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覆盖黑膜、白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于2011年3~10月在贵州省清镇市站街镇杉树村朱兵责任田进行甘薯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试验设覆盖黑膜、透明膜和不覆膜(CK)3个处理,比较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覆盖黑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比对照分别增产202%和79%,覆盖白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比对照增产185%和50%,黑膜比白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增产6%和19.6%.覆膜条件下甘薯各器官的干率变化不明显;不同覆膜方式及对照的T/R比值均下降,但覆膜的T/R仍较对照大;覆盖黑膜条件下,甘薯生长前期日鲜重增长速率均比其他两种处理方式快.[结论]覆膜处理甘薯叶片、叶柄、茎蔓、块根的鲜重均比不覆膜明显增加,尤其黑膜覆盖处理下,甘薯各项指标增加明显,黑膜处理下甘薯块根产量增产79%.覆盖栽培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技术措施,可在贵州省甘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宁夏旱作农区不同品种马铃薯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膜色以及覆膜方式为处理,研究宁夏中南部地区不同品种马铃薯全膜覆盖(黑膜或白膜)、半膜覆盖(黑膜或白膜)及露地3种栽培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地温及马铃薯产量变化。结果表明:膜色对马铃薯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影响不大;相同覆膜方式下土壤温度白膜高于黑膜;南部山区以黑膜或白膜全膜覆盖+庄薯3号栽培模式产量最高,中部干旱带以黑膜全膜覆盖+冀张薯8号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3种不同覆膜方式即黑膜、透明膜及不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温湿度、孔隙度、甘薯地上部及地下部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覆膜方式。结果表明,土壤孔隙度在覆膜与不覆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覆膜可以使土壤保持疏松透气,同时还可以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为甘薯膨大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相对于透明膜而言,覆黑膜可以将地温控制在更能适宜甘薯膨大的范围之内,抑制膜下的杂草生长。不同栽培方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依次为黑膜>透明膜>无膜。可见,在甘薯生长发育过程中,覆膜可以提高产量,并且覆黑膜比覆透明膜的效果更好,应当在甘薯栽培中推广黑膜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西北寒旱区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不覆膜平作穴播方式为对照,设置白膜微垄沟播、白膜平铺穴播、黑膜微垄沟播、黑膜平铺穴播4个处理,通过调查甘蓝型油菜生育期和产量性状,总结筛选出黑膜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为适合本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的技术模式,为寒旱区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白膜、黑膜覆盖对垄内不同土层温度、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膜、黑膜覆盖处理下,垄内5个不同层次地温均比不覆膜处理高;距离垄面越近的土层,覆膜后温度增加得越多,随着土层加深,地膜覆盖增温效应减弱;甘薯生长前期白膜、黑膜覆盖T/R值明显高于对照,甘薯生长中前期,白膜、黑膜处理T/R值快速下降;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且黑膜覆盖处理的大中薯率最高,白膜覆盖处理次之;白膜、黑膜处理可显著提高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6.
甘薯垄作覆膜的增温保墒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94-497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晋甘薯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膜(CK)、栽前白膜、栽后白膜、栽前黑膜4个处理,研究垄作覆膜对土壤水热状况及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垄作覆膜都有较好的提温、保墒作用,栽后30 d内,在5~10 cm表土层,栽后白膜处理增温效果显著,在15~20 cm土层,栽前黑膜增温效果最佳;栽前黑膜处理较其他处理保水效果显著,土壤容重也显著降低;地膜覆盖增加了单株结薯数和单薯种,最终显著提高了产量,鲜薯增产幅度在28.26%~35.89%。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和当归小区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处理保墒性能良好,土壤水分含量均较露地栽培提高,且白膜的保墒性能好于黑色地膜,全覆盖栽培好于半覆盖栽培,白膜全覆盖土壤水分含量最高为13.29%,平作栽培最低为5.07%。白膜全覆盖、白膜半覆盖垄作、全膜覆盖覆土、黑膜全覆盖、黑膜半覆盖垄作和膜侧栽培处理土壤水分含量依次较对照平作增加162.13%、127.35%、111.11%、104.54%、56.48%、21.83%。覆膜栽培处理当归小区产量均较露地栽培提高,且白膜覆盖较黑膜覆盖栽培透光性能好,光合作用强,当归产量有增加的趋势,白膜半覆盖垄作当归小区产量最高为9.69 kg/16m2,平作栽培最低为4.94 kg/16m2,白膜半覆盖垄作、白膜全覆盖、黑膜半覆盖垄作、黑膜全覆盖、全膜覆盖覆土和膜侧栽培依次较对照平作增产96.06%、91.99%、89.33%、70.71%、58.14%和14.03%。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9,(7):19-20
