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振普 《中国猪业》2011,6(8):33-33
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内温度连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3天时,猪通常会出现热应激。此时,猪容易患病毒性、细菌性疾病及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2.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猪汗腺不发达,同时皮下脂肪较厚,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导致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据相关资料显示,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温度在连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3d时,猪群会出现明显的不适: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种公猪性欲减退、母猪异常发情或不发情,  相似文献   

3.
我国养猪生产正在从农户散养的传统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化,而不良的生产环境已成为制约目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商品猪育肥生产过程中,轻视环境因素影响的现象很突出。1环境对猪生长的影响1.1温度影响1.1.1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不同日龄的猪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适宜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称为最适宜温度。可用下式计算:T=-0.06W+26。如体重20kg仔猪的适宜温度为T=-0.06×20+26=24.8℃。1.1.2低温的影响猪在低温下会增加体温热量消耗,增加采食量。当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时,每下降1℃日增重减少11~22g,饲料多消耗20~30g。如一头…  相似文献   

4.
<正>1温度和湿度不同体重的猪要求最适宜的温度不一样,体重11~45千克为21℃,体重45~90千克,舍温18℃最适宜,而体重135~160千克的猪,舍温16℃最适宜。当温度过高时,可采用搭凉棚、淋浴、多喂凉水和青绿多汁饲料等措施,提高猪的日增重。当温度过低时,应采取保温措施提高温度。下限临界温度(℃)和上限临界温度(℃)分别为新生仔猪为36.0,37.7;哺乳仔猪30.0,36;断奶仔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通过围墙和棚盖结构与外界隔开,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围墙与棚盖结构设计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等设备,可以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1温度 高温与低温对猪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日龄和不同体重的猪对温度都有着不同的适应范围,即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也叫适宜温度.据有关资料显示:仔猪1周龄适宜温度是27~32℃,2周龄是25~27℃,3~4周龄是23~25℃,4~5周龄是21~23℃.体重15~50kg肉猪适宜温度为25~22℃,50~100kg为22~20℃.体重100kg以上成年猪为18~20℃.  相似文献   

6.
夏季的热应激对猪的生长和健康影响极大。不同阶段的猪有不同的适宜温度.例如断奶仔猪的临界温度29℃-24℃.而生长肥育猪生长最快与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温度分别是20℃和24℃。当猪舍温度每升高1℃.猪采食量下降约40g.若猪舍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0-400g。  相似文献   

7.
产仔舍供暖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外界环境因素对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在猪舍内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和通风是最重要的因素。猪只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其所处的环境,但是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有一个限度,猪只能表现最佳生产性能的温度范围为适中温度区,其上限和下限分别称为高、低临界温度,适中温度区因猪只的年龄和体重的不同而不同,成年猪16℃~22℃,哺乳仔猪26℃~35℃,生长育肥猪(25~100kg)16℃~24℃[1]。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哺乳仔猪要求较高的环境温度,对冷的刺激更敏感,因此在寒冷季节保持产仔舍适中温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猪舍…  相似文献   

8.
环境与养猪效益密切相关。因为猪是活的有机体,只有给猪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水平。在与养猪生产有关的诸环境因素中,”温度是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结果,拟对温度与猪的生长和健康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供养猪生产者参考。一、温度对生长速度和健康的影响资料证明,20℃是猪生长的最适温度。但这一温度又受猪体格大小、圈养密度、地板类型、有无型草和贼风及猪舍外气流速度的影响。猪的临界温度随猪体格的增大而下降。例如,3周龄断奶仔猪的临界温度是26℃,20公斤时为21℃,60公斤时为20℃…  相似文献   

9.
每年5~9月的炎热气侯给养猪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称为热应激。猪受热应激影响的临界温度为32℃,持续时间在72h以上时称为持续高温。1热应激对养猪生产的不良影响热应激对养猪生产的不良影响表现为:1.1公猪性欲减退,精子生成率下降,精子密度低,精子活力差,畸形率升高,若需恢复到正常标准,需要2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仔猪出生最初几个星期要求一定的环境温度。初生仔猪来自子宫温度大约为40℃。在这样的温度中,仔猪新陈代谢以极高的速度进行,心跳每分钟达200余次。这时仔猪既没有调节体热的能力,也没有发毛抑制体温的散失,仅以脂肪层来保持体温。新生仔猪在低于15℃的环境里仅能生存2小时,因此采取保暖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将周围环境维持在最低临界温度以上。仔猪出生14天以内,临界温度为26℃—32℃,周围环境临界温度的下限评定,必须依据猪体的重量和圈舍条件而定,建议仔猪刚出生时为30℃,  相似文献   

