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化螟性诱剂固体诱芯长期诱蛾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因二化螟性诱剂诱芯持效期短需要定时更换而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于2017—2018年,在杭州萧山开展了二化螟性诱剂PVC固体诱芯田间诱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化合物含量为1000μg、1200μg、1500μg的二化螟固体诱芯的诱蛾量与同期参试的0.61%毛细管诱芯(期间更换1次)的诱蛾量相当,可连续诱蛾175d以上。不同调查时间点的诱蛾量变化与田间二化螟发生动态一致。由此可知,二化螟PVC固体诱芯具有长效控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棉铃虫在新疆的发生日趋严重,为控制住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保护新疆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充分发挥优质棉基地的作用,我们在自治区植保站和地区植保站的安排下,于1995~1997年进行了性诱剂诱集棉铃虫的试验与示范。1材料与方法1.1诱蛾试验按每667... 相似文献
4.
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大面积诱捕越冬代雄蛾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对越冬代二化螟雄蛾进行了大面积诱捕。结果表明:诱杀7d和15d后,诱捕区(包括中心区和边缘带)雄蛾量分别为对照区的40.44%和29.78%,其中心区的蛾量分别为边缘带的48.55%和24.65%;诱捕区卵块数仅为对照区的20.0%~33.3%,枯鞘率仅为对照区的12.5%~25.0%;诱捕区的第一代雄蛾发生量大量减少,诱蛾量仅为对照区的46.96%,其中心区的雄蛾量为边缘带的67.64%;诱捕区的水稻枯心率仅为对照区的39.50%~44.75%。应用性诱剂大面积诱捕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性诱剂不同诱芯对三化螟蛾的诱捕效果.根据湖北省植保总站的安排,我们分别对宁波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二种三化螟性诱剂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SI20093241诱芯平均日单钵诱螟蛾0.49头,最高日单钵诱螟蛾5头,控螟效果为25%;SI2009521A诱芯平均日单钵诱螟蛾0.57头,最高日单钵诱螟蛾6头,控... 相似文献
6.
7.
8.
田间影响烟青虫性诱剂诱蛾效果的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风向、风力、降雨、高温、喷施化学农药等对人工合成的烟青虫性诱剂在烟田诱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风对诱蛾有利,强风(3.4m/s以上)对诱蛾不利;雄蛾对风的来向处诱芯定向感应能力强;18~22时降雨对诱蛾影响显著;高温日晒降低诱芯寿命;喷施化学农药后诱蛾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10.
金纹细蛾(Liithocolletis yingoniella Mats)属鳞翅目细蛾科,近年来在我区苹果、梨、桃、樱桃等果树上危害日趋严重。金纹细蛾性外激素由日本氏家武,玉木佳男等于1986年报道。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987年首次合成。1989~1990年我们引进该所合成的金纹细蛾性诱芯5300枚,用于诱蛾观察,经两年试验证明:此诱芯诱蛾活性好,灵敏度高,准确性强。在7个县15个苹果园设立测报点,及时发送诱蛾动态情报,指导了21万亩苹果园适期防治,获得经济效益84万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砀山县桃园梨小食心虫性诱剂3种诱芯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红托 岳兰菊 刘洁 盛世蒙 王梅英 范知礼 赵国荣 盛承发 Wang Hongtuo Yue Lanjü Liu Jie Sheng Shimeng Wang Meiying Fan Zhili Zhao Guorong Sheng Chengfa 《植物保护》2010,36(3):166-168
梨小食心虫是安徽省砀山县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之势。为改进防治技术,2009年在砀山县对常用的3种梨小性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在2个桃园采用水盆诱捕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诱芯平均诱蛾量分别是北京公司甲和公司乙的5.17倍和3.52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3.
二化螟是我市水稻主要害虫之一,目前用灯诱、剥查田间幼虫发育进度等常规测报方法预报二化螟的发生,较为费工费时。1989年我们将性诱剂用于二化螟测报,以期改进和完善测报手段,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一、方法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由江苏省金坛激素研究所提供,诱芯用铁丝横穿,平放在水盆上,水盆口径有20cm 和30cm 两种规格,盆内设有装0.2%洗衣粉液、0.1%一六○五药液和清水三种处理,将水盆分别放在50cm、100cm 不同高度的钢筋三角架上,三角架顶端装有伞形篷盖,防止雨水冲淋。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利用性信息素诱蛾防治蔬菜斜纹夜蛾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性息素诱蛾防治蔬菜斜纹夜蛾试验,结果表明,性息素诱蛾性能强,45个诱捕点68d共诱蛾32217头,其中以中围诱虫最多,其次为外围,中心区,以分别占总量的39.31%、32.04%、28.65%;试验区、化防区、对照区株平均虫量分别为0.19头、0.60头、2.43头,平均有虫株率分别为11.4%、27.73%、64.07%,试验区、化防区的防效分别是92.18%、75.31%,试验区比化防区减少2次化学农药的使用,每667m2蔬菜一季可节省防治费用18.67元. 相似文献
18.
二化螟性诱剂迷向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 1999年 ,在安徽省广德县应用性诱剂对越冬代二化螟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田间放置诱芯150~750个/hm2的迷向率为71.1%~80.7% ;每公顷放置诱芯750、300~375、120~150个和 30个的迷向区卵量比对照区分别下降79.4%~86.1%、72.9%~84.7%、58.3%~65.1%和58.9% ;每公顷放置60个诱芯的大面积迷向示范区中稻秧田和早稻大田卵块量分别比对照下降 82.4%和73.2% ,早稻大田枯鞘丛率比对照下降70.4%。应用性诱剂迷向防治二化螟 ,方法简便 ,成本低 ,无公害 ,可望成为目前单季稻区6月底前不用或少用农药且能控制第一代二化螟危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内蒙等地区杨树人工林的危险性蛀干害虫。幼虫为害树干和顶芽,形成秃梢和瘤状虫瘿,易被风折断。尤以苗木受害损失较大,并可随苗木传播到新区。该虫对杨树丰产林、防护林及城乡绿化造林威胁极大。长期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不仅成本高难度大,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杀伤天敌。1984—1986年在黑龙江省杨树防护林地区,采用白杨透翅蛾性诱剂防治150万亩次,平均诱捕率达73%以上,防治效果达65—89%。防治成本比化学 相似文献
20.
性诱剂诱杀葡萄透翅蛾效果显著蒋耀培,钱光莲(上海市植保植检站200051)(闵行区农科所)用性引诱剂诱杀葡萄透翅蛾雄虫,是减少雌成虫交配率,减轻葡萄透翅蛾危害的重要途径。根据多年来的试验和观察,葡萄透翅蛾雄虫90%以上一生仅能交配l次。因此,用性引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