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中国传统农学和西方近代农学的哲学基础、方法论及它们各自的不足。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阐释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和范畴,以朴素的系统、整体观察为特征。西方近代农学则以还原论为基础,以实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系统科学是20世纪兴起的联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门横断性学科,是探索整体、演化及其复杂性的科学。现代农学研究应引入系统科学的哲理观和方法论,对于融合中国传统农学与西方近代农学、发展现代农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矛盾论》是毛泽东写于1937年8月的一部哲学名著,是集中体现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不朽之作。这篇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既有中国革命长期艰苦斗争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为其深厚的实践根基,又有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直接的理论基础,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哲学冲合的历史产物。近年来,学界针对其理论来源及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出现了不少见仁见智的观点。有人认为,《矛盾论》完全是脱胎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观点,也有人以为它是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滥觞而又涂上一层马克思主义的光环。对诸如此类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自由主义教育在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中国近代大学校长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共同点,并分析自由主义教育在近代中国活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培根一生致力于对经院哲学和旧的宗教神学的批判,同时为自然科学提供新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哲学思想集中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要求。这一思想突出表现在培根的物质观和反映论上,他开创了后来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代沈阳的公共园林是受西方景观文化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沈阳是国内最早建设现代公园的城市之一,著名的万泉公园和奉天公园早在1907年就已建成。沈阳近代的公共园林既继承了部分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更融入了外国的园林思想与形式。文章梳理了近代沈阳的城市公共园林绿地类型及其发展演变特点,并对其形成原因及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近代沈阳的城市公共园林绿地是在清末民初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出现的,它的园林形象和造园理念受到了多方面影响,既有外来文化思想,特别是西方景观建设思想的浸润,也有日俄时期殖民地文化的烙印,而经济因素的制约、近代统治政权的频繁更迭,也对近代沈阳的城市与园林绿地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代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认为:西方议会制有政治清明、上下同心、选举贤才和政务公开四大优点,并认为在中国实行议会制是克服传统体制弊病和富国强兵的需要,其思想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巨大而短暂的影响,是中国人民寻找适合中国国情政治体制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魏源作为中国从中世纪走向近代这一关键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其反帝爱国思想、政治变革思想、发展商品经济的主张以及倾慕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无疑启迪着近代国人积极探索“启蒙、救亡、自强”为主题的近代化道路;而国人自办报刊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报刊舆论积极传播西方民主政治,宣扬反帝爱国、政治变革以及发展商品经济等主张,无疑是对先贤魏源思想传承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叶,西方会计思想在中国得到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传播,它不仅推动了中国会计思想的现代化,也促进了先进会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科学会计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近代国人在引进和研究西方会计思想、改造传统会计观念的过程中,产生了改良和改革的两种不同观点,尽管观点相异,但是学术争论却推动了会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伦理学一方面强调的是道德主体性思想,但同时,也十分重视道德的规范性和合法则性.康德通过对道德义务、法则、自由观及其内在联系的阐述,深刻地揭示了其道德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内在统一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但至清朝后期,西方的农业科技超过了中国.在国家积弱难返,饱受列强欺凌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先进近代农业科技通过翻译等途径逐步被介绍到中国.本文通过回顾晚清西方近代先进的农业科技在中国引进和推广的过程,初步探讨了其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中的作用,并由此提出了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