为探明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移栽缓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商薯19为对象,在凯里市龙场镇龙场村进行了移栽后覆白膜、覆黑膜和不覆膜试验。结果表明:覆膜的产量较不覆膜高,其中,移栽后覆白膜的藤蔓、薯块产量均最高,分别为4 111.40公斤/亩和2 556.55公斤/亩,薯块产量极显著高于移栽后不覆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黄芪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探索其最适合的栽培模式,覆膜栽培中,35 cm白膜和35 cm黑膜对黄芪产量都有一定的促生作用,且35 cm黑膜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整秸深翻模式下,花生不同覆膜方式(白膜、黑膜、腐殖酸液膜)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得出花生深耕增产栽培最优技术模式,为“阜新市花生深耕增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河西地区主栽的加工型中熟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指示品种,在张掖市川区试验观察了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下马铃薯生育表现及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垄作栽培能明显提高耕作层土壤温度,促进提早出苗,其中白膜覆盖垄作栽培对地温的提升较黑膜覆盖垄作栽培快。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明显影响,其中白膜覆盖垄作栽培、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时折合产量最高,为34 888.9 kg/hm2;黑膜覆盖垄作栽培、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时折合产量较高,为34 472.2 kg/hm2。建议张掖市川区种植大西洋时,应采用白膜(或黑膜)覆盖单行垄作栽培,适种密度为9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四川丘陵地区地膜覆盖对甘薯营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丘陵地区以西成薯007为材料,研究覆盖黑色地膜、透明地膜、不覆膜处理对甘薯营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处理能促进甘薯茎的增粗和伸长,提高叶面积指数,获得更高甘薯藤叶产量;2种覆盖方式均能显著提高甘薯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黑膜覆盖处理的茎叶和鲜薯产量最高,透明地膜覆膜处理的薯干产量最高。透明膜覆盖可以促进甘薯早期的产量形成,黑膜覆盖能促进中后期的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地膜的谷地杂草防除效果和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具有集雨、增温和防治杂草的效果,利用地膜覆盖可大幅度提高旱地农田的产出。为了给谷子生产上合理选择地膜类型提供技术指导,选取7种不同厚度、颜色、降解特点的地膜(厚型普通白膜、普通白膜、普通黑膜、降解白膜A类、降解白膜B类、降解白膜c类和降解黑膜)进行谷子覆膜栽培,研究了不同类型地膜对谷子产量、杂草防除效果和0~5 cm土壤水温效应的影响,并目测了地膜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地膜类型对谷子产量和膜下杂草干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产量顺序为普通白膜厚型普通白膜降解白膜B类普通黑膜降解白膜C类降解白膜A类降解黑膜,其中,普通白膜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膜下杂草干重顺序为普通黑膜厚型普通白膜降解黑膜普通白膜降解白膜C类降解白膜A类降解白膜B类,其中,普通黑膜处理仅与厚型普通白膜处理差异为显著水平,而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地膜处理的覆膜早期与后期的膜下土壤水温效应有所差异,地膜类型对覆膜早期的土壤温度和电导率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含水量影响不大;对覆膜后期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土壤温度影响不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谷子产量仅与覆膜早期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4种降解膜中,生物降解膜(降解白膜A类)的降解率最高,其他降解膜的降解效果均不明显。普通白膜覆盖对谷子高产效果最好,普通黑膜覆盖对防控谷田杂草效果最好,生物降解膜(降解白膜A类)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5种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色优质鲜食甘薯品种普薯32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以不覆膜为对照,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加甘薯产量,较对照提高3.7%~23.7%.地膜覆盖提高了甘薯大多数种类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其中银色膜和降解黑膜优于其余几种地膜;另外,覆白膜更有利于粗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15.
