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海拔400~500m,年均气温18.5℃,年降雨量1450mm。全年无霜期345d(天),气候温和,具有“天然温室”的优势,适宜种植多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为了增补三都县及周边市场蔬菜周年供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笔者经过3a(年)的时间在三都县西北片区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中探索多种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省青川县开展了大棚黄瓜—小白菜—秋莴笋—冬莴笋高效种植模式探索,产品市场优势明显,4茬蔬菜667 m2产值合计3.3万元,效益高,为当地大棚蔬菜生产提供了新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强  缪其松 《蔬菜》2020,(12):41-44
针对部分菜农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有限,设施栽培技术普遍欠缺,大量温室、大棚设施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总结了当地大棚西瓜—水稻1年2茬传统栽培模式的缺陷,探索出大棚设施西瓜—豇豆—莴笋周年高效无公害栽培模式,实行多种蔬菜合理搭配,各茬技术简洁高效,全面实行无公害绿色防控措施,既符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又增加了菜农的种植收益,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后,每667 m2大棚全年毛收入约20 000元,蔬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安全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金华市开展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指导菜农提高大棚蔬菜生产效益.2014年在婺城区雅畈镇三村里村蔬菜种植大户汪桂堂大棚中,示范推广了大棚番茄—瓠瓜—莴笋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效益显著,667 m2番茄产量8 500 kg、产值17 000元,瓠瓜产量6 000 kg、产值13 000元,莴笋产量6 000 kg、产值10 000元,667 m2年产值达4万元,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8年常山县新桥乡菜农摸索出了山地蔬菜冬春甘蓝一夏秋黄瓜种植模式,栽培面积0.2hm2,甘蓝产量(加工订单)5050kg、产值2000元、净收入1300元,黄瓜产量8739kg、产值12682元、净收入7325元,全年合计产量13789kg、产值14682余元、净收入8625元。现将该种植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熊怡文 《蔬菜》2022,(2):43-45
为了减轻外来蔬菜对宜黄县产业带来 的冲击,避免农户丰产不丰收,提升合作社的经 济效益,在充分了解当地居民消费习惯的基础 上,合理安排品种和茬口、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设 施设备、综合运用蔬菜种植新技术,探索形成了 “莴笋—辣椒—上海青—黄瓜—川松”高效栽培 模式,强调将育苗区与种植区严格分开管理、合 理安排茬口、充分利用栽培设施、严格实行轮作 换茬和转变技术模式等技术要点。1年可种植5茬 蔬菜(比通常增加了1~2茬),从而达到“三 超”高产收益(产量超10 t、产值超4万元、纯收 入超2万元),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 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赣榆区是设施蔬菜栽培大区,主要采取多茬种植模式,可缓解淡季蔬菜供应、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经济效益。其中大白菜—番茄—黄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高,667m2蔬菜年产量达5000kg以上,产值8000~12000元,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茬口安排大白菜在2月上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大棚内,4月下旬采收上市;番茄在5月下旬育苗,6月下旬定植于大棚,7月下旬采收上市;黄瓜在8月下旬育苗,9  相似文献   

8.
针对平利县冬春季低温寡照的气候条件和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采取简易保护地栽培措施种植时令蔬菜,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效益.春黄瓜—夏秋莴笋—越冬芹菜一年三茬栽培就是平利县蔬菜栽培模式中的一种,三茬蔬菜667m2产值能达到3万元左右,在同类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熊怡文 《蔬菜》2022,(2):43-45
为了减轻外来蔬菜对宜黄县产业带来的冲击,避免农户丰产不丰收,提升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在充分了解当地居民消费习惯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品种和茬口、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设施设备、综合运用蔬菜种植新技术,探索形成了“莴笋—辣椒—上海青—黄瓜—川松”高效栽培模式,强调将育苗区与种植区严格分开管理、合理安排茬口、充分利用栽培设施、严格实行轮作换茬和转变技术模式等技术要点。1年可种植5茬蔬菜(比通常增加了1~2茬),从而达到“三超”高产收益(产量超10 t、产值超4万元、纯收入超2万元),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合理轮作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良土壤、提高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该文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早春黄瓜-夏芹菜-秋冬莴笋1年3茬高效种植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该模式合计产量10 500 kg/667 m^2、产值22 900元/667 m^2、净利润12 000元/667 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可在浙西金衢盆地及气候相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湘潭市蔬菜研究所通过引进试种蔬菜新优品种,总结出多种大棚蔬菜周年生产种植模式。其中春黄瓜—晚豇豆—秋辣椒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每667 m2产黄瓜4 000~4 500kg、晚豇豆2 500~3 000 kg、秋辣椒3 500~4 000 kg、平均667 m2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翠香8号线椒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干鲜两用品种。因其具有光直、鲜亮的外观和早熟丰产的品种特性,受到种植户的广泛欢迎。由于其具有干鲜两用的特性,使得菜农能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近2年来种植面积在显著扩大。目前,在河南、河北、安徽、江苏、陕西、湖北、广东等地,翠香8号线椒667 m2的产量3 0003 500 kg,按2010—1013年线椒鲜椒每kg上市价格33 500 kg,按2010—1013年线椒鲜椒每kg上市价格35元计算,平均667 m2产值为9 0005元计算,平均667 m2产值为9 00017 000元。  相似文献   

