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优良品种油荼杂优闽1进行引种栽培,林地套种大豆、木薯、地瓜等农作物,能促进油茶幼林生长。结果表明,油茶苗木栽培之后,苗木成活率可达98.6%。油茶林木经过3年的经营管理,抚育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树木生长迅速,林木生长良好。3年的油茶树木平均树高1.05m,冠幅1.22m。  相似文献   

2.
在林场进行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试验 ,林地要选择在山腰 ,土壤要求pH值5.0~6.5,周边环境应无污染 ,具有马尾松、木荷、卷斗青冈等树木的森林.结果表明 :油茶丰产栽培之后 ,苗木成活率可达99 .4% .油茶树木生长良好 ,经过3年的经营管理 ,抚育除草 ,施肥 ,病虫害防治 ,林木生长快速 ,3年的油茶树木生长平均树高1.1m,地径5.1cm,树冠宽幅1.2m,即可结果收成.  相似文献   

3.
对铁观音茶叶套种降香黄檀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降香黄檀苗木蘸黄泥浆栽培,苗木成活率98%,不蘸黄泥浆降香黄檀苗木成活率92%,苗木成活率对比提高6.52%。没蘸黄泥浆栽培5年生的树木生长树高大3.8m、胸径粗4.8cm、枝下高1.4m、幅冠大3.9m,蘸黄泥浆栽培5年生的树木生长树高4.2m、胸径粗5.6cm、枝下高1.6m、树冠大4.2m。蘸黄泥浆栽培5年生的树木生长树高、胸径、枝下高、幅冠,分别比没蘸黄泥浆栽培5年生的树木生长树高大10.53%、胸径粗16.67%、枝下高14.29%、幅冠大7.69%。可见铁观音套种降香黄檀,建立生态茶园,茶园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质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油茶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催芽方式育苗的油茶种子出苗率高于直接播种,不同育苗方式的出苗率均在第30天时达到高峰;油茶1年生苗木的苗高生长过程方程为y=97.704/(1+18.161e-0.041x);地径生长过程方程为y=1.244/(1+6.186e-0.024x);移苗后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茶苗木的生长和苗木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密度的降低,各处理苗木的苗高、地径及单株生物量等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密度为36株/m2的油茶苗木生长较差,密度为16株/m2的油茶苗木生长较好,其干物质积累量也较高。研究结果对油茶优质壮苗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福建柏黑木相思混交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柏黑木相思混交造林试验.容器育苗,采用同样的整地,不同的株行距造林,苗木生长成活率差别不大,但幼林生长差别较大.黑木相思林木生长比福建柏林木生长快,黑木相思幼树可促进福建柏幼树生长,3年生的林木平均树高、胸径,郁闭度、蓄积量,分别比福建柏3年生的林木平均树高大26.4%、胸径粗43%,郁闭度大4%、蓄积量多108m3.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油茶产业发展迅速,油茶容器苗开始得到应用.为了揭示油茶容器苗与裸根苗生长节律的差异性,为今后油茶容器苗的栽培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对油茶1年生容器苗与1年生裸根苗移植后的生长节律进行了为期1年的对比观测.根据观测结果,采用Logistic方程,对移植苗木的生长节律进行了拟合;再根据拟合的结果,将1年生油茶容器苗的生...  相似文献   

7.
坡垒(Hopea hainanensis)、青皮(Vatica mangachapoi)在广东树木公园引种栽培近60 a,生长表现分析表明:两树种的树高、胸径、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42 m、0.72 cm、0.14 m和0.40 m、0.52 cm、0.10 m,与原产地及勐仑植物园、南宁树木园同龄植株相比,生长速度中等;抽梢期、花期、果熟期、首花首果年龄均比原产地的有所推迟,多数物候指标与勐仑植物园差异不大;采集广东树木公园内种植的坡垒、青皮种子,培育坡垒苗木88株,青皮苗木201株,并分批种回树木园内;园内树木从未发生过明显的病虫害和寒害.表明坡垒、青皮在广东树木公园引种获得成功,建议在南亚热带以南地区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蓝岚 《绿色科技》2022,(7):89-92
指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自2018年开始发展油茶产业,至2021年底,林场栽培的油茶高产林面积已达400 hm2,占林场经济林产业的35%,已成为林场经济林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岑软2号、岑软3号等优良品种上山造林,同时加强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相对于油茶普通品种,油茶林分林木生长更好,保存率达93%,...  相似文献   

