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们于1986—1987年对15个二棱啤酒大麦的株高(x_1)、单株穗数(x_2)、平均穗长(x_3)、单株粒数(x_4)、千粒重(x_5)、结实率(x_6)和单株产量(y)之间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下:(1)x_4和x_5对y的贡献达极显著水平,它们和y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972059+0.03661108x_4+0.05663436x_5(F=29.95457~(**),R=0.912756)。根据这一方程可对二棱啤酒大麦的单株产量进行预报;(2)六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贡献大小的顺序为:单株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株高>平均穗长>结实率,因此,在二棱啤酒大麦的育种实践中,应把提高单株粒数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千粒重次之。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东北大豆品种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境大气臭氧浓度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模拟大气臭氧浓度升高40 nL·L-1,选取3个推广面积较大的大豆品种绥农4号、绥农8号和东生1号,研究在高臭氧浓度下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负作用,3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平均降低33%。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产量降低幅度:绥农4号(-41%)>东生1号(-36%)>绥农8号(-23%)。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发现大气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籽粒大小(x_1)和单株总荚数(x_2)变化可以用于估计大豆产量变化,两者与大豆产量的回归方程:y=-3.639+0.098x_1-0.285x_2。此外,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品质产生明显影响,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蛋白质浓度均显著提高2.8%~4.6%(P<0.05),而脂肪含量则显著降低4.2%~7.8%(P<0.05)。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R—1复合剂对大麻高产优质生理参数的影响;建立了优化生理参数方程:Y=14.4516+0.3039x_1-1.1559x_2-0.3285x_3-0.2905x_4-0.1320x_5-0.1038x_6。研究结果指出:果胶、半纤维素及纤维素含量这三项指标对单株原麻产量和质量的作用在14项生理参数中无论是主效应还是互作效应都是最大的。同时,根据光合参数分析,本剂还具有调节叶片N素运转及在一定时期内(处理后15天左右)增加净同化率、显著提高经济系数等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由我所育成的湘春豆14号密度(x_1)、氮(x_2)、磷(x_3)、钾(x_4)基施和氮肥追施叶龄(x_5)等五个主要栽培因子与大豆产量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建立了产量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解析得出各因子与产量的关系,以及各因子的增产速率;x_1和x_2、x_1和x_5、x_2和x_5互作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借助计算机模拟试验,提出了红壤旱土条件下栽培产量2000~2400kg/ha的优化农艺模式,为指导生产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方法,对马铃薯不同密度、不同种行植距、以及氮、磷、钾的不同施用量的栽培试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a.5个因素的产量和增产速率是基本一致的,其效应依次为N 肥(x_3) >密度(x_1)>K 肥(x_5) >行距(x_2) >P 肥(x_4) 。b.产量模型与投资效益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R=0. 822和R=0. 895二者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为r=0. 4016,即产量越高,投资效益就越高。c.代表该模型最可靠的丰产结果在2500~3000公斤/亩范围内,与当前大田生产水平相吻合,优化方案分布频率占总次数的29. 47%。d.高产水平方案的指标为4000~4500公斤/亩,其最优组合方案为密度5000株/亩,行距85匣米,氮肥20公斤/亩,磷肥15公斤/亩,钾肥15公斤/亩。  相似文献   

6.
假眼小绿叶蝉主害峰危害趋势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庆 《茶叶》1992,18(3):27-29
根据1978~1992年的资料,影响假眼小绿叶蝉第1峰(主害峰)危害趋势的主要影响因子有:冬季日平均气温在0℃及0℃以下的天数(x_1),1月份平均气温(x_2),冬季日均温的负温和(x_3),负温平均(x_4=(x_3)/(x_1))。预测方法采用加权列联表法,其历年回报的理论值完全符合实际。本文系补充和修正了作者1986年提出的预测方法,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马铃薯的诱导因子,得到薯块数(y_1)、薯块重(y_2),2个国标函数分别与光照强度(x_1)、CCC浓度(x_2)和BAP浓度(x_3)三项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3个因素对于目标函数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以光照强度的强弱影响作用最大,BAP和CCC浓度略次之。通过计算机摸拟筛选,得出最优组配为:黑暗条件下,MS+500~700 ppm CCC+3~5 ppm BAP。  相似文献   

8.
王晓萍  吴洵 《茶叶科学》1991,11(1):45-49
对炒青绿茶四套样的级別与其主要生化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绿茶的级别与氨基酸、镁和锌的含量均呈直线关系;与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呈抛物线关系,其逆转临界含量分另为24%和4.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茶中氨基酸(x_1)、镁(x_2)和锌(x_3)的含量是决定共级别(y)的主要因素,其回归方程 y=11.1228-1.4382x_1-0.0078x_2+0.1946x_3可以作为绿茶化学定级的预测模型。鉴于微量元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的多面性,而且在成茶中含量稳定,分析简便,因而有希望  相似文献   