13.
浦江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县,中低海拔山地资源丰富,自1996年试种山地蔬菜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种植效益不断增加。目前,全县山地蔬菜种植面积1733hm2,总产值达1.26亿元。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马铃薯-长瓜-秋四季豆山地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1年3茬,667m2总产量6500~8000kg,总产值8600—9800元,667m2净收入7000~8500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该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菜—菜—稻栽培模式,是前1年冬季栽培反季节大棚蔬菜,第2年春提早栽培蔬菜,6月底至7月初收完蔬菜,接着种晚稻。此种栽培模式,一是丰富了蔬菜市场,二是增加了经济收入,667m2比原来的稻—稻—油栽培方式纯增收2500~3000元,三是协调了粮食发展,四是实行了水旱轮作,培肥了地力,病虫害减少。其栽培技术如下:1 反季节大棚蔬菜:采用反季节栽培蔬菜技术栽培大棚蔬菜,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11 品种 辣椒选用湘研3号和皖椒1号等品种。12 播种育苗 7月下旬采用大拱棚盖膜和遮阳网…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笔者作为浙江省派遣四川省青川县科技特派团成员,承担蔬菜产业恢复重建任务.为了探索适合青川县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笔者于2010年在青川县马鹿乡玉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了3个6 m×30 m标准大棚的黄瓜套种生姜的种植模式.春黄瓜每667 m2产量达5 850kg,平均销售价格2.8元·kg-1,产值16 380元;生姜每667 m2产量3 300 kg(其中嫩姜3 000 kg,平均价格9.8元·kg-1,老姜300 kg,平均价格14元·kg-1),产值33 600元;黄瓜套种生姜两项合计每667 m2产值49 980元,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6.
龚万海 《蔬菜》2017,(8):29-30
依据作物间套复种原理及相关蔬菜生物学特性,探索出皖南地区大棚毛豆—丝瓜—夏芹—莴笋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模式,并总结了各蔬菜品种的茬口安排、技术要点及效益情况,可实现每667m~2产毛豆400kg、丝瓜750kg、夏芹4000kg、莴笋2500kg,667m~2总产值可达29000元。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导读:为充分发挥大棚冬季保温、夏季遮阳避雨设施优势,摸索出大棚黄瓜—莴笋—甘蓝—茄子周年高效育苗模式。该模式平均667 m2总出苗约58.9万株,总产值5.78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实际生产中,根据各蔬菜育苗适期选择合适的品种和育苗方式,注意炼苗,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收奔小康,满足市场需要,贵州黔南州蔬菜果树中心与贵州省农科院经2年试验示范,摸索出罗甸县旱地低海拔富热地区春白菜—夏秋辣椒—秋冬莴笋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总结出选择适宜种植区域,合理衔接茬口,鉴选适宜优良品种,适时播种、移栽,采用科学的育苗方法等为重点的全年高效栽培技术,并进行示范,三季产值约达3万元/667 m2。  相似文献   

19.
乐都县川水地区菠菜—甘蓝—香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高原蔬菜瓜果之乡"美誉的乐都县川水地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河下游,海拔在1 850~1900m之间,年日照时数2 600~2 800 h,太阳辐射量140~145kJ/cm2,水浇地7 000 hm2,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是青海省的蔬菜主产区.为了充分利用高原凉爽气候,增加夏秋季供应市场的蔬菜花色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乐都县农业示范园区于2010年在乐都县碾伯镇黄家村开展了高原蔬菜多茬种植试验,第1茬菠菜667m2产1 750 kg,按2元/kg计算,产值3 500元;第2茬甘蓝产量2 480 kg,1.2元/kg,产值2 976元;第3茬香菜产量1 580 kg,2.4元/kg,产值3 792元;三茬共计产值10 268元.该种植技术实现了高原地区年种植3茬蔬菜的模式,促进了乐都地区蔬菜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经过几年摸索,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总结出油菜—豇豆—秋五季豆种植模式,667 m2采收油菜130 kg,均价5.6元/kg,收入728元;豇豆1 050 kg,均价2.4元/kg,收入2 520元;秋五季豆1 120 kg,均价4.2元/kg,收入4 704元,全年毛收入共计7 952元,除去种子、农药、肥料、站架的投入成本约计2 000元,每667 m2纯收入5 000元以上,是传统种植模式油菜—秋玉米的4~5倍,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