9.
浅谈甸尾乡油茶抗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甸尾乡在林业产业发展中,把油茶产业作为一大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到2020年,全乡规划发展种植油茶5万亩。但全乡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严重影响油茶种植的成活率和苗木生长,因此探索油茶抗旱栽培的途径并推广应用,对油茶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目前油茶生产中的几种抗旱栽培措施作了总结,供广大油茶生产者在实际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栽培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北湖区碧香源油茶基地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7年的深入研究,总结出新的栽培方法:油茶苗根部保湿栽培法;油茶高位定干自然整枝法;油茶多品种混栽法;油茶保花促果增产法等。以上方法可使油茶新造林苗木保存率95%以上;7年生(2007年种)油茶新造林产茶果654 kg/667 m2,实际产油32.44 kg/667 m2,在油茶盛产期到来前,茶果产量每年成倍增加,同时有效克服了油茶大小年的差异,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巨尾桉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dis×E.uophylla)属桃金娘科落叶乔木,系巨尾桉和尾叶桉的杂交种,是闽南地区几年来引种栽培最速生著名树种,也是当前营造速生丰产林主要的先锋树种.巨尾桉具有生长迅速,树干圆满通直,轮伐期短的特点,是发展工业原料林的优良阔叶树.其材质用途广,是造纸、造船和胶合板等的主要原料,木材畅销.该树喜光,能在酸性的黄红壤里生长,适宜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的栽培.2003年,我镇在洪前村东山试验营造5.33 hm2速生林.4年来,笔者对巨尾桉不同的试验林造林技术、经营管理、林木生长量进行观察并总结经验.发现其林木生长迅速,4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16.2 cm,树高15.1 m,优势树木胸径17.6 m,树高18.2 m,现已郁闭成林,林相整齐美观.  相似文献   

12.
周育娟 《绿色科技》2022,(1):165-169
肇庆市宜林地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油茶,油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全市油茶林面积小、产量少、多为散生、不成规模,应促进油茶产业化发展.为此,提出了肇庆市发展油茶产业要重视栽培区域与立地、油茶品种与苗木、茶油产量与品质等3大关键科技问题.油茶基地规划与建设务必考虑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及...  相似文献   

13.
五个油茶良种嫁接苗苗期生长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1~6月在建水县李浩寨油茶苗圃基地对云南省已认定的5个油茶良种(云油茶3号、4号、9号、13号、14号)进行了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5个油茶良种嫁接苗成活率达84.7%,苗木生长健壮,半年生平均苗高12.1 cm,平均地径0.38 cm;5个油茶良种在嫁接成活率、苗木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数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云油茶9号、云油茶14号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
栽培基质对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良种油茶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设计24种不同栽培基质组合进行栽培试验,对不同栽培基质中油茶嫁接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及抽梢生长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中栽培基质的选择是影响栽培结果的关键因素。试验中24号、3号、2号栽培基质组合中嫁接苗成活率超过80%、抽梢率超过70%且苗木质量达到国家II级以上质量标准,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糖胶树栽培技术试验.一是苗木直接种植;二是苗木蘸黄泥浆后种植;三是苗木应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200×10<'-6>浸2h后蘸黄泥浆种植.对3种不同种植的苗木生长的树木分别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应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处理后的苗木蘸黄泥浆种植的成活率,比蘸黄泥浆种植的苗木和直接种植的苗木平均成活率分别提高0.8%、1.3%;树木的生长,比蘸黄泥浆种植生长的树木和直接种植生长的树木平均胸径分别粗23.4%、25%,树高分别大17%、17.9%,枝条分别长11.9%、16.6%,树冠分别大15.8%、18.3%.  相似文献   

16.
筛选油茶早期丰产的最适栽培密度,达到油茶早实丰产高效。调查设5个处理样地,重复3次。调查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茶生长、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油茶早期生长过程中,在密度为1.0m×3.0m,品种为长林40号的油茶林中,油茶的树高,基径,冠径生长最优;品种为岑软3号的种植密度中,生长最好的是密度为1.0m×1.5m的处理;从产量产值分析认为,采用岑软3号品种定植密度为1.0m×1.5m,每亩定植444株,平均亩产果量为512.13kg,平均亩产值可达3277.60元,显著高于其他的4个处理,适宜生产上推广;其次是岑软3号品种采用密度1.0m×1.2m定植和长林40号品种采用密度1.0m×3.0m定植,其平均亩产果量和平均亩产值分别是279.44kg、1788.53元和254.76kg、1630.67元。结果表明,在广西桂北地区营建油茶早期丰产林,适宜采用的种植密度为1.0m×1.5m,品种为岑软3号,加强栽培管理工作,种植后第5年平均亩产茶油40.97kg,平均亩产值达3200多元,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莫峥 《湖南林业》2013,(7):38-39
油茶苗木栽植技术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苗木的成活率.栽植油茶苗木的关键技术主要有: 一、栽植时间 在湖南种植油茶,以1~2月油茶苗木处于休眠期或半休眠期为好.造林的天气以阴天或小雨天为宜.将苗木种植后,树体会很快进入生长期,此时,无论是温度(包括气温和土温),还是湿度都适合苗木生长,苗木极易吸收水分,造林的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8.
王钧伟  田艳丽 《林业科技》1993,13(3):21-21,10
切取树木枝条的一部分,并进行扦插培育苗木的营养繁殖法为插条育苗.这种苗木培育法的优点是有利于优良品种和类型的繁殖,且方法简单,苗木生长快.我们结合黑龙江省科委“工业原料林栽培与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19.
油茶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油茶性状稳定,促进油茶良种壮苗培育,结合当前油茶苗木生产实际,现将油茶育苗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一、油茶品种来源油茶品种来源是指通过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采用截冠和留冠两种类型苗木进行杨树造林后的生长情况调查得知:苗木留冠与截冠对造林成活率没有影响。对林木生长影响较大,留冠苗林分平均树高4.9m,胸径4.8cm,分别比截冠苗木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大1.8m和0.6cm,且留冠苗林相整齐、林木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