11.
夏季气候炎热、湿度大,容易给养猪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温度在连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d时,猪通常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具体表现是:猪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仔猪成活率及母猪产活仔率下降;公猪性欲减退,精液稀薄少精,死精增多甚至无精等病症;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异常、流产,无名高热、胚胎死亡;育肥猪出现咬尾、咬架等。因此为了减少夏季高温对猪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的科学措施,方能减少对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应对下列各方面进行检查:饲养操作程序,饮水系统,通风设备,降温设备等。要针对季节调整饲养方法、调整配种及运输程序。  相似文献   

12.
周明 《饲料广角》1993,(4):16-19
高温下,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如何减小高温对畜禽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是畜牧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着重考察了高温下畜禽的营养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饲养措施。一、高温下畜禽营养特点 1、采食量: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临界温度上限时,畜禽的采食量开始下降。日平均25~27℃,泌乳牛和肥育牛对干物质的摄入量减少。20~22℃时,重型猪(70~120千克)的采食量开始下降;而轻型猪在23~29℃时,其采食量才开始下降(NRC,1981)。家禽在环境温度约24~25℃时,其采食量开始下降(Beede等,1986)。美国 NRC(1988)测定,每升1度的热应激,猪每天采食量下降约40克。苦环境温度超  相似文献   

13.
1.高温对养猪生产的影响 1.1高温对生长、肥育猪的影响 猪生长、肥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在15—25℃之间,蛋白质的沉积作用和饲料利用率在15—23C之间最高。据报道,生长、肥育猪处于上限临界温度以上时,每增高1C,日增重减少30克,  相似文献   

14.
夏季气候炎热、湿度大,容易给养猪业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因此,在夏季肉猪易掉膘,生长缓慢,甚至中暑死亡。因此,盛夏养猪必须加强防暑降温,确保生猪安全越夏。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  相似文献   

15.
正夏季气候炎热、湿度大,容易给养猪业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内温度在连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3d时,猪只会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公猪性欲减退,空怀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异常,妊娠母猪胚胎死亡率高,临产母猪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死亡。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管理,以便猪群安全渡夏。1饲养管理1.1加强防暑降温(1)保持良好的通风。尽可能打开  相似文献   

16.
邢帅兵  陈帅  刁慧  虞洁 《养猪》2023,(1):41-46
本试验以断奶仔猪作为试验动物,通过研究高温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并以其为热敏感指标对断奶仔猪的上限温度临界值进行探究。将32头平均体重为(7.25±0.08 kg)的21日龄“杜×长×大”(DLY)去势公猪,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其分为4组,即26℃组、29℃组、32℃组、3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圈舍温度分别控制在26±1℃、29±1℃、32±1℃、35±1℃,统一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26℃组相比,29℃组、32℃组、35℃组猪的ADFI、ADG显著下降(P<0.05),仅35℃组猪的F/G显著升高(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ADFI、ADG发生显著改变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0.02℃、30.63℃;35℃组猪显著降低了肝、脾、肺与胸腺的脏器指数(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脾、胸腺的脏器指数发生显著改变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5.12℃、34.83℃;29℃组、32℃组和35℃组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均显著降低(P<0.05);29℃组、32℃组和...  相似文献   

17.
夏季气温高,对于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猪群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如果夏季各项措施处理不当,会对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内温度在持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3天时,通常可出现明显不适,具体表现为猪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公猪性欲减退,空怀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异常,妊娠母猪胚胎死亡率高,临产母猪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死亡。科学的管理,合理的饲喂,充足的饮水,改变营养配比,可以部分改善热应激对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气候环境当猪舍气流速度为每秒0.15米时,单养仔猪的临界温度:初生时35℃,4千克活重时29℃,10千克活重时24℃。实际上哺乳仔猪处于群居环境中,常紧靠母猪的腹部,所以温度还可以低些。生长猪最适宜的温度是16℃~23℃,每增重10千克,气温下降0.6℃,在此温度范围内,可达到正常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气温在最适宜温度以下时,每下降1℃,日增重减少17.8克,高于最适宜温度时下降得更多。母猪的适宜气温在15℃左右,超过27℃时,受胎率下降,超过30℃时受胎率显著下降。不论大猪和小猪都怕潮湿,高湿度猪舍中仔猪生长受阻,其中有的患病死亡,30日龄活重…  相似文献   

19.
1温度 小猪怕冷,大猪怕热,首先考虑的是气温条件。当猪舍气流速度为0.15米/秒时,单养仔猪的临界温度为初生时35℃,4.1千克活重时29℃,10千克活重时为24℃。实际上哺乳仔猪处于群居环境中,常紧靠母猪的腹部,所以温度还可以低些。有人测定猪体蒸发失热仅占总失热10%,其余90%失热主要是猪舍床面。  相似文献   

20.
正1 猪舍环境温度猪群周围的空气温度常被认为是热环境的主要部分。适宜温度区间被称为温度适中区或等热区。等热区的下限有效环境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LCT)。对于猪来说,精确的LCT值取决于其采食量和体重。与采食量较少的猪群相比,采食量较多的猪群其LCT值较低。等热区上限有效环境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UCT)或蒸发临界温度。一旦温度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