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速生优良杉木组培继代及生根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景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33-8934,8937
[目的]研究培养基、6-BA、IBA、NAA等4个因子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组培苗芽增殖的影响和蔗糖、IBA、NAA、ABT6#等4个因子对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寻求最适杉木组培苗芽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杉木组培快繁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培养基、6-BA、IBA、NAA等4个因子对杉木组培苗芽增殖的影响和蔗糖、IBA、NAA、ABT6#等4个因子对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是1/3MS+蔗糖30 g/L+6-BA 0.7 mg/L+IBA 0.5 mg/L,最适于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蔗糖30 g/L+IBA 1.2 mg/L+NAA 0.4 mg/L。[结论]该研究为杉木组织培养中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许新玉  何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44-7146
[目的]为大规模繁育华山松组培苗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山松成熟胚为材料诱导丛生芽,研究培养基、激素水平、活性炭、摘除顶芽等因素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DCR是华山松丛生芽增殖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芽增殖需要较高浓度的6-BA;添加NAA不利于丛生芽增殖;活性炭(AC)对已分化芽的伸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且活性炭最佳添加量为2.0 mg/L;丛生芽在培养基DCR+4 mg/L 6-BA+0.01 mg/L NAA+30 g/L蔗糖中增殖和生长状况较好;摘除顶芽可促进丛生芽增殖,但增殖系数较低。[结论]成功诱导出了华山松不定芽并实现了其快速增殖。  相似文献   

3.
彩色马蹄莲组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球茎上芽眼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丛生芽的研究,为彩色马蹄莲的快繁技术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彩色马蹄莲4个品种进行初代培养,并在继代培养中采用4种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最后采用4种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结果]初代培养中,4个供试品种均能形成丛生芽,但诱导率不同。继代培养中用MS+6-BA(1.0mg/L)+NAA(0.5mg/L)+KT(0.2mg/L)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幼苗生长良好,无“玻璃苗”产生;多次继代培养,不同品种之间增殖倍数有一定的差异。生根培养以培养基MS+NAA(0.5mg/L)+0.2%活性炭效果最好,不仅生根率高,耗时短,且根系发达。[结论]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过高是产生组培苗玻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驱蚊香草的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驱蚊香草茎段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添加在培养基中不同激素组成、浓度、培养条件等因素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防止玻璃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于驱蚊香草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05mg/L,适于继代增值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05mg/L.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配方为1/2MS+IBA0.5mg/L+NAA0.1mg/L;用透气设施的封口材料明显地降低驱蚊香草的玻璃化;基质培养基生根优于琼脂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建德锋  孙良岩  陈凯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60-17361
[目的]筛选球根海棠叶培养中不同阶段的培养基配方。[方法]通过组织培养试验,从接种、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3个阶段对球根海棠叶离体培养中的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结果]在Ms+6-BA1.00mg/L+NAA0.20mg/L+Ade5.00mg/L的培养基上接种诱导分化丛生芽,诱导成芽率达100%,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添加6-BA有利于芽的形成,在配方中添加Ade能促使诱导;在MS+6.BA0.10mg/L+NAA0.01mS/L的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增殖系数高达40,且丛生芽整齐、健壮,最适用于生产;在1/2MS+IAA0.80mg/L培养基上生根壮苗,生根时间短、根系位置适宜、根系条数偏多,最为理想。[结论]筛选出了球根海棠叶离体培养时诱导阶段、增殖阶段和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在MS+6-BA1.00mg/L+NAA0.20mg/L+Ade5.00m∥L的培养基上接种诱导分化丛生芽,然后在Ms+6-BA0.10mg/L+NAA0.01mr/L的培养基上快速增殖,在1/2MS+IAA0.80mg/L培养基上生根壮苗.再出瓶培养成生产用苗.  相似文献   

6.
以菠萝品种“台农17号”冠芽为外植体,采用1.0~5.0mg/L 6-BA、0.1~0.5mg/LNAA、1.0—4.0mg/LIBA激素配比对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进行培养。结果表明,适宜菠萝冠芽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1mg/L,继代增殖周期在22d较为适宜,增殖系数为6.8;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3.0mg/L+NAA0.5mg/L,以沙:塘泥(1:2)为假植基质,假植成活率达94.0%,植株生长健壮,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培养基、激素6-BA和添加物对大花蕙兰“红翡翠”原球茎的诱导、增殖效果的影响。明确了最佳原球茎诱导培养基配方;筛选出较理想的原球茎继代增殖的培养基、6-BA浓度、添加物的配比参数值:1/2MS+6-BA1.0mg/L+NAA0.1mg/L+100/L椰乳+3%蔗糖、0.3%活性炭、1.0%琼脂。  相似文献   

