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导致我国地面植保喷雾机械入地难、植保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丘陵果园单轨遥控自走式弥雾机,采用轨道设计与弥雾机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对控制系统、输运轨道系统和风送喷雾系统进行了设计与选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轨道弥雾机行驶速度为0.7 m/s,最大爬坡度为40°,最大遥控距离为200 m;整机最小离地间隙高度为600 mm,弥雾半径≥8 m;苹果树内部枝叶正、反面药液覆盖率分别为43.20%、21.80%,苹果树外部枝叶正、反面药液覆盖率分别为72.26%、35.12%。该轨道弥雾机整机运行平稳,安全可靠,遥控信号稳定,植保作业效率高,可为我国丘陵山地复杂地形的植保作业机械设计制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背负式弥雾机是一种轻便灵活的植保机械,汽油机为弥雾机提供动力。作为汽油机的心脏磁电机,其质量好坏决定了汽油机的工作稳定性。磁电机点火系统又决定了磁电机的性能。但磁电机断电器的无触点化使我们无法用一般的方法来方便地检测、判断其点火提前角及其它技术指标。为此自行设计制造了磁电机点火提前角与三针放电测试仪,文章就其设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一、植保机械发展的现状 为适应山区农机化的发展,宁国市农机局紧紧围绕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山核桃、茶叶、竹业、畜禽养殖、苗木花卉),大力实施"农机上山".早在2000年就开始试验示范高性能的植保机械,根据全市经果林多、经果林机械化植保落后的问题(主要是人压上树,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先后从西北林机厂引进了3MF-4型弥雾机,从山东华盛引进了3WF-14G型弥雾机,从深圳隆瑞引进了PS-35A型烟雾机等等,由于这些植保机械扬程高,效率高,节本增效,深得老百姓的欢迎,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芒果园传统植保作业中农药用量大、施药不均匀、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并构建智慧芒果园,本研究对比了地面弥雾机和六旋翼植保无人机两种果园施药机具在芒果冠层中的药液雾滴沉积性能。将芒果冠层分为上中下层,以柠檬黄为示踪剂,使用高清相纸与滤纸采集药液雾滴,通过图像处理等手段分析雾滴沉积分布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在芒果树上部冠层叶片表面的雾滴覆盖率显著高于地面弥雾机,在其余冠层部位,两种施药机具在叶片表面药液无显著差异覆盖;植保无人机处理组叶片正反面平均覆盖率均为地面弥雾机的1.5~2倍,对叶片背面的防治优于地面弥雾机。地面弥雾机处理组叶片正面雾滴密度显著高于植保无人机,叶片背面无显著差异,植保无人机处理组正反面均未满足低量喷雾20个/cm2的病虫害防治要求。地面弥雾机药液沉积集中在中下冠层(61.1%),植保无人机集中在上部冠层(43.0%),冠层内部沉积比例地面弥雾机(48.6%)>植保无人机(25.5%),但地面弥雾机在冠层上部沉积能力不足,沉积占比仅为17%。研究表明,相较于植保无人机,地面弥雾机适用于芒果冠层中下部及内部病虫害防治,同时该机具较高的雾滴覆盖密度在喷洒杀菌剂时也有明显优势,植保无人机适用于针对芒果上部冠层如蓟马、炭疽等易发于外部花絮的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棉花植保机械化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河北省的植保机械发展迅猛,风送式弥雾机、高地隙喷雾机、无人机喷雾机相继在棉花植保中得以运用,但是仍存在苗期药剂浪费、喷雾不均、污染土壤和环境等问题,更因河北省棉花种植地块小、分散种植造成机械化成本高。本文根据在河北省各地实地调研所掌握的资料,分析了河北省目前植保机械类型、优缺点及适合应用时期,指出河北省实现植保机械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小型植保机械一段时期内仍为主  相似文献   

