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毒素休克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毒素(ET)是存在革兰氏阴性细菌(GNB)细胞壁外膜中的大分子脂多糖(LPS)成分。ET一词的诞生迄今已足有一个世纪之多[1,2]。但是人类对ET所致疾病目前尚未找到可靠有效的防治办法,使ET性休克仍然成为当前临床医学中一个令人棘手的难题。而ET性休克的防治更是目前国内外迫切研究的问题之一[3,4],特别在当前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的,原因不明的,有可能是ET性休克引起的反刍兽突然死亡综合征(SDS)的防治上显得尤为重要。经典的ET性休克防治方法包括不断更新的抗生素杀死入侵细菌(但因细菌被成批杀死…  相似文献   

2.
内毒素(endotoxin,ET)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G^-)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主要来自该类细菌细胞壁外膜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成分,此外,鲜见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当细菌裂解时,ET可被释放出来,尤其是细菌在快速生长或死亡时,最有利于ET的释放。ET的一般特性是耐热,对人和动物有致热性,无特异性,能引起实验动物局部或全身的Shwartzman反应,具有溶瘤作用等。通常机体内肠道中可存在大量的内毒素,但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产生损害.只有当细菌产生的内毒素进入肠道组织和血液才能引起疾病。  相似文献   

3.
过度饲喂精料可使泌乳牛瘤胃内环境改变,引起革兰氏阴性细菌大量死亡,细菌崩解后从细胞壁中释放出内毒素,机体吸收后可诱发多种疾病,严重者甚至休克死亡。研究证明,临床健康牛血浆中普遍含有内毒素(PEC),只是含量高低不一致。奶牛的许多疾病都与内毒素有关,静脉注入微量内毒素可使奶牛发生典型的蹄叶炎,皮下注射微量组织胺可引起奶牛PEC增高并导致蹄叶炎。  相似文献   

4.
内毒素对猪只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琦 《中国猪业》2010,5(7):45-46
内毒素是细菌的结构组成部分,它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膜上的一部分,通常内毒素在使用抗生素杀灭细菌或当细菌被动物免疫系统消灭时,导致细菌裂解才释放出来。内毒素与磷脂及膜结合蛋白一起组成了细菌细胞外膜。内毒素的典型结构包括一个脂多糖(LPS)。这些脂多糖具有寄生生物一宿主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是在诱导条件下。动物免疫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致病作用的防御性肽类活性物质。抗菌肽是生物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杀灭病菌、保护机体的作用,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都可以产生由基因编码、核糖体合成的抗菌肽。抗菌肽具有高效、广谱抗微生物活性,如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存在较强的杀伤作用,抗病毒活性,杀真菌、原虫,破坏癌细胞膜从而杀灭癌细胞,影响精子的呼吸因而具有杀精活性等。  相似文献   

6.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 BPI)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的阳离子抗菌蛋白,具有杀菌及中和内毒素作用,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作者主要对BPI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价格低廉的治疗内毒素感染的比较理想的药物。该文针对目前研究的抗内毒素药物,在其作用环节和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能对今后研制高亲和力、能中和内毒素且毒性低的药物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价格低廉的治疗内毒素感染的比较理想的药物.该文针对目前研究的抗内毒素药物,在其作用环节和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能对今后研制高亲和力、能中和内毒素且毒性低的药物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在兽医临床上,我们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在动物某个细菌感染疾病中,我们使用抗菌药物去杀菌,动物的死亡率却突然上升。这是因为细菌死亡后菌体释放了大量的内毒素,造成了动物机体的急性中毒,可  相似文献   

10.
叶平  尹磊  陈放 《兽医导刊》2007,(9):43-44
在兽医临床上,我们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在动物某个细菌感染疾病中,我们使用抗菌药物去杀菌,动物的死亡率却突然上升.  相似文献   

11.
梁斌 《北方牧业》2008,(4):28-28
<正>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IFN的抗病毒活性是通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饲料中主要的植物蛋白源,但因其含有一些致敏蛋白,能够破坏仔猪等幼龄动物的肠道屏障功能,引起吸收障碍和腹泻,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从而给畜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综述了大豆抗原蛋白组成、对幼龄动物肠道致敏机制、对肠道造成的不良影响及缓解大豆抗原蛋白致敏作用的方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大豆的致敏机理及其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豆抗原蛋白对幼龄动物致敏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抗原蛋白对幼龄动物的致敏作用及不易灭活性使其成为大豆及其制品在动物养殖中有效利用的主要瓶颈。本文从主要抗原蛋白的特性、致敏机制、对幼龄动物的影响、降低抗原蛋白的方法及有待进一步探索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高效利用大豆及其制品,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核蛋白,它参与维持染色体的结构和转录的调节。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一旦被释放到细胞外,可以成为一种促炎症介质或危险信号分子。这表明胞外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内毒素致死效应和全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在脂多糖或肿瘤坏死因子的刺激下,可以主动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从而引起炎症反应,文章仅就其致肝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抗菌肽作为存在于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多肽,是宿主非特异性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物先天免疫机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10多种抗菌肽都属于Defensins(防御素)和Cathelicidins两大家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的综合利用一直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采摘、生产、饮用茶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茶叶副产物,例如茶汁、茶渣和茶粉等。茶叶副产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类(儿茶素、黄酮类、原花青素)、色素、生物碱类(咖啡因、茶碱、可可碱)、氨基酸以及茶多糖等;具有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及改善肠道健康等生物学功能。茶叶副产物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及畜产品品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畜牧养殖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文章综述了茶叶副产物的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茶叶副产物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推广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抗耐药菌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具有抗菌活性的中草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抗耐药菌中药的活性成分以及中药抗耐药菌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以及新的中药耐药抑制剂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预防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雏鸡急性败血症,试验研究了绿脓杆菌内毒素蛋白微胶囊制备工艺;口服免疫雏鸡,检测抗体水平,采用3个血清型绿脓杆菌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度800 r/min、p H 4.2、7.5 m L甲醛固化55 min时,微胶囊颗粒均匀;雏鸡血清中抗体第5周达到高峰,第8周时维持较高水平,微胶囊对绿脓杆菌攻击保护率在83.3%以上。证明内毒素蛋白微胶囊能有效抵抗绿脓杆菌的攻击,为雏鸡急性败血症的防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李雯 《四川畜牧兽医》2009,36(11):28-29,32
热应激蛋白(HSPs)是机体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家族,对畜禽抗应激机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热应激蛋白的分类,以及HSP70、HSP90和小分子质量HSPs家族的基因结构、功能及在热应激条件下的表达,为畜禽生产中的抗应激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62年Ritossa等发现果蝇唾液腺多线染色体在环境温度升高时,某些特定部位在1min内就出现“蓬松”现象,当温度恢复到正常时,其他部位才会出现类似的蓬松。用^3H尿嘧啶核苷掺入试验这些蓬松部位的基因具有转录活性。1974年Tissieres发现热诱导基因蓬松的活化产物是一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这一现象被称为热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