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花卉辐射育种浅谈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辐射诱变是现代花卉育种中较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量射线的照射,诱导花卉的遗传基因产生变异,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原品种的新品种类型。世界上对花卉辐射诱变的研究始于1922年。到1949年,荷兰学者W. E. Demol率先育成了郁金香的商品突变品种‘Faraday’。此后花卉辐射育种开始受到各国花卉育种家的重视。我国自70年代末开展这项研究以来,先后育成的花卉品种有菊花‘辐橙早’,月季‘激光’、“霞光万道’,大丽  相似文献   

2.
皖麦31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采用“栽培一粒”小麦与7个普通小麦品种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复合杂交、辐射诱变等多种育种方法相结合,育成的安徽省第一个丰产多抗高蛋白面条专用小麦新品种,1997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对安徽省江淮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菊花的辐射诱变育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栽培的菊花大都是6倍体,遗传上高度杂合,特别适于射线诱变。目前国内外通过诱变育成的菊花新品种最多。例如,荷兰近年用累进辐照法短时间内育成了各色的“Miros”切花品种群,迅速取代了市场出售的原有品种;苏联育成了“冷星”、“雅尔塔’等复色新品种;我国四川省原子核研究所育成了一年两次开花的“辐橙早”和“翠羽”、“翠黛”蓝色系新品种。射线诱变极易获得菊花花型、花色、瓣型及嵌合型的突变。 1.通常的诱变选育方法菊花辐射诱变可采用种子、脚芽、嫩枝、植株作试材,其中最适用的为脚芽和嫩枝。方法是:取生根的脚芽或嫩枝,用1—2千拉特  相似文献   

4.
一串红品种神州红种子用60Coγ射线150 Gy辐射诱变处理,诱变后代材料经多代选择,育成了新品种红运,2016年1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与原品种神州红相比,红运的开花期、株型、花序性状及耐热性等均有明显改善。SRAP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所用的61对SRAP引物组合中有35对呈现多态性,二者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60,说明辐射诱变处理引起了一串红遗传物质的变异。本研究的结果证明,辐射诱变对一串红是一种有效的育种途径,SRAP技术是分析辐射诱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油大豆合丰4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丰46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1992年以合丰35号为母本,公交84112—1—3为父本有性杂交,并于F2代辐射诱变育成,2003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产、早熟、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对其育种方法研究表明,辐射诱变不但对提早熟期和诱发抗病突变体有作用而且对提高大豆油分也有一定的作用;辐射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是选育早熟、高产、高油、抗病大豆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对具分生能力的组织进行离体培养,为现代植物育种创造新的变异体,脱毒原种、繁殖体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综合到一起,扬长避短,加速植物育种进程。报道了诱变结合组织培养在国内外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从抗病虫育种、抗旱育种、抗盐育种、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等各个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切花月季新品种育种的进程,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我们采用以下育种程序,实现了一年杂交、一年选择鉴定、试种,两年内育出切花月季新品种的目标。90—1优良单系(见照图)就是用这样的育种程序育成的。现已被命名为‘北京之春’。一、种子苗第一次开花时选择优良单株 1989年,用引进的优良国外切花月季品种作亲本,做杂交80多个组合,获得杂交种子5000粒。经过沙藏,  相似文献   

8.
月季杂交育种是培育月季新品种的主要方法,它是用人工杂交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把两个以上品种的优点结合起来,并通过观察选择,培育出新的月季品种。人工杂交育种是一种常规的育种方法,具有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育成品种的时间短、所  相似文献   

