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生态制剂在生长猪饲料中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在猪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抗菌药物类生长促进剂控制腹泻,维持健康,促进生长及提高饲料利用率。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在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动物体内生理性微生物,扰乱了微生物种群或群落相互制约的格局,破坏了微生态平衡,而导致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了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抗生素、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产生耐药菌株,导致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特别是某些抗生素、抗菌药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影响畜产品品质的提高,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国内外许多…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在猪饲粮中添加抗菌药物类生长促进剂维持健康、促进生长及提高饲料利用率。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动物体内生理性微生物,扰乱了微生物种群或群落间相互制约的格局,破坏微生态平衡,而导致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同时,抗生素药物的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菌株,特别是某些药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影响畜产品品质的提高,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很多国家通过立法禁止使用部分抗生素、抗菌药物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为此,能够替代抗生素、抗菌药物而又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天然生长促进剂——微生态制剂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铬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动物机体时常处在生理、代谢等应激状态下,对疾病易感性增加。同时,由于抗生素等药物长期大量使用,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增强,药效减弱,药物使用剂量加大,药物在畜产品中残留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人类健康。为此,人类必须寻求既能提高畜禽体质及抗病力,增加畜产品产量,又对人类无害的绿色生产体系。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发现许多微量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硒、锌、铜、铁、锰、铬和维生素E、A和C)具有降低应激、改善机体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的特殊功效,相关研究普遍受到关注。本文就微量元素铬的研究成果作一综…  相似文献   

4.
绿色饲料添加剂--小肽剂在肉猪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在动物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抗菌药物类生长促进剂控制腹泻,维持健康,促进生长及提高饲料利用率。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动物体内生理性微生物,扰乱了微生物种群或群落的相互制约,破坏了微生态平衡,而导致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同时,抗生素、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生产畜产品以供人类食用的国家,抗生素除了用来治疗动物疾病外,也以低剂量作为饲料添加物,成为例行畜牧生产工作的一部分,藉以达到增加生长速率,降低料肉 (乳、蛋 )比,减少动物疾病,使动物在健康情况下生产出高品质的畜产品,因为抗生素之使用也减少了很多有害人体健康的细菌繁殖扩散,进而保护人类的健康。   抗生素在畜产界、水产界或农作物带来很多益处,但也有其风险性存在,常被人们关心讨论的两点就是药物残留和引发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由此传递到人类进而威协到人类的健康。   从 Stockstad等氏 (1949)于 1948年将…  相似文献   

