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尿素精料和碱化秸秆在幼羊全混合日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 12 只两月龄东北细毛公幼羊,按体重大小随机分为 4 组,测定不同加工处理全混合日粮(TM R)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分析TM R饲养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在含玉米秸的TMR 中以尿素精料等氮代替豆饼,在不降低幼羊生产性能的前提下(P> 0.05),使每千克增重的饲料费用降低26.44% ;在含尿素精料的 TMR 中,玉米秸的碱化处理虽未显著影响幼羊的日增重及日采食 TM R 量(P> 0.05),但却使TMR 转化率提高了 21.52% (P< 0.01),而且每千克增重的饲料费用降低 11.25% ;对含尿素精料及碱化玉米秸的TMR 进行颗粒化加工,与加工前相比,试羊日增重、日采食 TMR 量及其转化率分别提高了 161.92% (P< 0.01)、88.74% (P< 0.01)及28.01% (P< 0.01),每千克增重的饲料费用降低17.64% 。  相似文献   

2.
饲粮能量浓度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 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用3 种含有不同能量浓度的精料补充料,按4 ×3 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 值、氨态氮(NH3 - N) 、三氯醋酸沉淀蛋白(TCA-P) 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 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 组分百分率。试验日粮精料部分以玉米面、豆饼等为主要原料,配制出能量浓度不同(GE:3 .95 、4 .05 、4 .15 Mcal/kg) ,含粗蛋白质(20 .99 % ) 、钙(0 .67 % ) 、磷(0 .40 % ) 相同的三种精料;粗料为玉米青贮,自由采食,计量不限量。试验鹿为单圈舍饲,每日每头鹿供给精料1 .75kg ,分两次饲喂,自由饮水;每种饲粮预饲期14 天,采样期10 天。采用PHs - 29A 型酸度计测定pH 值;采用岛津GC- 9A 型气相色谱仪测定TVFA 浓度及VFA 各组分比例; 采用氧化镁直接蒸馏法测定NH3 - N 浓度; 用岛津UV- 24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TCA- P 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浓度对瘤胃内pH 值、NH3 - N 浓度、TVFA 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 0 .05) ,而对玉米青贮采食量及TCA- P 浓度影响显著(P< 0 .  相似文献   

3.
饲粮不同精粗比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饲粮不同精粗比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参数的影响,选用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设计3种不同精粗比的饲粮,采用4×3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NH3-N)、三氯乙酸沉淀蛋白(TCA-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他们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挥发性脂肪酸(VFA)组分。3种饲粮精粗比分别为20:80、40:60、60:40,精料由玉米、大豆饼、大豆、麦麸、骨粉、食盐组成,粗料为干柞树叶。各组饲粮中约含粗蛋白10.3%,总能17.36MJ/kg。试鹿均为单圈舍饲,每头每日分两次喂精料2.5kg,自由饮水。每种饲粮经15天预饲期后,进入正式采样期。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不同精粗比对瘤胃内NH3-N、TCA-P浓度影响较小(P>0.05);对pH值、TVFA浓度影响较大(P<0.01)。随日粮中精料比例增加,瘤胃内pH值显著下降,TVFA浓度显著升高。对瘤胃内VFA组分分析发现,随着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呈现出乙酸比例下降、丙酸比例升高的趋势。试验结果还指出,瘤胃内几项主要代谢参数均随进食而呈现规律性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选用4只4月龄幼羊,按4×4拉西方试验设计,用常规全收粪法测定了4种不同处理幼羊全混合日粮(TMR)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有机物在含玉米秸的TMR中,以尿素精料等氮代替豆饼对日粮DM,OM,CP,NDF,ADF及GE的消化率均无显著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粮对肉牛小肠pH值及胰蛋白酶话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肉牛饲喂不同日粮玉米秸,50%玉米秸加50%精料后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H值及胰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肉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饲喂50%玉米秸加50%精料日粮的牛小肠pH值低于喂单一玉米秸日粮;肉牛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饲喂50  相似文献   

6.
蛋氨酸锌对绵羊瘤胃发酵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试验利用蛋氨酸锌对绵羊进行瘤胃发酵和免疫力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1) 饲喂蛋氨酸锌(ZnMet) 有降低绵羊瘤胃液pH 值的趋势;氧化锌组和蛋氨酸锌组的瘤胃液中NH3 - N 浓度都比对照组高,而ZnMet 组的NH3 - N 水平比ZnO 组有所降低,但较平稳。ZnMet 具有一定的过瘤胃性能。(2)ZnMet组绵羊布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抗体滴度明显高于ZnO 组和对照组(P< 0 .05) ;ZnMet 能够明显提高绵羊血清γ- 球蛋白含量、淋巴细胞ANAE 染色阳性率和外周血T 淋巴细胞转化率。可见,蛋氨酸锌对绵羊瘤胃pH,NH3 - N 浓度和机体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用9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细毛羊羯羊(体重为3014±513kg)进行消化代谢和瘤胃内环境指标的研究。将试验羊按体重分3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无机锌组(基础日粮+ZnO+Met)、螯合锌组(基础日粮+Zn-Met)。试验结果表明,3组羊间瘤胃液pH值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蛋氨酸锌(Zn-Met)组绵羊有降低瘤胃液中pH值的趋势;无机锌组和螯合锌组的瘤胃液中NH3-N浓度都比对照组高,而且Zn-Met组的NH3-N水平比ZnO组变化较平稳而有所降低。日粮中干物质、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Zn-Met组绵羊体内氮沉积率(3620%)显著高于对照组(2431%)和ZnO组(2539%)。对照组、ZnO组和Zn-Met组绵羊体内锌的沉积率分别为2557%、2747%和3427%,螯合型Zn-Met中锌的生物利用率比ZnO提高68个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8.
冬季羔羊舍饲育肥中应用膨润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亚明 《家畜生态》1999,20(3):12-15
在玉米秸为主的日粮中每头添加膨润土16g/d和羟甲基尿素20g/d进行羔羊快速育肥试验。结果表明,羔羊日增重由对照组的65.00g提高到试验组的120.63g,二者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效率提高46.01%。40d后羔羊瘤胃液pH值明显降低。膨润土能改善羔羊瘤胃消化代谢并促进羔羊生长。  相似文献   

