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确定吉林市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致病菌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无菌采集奶牛乳房炎病例的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细菌的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2种溶血性的链球菌,分别是α溶血性链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且致病菌的耐药性较强,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有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具有强致病性和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这三种细菌引起的乳房炎占发病率的90%以上。目前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使用及滥用,导致细菌出现严重的耐药性而降低了疗效,而且使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增加。为此笔者对宁夏地区某奶牛场暴发的奶牛乳房炎进行了链球  相似文献   

3.
<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这三种细菌引起的乳房炎占发病率的90%以上。目前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使用及滥用,导致细菌出现严重的耐药性而降低了疗效,而且使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增加。为此笔者对宁夏地区某奶牛场暴发的奶牛乳房炎进行了链球  相似文献   

4.
在奶牛生产中有一种现象,即奶牛在当时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新挤出的牛奶却经实验诊断为抗生素反应"+",而在4℃时贮藏6~10 h后,抗生素反应变为"-"。笔者先后在黑龙江、内蒙古两个奶牛场亲历过此事。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的乳腺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乳房疾病,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北京、上海、广州、兰州等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乳房炎是奶牛场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达20%~70%。乳房炎可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原料奶品质降低和废弃。由于国内不少奶牛场滥用抗生素,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很多抗生素失去了治疗作用,使乳房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6.
乳房疾病是奶牛的常发生疾病,是造成奶牛养殖场(户)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奶牛乳房疾病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是奶牛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同时,乳房疾病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导产生抗药菌株并带来抗生素残留问题,不仅影响产奶量、奶品质,而且危及人的健康。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疾病对于提高奶牛生产效益、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几种乳房疾病为素材,通过分析生产中经常发生乳房疾病的病因,总结目前在治疗方面较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是探讨在规模奶牛场预防奶牛乳房疾病发生和降低发病率的具体措施,建议奶牛场及有关工作人员做到防重于治,科学化饲养,精细化管理,重视生产过程中奶牛乳房的日常保健,保障奶牛高产、稳产,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王晶 《中国乳业》2015,(3):6-12
<正>奶牛的繁殖育种关系到奶牛的产奶量和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其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奶牛场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直接影响了奶牛场的投入产出比。规模奶牛场只有抓好奶牛的繁殖育种工作,高度重视品种改良,提高奶牛的整体素质,优化牛群结构,才能奠定奶牛场高产的基础。为了解规模奶牛场繁殖育种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真正发挥现有优势,推动规模奶牛场繁殖育种的发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发展的大敌,预防乳房炎的发生,是当前奶牛场十分重要的工作。2005年3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奶牛场曾发生一起奶牛乳房炎,使用中药和多种常规抗生素治疗均无效。畜主送检2份奶样,笔者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球拟酵母菌引起的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蹄叶炎、子宫内膜炎是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而乳房炎又是这三大疾病中对奶牛危害最大、防治最难、治疗成本最高的一种疾病。特别是饲养管理较差的时候,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会显著升高,给奶牛生产带来更严重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昆明某规模化奶牛场在雨季乳房炎的发病率在70%以上,每个月单用来治疗乳房炎的医药费就占整个奶牛场治疗总费用的2/3。奶牛患了乳房炎以后,不仅严重危害奶牛健康,还导致产奶量下降,牛奶品质降低,甚至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而导致牛奶不能食用而废弃,给养殖户及奶牛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也成为奶牛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该病发生极为广泛,几乎世界各地的奶牛场均有发生,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和环境卫生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方法主要是抗生素疗法,而随着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及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抗生素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中药作为毒副作用均较小的,天然抗生素,在祖国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已成为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奶牛养殖业发展中,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迄今为止,人们已从奶牛乳房中分离到了130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2005年3月份,陕西省某奶牛场发生乳房炎,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送检5头病牛的乳样进行实验室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发展的大敌,预防乳房炎的发生,是当前奶牛场十分重要的工作.2005年3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奶牛场曾发生一起奶牛乳房炎,使用中药和多种常规抗生素治疗均无效.畜主送检2份奶样,笔者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球拟酵母菌引起的乳房炎.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治奶牛乳房炎,增强奶牛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抗生素残留,提高牛奶质量,笔者等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中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验奶牛白银市白银区某奶牛场检测为荷斯坦(黑白花)产奶隐性乳房炎或慢性乳房炎患牛,平均质量(600±151)kg。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仍主要依靠抗生素。抗生素的长期、大量、盲目使用,使得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这给临床上处理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引起区域内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是有效治疗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关键。试验采集吉林地区某奶牛场临床  相似文献   

15.
付海超 《兽医导刊》2020,(4):198-198,217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防治最困难、花费最多的疾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实验大肠杆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本试验旨在对新疆昌吉州及周边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乳房炎奶牛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调查其中的大肠杆菌在奶牛场的分布情况;同时,进行该菌的药敏试验和耐药检测,获得大肠杆菌对哪种抗生素敏耐药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无菌采集奶样,冰盒保存,12h内送到实验室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监测。结论:通过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预期测定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对牛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奶牛业现状:在美国,奶牛场遍布于全国各地,奶牛场数量及奶牛头数最多的是威斯康星、加利福尼亚、纽约、明尼苏答和槟州。全国约有一千一百万头产奶牛,1985年的奶产量为1432亿磅。中型奶牛场一般有产奶牛60—70头,占美国奶牛场数的大多数。大型的有千头以上,小型的在30头以下。全国现有人口2.5亿,平均约每25人一头奶牛。美国牛奶产量已经达到饱和,奶牛业竞争很强烈。八五年后大量的奶牛场发生倒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一方面降低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奶牛的淘汰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由于长期、广泛使用,导致很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而且抗生素的残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试验采取泰州地区部分奶牛场奶牛所产乳汁,筛选出主要的病原菌和合理的抗生素,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提高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适应新时期奶业产业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划奶牛场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奶牛场的不同生长阶段奶牛的饲养体系,提高奶牛生产的科技含量,最终实现奶牛场的现代化管理,研究开发了奶牛场饲料配方及饲喂管理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南地区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许多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应运而生。在规模化奶牛场中,奶牛繁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我国西南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全年繁殖效率,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以供该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繁殖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 ,普遍存在于牛群中。我们对江苏 4个奶牛场 2 84头泌乳期奶牛调查的结果表明 ,有179头为阳性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平均达 63 0 2 %。奶牛隐性乳房炎除造成奶牛产奶量逐渐下降外 ,还使乳品质量下降 ,影响乳品加工 ,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损失。隐性乳房炎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能及时发现奶牛隐性乳房炎并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是能够控制病情发展的。使用抗生素治疗隐性乳房炎有一定效果 ,但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抗生素在乳中残留引起人的过敏 ,同时影响乳品深加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