6.
饲用抗生素在我国动物饲养中被广泛使用,尽管抗生素作为添加剂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很小(大多以mg/kg计),但长期使用抗生素添加剂,会导致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易造成畜禽内源性或二重性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在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畜禽体内生理性微生物,扰乱了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制约格局,破坏了微生态平衡。以致危害人体健康及影响人的抗生素治疗效果;超量使用会在畜产品中残留,残留有抗生素的肉类等畜产品即使经加热后也不能使其完全“钝化”,从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笔者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迅速全面禁止在畜禽配合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确实存在很大难度,况且,相应准备工作,如替代饲用抗生素的产品目前尚不成熟,功能单一、性能稳定性差、价格高,不能适合、满足养殖业生产的需求。而且,使用者即养殖从业者对相关的知识原理尚知之甚少。但畜牧业内上下必须明白,继续走饲用抗生素之路,会越走路越窄,越走养殖成本会越高。同时,由饲用抗生素衍生的一系列隐患会随之暴露得越来越充分。所以,早一天禁用饲用抗生素,不仅对国家生态系统安全、国民生存安全有利,而且对养殖业安全、健康发展和收获优质优价也极为有利。况且,只有养殖业兴旺,饲料业才能有规模效益。因此,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及专业主管职能部门,应在养殖业以及饲料业积极开展一系列代替饲用抗生素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加速传播如何科学严谨使用饲用抗生素的知识、安全标准和强化政府专业主管部门的监管执行力,以杜绝抗生素的滥用;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特别是专业主管部门必须加速推进和扶持替代饲用抗生素的产品研发、集成、熟化,以跟上养殖业生产安全发展步伐的需要。 本文分析了大量和长期使用饲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论述了如何在生产实践中正确、合理使用饲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及危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令 《畜牧市场》2009,(7):50-51
抗生素是由某些真菌、放线菌或细菌等微生物经培养得到的产物,或是化学半合成法制遣的相同或类似物质。抗生素在低浓度下对特异微生物(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在动物疫病防治和保护畜牧业生产中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长期的不合理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对人类及动物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动物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而不顾饲养环境,致使饲养环境不断恶化,各种疾病不断发生,损失惨重。使用抗生素能使许多疾病得到相应的控制,但往往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产生较大的副作用。首先抗生素作用于病原菌的同时,也对机体有益的菌群构成威胁,以致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造成菌群失调,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增加对外源性感染的易感性。另外,在抗生素作用下,通过突变与选择使正常微生物对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同时也使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滥用抗生素还可破坏生态环境。鉴于以上使用抗生素带来的种种副作用,微生态制剂将逐渐成…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制剂在哺乳仔猪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垒  刘慧 《猪业科学》2006,23(8):60-62
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其培育效果的成败,既关系着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又对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加速猪群周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刚出生仔猪来说,因其消化系统、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而引起消化不良、下痢等病症。长期以来,人们多习惯使用抗生素来抑制仔猪腹泻。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在抑制了致病微生物的同时,还抑制了动物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生长,破坏了肠道微生态平衡,且还可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同时某些抗生素残留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危害。因此,必须找到能有效替代抗生素的药物,因此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的微生态制剂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研究证实人类常见的很多疾病与畜产品中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的残留有关;同时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的大量使用,也导致畜产品风味、品质下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发能替代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的绿色饲料、预混料或生物调理剂,生产绿色风味动物食品,已成为国内外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在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中的弊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抗生素的滥用和长期使用导致动物肠道重复感染和二重感染,同时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动物产品产生药物残留、畜产品品质降低等,从而对微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产生重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禁止或即将禁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养殖经济效益下降、动物疾病增加等。为了降低抗生素禁用带来的养殖效益的损失,各国学者都在寻求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增加畜产品数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目前饲料中用量最大,最广泛的添加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大量使用和滥用抗生素已经给动物本身、畜产品和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开始限制或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农业部批准的饲料添加剂,通过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动物健康水平,是有效解决目前疾病泛滥、病菌耐药性强和变异快、动物免疫能力下降的有效手段,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1989年公布的44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其中有28种为乳酸菌,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而且乳酸菌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等特点,在养猪生产中逐渐受到重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世界各国的饲养业中,预防疾病大多仍是采用抗生素.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严重破坏了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微生态平衡,并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抗生素在畜产品(肉、蛋、奶)中的残留,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因此,世界各国对研制开发各种微生态制剂日趋重视.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不安全因素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秀琼  周淑兰  郭萍 《饲料工业》2006,27(15):56-58
饲料的安全性不仅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而且通过动物及动物产品影响人类健康及食物链上其它成员的安全,甚至影响环境的生态平衡(冯定远,2005)。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存在:药物添加剂、高铜添加剂和有机砷制剂等生长促进剂的长期使用和滥用:盐酸克伦特罗和其它违禁激素类药物的非法使用:饲料微生物、农药及工业三废污染等,都是饲料的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不仅影响畜产品安全及人类健康,同时,畜禽排泄物及废弃饲料中重金属、药物和病原微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成为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污染源,土壤、空气、水源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被污染。全面分析饲料不安全因素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提高人们对饲料及畜产品的安全意识,确保畜产品安全问题的源头——饲料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新型饲料添加剂--和美酵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防治畜禽疾病,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的许多研究表明,抗生素作为添加剂长期使用,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细菌产生抗药性和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给人类的疾病防治带来困难等。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在饲料中的添加剂量日趋增加,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不断增高,通过食物链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因此,世界许多先进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提出限制,丹麦不允许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抗生素添加剂,欧盟只允许使用4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是由某些真菌,放线菌或细菌等微生物经培养得到的产物,或是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抗生素在低浓度下对特异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在动物疫病防治和保护畜牧业生产中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长期的不合理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对人类及动物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代育种技术和饲养方式使动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加,同时动物的免疫机能明显下降、群发性疾病显著增加,成为目前畜牧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前,人们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解决了部分问题,然而,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基因都在发生适应性改变,结果是抗药性逐渐增加,新的群发疾病不断出现,畜产品的安全质量遭受威胁,可能导致畜牧生产进入恶性循环。因此,通过营养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动物自身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能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且药物在畜产品中残留,对人类健康有害.……  相似文献   

19.
杨雪景 《福建畜牧兽医》2001,23(4):22-22,23
抗生素主要是一种由微生物产生的,在低微浓度下能抑制或杀死它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由于其毒性低、来源广、抗菌能力强而被广泛用于临床。对兽医或饲养者来说,抗生素是一类极其有用的药物,并且是一项重大而有治疗价值的成就。但是由于使用不当或滥用,破坏了微生态平衡,其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诸如抗生素长期使用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细菌的耐药性普遍增加;使动物菌群失调而发生二重感染;引起动物的免疫功能下降和维生素缺乏症;抗生素在肉、蛋、奶中残留以及环境污染等公共卫生问题等等。因此为了能合理使用常用抗生素而不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20.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动物机体时常处在生理、代谢等应激状态下,对疾病易感性增加。同时,由于抗生素等药物长期大量使用,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增强,药效减弱,药物使用剂量加大,药物在畜禽产品中残留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人类健康。为此,人类必须寻求既能提高畜禽体质及抗病力,增加畜禽产品产量,又对人类无害的绿色生产体系。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发现许多微量营养物质,特别是有机铬具有降低应激,改善机体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的特殊功效。1有机铬与动物应激集约化饲养的动物面临大量的应激,如营养应激(营养素不足或失衡)、环境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