9.
辐射诱变应用于植物育种中的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辐射诱变育种实际上是利用现有的X射线、γ射线等手段对其进行诱导处理,促使植物发生遗传性变异,并逐渐向有利的方向生长,获得高品质植物的一种基因突变育种技术。通过辐射诱变育种,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也可以丰富植物种质资源库,基于这些优点,该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重大成果频出,现已成为植物育种领域的一项重要手段。针对辐射诱变应用于植物育种的主要技术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0.
植物离体诱变育种技术在日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概况 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可利用杂交育种及利用各种放射线进行辐射诱变育种。到2000年为止,诱发突变育种育成的登录品种数,全世界达到2000个以上,其中日本有150个品种。利用的诱变源中,70%以上是γ射线和X射线,若加上中子和β射线等,占诱变源的90%以上。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有四方面的优点:1.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1.
<正>月季育种已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但我国月季自主培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需求量较大的切花月季和庭院月季品种仍以从国外引进为主。虽有爱好者杂交育种,但发展十分缓慢。80年代末,部分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开始进行月季育种工作,月季新品种自主培育步入"快车道"。科研院校是新品种培育的原动力我国月季育种以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抗性育种为主要目标,育种方法主要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目前进行月季育种的  相似文献   

12.
陈辉 《中国种业》2015,(11):12-13
小麦辐射诱变育种是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及优良新品种选育的有效新途径。本文介绍了小麦辐射育种较常规杂交育种的优势,并结合试验对辐射育种的关键环节加以阐述,最后对辐射与常规杂交结合的育种方法做出了展望,以期对小麦育种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辐射育种是培育植物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在花卉和观赏植物上更为有效而成绩卓著。我们从1981年开展月季辐射育种研究工作以来,相继培育出“霞光万道”、“南海浪花”、“激光”、“贞洁”四个品种,1985年又选育出一个突变新品种——“礼花”。亲本为“荣光”,1984年用~(60)Coγ射线处理一年生枝条,后嫁接成苗,1985年在V_2代选出突  相似文献   

14.
油莎豆高油高产品种中油莎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莎豆新品种“中油莎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通过辐射诱变、提纯复壮及南繁加代穿梭育种方法选育的高产高油品种,2017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组织的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5.
太空育种,又称航天育种、空间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技术,通过高空气球、返回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等诱变材料搭载到200~400km高的宇宙空间,利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宇宙空间特殊环境诱变因子的作用,使生物基因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培育新品种、新材料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太空环境的综合物理因素对植物或生物遗传性的强烈动摇和诱变,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目前地面诱变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突变种质材料和基因资源,选育突破性新品种,由此开辟一条植物育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月季育种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自交育种、杂交育种、芽变育种、辐射育种等。江苏省常州市花卉科技工作者和月季爱好者,应用以上方法已培育出一些适应我国气候条件的抗性强、观赏效果好、经济价值高的月季新品种。现介绍如下: 1.人工杂交选择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宜选性状良好、花型花色有特色、香味浓郁的品种为父母亲本,然后确定杂交组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棉花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在简要回顾棉花辐射诱变遗传育种的研究历史后,从辐射诱变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作用、棉花辐射诱变中常用的诱变源、棉花的辐射敏感性和诱变效率、棉花的辐射诱变效应及其突变性状的遗传和提高棉花辐射诱变育种效率的方法等方面对棉花辐射诱变育种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还提出了促进棉花辐射诱变育种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月季育种技术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对引种筛选育种、 杂交育种、 芽变育种、 诱变育种、 分子育种等主要育种技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报道, 总结了各育种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并进行了展望, 提出将分子育种技术的先进手段与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 并且注重国际交流以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 同时深入对月季发育的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才能更有效地获得新品种的观点, 以期为月季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作物诱变育种方法--航天育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侠礼 《种子》2004,23(9):94-95
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利用高空气球、返回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将作物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利用宇宙空间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生物基因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培育新品种、新材料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航天高科技与农业遗传育种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学科的高新技术,是传统诱变育种方法在高科技情况下的延伸.航天育种的最大优势在于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目前地面诱变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基因资源,培育出有突破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花卉中心采用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通过杂交选育和人工辐射诱变的方法,选育出一批香石竹优良株系。目前已向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提出了4个大花香石竹新品种品种权的申请注册,本文介绍了这4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