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穗腐病是近几年来各地玉米杂交制种中一种频繁发生的严重病害,尤其是用自交系478作母本的组合发生最重,已成为当前影响玉米制种产量、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轻者影响种子色泽、降低千粒重;重者可减产50%以上,同时降低种子发芽率。为此,我们近年来对该病的发生规... 相似文献
2.
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玉米穗腐病不仅因果穗腐烂而导致直接减产,而且可使带菌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均降低,造成进一步的损失。此外,玉米穗腐病的部分病原菌产生大量真菌毒素,严重威胁人畜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 ,玉米穗粒腐病在河南玉米产区迅猛发展 ,已成为本地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患病果穗籽粒腐烂 ,失去食用乃至饲用价值。滑县常年种植玉米 10万hm2 ,均不同程度发生穗粒腐病 ,发病损失率为 5 %~ 15 %。针对玉米穗粒腐病日趋严重的现实 ,我们于 1998~ 1999年对该病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 ,效果良好。现将该病的防治技术报道如下。1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穗粒腐病的发病程度与玉米品种密切相关 ,因此 ,生产上应种植抗病品种。如 :豫玉 2 2号、豫玉 2 4号、农大10 8等。制种田或自交系繁殖田 ,应选用抗病自交系 ,如齐 319、178、87- 1、5 33… 相似文献
4.
“玉米顶腐病”农民俗称“君子兰苗”,是近年来在该市玉米新发生的病害,危害较重,其田间发病率基本为产量损失率。玉米3-4叶期,叶片初呈缺锌状黄条,剖开茎基部,呈黑褐色,叶鞘上无明显症状,雨后田间症状迅速发展。随着玉米幼苗的生长,在玉米6-7叶期,叶片黄条症状明显,植株矮化,茎基部由内向外呈孔道状褐色腐烂, 相似文献
5.
6.
7.
8.
玉米抗穗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中国玉米总产量占全国所有谷物产量的38.12%。穗腐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降低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产生的毒素也危害人畜安全。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控制玉米穗腐病的经济、安全和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外对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鉴定出40余种病原真菌,其中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和黄曲霉引起的穗腐病发生普遍,危害最为严重。建立了4种玉米抗穗腐病鉴定的方法,即双牙签接种法、花丝喷雾法、花丝通道注射法和针刺果穗注射法,从数千份玉米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一批抗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或黄曲霉穗腐病的材料。明确了玉米抗穗腐病的物理与生化机制,主要表现为抗侵染和抗扩散两个方面。对部分材料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和抗性基因QTL定位研究,在玉米1-8号染色体上检测到60余个抗黄曲霉侵染或抑制黄曲霉毒素积累的QTL;定位了55个抗拟轮枝镰孢穗腐病、29个抗禾谷镰孢穗腐病、16个抗伏马毒素和DON毒素的QTL,并通过meta-QTL分析获得了数个能稳定表达且贡献率较大的QTL位点。创制了10余份抗穗腐病种质,育成了少数对穗腐病具有较好抗性的玉米新品种。尽管如此,抗性研究和抗病育种成果用于生产实践的事例仍很少,生产上缺乏抗穗腐病且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本文从玉米穗腐病病原类型、抗性种质筛选与评价、抗性遗传及抗性基因的发掘与分子定位、抗性机制、抗病品种的选育等方面对国内外玉米抗穗腐病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促进玉米抗穗腐病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一、发病症状1、玉米丝核菌穗腐病:早期在果穗上长出橙红色霉层,后期病果穗变为暗灰色,在外苞叶上生出白色至橙红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明确吉林省玉米穗腐病主要致病镰孢种群分布及杀菌剂对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为针对性地开展玉米镰孢穗腐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20年采自吉林省36个市(县)的149份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利用禾谷镰孢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特异性引物检测其产生毒素的化学型,对部分禾谷镰孢复合种进行致病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孢复合种的抑制效果。【结果】分离获得233株镰孢菌,隶属4个镰孢复合种,含9种镰孢菌,包括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布氏镰孢(F.boothii)、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亚洲镰孢(F.asiaticum)、厚垣镰孢(F.chlamydosporum)、藤仓镰孢(F.fujikuroi)、木贼镰孢(F.equiseti)和亚黏团镰孢(F.subglutinans),分离频率依次为33.05%、26.18%、25.32%、12.45%、0....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玉米穗腐病的田间大规模抗性鉴定提供简便、易行、准确的人工接种方法,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人工接种拟轮枝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对不同接种方法的致病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别人工接种拟轮枝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后,采用玉米孢子液和绿豆孢子液接种玉米的接菌方法,穗腐病发病效果优于其他接菌方法(单牙签、双牙签、带菌玉米粒和伤口-带菌玉米粒)的发病效果.另外,该次鉴定的10份供试玉米自交系中,承351、丹598和吉V203同时对拟轮枝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引起的玉米穗腐病表现为抗病,而PHTD5、吉V023和KX对两种病原菌引起的玉米穗腐病表现为感病.以期为玉米穗腐病抗性鉴定工作和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玉米穗腐病致病禾谷镰孢复合种的遗传多样性、致病力与毒素化学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中国玉米穗腐病致病禾谷镰孢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的菌群遗传结构、致病力、毒素化学型及其相互关系,为玉米镰孢穗腐病防控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从中国玉米主产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本,经单孢分离鉴定,选取代表性的禾谷镰孢复合种,利用22对SSR和10对VNTR引物,使用Popgen32、NTsys2.1、STRUCTURE2.3.4群体遗传学研究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合TEF-1α、β-tubulin和RPB2基因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7个地理区域禾谷镰孢复合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花丝通道注射接种法测定各镰孢菌的致病力,利用产毒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毒素化学型的检测。【结果】在禾谷镰孢复合种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48个,多态性位点数39个,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1.25%,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4条;禾谷镰孢复合种7个地理群体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1和0.29,7个地理区域遗传相似度集中在0.6677—0.8797,遗传距离为0.1282—0.4039,表明菌群间具有较丰富的...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引起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镰孢菌类型,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按照科赫氏法则(Koch's rule)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并从最适碳源、氮源、培养温度、pH、光照和致死温度等方面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表明,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为新知镰孢(Fusarium andiyazi),菌丝生长最适碳... 相似文献
19.
20.
测定表明,1#配方和治萎灵SL的抑菌效果相近,EC50值分别为1.25mg·kg-1和1.12mg·kg-1。在开花初期进行田间喷洒625mg·kg-1有效成份的药液,1#、2#配方和治萎灵SL的田间防效分别达83.43%、82.27%和83.08%,高于3#配方的72.46%和多菌灵WP的66.70%,1#、2#配方显示出替代治萎灵SL和其它药剂在生产上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