8.
三叶半夏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三叶半夏组培扩繁寻求最佳培养基配比。[方法]研究正交试验下不同激素浓度和配比对三叶半夏不同外植体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MS4-1.5mg/L6-BA+0.1mg/LIAA+0.3mg/LNAA为叶片诱导丛生芽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MS+1.0mg/L6-BA+0.2mg/LIAA+0.3mg/LNAA为叶柄诱导丛生芽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生根培养基以1/2MS+0.3mg/LIBA效果较好。[结论]建立了三叶半夏的组培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绿巨人的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其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发展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绿巨人嫩枝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选择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进行诱导培养、继代培养、温室生根锻炼和大田移栽试验,初步建立绿巨人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05 mg/L NAA+0.25 mg/L 2,4-D+蔗糖30%;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5.0 mg/L 6-BA+0.02 mg/L NAA+蔗糖30%;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 IBA。在建立的快繁体系下辅以合适的外界条件,绿巨人炼苗移栽的成活率在95%以上。[结论]研究为绿巨人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大量繁殖白花丹参优良品系,深度开发利用这一药用植物资源。[方法]以白花丹参的幼嫩叶片和叶柄作为外植体,接种至器官发生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然后作壮苗培养,继而生根培养,建立一套快速再生体系。[结果]在Ms+6-BA2.0mg/L+NAA1.0mg/L和MS+6-BA2.0mg/L+NAA0.5mg/L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分化大量丛生芽,然后转接至Ms+KT1.5mg/L+NAA0.2mg/L继代培养基上做继代、壮苗培养,消除玻璃化现象。选取健壮芽苗转接至1/2MS4-IBA0.2mg/I~培养基上生根培养.待试管苗上长出数条2cm长的健壮根系时即可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结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白花丹参组培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1.
覃嘉佳  胡滨  黄焱辉  胡松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93-19694,19697
[目的]研究圆齿野鸦椿种子内含物的成分及作用。[方法]以圆齿野鸦椿种子为材料,对其内含物进行提取、分离,并进行白菜籽萌发试验。[结果]不同时期采集的圆齿野鸦椿种子的内、外种皮及胚含有不同种类及浓度的萌发抑制剂。[结论]圆齿野鸦椿种子外种皮、内种皮及胚中抑制萌发物质的存在是引起其休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野鸦椿与圆齿野鸦椿抗寒性的强弱,为野鸦椿属植物抗寒性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当年生实生苗枝梢,在4℃条件下处理0、5、10和15 d,采摘定型叶测定可溶性蛋白(Pro)、可溶性糖(SP)、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REC)。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及野鸦椿与圆齿野鸭椿的抗寒性评价。【结果】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2个树种的叶片POD、CAT及SOD活性在低温胁迫下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野鸦椿的叶片SP含量变化幅度比圆齿野鸦椿小;圆齿野鸦椿和野鸦椿的叶片Pro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但野鸦椿的叶片Pro含量在试验后期(5 d后)下降不明显;圆齿野鸦椿的叶片MDA含量及变化幅度均高于野鸦椿。2个树种的叶片REC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各指标之间,除MDA含量与S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外(P<0.05),其他指标间相关均不显著(P>0.05)。判别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抗寒性强弱的生理生化指标依其重要性排序依次为POD=REC>Pro>MDA>SP>CAT。【结论】 POD、REC、Pro和MDA可用于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抗寒育种筛选,其中POD和REC对2个树种抗寒性强弱影响较大。此外,野鸦椿幼苗抗寒性远强于圆齿野鸦椿,可考虑将野鸦椿作为砧木对圆齿野鸦椿进行嫁接,提高圆齿野鸦椿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3.
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造林密度对峦大杉人工林林分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选用福建武平8年生不同造林密度(2 700、3 000、3 300、3 600株·hm-2)峦大杉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等系列性状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显著影响着峦大杉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5个生长性状;造林密度显著影响着峦大杉的圆满度、冠长率、高径比、枝下高、胸高形数等5个形质性状;造林密度显著影响着峦大杉相对胸径的变异系数和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表明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有着显著的造林密度效应。随造林密度的增大,峦大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冠长率、单株材积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抑制效应;而林分蓄积、树干圆满度、高径比、枝下高、胸高形数等形质指标以及相对胸径的变异系数,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等林分分化指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变化,表现出促进效应。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的造林保存率、树干通直度、尖削度无显著影响。造林密度显著影响峦大杉综合得分值,表明合理造林密度的必要性。综合8年生峦大杉生长形质以及林分分化情况,造林密度2 700株·hm-2的峦大杉总体生长表现最好,有利于峦大杉大中径材的培育,并适时间伐、抚育。  相似文献   

