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奶牛繁殖能力下降,或者不能繁殖的异常生理状态,称之为奶牛繁殖障碍,该种疾病是以妊娠母牛出现流产,产下死胎、僵尸胎、弱胎、畸形胎为主要症状。奶牛繁殖障碍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该种疾病会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繁殖能力。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奶牛繁殖障碍的临床症状和发生原因,然后论述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1奶牛繁殖障碍的临床症状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发现出现繁殖障碍以后,临床症  相似文献   

2.
繁殖技术一直是奶牛养殖业的重中之重,奶牛早孕诊断一直是奶牛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述了奶牛早孕诊断的常用技术手段,以期为今后奶牛的早孕诊断研究提供参考,为养牛业的繁殖效率提高做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是发展和扩大奶牛规模饲养的重要环节。繁殖性能是影响奶牛群体产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后备奶牛数量和质量,以及牛群中母体的寿命等因素。因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4.
奶牛繁殖技术以及育种方案对于标准化牧场的意义非常重要。因此,应当强化对奶牛繁殖技术以及育种方案的研究与应用的力度,促进我国标准化牧场的繁荣发展。强化奶牛繁殖技术以及育种方案的研究,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奶牛的繁殖数量以及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标准化牧场奶牛繁殖技术以及育种方案加以分析,从而为促进奶牛场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牛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提升和专业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奶牛单产质量和数量发生了质的飞越,但奶牛养殖业在不断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与奶牛繁殖性能有关的瓶颈性问题。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较多,其中疾病因素、饲料因素、环境因素是最主要的三大因素,本文对这三大因素进行阐述,并提出有关调控措施,旨在提高对奶牛繁殖性能相关问题的认识,为解决生产中奶牛繁殖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卵巢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对奶牛卵巢疾病进行分类概述,为奶牛疫病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奶牛繁殖疾病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一类主要疾病,也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多例奶牛子宫炎、奶牛子宫脓肿以及奶牛卵泡囊肿的病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诊疗体会的介绍,为奶牛繁殖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受奶牛繁殖的影响,营养因素对奶牛繁殖效率的影响又是关键,如果每日的能量和饲粮供给不足,育成牛的发育就会受到阻碍,饲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着奶牛的繁殖效率,对奶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几种维生素、必需脂肪酸和矿物质的缺乏或过量,对奶牛繁殖也有很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面合理的营养素投入是奶牛关系繁殖的基础,繁殖高效率是保证奶牛生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借此阐述营养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奶牛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奶牛产犊间隔、产奶性能的发挥和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提高奶牛受胎率的5个环节和国内外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奶牛饲养专业性较强,多发繁殖障碍性疾病,如不能正常发情或不能受孕等。经临床调查发现,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是导致奶牛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直接因素,这是经过多起临床症状诊断,并客观分析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而得出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引起奶牛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不止上述2种,还涉及到卵巢囊肿及持久黄体等。文章以常见的病症为例,对奶牛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治愈奶牛的繁殖障碍性疾病,顺利完成奶牛的繁殖与饲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宁夏平吉堡奶牛一场奶牛的淘汰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第1胎奶牛的淘汰率最高,为33.48%;第2胎奶牛淘汰率为27.23%;第3胎奶牛淘汰率为14.73%;4胎以上淘汰率都在10%以下。(2)因繁殖障碍导致淘汰的奶牛占总淘汰奶牛的31.26%。(3)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的原因是内分泌因素、营养因素和生殖器官疾病。  相似文献   

13.
对于奶牛养殖来说,繁殖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向标。在奶牛的繁殖过程中,造成繁殖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奶牛本身生殖方面存在疾病和妊娠后无法做出及时诊断。现在普通的奶牛妊娠诊断要在奶牛配种后的2~3个月后才能反馈给饲养人员,而B超仪可以大大减短奶牛妊娠诊断的时间,有效减少奶牛的空怀率,从而提高奶牛的繁殖数量和有效提高奶牛的饲养水准,对规模化的饲养奶牛提供科学的帮助。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B超技术及其在奶牛妊娠方面的应用等进行分析,以期对奶牛饲养的优化管理和控制饲养成本、提高奶牛幼崽成活率、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的繁殖特性是世代间隔长,繁殖周期长,多胎性差,生殖系统疾病多。所以奶牛的繁殖效率成为制约奶牛群体数量、牛群质量、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瓶颈”。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日粮营养水平、气候和环境因素、牛群的管理水平、繁殖技术及生殖疾病等,每种因素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繁殖工作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繁殖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牛群的增殖,而且影响牛群的产奶水平、奶牛的利用年限和奶牛场的经济效益。由于奶牛配妊日期的延迟加上每年因繁殖障碍而淘汰牛,牛场损失严重。只有正确的组织繁殖工作,才能尽快的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提高牛场效益。因此加强奶牛场的配种管理,不断提高繁殖技术,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繁殖障碍,对保持母牛群正常繁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许多奶牛场繁殖障碍非常普遍,如不发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的天性繁殖疾病和后天性繁殖疾病严重阻碍奶牛养殖业发展,后天性繁殖疾病包括难产、卵巢疾病、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奶牛肥胖母牛综合征等症状。本文具体介绍繁殖疾病的发病过程和如何合理防治。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畜牧养殖业飞速发展,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量大增,奶牛养殖业得到蓬勃发展。在奶牛养殖中,繁殖技术是奶牛养殖业的重中之重,奶牛早孕诊断一直是奶牛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述常规奶牛早孕诊断技术手段,以期为奶牛产业繁殖效率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本县奶牛养殖具体情况,从饲料日粮营养(能量和蛋白)方面探讨这些营养因素缺乏时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本县奶牛的繁殖性能和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产前21 d至产后60 d添加饲喂不同比例β-胡萝卜素,研究其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并确定了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适量β-胡萝卜素制剂能有效提高奶牛繁殖性能,减少发情延迟、胎盘滞留发生,缩短子宫复原时间,从而提高奶牛产后的配种率和配种受胎率,缩短其生殖周期,减少或避免养殖户和养殖场因为奶牛繁殖性能低下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奶牛繁殖效率。【方法】采用Visual Basic .NET 2005、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等技术,结合奶牛繁殖关键环节及观测指标,构建基于C/S架构的繁殖奶牛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开发的奶牛繁殖决策支持系统,具有数据记录、维护、统计汇总以及智能提醒等功能,可对由发情到分娩、断奶及干奶等环节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通过系统的计算将处于某一生产阶段的牛只列表自动提醒给用户,通过对主要繁殖指标的统计,用户可对繁殖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论】奶牛繁殖决策支持系统可为奶牛养殖场提供数字化管理技术支持,对提升奶牛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