6.
新型植保机械集锦江苏射阳县农机化推广站周良墉1脉冲喷气弥雾机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制,已通过鉴定,并由河南省南阳市喷气弥雾机厂批量生产。该机适用于农业、林业、环境卫生、治虫灭菌,射程可达20多米,载药烟雾粒度小于40微米,大型机每小时可喷30~50亩...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国内大、中型果园弥雾机进地作业困难,植保作业方式多采用大流量、粗雾滴的传统喷雾技术,作业速度缓慢,生产周期长的问题,设计一种以小型四轮拖拉机为动力源,适合目前我国葡萄园篱架式种植方式的工作幅宽可调的轴流风送式葡萄园弥雾机。并通过室外实验,对风送式弥雾机植保作业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测定。雾滴沉积量方面,有风送式较无风送式提高48.9%;雾滴直径方面,有风送式较无风送式,雾滴平均直径由122.3μm减小到90.3μm,雾滴均匀度DR值提高14%,雾滴的均匀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信息资讯     
《现代农业装备》2007,(9):73-73
CZ750型风力式超级弥雾机由武汉兴盛农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国家专利。该机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亩耗药量节约70%,灭虫率高达90%,是一种轻便、灵活、高效的植保机械,可广泛用于林业、农业的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10月14日,在武进市政府召开的“三秋”工作动员及现场演示会上,奔牛镇农科站小农场进行的弥雾机喷种秋播演示受到了与会市、乡有关领导的普遍好评,各乡镇农机站已纷纷表示要在今年秋播期间全面推广此项新技术。 机械气流(即弥雾机)喷种是我们常武地区推广应用三麦种植机械化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省工节本、播种均匀、适应程度高等特点。参  相似文献   

10.
新型植保机械集锦脉冲喷气弥雾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制,已通过鉴定,并由河南省南阳市喷气弥雾机厂批量生产。该机适用于农、林、环境卫生等领域的治虫灭菌,射程可达20m以上,烟雾雾化粒度小于4μm,大型机生产效率可达2~3.3hm2/h,小型机为0.5~0...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可调温弥雾机,其原理是:利用射流泵进行药液混合,利用涡流管和喷射器对喷雾温度进行调节,基于热力学原理和射流泵设计理论,推导了调温弥雾机热力学参数计算公式,用实例设计了射流混药涡流调温弥雾机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2.
江苏射阳县农机管理部门,接受1993年棉花因受三、四代棉铃虫危害,而造成本县大面积大幅度减产的教训,1994年加大对植保机械的推广力度,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一年就推广了机动喷雾喷粉机(简称弥雾机)8200多台,比上一  相似文献   

13.
激光粒度仪在植保喷雾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利用信息光学原理进行粒度测量的精密仪器。本文简述了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与特点,以及在植保喷雾测试技术上的应用发展,并对一种植保喷头的雾滴粒度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表明,激光粒度仪在植保喷雾试验的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优点和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植保机械的发展历史 ,现代常用的几种植保机械的工作特点以及植保机械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机械断电式磁电机,目前在某些拖拉机用的汽车起动机、泰山—18型喷粉弥雾机和某些打夯机用的动力机上大量采用。磁电机在使用中产生故障时,有些用户由于不十分清楚其工作原理,虽多次调整总不能奏效,弃之不用另购新品者屡见不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磁电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永久磁铁在铁芯中旋转,铁芯上的初级线圈感应出电动势(称为初级电势),断电器触点闭合时产生电流(称为初级电流),当断电器触点突然打开、突然切断初级电流时,次级线圈感应出相当高的电动势(称为次级电势),使火花塞跳火。为了得到最强的火花塞跳火,应…  相似文献   

16.
1.用前检查机动弥雾机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各连接部件是否紧固,并用清水试喷,以检查弥雾机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投入正式作业。2.科学加液加药液时不要过满,以免药液从过滤网出气口处溢进风机壳或溢出机外,造成机械或人身事故。  相似文献   

17.
植保机械是农业生产中必备的生产工具。它数量多,分布广,使用范围大,是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的"武器"。一、植保机械的正确选用植保机械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比较方便,但是也有部分农民不能合理选用植保机械。盲目使用植保机  相似文献   

18.
植保工作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植保机械推广是农机化管理和农机化科技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农机化科研成果和先进的实用农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我市郊区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及近期我市农机化规划,探讨植保机械推广工作的有效方法,总结经验,对如何做好植保机械推广工作,提高植保机械化水平,很有必要。 一、植保机械推广工作的特点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新型全自动喷雾器投产一种不需人力打气、不需任何机械,也不用电、不耗油的新型全自动喷雾器,现已在江苏省南通市新丰植保自动机械有限公司投入批量生产。这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夺取农业大丰收,增添了一种新式武器。这种新型全自动喷雾器的工作原理是:将两种普通的...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植保机械化技术开发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植保机械化生产技术现状 经调查江苏植保机械(具)保有量约为800万台,其中老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空气室外置)有659万台,占82%;新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空气室内置)有110万台,占14%;机动弥雾机有27万台,占3.4%;机动喷雾机有4.6万台,占0.6%。 以上表明,省内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工作中施药技术及施药机具严重老化,绝大多数是70年代技术、80年代产品的陈旧机具。在生产使用中劳动强度大,喷洒均匀性差,功效低下,安全性能差,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