14.
施用人工菌剂对圆齿野鸦椿幼苗移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施用菌剂和未施用菌剂移栽圆齿野鸦椿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人工菌剂对圆齿野鸦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人工菌剂后,圆齿野鸦椿的移栽成活率和苗高生长量分别高于对照组20%和12.75%;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19.22%、16.60%、11.46%;N、P、K、Ca、Mg元素含量分别提高68.00%、13.92%、4.86%、1.92%、8.17%。说明该人工菌剂能提高圆齿野鸦椿移栽后的成活率,增加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和重要化合物含量,促进其移栽后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省引种的24年生峦大杉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峦大杉木材的气干密度为0.344g/cm3、弦向全干干缩率6.020%、弦向湿胀性6.440%、吸水性237.810%、顺纹抗压强度6.004MPa、抗弯弹性模量7250.810MPa、抗弯强度59.840MPa、顺纹抗拉强度62.800MPa;峦大杉的材质与杉木相近,应用方面可参考杉木,在木构件加工时,其安全系数可使用杉木的量值。  相似文献   

16.
台湾峦大杉扦插育苗及其栽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台湾引进的峦大杉与杉木进行扦插繁育比较,结果表明:随着ABT处理浓度的升高,峦大杉的成活率先升后降,在80 mg.L-1时成活率最高;不同NAA处理浓度的峦大杉成活率均比杉木高,在120 mg.L-1时二者成活率的差距最大,随着NAA处理浓度的升高,峦大杉的成活率先升后降,而杉木的成活率却一直呈下降趋势。峦大杉适宜在砖红壤中栽培,较适宜在红壤中栽培。  相似文献   

17.
红桧等台湾特产珍贵树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桧、台湾扁柏、峦大杉、台杉和台湾黄杉为台湾特产珍贵用材和观赏树种,本试验首次在大陆引种成功,达到或超过当地主栽树种杉木的生长量,丰富了浙西南中山地区的造林树种.在试验中摸清了3个主要树种的年生长规律,红桧和台湾扁柏全年形成2次速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和7月,而峦大杉仅形成一个生长高峰期,是在7~8月.作为伴生树种银鹊树、凹叶厚朴对引种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峦大杉人工林生长模拟及其数量成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福建地区峦大杉的生长过程,并确定其数量成熟龄和合理轮伐期。以福建省28年生峦大杉人工林标准木的生长数据,应用系列模型进行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拟合,经优选与验证,筛选出相应的生长模型,并应用材积生长模型进行数量成熟年限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回归方程分别以莱瓦科威克3、苏马克和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模型预测精度均在97%以上,决定系数均在0.99以上,能够反映峦大杉的生长规律。由峦大杉材积生长模型,并结合两曲线的走势,可知该林分数量成熟龄在32~33 a间。建议峦大杉人工林进行大中径材培育,其合理轮伐期为32 a。  相似文献   

19.
六月红早熟芋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永定六月红早熟芋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六月红收获期比种植当地红芋提早90 d,比种植当地红芋平均每667 m^2增收787.62元;六月红芋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11.31%。  相似文献   

20.
周鲜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45-8847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海洋红酵母类胡萝卜素累积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方法]以海洋红酵母HN-3为材料,考察温度、pH、盐度和培养时间对海洋红酵母类胡萝卜素累积的影响。[结果]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pH 6、盐度3%、培养时间48 h。该培养条件下海洋红酵母摇瓶发酵的类胡萝卜素产量为588.6μg/g,比初始发酵条件下的类胡萝卜素产量(478.8μg/g)提高了22.9%。[结论]为确定海洋红酵母累积类胡萝卜素的培养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