9.
不同外源寡糖对崂山奶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外源寡糖对奶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 6只平均体重为(32.80±2.45)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崂山奶山羊,采用分期分组试验设计。各组羊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以及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1%甘露寡糖(MOS组)、半乳甘露寡糖(GMOS组)、寡木糖(XOS组)、低聚异麦芽糖(IMO组)、果寡糖(FOS组)的试验饲粮。共进行4期试验,每期 23d,其中预试期 14d,正试期 9d。于晨饲前(0h),晨饲后 2、4、6、8h以及晚饲前(晨饲后 10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中细菌总数以及纤维素分解菌、原虫和真菌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瘤胃液细菌总数趋于增加,仅晨饲前 MOS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瘤胃液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有所提高,其中 MOS组(0h)、GMOS组(0、2、4h)、FOS组(0、2、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瘤胃液原虫数量有所提高,其中 MOS组(2和 4h)、XOS组(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瘤胃液真菌数量有所提高,其中GMOS组和 FOS组(0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OS组(2h)、IMO组(2h)、FOS组(2h)、MOS组(4h)、FOS组(6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总数、纤维素分解菌和原虫数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真菌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本试验条件下,添加不同外源寡糖对瘤胃微生物影响有所差异,其中甘露寡糖、半乳甘露寡糖和果寡糖对瘤胃液纤维素分解菌、原虫和真菌的增殖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稀释率对于活体外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生长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连续培养系统的4个发酵罐进行3次连续培养试验,研究瘤胃稀释率(DR,下同)对于瘤胃微生物发酵和微生物生长效率的影响。瘤胃稀释率为每小时发酵液流出量占发酵罐体积的0.03和0.06。试验日粮唯一由大豆皮组成。随着DR的提高,饲料DM,OM,CP,NDF和ADF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提高瘤胃DR,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发酵的pH(P<0.01),降低了发酵液中NH3的浓度(P<0.02),但对挥发性脂肪酸日产生量和乙、丙、丁酸比例没有显著影响(P>0.05)。发酵液中瘤胃细菌浓度不随DR变化而变化(P>0.05),但每日细菌总量随DR提高而提高(P<0.01)。发酵液原虫浓度(P<0.001)和原虫每日总产量(P<0.05)均随DR提高而下降。当DR从0.03提高到0.06时,微生物N日产生量和微生物生长效率分别提高41.6%(P<0.001)和51.9%(P<0.001)。  相似文献   

11.
家兔四肢动脉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四肢动脉的分布情况,国内外文献均十分简单,特别是缺少一张完整的图。前、后足部的血管图,大部分文献中均略去。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绘出了完整的模式图,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概述了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和研究进展,介绍已商品化和具有开发潜力的微生物除草剂及具有除草活性的微生物天然植物毒素。  相似文献   

14.
将WGA-HRP注入75~90日龄鸡肾上腺内,追踪支配鸡肾上腺传出神经元的胞体,结果显示:鸡肾上腺接受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的支配,以节后神经元支配占主导;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元也支配鸡肾上腺,并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16.
畜禽粪便微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刁治民  高晓杰  熊亚 《青海草业》2004,13(1):13-17,20
在讨论了畜禽粪便污染严重性的基础上,应用微生物技术进行畜禽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工程研究,探讨解决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3S"技术在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强峰  刁治民  赵呈祥  熊亚 《青海草业》2004,13(3):24-26,51
“3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各个领域。针对利用“3S”技术在三江源区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意义、特点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根据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动态监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绵羊时辰生理学和时辰生物化学指标昼夜节律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设计软件拟合指标的群体余弦曲线,找出曲线的振幅、峰相位及其95%的置信区问。如果对数学模式稍加改动,则可适合各种类型生物节律的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19.
我国能源立法体系存在基本法缺失,单行法不完善,配套法规缺位等缺陷。重构能源立法体系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立法宗旨,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绿色标识制度,强化企业的社会生态责任,从而增强与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相关法律的衔接;建立能源领域的宏观调控制度,鼓励开发清洁的新型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市场化改革,力求实现经济性、供应保障性和环境保护性这一“稳固三角”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