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勤绿洲退耕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勤绿洲内部退耕地植被恢复系列不同阶段的群落取样,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的组成、多样性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在50 a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可大致划分为1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阶段、草本灌木植物过渡阶段和灌木植物阶段。所有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简单,单科单属植物种所占的比重很大。随恢复年限的延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指数S和Margalef指数呈下降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退耕初期和退耕30、40 a的植被群落中最高;退耕地群落中的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指数都高于原始自然群落,说明经过50 a的自然恢复,绿洲退耕地仍然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群落仍然在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民勤绿洲沙化退耕地造林树种梭梭、沙拐枣、花棒、柠条、柽柳、毛条、沙枣的水分生理测定的结果表明:耐旱树种具有水势低、水分亏缺大和保水力强以及变化幅度大等特点,7个树种抗旱力大小为梭梭〉柽柳〉花棒〉柠条〉毛条〉沙枣〉沙拐枣。  相似文献   

3.
民勤绿洲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与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民勤绿洲1 a、2 a、3 a、4 a、5 a、8 a、15 a、24 a和31 a退耕地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退耕地植被群落、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和机械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退耕地在31 a自然恢复过程中共出现植物32种,14科,其中灌木6种,草本26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18.75%、81.25%;其中藜科(6种)、菊科(4种),禾本科(4种)、蒺藜科(3种),4科植物占总物种数的53.13%。(2)不同年限退耕地0~40 cm范围内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经历了先增后减的一个变化过程,而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变化不太明显。(3)在退耕地0~40cm土层范围内,各样地细沙粒的比例最大,粉粒和黏粒次之,粗沙粒的比例最小,但各粒径所占比例随退耕年限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嘉陵江上游水土流失区是退耕地生物篱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生物篱与防止水土流失中的应用技术,介绍了马桑及川北地区灌木生物篱建造模式,生物篱生态系统工程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今年杨梅上市时节,开化县高岭杨梅因其独特的退耕还林背景引起了上下的关注。6月,该县人大、政府有关领导分批多次调研马金镇高岭村退耕还林基地建设,组织了镇、村干部进行多次座谈,深入分析了该退耕示范点的建设模式,进一步明确了钱江源头坡耕地治理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四子王旗地处阴山北麓的乌兰察布高原,全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10~350毫米,年蒸发量1700~2400毫米,为降水量的6~9倍,相对湿度50%;年平均气温2.8℃,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1650℃~2100℃,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风速为每秒4.4米以上,年均大风日数40天,最多达74天;北部高原土壤类型为淡栗钙土、棕钙  相似文献   

7.
如何克服退耕地的不利因素,提高造林成活率,岐山县在退耕地造林与保墒方面总结出以下办法: 提高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1.选培壮育进行造林: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依据退耕地的情况,搞好总体规划设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西北地区退耕地仁用杏嫁接的时间与方法,砧木选择与整形、接穗采取与贮藏、嫁接及嫁接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陡坡地生态治理是云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应对25°以上的陡坡地及重点生态脆弱区内的耕地进行结构调整,开展植树造林。从陡坡地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昌宁县陡坡地生态治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陡坡地生态治理的对策措施,为昌宁陡坡地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也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致富,优化产业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工程的关键点就是:“国家要生态、农民要效益”。在实施这一工程中,如果不能使两者很好结合,不但退耕还林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会造成工程的失败。因此,我们在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在农民退出的耕地上造林,  相似文献   

11.
艾比湖地区荒漠植被、生态环境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就艾比湖地区生态现状及治理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1 生态现状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其东面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相连接,是准噶尔盆地的汇水中心。本文所述艾比湖地区是指艾比湖及沿湖四周的湖滨地带。解放初期,艾比湖面积1200km2,生长在湖周围的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的大片胡杨、红柳、梭梭等植物形成了约2000km2的湖滨生态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由于人们对保护荒漠林的意义缺乏认识,乱砍滥挖,无度樵采,尤其是毁林开垦,致使大面积荒漠林破坏殆尽,地面…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甘肃河西边陲瓜州县的生态现状,指出了着重对重点风沙口进行治理后,将对该区域经济生态改善、社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地植被恢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地为研究对象 ,在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进行了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 ;初步筛选了 10余种适应于干热生境和退化耕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藤、草植物物种 ;对其开展了乔草、灌草、藤草、草草、乔灌草等复层植物群落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该植被恢复模式的建立 ,对水土保持效益明显 ,试验区的泥沙流失量平均减少 5 7% ,其中以草草及藤草模式的泥沙减少量最大 ,分别达 73%和 5 1% ;同时 ,由于所营建植被为生态经济型植物群落 ,既改善了环境 ,又给当地增加了经济收入 ,促进了小流域生态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灌木林作为森林系统的一个植物群落,特别是林区提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兴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是林业工作的总体新思路,文章从灌木林的生态意义,生态价值等方面提出保护经营好灌木林的重要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固原市退耕地甘肃鼢鼠发生特点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从宁夏固原退耕还林区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持续发生的实际出发,以甘肃鼢鼠发生特点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标准地调查法,经分析表明固原市退耕地甘肃鼢鼠发生面积124 667 hm2,其中重度危害5 867 hm2;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Garr、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 cipis-rupprechtii Mayr、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山杏Prunus armeniaca Linn、山桃Prunus da- vidiana(Carr.)Franch等常规造林树种,且幼林受害严重;发生状况与退耕地坡向、坡度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是鼢鼠发生的重点区域。并对甘肃鼢鼠大规模人工捕打后自然种群的消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固原市的生态条件和林业生产实际,提出了适合宁夏农林业生产实际和鼢鼠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民勤绿洲生态恶化的原因,从渠道衬砌、并井压田、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民勤县的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并对成效进行了探讨,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势北高南低 ,是长江、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对两江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十五”规划 ,全州坡耕地退耕面积达 6 6 7万hm2 ,其中防护林设计面积为 4万hm2 。南酸枣作为落叶阔叶树 ,不仅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也有较好的环境改善作用。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 ,充分利用陡坡退耕地资源 ,规模化发展南酸枣 ,特别是南酸枣针阔混交林 ,对以恢复植被、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地力为中心的生态建设 ,以及稳定农村的脱贫防止返贫 ,实现黔南民族贫困山区生态经济可持…  相似文献   

18.
一、树种选择的原则及依据 退耕还林是西部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目的是要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发挥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退耕还林工程中树种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地植被恢复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地为研究对象,在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进行了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初步筛选了10余种适应于干热生境和退化耕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藤、草植物物种;对其开展了乔草、灌草、藤草、草草、乔灌草等复层植物群落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植被恢复模式的建立,对水土保持效益明显,试验区的泥沙流失量平均减少57%,其中以草草及藤草模式的泥沙减少量最大,分别达73%和51%;同时,由于所营建植被为生态经济型植物群落,既改善了环境,又给当地增加了经济收入,促进了小流域生态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良 《林业建设》2014,(3):25-28
石漠化、荒漠化和干热河谷的地理区位,成为了东川生态重建的难题。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威胁着东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东川经济的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从生态综合治理角度出发,通过对东川生态治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综合运用生态治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东川生态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