9.
根据161株菲律宾品种菠萝植株的果实重量、果眼数、叶片数、叶片重和茎重等5个性状的观测数据,进行通径分析,获得关于这些性状的特征数、通径图、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并对通径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建立“最优”回归方程:y=242.292 2.5084x_1 8.3126x_2 0.3663x_3。它的复相关系数为R=0.9275。结果期的菠萝植株所具有的叶片重是影响果实重量的最重要性状。由于性状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其他性状(x_1,x_2,x_4)对菠萝果实重量的间接影响也很大,必须同时兼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红麻生长全过程红麻干茎重(Y,g)与株高(x_1,cm)、茎粗(x_2,mm)关系七个回归模型的比较判别,认为Y_i=b_0 b_1x_(1i)·x_(2i)~2 ε_i为形式简单、吻合性最好的回归模型,各品种以此模型建立的回归方程系数变异最小,建立的通用方程为■=1 0.00075x_1·x_2~2,在红麻各时期单株或株系选择时,可对产量指标干茎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大豆产量预测预控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芳 《大豆科学》1991,10(3):187-193
本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密度、氮、磷,钾肥四因素的综合效应产量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出亩产225公斤以上的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评价了各因素对产量的贡献。还利用特定产区大豆的历史资料,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相应产区的大豆气象趋势产量模型,并将气象因素引入栽培模型,建立了具体产地的大豆产量预测预控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 ,研究了炸片用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主要栽培措施(种植密度、农肥、N肥、P肥和K肥 )与产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各参试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排序为 :农肥 >K肥 >密度 >N肥 >P肥。经计算机模拟寻优 ,获得了高产数学模型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6 6 7m2 产量大于 15 5 0kg的农艺组合方案有 345套 ,其 95 %的置信区域是 :密度36 2 6~ 380 0穴 ,农肥 2 2 4 3 5~ 2 379 5kg ,N肥 6 16 4~ 6 82 0kg ,P肥 3 85 1~ 4 14 9kg ,K肥11 12 2~ 11 6 11kg。农艺措施的中心值是 :密度 3717穴 ,农肥 2 311 5kg ,N肥 6 4 92kg ,P肥 4 0kg ,K肥 11 39kg。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区试品种化学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1985-1990年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不同试点的变化,鉴定出高蛋白质含量品种9个,高脂肪含量品种1个,兼用型双高品种14个高蛋白大粒品种1个,高蛋白产量品种10个。研究了蛋白质,脂肪,蛋白质+脂肪与蛋白质产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肥密因素对纯系高粱品种沈1347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产量与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三因素间的关系方程:Y=6963.186+217.227X1+75.195X2+82.38X3-29.07X1X2+18.555X1X3+129.555X2X3-266.475X1^2-181.05X2^2-140.25X3^2,并提出最高产量时的肥密组合力:密度126075株/hm^2,纯氮111.9kg/hm^2和纯磷67.05kg/hm^2。最佳经济效益的肥密组合为:密度125955株/hm^2,纯氮96.15kg/hm^2,纯磷42.75kg/hm^2。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试验采用 311改良饱和D设计方法 ,对青海省新育成的青薯 2号 (32 8)品种进行了氮、磷、钾三大要素的施肥水平研究。其结果表明 :三种化肥对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排序为N >K >P。经计算机模拟寻优 ,获得了施肥的高产数学模型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6 6 7m2 产量高于2 6 0 0kg的最优方案有 18套 ,最佳农艺措施是 :氮肥用量为 2 8 97~ 2 9 15kg ,钾肥用量为 16 5 4~17 11kg ,磷肥用量为 5 34~ 5 88kg。  相似文献   

16.
植物健生素(x1)、喷施宝(x2)、高锰酸钾(x3)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喷施叶面,有明显增产效果。三者综合施用可使产量提高26.6%,分别单施x1可增产8.24%,x2增产10.91%,x3增产7.47%。三种药剂主要是通过促进平均单薯重的增加而实现增产的。x2特别有利于大薯和特大薯的形成,x3对植株病害有显著疗效。当施用过量时三者均有副作用,以x3药害最大,x2次之,x1最小。施用最佳剂量x1649.5g/hm2,x292.1ml/hm2,x3用0.26%的溶液。  相似文献   

17.
“安粳698”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安粳698"的优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安粳698"产量与栽插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型:Y=548.21-12.83X1-20.21X2+4.29X3+8.75X4+3.80X12-13.64X22-6.32X32-0.20X42-0.56X1X2+3.50X1X3+1.94X1X4+2.13X2X3-4.19X2X4-0.88X3X4,提出了"安粳698"获得535.55kg/667 m2产量以上的优化方案,即栽插密度为1.823 4万~1.880 2万穴/667 m2,N施用量5.845~6.930 kg/667 m2,P2O5施用量8.239 5~9.760 5 kg/667 m2,K2O施用量11.605~13.21 kg/667 m2。各因素对安粳698产量的影响大小为施氮量>栽插密度>施钾量>施磷量。  相似文献   

18.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at two sesame-growing regions of Texas in 2004 and 2005 to determine weed control and sesame response to four dinitroaniline herbicides and their method of incorporation. Ethalfluralin, pendimethalin (formulated as Prowl EC), and trifluralin were applied at the X, 1X, and 2X of the suggested label dose for Gossypium hirsutum L. Pendimethalin (formulated as Prowl H2O) was applied at the X, 1X, and 1X rate. Two methods of incorporation included rolling cultivator mixing wheels and spring tooth harrow. With rolling cultivator mixing wheels, all herbicides controlled Amaranthus tuberculatus (Moq.) J.D. Sauer at least 74% regardless of dose. The X dose of ethalfluralin and pendimethalin (formulated as Prowl EC), or the X and 1X dose of pendimethalin (formulated as Prowl H2O) controlled Brachiaria platyphylla (Griseb.) Nash no better than 73% while all other doses of the herbicides controlled B. platyphylla at least 80%. The use of mixing wheels to incorporate the herbicides resulted in better sesame stands and less stunting than the use of the spring tooth harrow; however, sesame stands were reduced as herbicide rate increased when using mixing wheels. Ethalfluralin at the 1X dose, pendimethalin (formulated as Prowl H2O) at the X dose, and trifluralin at the X dose produced the highest sesame yield while ethalfluralin at the 2X dose produced the lowest yield.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双重组合正交旋转回归设计试验,明确了影响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八月降雨量(X_2)、施磷量(X_4),施氮量(X_3)等;建立了六元二次目标函数模型;提出了适于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实用的25个优化综合农艺措施,探讨了单因素、二因素的边际产量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