第一年 ,我所就在南方和北方两地同时进行了引种适应试验。北方试验点设在本所“农作物国外引种隔离检疫基地” ,南方试…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陆稻利用前景及其直播旱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稻又叫旱稻,是一种救灾作物,既耐旱,又耐涝,可直播于旱田,全期在近似旱地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既可单作,又可与其它旱地作物进行间、套作。还可作水稻育秧移栽,比水稻耐旱稳产,适用于我省望天水田栽培。1992年李鹏总理将巴西陆稻IAPAR9引入我国,经中...  相似文献   

7.
一、巴西陆稻的引种概况1992年李鹏总理出访巴西,出席联合国“环发”大会,带回巴西人民赠送的珍贵礼品———9种作物32个品种,其中包括500g巴西陆稻IAPAR9,同年7月15日,转赠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随后,巴西陆稻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统一安排了该品种的隔离、试种、鉴定、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等项工作。巴西陆稻在中国引种至今已10个年头了。该品种引进的第一年,试验安排在南方、北方两地同时进行。南方点设在中国水稻所。北方点设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检疫基地”。1993年,该品种经北…  相似文献   

8.
陆稻优异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6个陆稻种质资源的四大主要性状(植株性状、谷粒类型、产量性状和耐旱性)进行了系统考察、模糊隶属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评判出其优劣顺序为:德旱1号>巴西陆稻>旱稻277号>旱稻95树村502>吴氏旱稻>旱稻297号>旱稻2号>旱稻9号>旱稻95树村104号>旱稻8号>旱稻95树村9号>旱稻44号>IRAT104>陆稻604>87641>陆稻4号,筛选出5个优异种质资源为:德旱1号,巴西陆稻,旱稻277号,旱稻95树村502,吴氏旱稻  相似文献   

9.
巴西陆稻在中国引种成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巴西是世界上陆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年种植面积达480万hm2,占巴西稻作总面积的85%。长期大面积栽培陆稻对品种的强烈需求,使巴西积累了丰富的陆稻资源,培育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陆稻优良品种。1992年6月在李鹏总理出席于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  相似文献   

10.
<正> 巴西陆稻不同于我国的陆稻品种。我国陆稻种源大都来自水稻,即水稻旱种,仍存在用水量较大、草荒难以控制、品质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而巴西陆稻则是真正的旱稻品种,有极为宝贵的耐旱性,其优良品  相似文献   

11.
从巴西引进的巴西陆稻能在干旱地区种植,缓解田少土多的矛盾。我省部分山区农户近年来先后引种栽培。 巴西陆稻虽然能在旱地栽培,但从我地有的农户试种的情况看,有许多弊端,其表现为:一是巴西陆稻全生育期长(140多天),套种春夏两茬作物有困  相似文献   

12.
巴西陆稻(IAPR9)是一个早熟籼型陆稻品种,是一种广泛适宜于旱地(包括土质深厚的坡地、果园、菜园等)、望天丘栽培,又可以在水田生长的稻种.该稻种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米质优和农艺形状好等优良特性,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值得大力开发的水稻良种,对于发展节水农业和解决贫困山区缺水、缺粮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巴西陆稻可以春播,亦可夏播,种植方式多为麦后直播.现将夏播巴西陆稻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陆稻国外引种规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在中国云南及其它20多个国家或地区同时进行IURON(国际陆稻观察圃)试验,根据IRRI(国际水稻所)汇总资料分析表明:国外中秆、中早熟材料在云南种植后仍然表现为中秆、中早熟;各试点(除孟加拉国外)粳稻比籼稻更适应陆稻生产条件,粳稻的综合评价优于籼稻;株高、生育期在云南与各试点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依此规律提出相关方程供云南引种时参考,云南陆稻引种策略应以中秆,中早熟粳陆稻为主。  相似文献   

14.
陆稻,又称早稻,是由水稻演变而成的“早地生态型”稻。我们于1999年先后引进巴西陆稻、光壳陆稻、陆丰二号、早引1号、早引2号、早引3号等7个陆稻新品种(系)。经过几年的示范发现:(1)陆稻与水稻相比:具有更广的适应性和耐瘠性,宜在退耕稻田、低洼早地、水浇早地,特别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灌区种植。(2)陆稻与玉米相比:根据产量分析,陆稻一般亩产为350公斤,高产田可达470公斤,巴西陆稻个别田块可超过500公斤,与玉米产量相当,生产期相近,但效益却明显高于玉米,可替代玉米,达到“以粗换细”的目的。陆稻的栽培管理与小麦相似,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巴西陆稻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陆稻IAPAR-9是1992年国务院李鹏总理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巴西政府赠给我国的一批农作物良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巴西陆稻是1992年巴西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时任国家总理李鹏的一个旱稻新品种.经全国各地试种,巴西陆稻具有五大特点:一是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二是抗旱、耐旱和耐瘠薄;三是有较强的抗病、抗逆能力;四是适应性广;五是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巴西陆稻在全国迄今推广面积已达十余万亩,今后几年种植面积仍将扩大.  相似文献   

17.
巴西陆稻虽然抗旱能力强,但在分蘖期、孕穗期间和灌浆期,对水分胁迫仍然相对较敏感,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尤其是孕穗至灌浆期间适时补水有利于高产的形成。不同栽培方式与水分条件对巴西陆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显著。巴西陆稻应用旱育、旱栽、旱管“三旱”栽培技术,节工省本,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巴西陆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对巴西陆稻的特征特性,以及有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巴西陆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在生产上应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巴西的陆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圣祥 《世界农业》2000,(10):20-21
巴西陆稻著称于世,原因有三:第一,陆稻种植面积大,全国年种植面积约 310万 hm2,占稻作面积的 71%,是世界陆稻种植第二大国 (印度 633万 hm2)。其次,陆稻产量较高,全国陆稻总产量为 460万 t,平均为 1 5t/hm2,而全球陆稻平均产量为 1 1t/hm2,印度、孟加拉国、越南等主要陆稻国家平均产量仅为 0 8、 0 8和 1 0t/hm2。第三,陆稻品质好,大多数主栽陆稻改良品种为热带粳型或籼粳杂交后代,米粒细长或中长,垩白小,透明度好,精米率高,米饭柔软而有弹性,深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巴西被视为世界各国引入陆稻优良种质的主…  相似文献   

20.
江西早季种植巴西陆稻的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江西早季种植巴西陆稻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计算的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早季种植巴西陆稻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效应大小是:基本苗〉穗粒数〉结实率〉全生育期〉千粒重〉有效穗〉播种至始穗天数〉始穗至成熟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