以泉豆12为供试材料,研究覆膜栽培对春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能够促使泉豆12出苗早且长势壮,生育期提早2、3d,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极显著提高产量;且黑膜覆盖效果优于白膜覆盖。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中部干旱区,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时期、方式及膜色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栽培相比较,各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水分。早春双垄全膜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沟内白膜18.10%和黑膜19.73%,节水18.66 mm和38.46 mm,半膜覆盖白膜17.94%和黑膜16.70%,节水16.77 mm和1.89 mm;马铃薯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块茎生长期生育阶段,2010—2011年各处理0~200 cm土壤贮水量较裸地高,早春白膜双垄全覆膜处理节水39.23~40.65、24.51~31.08 mm和21.75~30.88 mm,早春黑膜双垄全覆膜处理节水56.85~20.21、37.81~-4.72 mm和29.06~-3.26 mm,播期白膜双垄全覆膜处理节水84.04、88.46 mm和58.87 mm,播期黑膜双垄全覆膜处理节水94.90、60.59 mm和71.94 mm,早春白膜半膜平覆处理节水45.53~-12.25、22.95~6.28 mm和44.97~32.45 mm,早春黑膜半膜平覆处理节水-7.42~18.15、-15.83~16.53 mm和15.85~-17.12 mm,播期白膜半膜平覆处理节水24.03、-3.79 mm和20.32 mm,播期黑膜半膜平覆处理节水-5.2、-40.42 mm和-3.34 mm。各处理0~200 cm土壤水分垂直变化,0~40 cm土壤水分最活跃层次,无明显变化规律,40~80 cm土壤水分变化呈现出规律变化,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高—低—高—低,水分蓄墒层,80~120 cm土层水分缺墒层,120~200 cm深墒 稳定层。地膜栽培能提高马铃薯产量,早春白膜双垄全覆膜模式马铃薯鲜薯产量35 007.85 kg·hm-2,较裸地增产29.31%,降水生产效率116.35 kg·hm-2·mm-1,提高36.15%,早春黑膜双垄全覆膜模式33 823.75 kg·hm-2,增产24.9%,降水生产效率105.7 kg·hm-2·mm-1,提高25%。在干旱地区应推广提早覆膜、双垄全覆膜、膜色黑膜或白膜的抗旱节水栽培模式,该模式节水、增产、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鲜食型品种万薯7号、万薯10号、万紫薯16号为试验材料,选用覆盖黑膜、白膜、降解膜3种覆膜处理探索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万薯7号应用黑膜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最高鲜薯产量和最优品质;万薯10号应用黑膜可获得最高鲜薯产量,应用降解膜可获得最高和最优品质。万紫薯16号应用黑膜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和最高鲜薯产量,应用降解膜可获得最优商品薯率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求覆膜栽培对春甘薯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生产特征的影响,以春甘薯品种冀薯99为试材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以及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养春甘薯的干物质生产表现为前期和后期积累快、中间慢的台阶式变化,氮素积累表现为前期快速积累、后期出现流失的特征。与裸地种植相比,地膜覆盖甘薯的氮素积累量增加20.56%,但氮素薯块转运率降低9.33个百分点。覆膜处理促进了甘薯的干物质积累,但降低干物质向薯块转运量达28.27%,最终,覆膜甘薯较裸地减产1.86%。而汛期揭膜处理的产量效果明显优于全程覆膜。甘薯覆膜栽培时,雨季揭膜是明显提高甘薯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在甘南高原白膜覆盖侧沟栽、黑膜覆盖侧沟栽、白膜覆盖平栽、黑膜覆盖平栽和露地平栽5种覆膜方式对麻花艽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覆盖侧沟栽产量最高、品质最优,且产量较露地平栽极显著地提高了46.06%,落干酸含量、龙胆苦苷含量、番木鳖酸分别比露地平栽极显著增长了0.39、0.47、0.33个百分点。因此,黑膜覆盖侧沟栽是麻花艽高产栽培的最佳覆膜栽培方式,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黑色膜、透明膜和露地3种甘薯栽培方式,研究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前期增温保温作用显著,5~15 cm地温平均比露地提高3.8~4.9 ℃;覆膜提墒保墒作用以10 cm处效果最佳,黑色膜保水效果优于透明膜;地膜覆盖促进了甘薯早期生长发育,早缓苗3 d,分枝提前2~3 d,封垄提前3~4 d,栽插后50 d叶面积系数比露地提高,50~90 d甘薯下部单株日生长量黑色膜为18.8 g,透明膜为16.1 g;覆膜后,光合物质能较快地分配到地下部,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透明膜与黑色膜覆盖比露地栽培分别增产21.2%、26.0%,大中薯率均约比露地高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